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你會不會覺得當初在初中或者高中的奮鬥很不值得?

多方向思維


能夠大學畢業,你還是很幸運的,千軍萬馬擠上獨木橋,我想起碼你的高中學習應該還是很用功努力的。讀上大學,也是給平時奮鬥努力學習的最大肯定和回報!當然,學習是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初中的學習做好鋪墊,打下基礎,你的高中學習肯定不會很容易“高樓平起”。所以說,無論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學習都是連貫的,相通的,一步一步的。

能夠大學畢業,你或許覺得是很輕鬆的事情,所以覺得初高中那時的辛苦求學努力有些“用不著”,似乎多餘的。但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哪怕你是聰明絕頂的人,現實生活中我們也不乏遇到或聽說許多聰明絕頂的人,他們的確思維能力和智力超群,學習不費功不費事兒,輕描淡寫可以從容跟進。但如果長時間觀察,那些原本聰明的孩子學習一直三心二意,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們在步步下跌,或許他們最終也是考上了大學,但不知你發現了沒有,如果以他們的聰明智慧,再加上刻苦努力,他應該更上一層樓,能上更好的學府深造。所以愛因斯坦就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智慧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平時學習也相當努力,初中,高中非常用功,可到最後大學卻與之失之交臂,這是非常不幸運的人。在他們心裡,留下遺憾,但我想他們絕不會後悔自己拼搏學習的高中生活,反而他們會自責自己學習階段應該更加努力,沒有上大學,還是歸過於自己不夠勤奮。

所以說,人為人做事都要認認真真,勤勤懇懇。成功了,你竊喜,失敗了,也無憾!





眼明心清隨我行


我後悔的不是初中高中的奮鬥不值得,而是當初的奮鬥不夠。高中時,我的英語很差,基本全班墊底,其他學科還可以。看著其他同學每天早起背英語,我笑他們傻,固執地認為學英語沒用,所以英語越學越差。高考的時候,我們班英語平均分是122,140以上的有好幾個,我只考了85,雖然最後還是比一本線高了二十多分進了一所211學校的師範類,但和其他同學比起來,只能排中下了。大學畢業後,我的很多同學都發展很好,有進法院檢察院的,有進政府機關的,有進外企做管理層的,而我做了個普通高中教師。收入和他們比起來,差了一大截,現在同學聚會我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所以我用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的學生,學習一定要認真,一定要刻苦,不然要後悔的。


畢竟是書生1


初中和高中的奮鬥既有意義也非常重要。人生是有延續性的,你現在所處的位置和狀態,是你之前位置和狀態的一種延續。只有持續的努力拼搏,才會讓你的狀態持續向好。

為什麼說初中和高中的努力很重要,說一下我高一的一個同學,比較聰明,但是由於不怎麼讀書,學習成績屬於班上50名左右(總共60多人)。高一時,他就坐在我後面,我們關係很好,偶爾一起去打乒乓球,最開始他基本上不會打,還是我帶他入門的,不過後來就迷上了乒乓球,經常拉著我去打球。這樣持續了一整年,雖然他的乒乓球技術有進步,但依然不是我的對手,高二分班後,我們不在一個班級,一起打球的機會少了,聯繫也變少了。高三時有次打球,發現他球技猛增,我在他面前根本沒有還手的餘地,讓我非常詫異。不過他的成績依然非常差,高考離專科線差了好幾十分。

返回學校填報志願的時候,他專門找我,說他想復讀。我說:可以,畢竟你的成績太差了,復讀一年爭取考個本科也不錯。誰知他說,他想從高一開始復讀,很後悔之前落下那麼多,想從高一開始再好好學一遍。當時我勸他只復讀高三,畢竟從高一開始,太浪費時間了。不過後來他還是從高一開始復讀了,3年之後,終於如願以償,考上了上海交大....

所以初中和高中努力拼搏很重要,這個時候是人生觀和價值觀慢慢形成的時刻,一個良好、持續的好習慣,後面會讓你受益匪淺。





創業者人生


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毫無爭議,我不但不會後悔當初在初中和高中時的奮鬥,反而我會感謝當時的自己。如果沒有高中初中時的奮鬥,我也不會變成現在優秀的自己。我們現在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總有一天你會感謝現在拼命的自己”。我覺得這句話說得非常好,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感謝那些在初中高中奮鬥的日子。

我覺得當初在初中高中的奮鬥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方面的好處,我想說最主要的兩點:

1) 讓我養成了凡事努力奮鬥的習慣。

從小生長在應試教育背景下的我們,初中高中經歷了無數次的大考和小考,當你努力學習奮鬥過了,那你的成績自然不會差。成績是不會撒謊的,那些沒努力奮鬥的孩子成績確實也不怎麼樣。

