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如何去世的?真的如同《三国演义》中是嫉妒诸葛亮的才能被诸葛亮用计气死的吗?

历史爱好者小何


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陈寿一书《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中记载: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三国演义》只是为了著书所需,渲染了诸葛亮的巧舌如簧,真实的周瑜可与小说中大不相同。



周瑜,字公瑾,庐江人,也是汉臣世家,父亲周异,曾为洛阳县令。《三国志》中记载,“瑜壮有资貌。”孙坚在讨伐董卓时,当时周瑜与孙策同岁,两人关系很好,后来周瑜去探望在丹杨任职的堂叔周尚,恰逢孙策东渡长江准备进攻江东,周瑜就随孙策进攻横江、当利。随后一路开挂。扫平江东,事后周瑜回叔父周尚所在丹杨,因不满袁术人事安排,愤而离去投奔孙策,孙策亲自迎接,而后随孙策进攻荆州,任中胡军兼江夏太守, 同年娶桥公小女儿小乔,孙策娶了大乔,后留下镇守巴丘县。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孙权统领政务,当时所有兵权均掌握在周瑜手里,周瑜带兵吊丧,留在吴郡,周瑜以中护军一职与长史张昭共同辅佐孙权,建安十三年,讨伐江夏,周瑜任前部大都督。 同年九月曹操攻打荆州,挥师南下,周瑜力排众议,坚持与孙权统一战线,吴蜀联合,共同抗曹,赤壁一战,周瑜为首席策划者,立下汗马功劳。从此为孙权奠定江东基业。


建安十五年,周瑜审视夺度,拜见孙权以求兵发蜀地,再图吞并汉中张鲁,孙权同意之后,周瑜回江陵准备粮草兵马,但却到巴丘时,突然病逝,年仅三十六岁。孙权穿丧服哀悼。周瑜相对于东吴,不亚于诸葛亮重于西蜀。其军事能力,造诣极高,只可惜英年早逝,不得志!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一首《念奴桥·赤壁怀古》道尽公瑾风采矣!


兰陵不算黑


三国时期周瑜是如何去世的?可能大部分朋友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是被诸葛亮气死读的。”由此可见《三国演义》之深入人心,同时也可看出小说演义对历史歪曲之深,影响之广。

关于周瑜之死,《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孝 耒阳县凤雏理事》中如此绘声绘色地描绘:

却说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军士传说:“玄德、孔明在前山顶上饮酒取乐。”瑜大怒,咬牙切齿曰:“你道我取不得西川,吾誓取之!”正恨间,人报吴侯遣弟孙瑜到。周瑜接入,具言其事。孙瑜曰:“吾奉兄命来助都督。”遂令催军前行。行至巴丘,人报上流有刘封、关平二人领军截住水路。周瑜愈怒,忽又报孔明遣人送书至,周瑜拆封视之。书曰:“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致书与东吴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亮自柴桑一别,至今恋恋不忘。闻足下欲取西川,亮窃以为不可。益州民强地险,刘璋虽暗弱,足以自守。今劳师远征,转运万里,欲收全功,虽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后也。曹操失利于赤壁,志岂须臾忘报仇哉?今足下兴兵远征,倘操乘虚而至,江南齑粉矣。亮不忍坐视,特此告知,幸垂照鉴。”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乃聚众将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

电视剧中的周瑜之死

这是小说家口中的周瑜之死,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怎样一个人?又是如何去世的呢?

据《三国志·吴书》记载:"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中可以看出,周瑜是庐江郡舒县人,三国时期的舒县范围很大,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安徽舒城、庐江、桐城、无为、怀宁一带,周瑜就是这里人。

周家是庐江大户,历代读书做官,在东汉时期非常有名。周瑜高祖周荣曾任尚书令和太守,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干部,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相当于今天首都所在市市长。周瑜是周异次子,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与《三国演义》中气量狭小的“周公瑾”绝非一人。公元208年,周瑜指挥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之基础,这与《三国演义》中渲染的诸葛亮火烧赤壁也不是一回事。209年,因周瑜赤壁大胜之功,周获得了偏将军和南郡太守之职,这个职务也没有小说中“水军大都督”显赫;210年,周瑜在巴丘(今湖南岳阳一带)病逝,他生于175年,至此正好35岁。而诸葛亮生于181年,这时还不到30岁,比周瑜年轻许多,这与我们平常的认知大不相同。

