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收回克里米亞問題普京是不是有點後悔?緩一緩不行嗎?

普慈賢


克里米亞之於俄羅斯,不僅僅是一塊國土,有一定數量的資源,而且是重要的戰略要地!誰掌握了克里米亞,誰就有了軛守該海域的海軍基地,敵對國家控制了它,對俄羅斯便是一種巨大威脅!

收回克里米亞,我估計俄羅斯沒有人不同意、沒有人會後悔的!


許仙再世


前段時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訪問了烏克蘭,而且聲稱克里米亞永遠屬於烏克蘭,同時給烏克蘭提供了很多軍事援助,而且還和烏克蘭簽訂了軍售合同。以此來向俄羅斯施加壓力,不過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克里米亞的事情已經結束了。克里米亞歸於俄羅斯已經成了定局現在烏克蘭很難從俄羅斯手裡要回去,前段時間烏克蘭決定再次向克里米亞供水,以緩和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

其實烏克蘭這個地區很早就想加入俄羅斯,因為這個地區存在大量的俄羅斯種族的人,在蘇聯解體的時候烏克蘭以及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三個地區申請加入俄羅斯,但是當時俄羅斯經濟不好,很難顧及其他事情,所以就拒絕了這三個地區的請求。到了後來波羅申科當政,和西方國家走得越來越近,烏克蘭又爆發了內部衝突,這個時候俄羅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介入了烏克蘭局勢。

後來烏克蘭通過公投的方式加入了俄羅斯,其實俄羅斯並不缺少領土,但是黑海地區對俄羅斯非常重要,俄羅斯需要在這個地方有出海口,所以說必須要佔領克里米亞,而克里米亞的人也希望能夠加入俄羅斯,所以雙方一拍即合,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之後,從來沒有出過大事情。

況且現在的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也想加入俄羅斯,烏克蘭的經濟發展又非常的差,美國也取消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大部分美國專家認為烏克蘭的局勢現在已經無法改變。因此現在的普京是絕對不會後悔的,烏克蘭方面現在只能恢復對烏克蘭地區的供水,不再和俄羅斯方面搞對抗,把主要目標放在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爭取解決東部武裝衝突問題。


害羞鬼鬼


歷史將證明,普京所謂的收回克里亞是一大敗筆,因為在國際法上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故有領土不屬於俄羅斯,在二十一世紀的件今天依然抱著十九世紀的邏輯不放,既消化不了,還要付出不菲的代價。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強佔領土成功的,跑馬圈米的時代已經過去,哪怕你佔領了二十年三十年,它就是你的一個出血點,怎麼拿來的還得怎麼還回去,在這個問題上俄羅斯沒有一個朋友,任何人支持了這種明目張膽的行為,下一個受害者可能就是自己。

作為同是斯拉夫兄弟的烏克蘭,蘇聯時期的命運共同體,它和俄羅斯有割不斷的歷史淵源,克里米亞事件將成為橫在兩國人民心頭的心結,兩國將漸行漸遠,也堵死了俄羅斯迴歸歐洲的道路,今後它既不屬於西方,也不屬於東方。


土豆到底去哪裡挖


是的,非常後悔,後悔到直到今天普京每天都還在捫心自問:你說當初要是徹底吃掉整個烏克蘭,哪還有今天這些個破事?

等等,俄羅斯今天有什麼破事?難道俄羅斯兵不血刃地奪回克里米亞後,俄羅斯面臨的內外環境更加惡劣了嗎?

看起來是的,因為就在俄羅斯奪回克里米亞的幾乎第一時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開始瘋狂制裁俄羅斯,俄羅斯本來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綜合國力就一蹶不振,在西方國家圍追堵截下更是自顧不暇,而如今又被西方國家加大了制裁力度,俄羅斯面臨的內外情況可想而知。

但問題在於,如果俄羅斯不奪回克里米亞,難道俄羅斯就能高枕無憂甚至和西方國家“沆瀣一氣”了嗎?

