飞夺泸定桥,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坐落在泸定县城西南,纪念馆屋顶模拟天安门城楼,寓意“十三根光秃秃的铁链托起了共和国”。距泸定桥600米,展示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的惊险奇绝的过程以及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飞夺泸定桥,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

这是一场重要的战役,发生在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在四川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冒着大雨在陡峭崎岖的山路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在凌5月29日凌晨6时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突击队队长、第二连连长廖大珠率22名突击队员,在敌人火墙密布的枪林弹雨下,爬踩着铁索,夺下桥头。并于东岸大部队合围占领泸定桥。 当时,国民党两个团在防守。蒋介石南追北堵欲借天险将红军变为第二个石达开。我军分两路绕行泸定桥。右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红一军团一师和陈庚、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组成;左路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组成。先锋攻击团为红二师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

飞夺泸定桥,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

蒋介石则派两个旅增援。当时我红四团发现河对岸敌军火把,也打起火把与之赛跑。敌军问“你们是哪部分的?”我方答“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敌人竟然信以为真。而后又赶上瓢泼大雨,火把均被浇灭,敌军就停下宿营,我红四军却继续冒雨摸黑前进,将敌两个旅生生抛在身后。 泸定桥水由北向南,浪大水急,两岸高山峻岭,谷壁陡峭,惊涛拍岸,涛声如雷。东西台之间静跨100米,铁索长101.67米,桥宽2.7米。22位勇士在重武器的掩护下,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攀着铁索,每个人还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冲到对岸,敌军放起火来,桥头被大火笼罩,杨成武带队冲过东桥头,打退敌人反扑,英勇顽强地飞夺了泸定桥。战斗用时两个多小时,自此,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挥师北上。

飞夺泸定桥,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

泸定桥离水面好几丈高,由13根铁链组成,两边各有两根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桥面晃动摇摆,起伏幅度很大,现在空人在上行走,都非常吃力,且莫说英雄们还带着武器在铁索上,还得冒着枪林弹雨,的确是钢铁铸就的意志。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大渡河奔湍流急,泸定桥晃荡云梯。炮火难挡英雄志,勇士魂魄惊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