每當我努力學習後取得的優秀成績,我都會很開心,這也因此讓我嚐到了甜頭。

讓我在進入大學甚至參加工作都一直堅持努力奮鬥的優良習慣,儘管當時的成績不是出眾的,但是也是經過我的努力得來的,更懂得珍惜。

2) 懂得了感恩。

曾經年少的我們,或許不理解那時的父母怎麼那麼絮叨,老師怎麼如此嚴厲,每當你考試成績下降時都會受到他們的不停地絮叨。感覺不努力都對不起他們,不努力更對不起自己。

現在回想起如果沒有老師和父母的叮囑我也不會那麼努力吧,所以特別感謝父母和老師,感恩他們為我所做的一切、為我所付出的所有。

年少努力的我讓我更加懂得了感恩。

你還會覺得初中高中努力的你很不值得嗎?不,初中高中時的努力奮鬥是我們人生路上一筆巨大的財富,是值得回憶的事情,是我們現在得意的一件事情。


陽光一抹7


不會,我覺得拼是值得的,如果不拼還在偏僻的農村面朝黃土,經過拼搏考上大學,分配工作,現在工資尚可,有房有車,夭倫之樂啊,我發小,從小一起玩,他沒有考上初中,輟學回家務農,現在在還是瘦小枯乾,家庭條件也不好,所以我覺得拼搏還是有效果的。


實話實說一戴士林


大學畢業後;我很感謝在初高中我沒有放棄學習;沒有放棄考入高中;雖然不是重點中學;進了高中也沒有放棄繼續努力考上大學;雖然也不是名校;大學畢業前幾年真的覺得很多不公平;很多人出生就含著金鑰匙一畢業名利雙收;一切都安排好了;順順利利;我這等非常努力的屌絲依然還在為溫飽問題奮鬥著;在出來工作的前三年不停地繼續在工作中學習;不斷成長;從未放棄;正是在初中高中時期養成的這種學習習慣和麵對現實面對困難面對困境絕地逢生的戰鬥力一直讓我相信希望就在前方;上天是公平的;只是時間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在自己的領域有所建樹;慢慢開始讓知識轉化為生產力變成財富;也開始慢慢名利雙收!而且穩步發展!就像股票中績優股一樣!所以我覺得初高中的努力成就了現在的我;自信且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姬紅波英語老師


我不會覺得不值得,相反,我很懷念初中高中那些奮鬥的日子。很感謝當時所有的拼搏。

那時時常為拿下幾道難題而拼到深夜;晚上為了趕走睏倦而站著學習,甚至踱步背習題。是這種拼搏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現在的工作鬥志。

正是那些階段的學習讓我養成了認真不容一點馬虎的習慣,讓我具有了追求卓越決不服輸的精神。

我為初中高中階段的奮鬥而自豪,我要奮鬥一生,挑戰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和諧德育


我初中的時候沒有好好學習,天天混日子,腦子裡面沒有考大學的概念,成績很一般,上了高中,突然意識到,讀書有一個目標了,那就是考上一個好大學,然後開始好好學習,但是我的英語太差了,差到26個英語字母都說不下來,然後我還是很努力學習,成績還可以,但是最後高考發揮不好,和二本大學差了六七分,最後上了三本,現在大學也畢業了,我不後悔高中那麼努力,我後悔的是沒有更努力,因為高考對於普通人來說,真的很重要,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沒有發過光的星星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似乎觸到了中國教育體制的問題,我本人是個農村長大的屌絲,在初中高中勤奮苦讀,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聽課做題考試,很少課外活動。通過高考,上了大學,戶口轉到了城市,大學畢業後在城市找到了工作,安了家。假如沒有初高中的苦讀,自然沒有上大學這一條路,當然我一些小學畢業的同學也有過的不錯,只能說上大學使得生活相對順利了些。這樣看來初高中的苦讀是值得的。

現在回首初高中的生活,也有不值得,在青春的美好年華,很少自由自在的玩耍,很多時候是在考試的焦慮中度過,而且所學的知識很多是用不上的,為了考試迫使自己掌握,然後高考後卻總用來遺忘。一些該有的知識和技能卻沒有掌握,更缺少社會鍛鍊,在考試的重壓下埋藏了性格的缺陷。從這個角度看,其實是不值得的。

但是很多時候,人生其實沒有選擇,只能硬著頭皮。


虛實有話說


我有過類似的迷茫。因為大學學的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也沒有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所以只是為了完成學分而學習。那時候只想草草畢業就好了。剛進入社會在廠裡實習碰到很多優秀的師傅他們也沒有很高的學歷,但是依然很優秀。再後來碰到我的師父,19歲開始工作,工作10年,比我只大兩歲,但是已經是高級工程師,工資是我們畢業生的4-5倍。那時感覺大學白上了。但是後來隨著慢慢得成長。感覺雖然大學沒有幫助我們學習了多少知識,但是大學的那種氛圍,那種人的精神上的提高,是社會環境所不能達到的。學校生活又是純淨的,是我們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那種經歷的人生是有遺憾的。我常常懷念那時的經歷,反覆回憶。就像回憶雖然不完美,但是那也是回憶。回憶有時會促進我們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