別鬧了,作為蘇聯的最大繼承者,俄羅斯雖然在蘇聯解體後改頭換面,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但古往今來的鬥爭經驗告訴我們:社會制度根本不是決定關係親疏的根本原因,利益才是。

雖然俄羅斯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以葉利欽為首的俄羅斯領導人更是日思夜想地想要融入西方陣營,但西方國家遠沒有不計前嫌的寬闊胸襟,對於主動送上門的俄羅斯,西方國家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滾,兩個字,就是滾蛋。

所以在普京也滿懷希望地提出三次加入北約的請求後,俄羅斯終於徹底死心,重新成為西方國家的眼中釘和肉中刺。

而俄羅斯的霸道之處就在於,我被人鄙視,所以我的兄弟也要和我一起罵人,這就讓烏克蘭倒了大黴。

作為俄羅斯的西南大門,烏克蘭不僅關乎俄羅斯黑海地區的安全,更是俄羅斯抵抗北約國家瘋狂東擴的最後一道防線。

但烏克蘭作為深受俄羅斯壓迫至少300年的國家,對俄羅斯早已深惡痛絕,再加上其他昔日的蘇聯加盟國跟著西方國家吃香喝辣,這不由得烏克蘭的立場產生嚴重動搖,所以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矛盾也日漸激化。

2014年3月份克里米亞事件的發生,是俄羅斯與烏克蘭數百年矛盾的集中體現,而且隨著時間發展也將成為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揮之不去的夢魘。

但實事求是地講,俄羅斯真的在克里米亞事件中損失慘重嗎?靜夜史認為俄羅斯不僅沒有損失,反而斬獲頗豐。除了得到克里米亞半島的領土面積,塞瓦斯托波爾這一黑海深水港,更對烏克蘭形成了戰略包抄的態勢,用最大贏家來說毫不為過。

以俄羅斯自古以來“噬土成性”的傳統,吃掉整個烏克蘭當然是上上之策,而且歷史上的沙俄和蘇聯也確實在這麼做,但問題在於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元氣大傷,不僅失去了大量國土和人口,更沒有了強大而完善的工業體系,所以數十年的發展,俄羅斯不僅沒有恢復元氣,反而距離蘇聯的榮光越來越遠。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比如說吃掉整個烏克蘭,連拿下東烏克蘭都費勁。

但烏克蘭的蠢蠢欲動從未停止,所以普京選擇了一劍封喉的方式,以拿下克里米亞的操作迅速實現了黑海地區勢力的逆轉,從此烏克蘭不僅在黑海地區難有作為,其相比於北約的價值也一落千丈。

而且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克里米亞不僅歷史上曾經是俄羅斯的領土,俄羅斯民眾對普京雷厲風行的操作可謂120%的支持。而因為克里米亞的“改旗易幟”採取了公投的方式,整個西方國家都啞口無言,因為它們對南聯盟乾的破事還歷歷在目,就算再沒皮沒臉也不能連自己都罵。

所以,如果說普京後悔,那一定是後悔當初沒有更進一步,畢竟對於烏克蘭這個連盟友也算不上的棋子,西方國家根本就不可能為烏克蘭兩肋插刀。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不存在後悔的說法!克里米亞對俄羅斯太重要了。克里米亞相當於俄羅斯的核武器,有了克里米亞俄羅斯可以抗衡全世界,沒有了克里米亞俄羅斯則必死。

我們舉個例來說,俄羅斯曾於2011年向法國訂購了兩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堂堂的世界造艦大國(蘇聯海軍的實力僅次於美國)竟然要向法國買軍艦。這足以讓人大跌眼鏡了。為何呢?就是因為缺乏造艦設備。連3000噸的軍艦都無法下水!

