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孩子的,往往是最愛他們的人

每個來到世上的生命,都在學習和探索關於愛的話題。我們在學習感受愛、表達愛,也在學習瞭解愛、發展愛。

父母生孩子似乎從來都是水到渠成、天經地義的,但實際上孕育、培養、陪伴一個生命,是父母非常重要的體驗過程,需要父母們進行全面的學習。

傷害孩子的,往往是最愛他們的人

愛孩子,千萬別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對於孩子,我們總是會說自己有多愛她(他),但時常又做著傷害孩子的事情,這種傷害不是所謂的打罵,而是父母之間的爭吵所帶來的。

第一次當著孩子的面因為一件小事跟老公吵架,吵得很兇,老公甚至將桌上的碗筷都扔到了地上,兩個女兒在旁邊驚慌地大哭起來。大女兒大聲喊著: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吵架了……

可是在氣頭上的我們誰都沒有理會兩個無助的孩子,直到老公摔門而出才停止了“戰爭”。

看著狼狽的家裡,安靜的屋子裡那一聲聲的哭泣聲特別的刺耳,我這才發現兩個哭泣的孩子,走過去緊緊的抱住幼小她們,才感覺她們渾身都在發鬥,今天的行為深深的傷害了孩子,讓她們第一次感覺到了害怕。

我不停的對她們說著“對不起”,可是事情已經發生了,對孩子的傷害也已造成。

第二天7歲的大女兒給我寫了封信,看完讓我內心像被什麼壓著,喘不過氣來的難受,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是什麼讓一個7、8歲的孩子變得這麼成熟?這些不都是父母作的嗎?

每次我們都說為了孩子好,可是當兩個人都有脾氣時,還會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完全不會顧及孩子們的感受,有的只是心中的憤怒,只管自己盡情的發洩,所以傷害了孩子都不知道。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父母成長的過程,所以,誰又能否認孩子是父母的天使呢?

傷害孩子的,往往是最愛他們的人

愛孩子,請給她一個完整的家

一位同事,兩夫妻結婚之後生了個女兒,在女兒10歲時,終於覺得兩人不合適選擇了離婚,婚後女兒還一直跟外婆外公生活。夫妻倆一開始還擔心怕離婚影響孩子的成長,一年過去了沒覺察到女兒有什麼異樣,就各自找到了另一半組建了各自的家庭。

然而在19年的某一天,孩子的媽媽突然接到孩子外婆打來的電話,告知她孩子的精神出了問題,需要看心理醫生。這位媽媽虛瞬間崩潰了,後來孩子被確定為抑鬱中度。醫生告訴她,這是孩子缺愛的表現。

同事想不通的是,一直都好好的,開朗活潑的女兒怎麼一下子就抑鬱了呢?怎樣都不能相信女兒整夜整夜玩抖音,早上起不來不去上學,稍不順心就發脾氣摔東西,家裡養的小動物養著養著就死了……

她所不知道的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她跟孩子的父親是缺席的。平時的陪伴只有外婆外公,平時的作業只有外婆外公,學校開的家長會議也只有外婆外公。父母從沒出現過。他們只有父母的名義,卻沒有履行父母職責。

就像《少年的你》中的陳念倘如沒有遇到小北,沒有小北的暗中保護,沒有小北給的安全感,她是不是也跟小蝶一樣一味的忍耐,最後選擇結束自己的年輕生命呢?

小北無疑在某種程度上擔起了陳念父母該承擔的角色。

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父母的倍伴。

傷害孩子的,往往是最愛他們的人


影響孩子的,從來不是離婚,而是分開後,大人們如何做人


一次偶爾的機會,孩子的父親跟我聊起這件事,才知道孩子抑鬱背後的真正原因。

原來孩子的外婆在他們倆離婚之後,時常在孩子面前講起她父親如何如何不好。告訴孩子,現在爸爸的家不是她的家,弟弟也不是她的弟弟,將來弟弟長大了房子也只會是弟弟的……

更甚的是在孩子與爸爸相聚的時間裡,一個小時打三個電話過來催,外加威脅的語氣訓斥孩子:“再不回來,就不要回來了。”孩子聽後緊張的與爸爸道別,飛快的跑回家中。

這樣的例子非常多,讓原來有愛的孩子變成了對愛的恐懼!原本與爸爸的妻子無話不談,對剛出生的弟弟疼愛有加。卻在外婆不正確的引導下,讓孩子心中種下了扭曲的種子。

這大概是最差的教導方式了,通過貶損另一方,拉孩子給自己當同夥,用培育仇恨的方式來培育孩子。

每個孩子心中,都流著父母雙方的血脈。詆譭任何一方,就等同詆譭孩子的一半。

所以,在孩子面前,對離開的那個人秉持客觀,是慈悲,更是教化。


傷害孩子的,往往是最愛他們的人

孩子帶著巨大的生命能量來陪伴我們,教我們去欣賞生命、觀察生命,去真正體驗生命成長變化的過程。我們在他眼中,在他雙手和雙腳的動作中看到了完美。小生命披荊斬棘地來到世界,具備了所有生存下來的能量,我們要做的就是欣賞他、陪伴他、信任他。給他正確的愛,讓他在愛中成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