正史中周瑜是病逝的,孙权对其后人非常照顾,两子皆婚配公主或宗室之女,女儿被选为太子正妃。


民国年间那些事


演义即为小说的一种体裁,是作者根据史实由一定逻辑性假设出来的事件。演义与史相关联,却无法代表历史。《三国演义》亦是如此,清代学者章学诚评价:“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而在周瑜的描述上,《三国演义》甚至达不到一分实。

就讲周瑜是如何去世这一事件,《三国演义》用了三个篇幅来描述“孔明三气周瑜”事件,最终致使周公瑾呕血而死,这三篇幅分别是“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和“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故事串联起来大概是这样的:

赤壁之战后,周瑜乘胜进攻荆州地区的南郡,周瑜先为流矢所中,后带伤再次指挥作战,终再南郡附近击溃曹仁,正当打算乘胜夺取南郡、荆州和襄阳时,诸葛亮乘虚而入,派赵云、张飞、关羽占领这三个地方,抢走了胜利果实。因周瑜与诸葛亮有言在先,让诸葛亮有合理理由抢了周瑜拼来的地盘。周瑜闻听,不由得怒气填胸,大叫一声,箭疮迸裂,一番心血付诸东流。此乃“一气周瑜”。

周瑜不服,便借设美人计,建议孙权嫁美美于刘备,待刘备至吴后扣作人质,以逼迫诸葛亮交出荆州。为诸葛亮所识破,在刘备前往东吴迎娶孙小妹之时,命赵云保驾,并授予三个锦囊。事态进展均如诸葛亮所料,刘备最终顺利带孙夫人而归。周瑜问讯引兵追来,被诸葛亮设下伏兵杀退,如意算盘完全落空,最终只落得个“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得周瑜大叫一声,又一次箭疮迸裂,不省人事。此乃“二气周瑜”。

此时的曹操希望孙权与刘备不和,便上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与华歆等人也都匹配相应职位。周瑜就职后,就谴鲁肃去“讨要”荆州。在《三国演义》里鲁肃是一位老实到带点迂腐的儒生,经不住刘备一顿哭后无功而回。此计不成,又心生一计,即周瑜想要借道荆州攻取西川,请刘备出城劳军,企图趁机突然袭击攻入荆州。结果又被诸葛亮识破,荆州城上赵云严阵以待,关羽、张飞、黄忠、魏延几路人马四面杀来,周瑜怒气满胸,箭疮又裂,最后仰天长叹:“既生瑜,而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此乃“三气周瑜”。

《三国演义》中周瑜的性格,在这三个回合的篇幅中展示地淋漓尽致,用两个成语来形容就是:心胸狭窄、妒贤忌能。但事实明显不是这样的。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

周瑜,子公瑾,官宦之家。身材高大健壮,容貌俊美(长壮有姿貌、吴中呼为周郎)。与孙策关系甚好,“登堂拜母”;二十四岁时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同年,孙策和周瑜分别迎娶桥公之女大桥和小桥为妻,如易中天先生所说的,是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

就是这样一位少年得志、平步青云的青年将领,尽其一生辅佐孙氏家族,孙策平江东之战,周瑜亲率大军迎策,给予极大支持。孙策遇袭身亡,周瑜带兵前往奔丧,率先与孙权行君臣礼以支持孙权。赤壁之战一片投降论调,周瑜坚持“抗战到底”以保江东基业。南郡之战带伤上阵击溃曹仁。看出刘备的威胁,上书孙权出狠招,可惜病故于回江陵的路上之能臣,我们实在难以想象会被人给气死。

周瑜能力高、背景好,而其亦有宽广的胸襟,:


陈寿的三国志对其的评价是:“性度恢廓”

而同时期与周瑜接触过人又是如何评说的呢?

“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程普

“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蒋干

“公瑾雄烈,胆略兼人”——孙权

“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刘备

……

性情开朗、气度宽宏,这就是史书记载的周公瑾,真实一位漂亮至极的英雄(易中天语)。

那么,周瑜是怎么死的呢?同样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马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即周瑜希望通过夺取益州的军事行动,使孙权集团拥有长江上游与下游地区,实现据守襄阳以图中原,并可扼制刘备的双赢局面,并准备回江陵整治行装时,在路上不幸患病身故。

一代英豪就此陨落,临终前,周瑜上疏孙权,一是推荐鲁肃继任,二是念念不忘于曹、刘,可谓是为孙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三国史话曾得不错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人 。东汉末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仍需牵制,又认为刘备恐怕难以控制,所以没有采纳。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孙权听闻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道中道道史道文


