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用200兩黃金,霸佔我國72萬的領土,最後為何被稱為英雄

抗日戰爭期間,馬家軍的實力有目共睹。這支軍閥部隊,戰鬥力極為強悍,也非常有骨氣。曾經有一次在戰鬥中,馬家軍的一隊騎兵被日本包圍,因為誓死不願做日本的俘虜,於是數百人集體跳河自盡,這些人也被稱為英雄。這等壯舉讓人敬佩雖然馬家軍最後下場不好,但是他們在西北地區已經成為了傳說。

此人用200兩黃金,霸佔我國72萬的領土,最後為何被稱為英雄


庚子國變之後,慈禧率領眾人倉皇出逃,來到了西北地區。此時奉命前去北京抵禦八國聯軍的就是以馬家軍為主的董福祥部隊。因為這件事馬家軍開始深受朝廷重視,中國革命事業開始發展的時候,馬家軍淪為了清政府的工具,大量屠殺革命黨人。但是等到清政府被推翻的時候,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馬家軍調轉槍口直接成為了革命人士,這種 " 牆頭草 " 的做法也是他們能夠稱霸西北的原因之一,不過審時度勢畢竟也算是本事。

馬將軍內部有兩股勢力,其中佔據主要地位的就是馬家軍創始人馬安良,還有一支是馬福祥。馬安良出身農民,屬於是農民起義軍,但是馬福祥就是典型的武將出身。兩個人理念不同,在合作中不僅沒有默契,最重要的就是容易產生隔閡。

此人用200兩黃金,霸佔我國72萬的領土,最後為何被稱為英雄


最重要的是因為馬安良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北洋政府為了防止其失去控制,於是就大力扶持馬福祥的勢力,想要讓兩個人互相制衡,從而保證西北的安全。兩人為了爭奪西寧鎮展開了博弈。

西寧鎮屬於兵家必爭之地,位於西北咽喉要道。正在兩個人為此爭得不可開交之時,後來的西北王馬步芳的父親馬麒想要做西寧鎮的總兵。於是他就帶著金佛和黃金總共 200 兩,找到了當時的甘肅總督趙維熙。趙維熙本來就對馬家軍非常忌諱,現在有錢賺還能夠削弱馬家軍的實力,何樂而不為?於是就同意了馬麒的想法。

此人用200兩黃金,霸佔我國72萬的領土,最後為何被稱為英雄


馬麒雖然是馬安良的人,但是他隨後在青海暗自組織了的力量,將青海 72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據為己有,隨後在他的作用下,馬家軍的實力才越發強大!後來到了 49 年馬家軍被消滅,他們佔領此處已經幾十年,嚴重危害了國土安全和國家穩定,所以他們之後的滅亡純屬於是咎由自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