克里米亞的黑海造船廠是蘇聯最大的造艦中心,蘇聯60%的軍艦就是在克里米亞建造的,收回克里米亞之後,俄羅斯的造艦系統就完整了,現在俄羅斯的造艦能力大約恢復蘇聯50%的實力了。

其次,克里米亞港是俄羅斯國內唯一的不凍港,俄羅斯60%的國內進出口業務是通過克里米亞港實現運輸的。如果沒有收回克里米亞,那麼這條小辮子就捏在外國人手裡,俄羅斯的經濟命脈永遠得不到獨立跟自由!


優己


俄羅斯做了他認為最正確也是最急需做的事情,即收回克里米亞。為什麼是收回,因為克里米亞原來就是沙俄的,在蘇聯時期被併入烏克蘭,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也是屬於烏克蘭並未發生變化。那時烏克蘭與俄羅斯是友好國家,俄羅斯沒有想法。但是隨著烏克蘭的顏色革命,越來越傾向於西方,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軍港將會被到期收回,這樣對俄羅斯的軍事佈局造成極壞影響,此時俄羅斯必須做出選擇,要麼忍氣吞聲退出黑海勢力範圍,要麼改變克里米亞的歸屬 保住塞瓦斯拖波爾軍港。

事實是,俄羅斯通過當地住民大多為俄羅斯人的有理條件及駐有軍事基地的條件,採取和平演變的高明方式及強大的軍事力量做後盾,將克里米亞收歸俄羅斯。這不得不說是俄羅斯的高明之處。之後受到美國和歐洲國家聯合經濟打壓,困難只是暫時的,也是可以承受的,打壓勢力並非鐵板一塊,歐洲的德法等國都是傾向於發展與俄羅斯的友好關係。所以俄羅斯絕對不會後悔收回克里米亞,相反應該會很自豪。


日出東方海天一色




克里米亞半島是通向歐洲和世界的咽喉要道,是伸向黑海的一把利劍。誰擁有了克里米亞半島,將意味著在黑海周邊地區的政治和軍事話語權將大大提高。可想而知,讓有著至關重要戰略意義的克里米亞半島加入俄羅斯,那對俄羅斯來說就是如虎添翼。難道俄羅斯總統普京還會為這一天來的太早而難以釋懷?甚至所謂的“後悔”???



2014年,克里米亞全民公投宣佈獨立,之後加入俄羅斯,並且俄羅斯在第一時間表示“願意”接受克里米亞入俄請求。整個過程可謂是“一氣呵成”!這主要的原因當然是俄羅斯多年來的努力所致,是俄羅斯背後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才會有如此順利的入俄過程。俄羅斯早就有收回克里米亞半島的想法,並且也一直在為此努力。所謂的緩一緩根本不符合俄羅斯的長遠利益,收回克里米亞俄羅斯一直在待機而動。

儘管克里米亞入俄之後,俄羅斯被西方國家施以高壓制裁措施;但是俄羅斯還是挺過來了,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沒有做出絲毫讓步,更談不上妥協讓步了。



雖然因為克里米亞問題,俄羅斯在國際社會所面臨的政治壓力空前強大,但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可一點都不後悔,高興都還來不及呢!至於所謂的制裁,縱然沒有克里米亞事件,西方國家也不會放過俄羅斯的。

明空奕奕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瀏覽支持。同時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明空奕奕


關於克里米亞問題的輕重緩急,我倒覺得普京後悔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如果當時不趁著烏克蘭危機期間收回克里米亞,未來會更難。

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後,俄羅斯和烏克蘭政府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雖然由於俄羅斯實力強大,烏克蘭沒有和俄羅斯徹底翻臉,但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影響力已經在呈直線下降的狀態。

當時克里米亞地區也變得不穩定,如果普京不當機立斷,一旦烏克蘭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下控制住克里米亞局勢,俄羅斯在再想插手的時候就難以撼動烏克蘭在當地的統治地位了。