《三国演义》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书刊读物,从古至今一直是热度不减的一部小说一部剧。周公瑾和诸葛孔明可以说是红极一时红到现在,哪怕是当今社会也有一批忠实的粉丝。用如今流行的词语描述就是历史中的网红,网红中的王者。

《三国演义》当中写到诸葛三气周瑜,导致周瑜吐血身亡!诸葛亮急忙奔赴江东为周瑜吊丧,不仅在灵堂上大哭不已,倒地不起,泪水如那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显着非常悲痛。这只是小说的一家之词,并非真实历史。

历史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军至巴邱(今湖南岳阳),突然病逝,年仅36岁。 《三国志·周瑜传》: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淤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

历史上周瑜去世以后,蜀汉派出的祭奠使者是庞统,并非以演义当中的诸葛孔明。我们不能被小说和影视作品所误导。

历史上曲有误,周郎顾的周公瑾决非小肚鸡肠之人。相反《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夸赞周瑜气度非凡,包括蜀汉刘备都对周瑜赞赏有加。

历史上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不要太过于在意《三国演义》里面的内容。

如果非要从《三国演义》分析诸葛亮为什么到东吴吊唁周瑜,我们不难看出,周瑜竟然是被诸葛亮气死孙刘联盟的关系也许就会土崩瓦解,甚至会爆发战争。这也是孙刘联盟,联盟派不想看到的事情。作为事件的主要负责人,诸葛亮必须前去吊丧。一来可以骗过江东文臣武将,还能骗过鲁肃这个联盟派的忠实拥护者。最主要的缓和了两方的关系,避免了战争的爆发。(这仅代表演义小说当中的分析,不代表真实历史。)


隐形的天子


《三国演义》由于宣扬了尊刘贬曹的正统观念,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有画龙点睛之笔,个体的语言和心里活动又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从古至今这部小说的热度长升不减;致使风流倜傥的周公瑾和忠贞不渝的诸葛孔明的形象都烙印到人们的头脑中了,而诸葛亮三气周喻的故事到现在依然为人们耳熟能详,人们津津乐道于这则 故事的细节,可以从中获得愉悦之情。



关于周喻之死,演义中有诸葛亮三气周公瑾的描写,周瑜在屡次给诸葛亮上套失败后,终于对苍天发出了了既生亮何生喻?的悲鸣,随即吐血身亡;诸葛亮还不善罢甘休,急忙奔赴江东为周瑜吊丧,悼词写得情真意切、感天动地,还在灵堂上放声恸哭、倒地不起,让人们认为了周喻是心胸狭隘的人,短命是他计不如人造成的。写得确实精彩,但这不是史实,只是小说家言。



真实的历史说到周喻之死是这样的,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意气风发的周瑜返回江陵驻地,行军到巴邱即现在的湖南岳阳时,突然发病,猝不及防地离开了人间,年仅36岁,算是英年早逝了。

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淤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三国志·周瑜传》

《三国志》是正史,作者陈寿生活的年代与周喻生活的年代很接近,他的记载是可信的;而且历史上周瑜去世以后,蜀汉军事集团派往东吴去做祭奠活动的使者是庞统即凤雏先生,并非如演义中说的是诸葛孔明!演义虚构的成份多,我们不能被罗贯中先生忽悠了。



而身为东吴大都督的周公瑾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在《三国志》中,作者陈寿对这位年轻有为的精英人物称赞有加,说周瑜“气度非凡”,连蜀汉方的首脑人物刘备都也对周瑜赞赏不已;要了解真实的三国历史,我们要多读三国志,淡忘三国演义中的诸多渲染成分。


为什么周喻会突然死亡呢?追根溯源,周喻可能有家族性遗传病。如心脏病、脑溢血之类的!

周瑜短命,他的两个儿子也不长寿,长子周循没有战死沙场,也没有被暗杀,所以肯定是病死的;次子周胤有犯罪后被流放的经历,但史书上交待后来得到了赦免,也就是在即将获得自由时,突然就挂了,这现象与他父亲之死如出一辙。

我们还知道周瑜舍道南宅于孙策的事,当时他才十五、六岁,就有了家族丰厚财产的处置的权力,这就证明,周家当家的人是周喻;他的父亲、爷爷肯定不在身边了;而孙策渡江时,周瑜是和自己的叔叔在一起混的,也没提到他的父亲周异,很可能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已经撒手人寰了。

当然,周瑜是孤儿只是笔者依现有史料猜测得出的结论,目前没有史料来证实周喻“少孤”!不过周喻绝对不是诸葛亮气死的,这点是可以肯定的!


