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芥子園畫譜走出的名家

01

芥子園畫譜的前世今生

《芥子園畫譜》,又稱《芥子園畫傳》,是一部中國傳統繪畫的經典課本。在中國畫壇上,流傳廣泛,影響深遠,孕育名家,施惠無涯者,自出版三百多年以來,不斷拓展出新,為世人學畫必修之書。在檢閱中國畫的發展歷程中,發現近現代的一些國畫名家如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都把《芥子園畫譜》作為進修的範本。這在中國畫的創新和推動國畫藝術發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書主要分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樹譜、山石譜、人物屋宇譜、梅蘭竹菊譜、花卉草蟲翎毛譜之精華內容。

京海墨韻 | 從芥子園畫譜走出的名家

02

國畫啟蒙之良師

畫壇巨匠齊白石,幼年家貧好學,初以雕花匠為生。20歲那年,隨師外出做活,見到一主顧家有部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五彩精緻版,仔細翻閱之後,發現自己能畫,多不合章法,故如獲至寶,遂借來用勾影雷公像的方法,畫了半年之久,勾影了16本之多。從此,他以所畫為據來做雕花木活,既能花樣出新,畫法又合規則,為其後來繪畫打下良好基礎。據說真到晚年,白石老人還念念不忘此事。

著名國畫家潘天壽,14歲到縣城讀書時,從文具店買到一部《芥子園畫譜》,成了他學畫的第一位老師。在無人指導下,他照譜學畫,如醉如痴,終成一代大師。

山水畫名家陸儼少,從小喜畫,苦於無師。12歲到南翔公學讀書時,得到一本石印的《芥子園畫譜》,像得到心愛的寶物一樣,如飢似渴地臨摹,從此邁出了畫家生涯的第一步。

郭沫若先生是眾所周知的文學家、歷史學家和詩人,然其能畫,則鮮為人知。他尤喜畫蘭花,曾畫蘭贈友人範令棣先生。他之所以能畫,是因在家塾"綏山館"裡,常描摹《芥子園畫譜》。郭沫若先生曾為其弟郭開運畫的《葵菊圖》題詩道:"不因能傲霜,秋葵亦可仰。我非陶淵明,安能作欣賞。幼時亦能畫,至今手猶庠。願得芥子園,恢復吾伎倆。"

學好《芥子園畫譜》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需要藝術家深入到自然當中,親身感受所要描繪的事物。畫家段鐵,幼從父學習繪畫基礎,偶得《芥子園畫譜》如獲至寶。他從臨摹《芥子園畫譜》開始,後來又隨名師接受過系統的培養訓練。段鐵敏思善悟,將自然山水的形貌神韻與中國山水畫的審美精髓相互融合,逐步確立了山水畫的審美取向,觀其作品豐贍粹美,風格獨具,在當代山水畫壇可謂卓然特出。其作品曾先後四次入選全國美展,應邀與著名畫家馮遠、孫克等共同創作國家重點文化項目《中華家園》、《長江萬里圖》、《黃河萬里圖》、榮獲了2015年米蘭世博會藝術金獎及藝術貢獻獎。

至此《芥子園畫譜》施惠畫壇300餘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謂功德無限。何鏞所言,此書"足以名世,足以壽世",然也。

藝術簡介

京海墨韻 | 從芥子園畫譜走出的名家

段鐵,1960年生於北京,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研究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山水畫研究院副院長,北京京海墨韻書畫院院長,作品曾入選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出版有《中國美術家大系》等多種畫集,專集。

作品賞析

京海墨韻 | 從芥子園畫譜走出的名家

《燕山葉落萬林疏》/ 段鐵

京海墨韻 | 從芥子園畫譜走出的名家

《金風瑟瑟入空山》/ 段鐵

京海墨韻 | 從芥子園畫譜走出的名家

《福建莆田常態鎮坪田村》/ 段鐵

京海墨韻 | 從芥子園畫譜走出的名家

《溝崖春早》/ 段鐵

京海墨韻 | 從芥子園畫譜走出的名家

《家園》/ 段鐵


文章由北京京海墨韻新聞中心整理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