所以,收回克里米亞的時機恰到好處,早一點當地人很可能會對俄羅斯產生逆反心理,晚一點俄羅斯想要介入也變得困難了。

其次,來自西方的制裁是一定會發生。

西方國家對俄羅斯一直保有警惕,這種警惕導致西方國家哪怕在俄羅斯積極示好的前提下也會想盡辦法打壓俄羅斯。

所以,面對西方國家,俄羅斯一定要放棄幻想隨時準備和他們進行對抗,俄羅斯所期望的不應該是讓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而是讓西方國家懼怕,從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所以,在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前,北約東擴導致俄羅斯在歐洲地區的戰略空間逐步壓縮,俄羅斯除非不斷後退進行妥協,否則一定會在某一個階段和西方國家爆發嚴重的對抗,這種對抗將必然會引起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即使沒有克里米亞問題也可能是其他問題,比如烏克蘭內戰的問題。

總之,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政策就是奔著找機會制裁俄羅斯去的,俄羅斯避免不了。

(北約東擴)

最後,克里米亞地區收回之後,俄羅斯雖然遭到了制裁,但是成功制止了北約東擴的步伐。

烏克蘭到今天為止也沒有能夠成功加入到北約中去,並不是因為北約國家不願意接受他,對北約國家來說,烏克蘭成為北約國家之後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將會有上千公里的收縮,這對北約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戰略成就。

但是,俄羅斯在自己國家利益受到損害的時候表達了非常強硬的態度,甚至不惜出手收回克里米亞。

西方國家雖然制裁俄羅斯,但也看到了俄羅斯的底線在什麼地方,如果繼續保持東擴,和俄羅斯之間的對抗將會升級,也將不利於歐洲各國的穩定,在經濟,軍事,政治,外交等方面都會對歐洲造成非常大的不利影響。

所以,西方國家適可而止。

從這方面來看,不僅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時機恰到好處,而且在整個對抗北約的過程中,雖然屢屢被動,但並沒有完全受制於人。


遊者走天下


從歷史上來說就是俄羅斯的,劃給烏克蘭也就是蘇聯時期,時代也不久遠。對於目前狀態烏克蘭想進入北約的懷抱讓俄羅斯不能接受,這樣一來烏克蘭成為北約制衡俄羅斯的最前線,這讓俄羅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軍事壓力。俄羅斯繼承了蘇聯時期的黑海艦隊,從軍事用途,軍事制衡黑海各國,地理位置,經濟跳板幾個方面來看都不能失去克里米亞,在後續的烏克蘭政府與東烏的軍事衝突來說,更有不可變的因素,如果北約曾兵烏克蘭與東烏爆發局部戰爭,俄羅斯也可以利用強大的海軍用於對抗從海路增援的北約國家,也很有可能全力出擊打擊烏克蘭與北約聯合部隊完全佔領東烏,使烏克蘭徹底分裂,在克里米亞部署防空,岸基導彈,做預警等,同時威懾烏克蘭,一舉好幾得。讓哪個國家領導人也不會後悔,還會讓後人一個勁的歌頌



騎帽不羊


〇克里米亞對俄羅斯來說已不再是什麼問題,已是過去時。除了烏克蘭沒有誰還在意這件事,甚至烏克蘭也無可奈何地黙認了這個事實。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持烏克蘭,目的是以此為藉口打壓丶削弱俄羅斯,不為了烏克蘭收回領土。

〇美國與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所謂“經濟制裁”僅有短期作用。從長期看,對俄羅斯是大利好。增強了俄羅斯獨立自主的能力。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時代,向西方獻媚,跟在美國和西方後面當哈巴狗,吃了大虧,經濟被搞破產,財富大部蒸發或被掠奪。歷史已證明:象俄羅斯這樣的大國跟在美國後面,永遠不會有出頭之日,不做狗,不認慫,就會被削。“1山容不得2只虎”。在美國人眼裡,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有潛力的大國一會遭到美國壓制和蹂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