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朵山菊花


那一朵山菊花

图片为本人所拍


皖东的一个小山村里,七零八落的分布着几户人家,有楼房有平房,外表看着都还不错。家家户户面前都有一条小石子路弯弯曲曲的连着,一直通向村外的大路上。那条大路是水泥做的,前年才铺好,一条大路连接着几十个这样小村庄。

每家屋前都带有一个院子,院墙是镂空的砖砌的花墙,透过花墙能看到院内的动静,家家院里都摆放着一些农具交通工具,所谓的交通工具,无外乎就是电瓶车自行车,但最东头的赵秀兰家,院里却停着一辆小汽车。

如今在村里的年轻人不多了,留守的多数是上了年纪的,在家带孙辈外带做些农活,解决了口粮和蔬菜,年轻人多数在县城打工,经济宽裕的直接就在县城安了家,也有的早出晚归,好在县城离这不远,但生活条件卫生设施要比城里差很多。赵秀兰的儿子王强和媳妇丁玉娟在县城上班,每天开车来来回回,家里还有二个女儿交给她和老伴董永才照应,小二口早出门晚归家,这样的生活一家人倒也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最近闹上了冠状病毒肺炎,政府号召村民们不要出门,避免互相传染。赵秀兰的儿子和儿媳单位都推迟开工时间歇在家里,小俩口每天看着孩子还帮着做家务活,这让赵秀兰轻松不少,可她却反倒愁眉不展,闷闷不乐。

这几天中午媳妇丁玉娟总是主动去厨房做饭,婆婆的一双手有关节炎,骨节粗大,伸不直,这是以前冬天总是下冷水造成的。懂事的玉娟心疼婆婆,休息的时候尽量自己去做饭,淘米洗菜下冷水,本来之前王强提议在厨房装一个小厨宝好用热水,可当妈的始终不同意,一个浪费电二个浪费水,现在家家通上了自来水,但农村里水压不够,水流很小,村民们还是会拎着淘米箩洗菜篮去前面的小河边洗。玉娟也不例外,也拎着篮子出门淘米洗菜去了。

“过年好啊,三婶”,迎面碰到王强的三婶,玉娟笑盈盈的打招呼。王强的父亲在家排行老大,还有二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三婶和赵秀兰很合得来,所以二家的大人小孩都相互尊重。“娟子,你婆婆这二天还好吗?你公公起床了吗?昨天晚上在你姑家喝了那么多醉成那样,唉,都50几岁的人了,一点不知道爱惜身体。“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