希望星晨58298869


周瑜年仅36岁就已亡故,事实上是周瑜在征讨荆州的时候,在路途当中水土不服,又偶感风寒最终病故。由于古代医术匮乏,所以周瑜死于什么病不得而知,但绝对不是被气死的,相反周瑜是个十分大度的,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岳阳),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29]。孙权听闻哭泣道:“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5]孙权称帝后,对公卿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上皇帝的。”



南叔NH


赤壁之战还没开战的时候,诸葛亮为了促成孙刘联盟孤身一人前往东吴劝说孙权,但周瑜处处和诸葛亮作对,但诸葛亮舌战群儒促成了孙刘联盟。赤壁大战开始前,诸葛亮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帮助周瑜完成了火烧曹营。但这精彩的一幕幕,其实和诸葛亮并没有关系。

当时周瑜比诸葛亮年长六岁,而且是名门之后,并且还娶了江东美女小乔,周瑜的一生令很多人羡慕。而诸葛亮只是一个村野匹夫,他的妻子也是被称为丑女的黄月英,无论在那一方面,诸葛亮都比不上周瑜。

周瑜作为江东的大都督,身居高位,如果他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他怎能够统领东吴的军队呢?而且江东人才甚多,如果周瑜度量小,东吴也不可能容下这些人才的,江东的基业恐怕早就被他毁掉了。

很多人认为周瑜非常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当时诸葛亮被刘备请出茅庐的时候,周瑜和孙策已经打下了江东的地盘,并且东吴占据荆州,寻找机会打败曹操,完成统一大业。所以周瑜的功绩要超过诸葛亮,所以周瑜没必要嫉妒诸葛亮。

赤壁之战结束后,周瑜回到了江东,诸葛亮回到了荆州负责当地的各项政务,两个人从此是再也没有见过面,所以周瑜根本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那么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历史上有两种说法:(1)当时周瑜在正在攻打益州,突然身染重病。而且当时瘟疫泛滥,周瑜很可能得瘟疫而死;(2)周瑜在打仗的时候中了毒箭,毒发身亡。无论周瑜是病死还是中毒而死,都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无论是从身份、背景、事业的成就来说,诸葛亮都无法和周瑜相比。一个处处不如自己的人,所以周瑜根本没有必要嫉妒诸葛亮,甚至周瑜可能都不屑与诸葛亮说话。“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并不是周瑜说的,而是后人给加上去的。很多人之所以认为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主要是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才能,周瑜只是他的陪衬罢了。


公元前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不能同史书等而论之。

提到周瑜之死,我们都知道既生瑜,何生亮的典故,也知三气周瑜,但这毕竟是小说家之言。史传中记载也说周瑜: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这怎么看周瑜都是一位才华出众,胸襟豁达,风度翩翩的豁达君子,又怎么可能会是气量狭小,嫉贤妒能而被诸葛亮气死呢,那他究竟是为何而死?

周瑜究竟因何而死,我们且来看《三国志·周瑜传》: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马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也就是说公元210年,周瑜在前去征伐蜀地刘彰的途中因病去世。

带病出征,半途病死,那究竟是何病呢?我们继续来看。

从历史角度出发,台湾有学者名陈文德在诸葛亮大传和曹操大传中对周瑜之死是这样讲的,军事天才周瑜在一年前的江陵之战中中了箭,伤了胸肺,久治不愈,拖了没多久就不治而亡。

诚然,在古代还没有发明抗生素的年代,医者对于一些病症的诊疗实在有限,所以周瑜在讨伐刘彰的途中,不幸旧伤复发,抱病而亡也是有可能的。

另外还有阴谋说等等,说诸葛亮使用反间计,致使周瑜受孙权猜忌,再加上鲁肃从中运作,使得周瑜在伐蜀大业中进退两难,这对于雅量高致又高傲多才的周瑜是莫大的打击,内心抑郁,进而引发旧疾,金疮迸裂,内伤外伤一起发作,暴病而亡。


不二妖刀


壹零壹肆来回答。

前言

提起周瑜,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三气周瑜”的故事,是“既生瑜,何生亮”,以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等等。然而《三国演义》只是小说,不是历史。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曾气过周瑜。就算气过,怕也气不死。为什么呢?因为周瑜的气量是很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

“性度恢廓”,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刘备说他“器量广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

那么历史上的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上的周瑜是病死的,并非《三国演义》中所述被诸葛亮气死的。

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献计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仍需牵制,又认为刘备恐怕难以控制,所以没有采纳。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

欢迎转发,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