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造长城扫平百越,而且还平定了六国焚书坑儒。他是伟大的帝王还是残酷的暴君呢?

金刚玻璃心


感谢提问。

秦始皇统一六国,修建长城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第一次将郡县制应用到国家治理当中,使得统一的概念逐渐被认可。从这些层面来讲,秦始皇毫无疑问是伟大的皇帝,前无古人亦后无来者。

“奋六世之余烈”

公元前247年,嬴政在咸阳继承王位,在对内平定长信候嫪毐的叛乱,除掉权臣吕不韦后,开始亲政。重用李斯、尉缭,开始了统一天下的脚步。

自公元前230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嬴政用了10年时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嬴政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位君王,开始称皇帝。

安定帝国

刚刚建立的秦国并不安定,北有匈奴,南有百越,国家的边境一直遭受到袭扰。

为了解决外患,嬴政再度发动了战争。大将蒙恬率军北上,出征匈奴,一战将匈奴人打怕了。为了避免匈奴人不断的袭扰,始皇命蒙恬将燕、赵、秦等国家的长城连接起来,用以抵抗匈奴。

而另一方面,又有一支大军南下百越等地,去征讨百越等少数民族,这也是秦军损失最大的地方。秦末农民起义时,蒙恬的大军与驻扎在百越的军队都没有回到中原,否则项羽绝对不会赢得那么轻松。

维护国家的完整

国家统一后,嬴政又迎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国家虽然统一了,但是包括秦国在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字、度量衡、货币,甚至是车辙都是不一样的。

这样也就造成了七个国家的人在交流以及互相交易的时候非常不方便,极大的阻碍了国家的发展,甚至是会衍发矛盾,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因此,始皇下定统一全国的文字、货币,使用统一制式的称量工具等,以此来促进各地的融合。

始皇还将全国各地的有学问的人请到咸阳,让他们做博士,但是六国的人并没有真心承认这个国家。

秦始皇即位的第三年前往山东封禅泰山,随行的儒生们因为封禅的过程而争吵不休,这让秦始皇明白六国没有真正的认同自己。真正激怒秦始皇的事淳于越的上书,请求废除郡县制恢复分封制,这让秦始皇明白要想让天下归心就必须控制思想,那么无关紧要的书籍就不能留,这也是焚书坑儒的原因。

小结

综上,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完整,包括所谓的焚书坑儒。更何况,焚书坑儒保留了所有的医书、农业书籍等有关于日常生活的典籍,对历史进程并没有影响。而且秦始皇统一天下,使大一统初入人心,深深影响到了后世,厥功至伟,称其为千古第一帝毫不为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