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之亂,讓南方政權徹底弱於北方的罪魁禍首

侯景此人,禍亂了東魏與南梁 ,讓大半個中國陷入戰亂之中 ,南梁所謂的繁華景象如同紙糊的一般,不堪一擊,同時也將自魏晉以來的士族門閥政治打入深淵。

侯景,早年是北齊神武帝高歡的部將,追隨高歡多年征戰,立下赫赫戰功,但此人野心極大,而且十分記恨,在高歡重病將危之時,他就放出話來“誓不與鮮卑小兒共事!”

他話中的鮮卑小兒,正是高歡的長子,日後被追封為北齊文襄帝的高澄,高歡在彌留之際,看出了高澄的擔憂,“你擔心的是侯景吧,我若死,有一人可助你擒拿侯景。”


侯景之亂,讓南方政權徹底弱於北方的罪魁禍首


高澄大喜過望,連問是誰 。

“慕容紹宗”

慕容紹宗是鮮卑人,當年他曾經與高歡作對過,因此當高歡掌權之後,將他冷藏,而對慕容紹宗的冷落,實際上正是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因為當年侯景正是從慕容紹宗手裡學的兵法,慕容紹宗算是侯景的師傅,只有慕容紹宗,能夠擒住侯景這頭惡狼!

很快,高歡撒手人寰,高澄封鎖了高歡死去的消息,高澄用高歡的語氣,給侯景寫了一封信,讓他進京,沒成想,就是這封信,讓侯景徹底反叛!

此中有什麼奧秘呢?原來,高歡當年就與侯景有過約定,他發給侯景的每一封信上,在結尾處,都會點一個小紅點,如果沒有紅點,那信就不是高歡寫的,高歡千算萬算,卻偏偏忘記了這件事,侯景一看信的結尾,並沒有紅點,立刻明白,肯定是高澄這個鮮卑小兒在算計自己,於是毫不猶豫,立刻扯旗造反!

侯景統領著河南的十萬大軍,造起反來可謂是聲勢浩大,高澄一開始有些驚慌,不過很快鎮定下來,派出了高歡留給自己的秘密武器——慕容紹宗。

侯景之亂,讓南方政權徹底弱於北方的罪魁禍首


慕容紹宗被冷藏多年,終於再次有了立功的機會,心中自然是心情澎湃,到了河南之後,侯景被慕容紹宗擊敗,此前,侯景在造反之時,就給南梁的皇帝蕭衍寫了信,自己願意以河南納土歸降梁朝,蕭衍這個佞佛的老頭子,得知這個消息,自然是喜不自勝,當年他派韋睿,曹景宗北伐也沒能取得的河南地,今天居然不費一兵一將就收入囊中,又可以給自己的皇帝履歷表上添上厚重的一筆,由不得他不興奮。

於是蕭衍立刻派人冊封侯景為河南王,但是沒想到的是,侯景也向另一個政權,西魏表示了善意,侯景戰敗,接著南梁的援軍也被東魏打的落花流水,最終的受益者卻是西魏。

蕭衍可能是吃齋吃多了,整個人都有點頭腦不清楚了,在梁軍被東魏擊敗,並且東魏趁勢威脅南梁之時,蕭衍毫不猶豫的拋棄了侯景,準備與東魏議和,條件,自然就是交出侯景。

這不是蕭衍做的最後一個錯誤決定。

這位和尚皇帝,前二十年的統治可稱得上是國泰民安,軍事上也有韋睿,曹景宗,陳慶之這樣的名將,南梁國勢蒸蒸日上,可後二十年,卻是昏庸無道,他四次捨身入同泰寺,大臣們好說歹說,還捐獻了鉅款給寺廟他才被勸出來,所以說,他已經不是禮佛,是佞佛了!

侯景得知自己被蕭衍拋棄的消息,怒不可遏,隨即舉兵造反,他是在南渡江東之後才被蕭衍拋棄的,侯景南渡之時手下不過八百人,而蕭衍做的下一個錯誤決定,就是接納侯景,並且給予侯景糧食,布匹,以及兵器盔甲,讓侯景有了招兵買馬的本錢。

侯景一反,梁朝頓時露出了那脆弱不堪的一面,侯景的軍隊一路勢如破竹打到了首都建康城下,接著又攻破了皇族所在的臺城,侯景帶兵進入了皇宮 。

蕭衍成了俘虜,他倒是十分鎮定,他對侯景問道“初渡江時,你有多少人?”

侯景之亂,讓南方政權徹底弱於北方的罪魁禍首


侯景答“一千。”

蕭衍又問“圍臺城時,又有多少人?”

侯景答“十萬”

再問“現在多少?”

答“普天之下,都是我的人。”

蕭衍低下了頭。

隨後,侯景將蕭衍關在了皇宮之中,撤走了所有的侍女太監,蕭衍最終被活活的餓死在了皇宮裡面。


侯景攻下建康之後 ,絲毫不掩飾他對那些所謂名門望族的厭惡,因為當初侯景渡江之時, 曾經向蕭衍請求娶王謝家族的女兒為妻,但是卻被蕭衍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因為侯景是胡人,而且腳上長了一個肉瘤,走起路一跛一跛的,許多人將他蔑稱為“跛腳羯奴”(侯景是羯人)而蕭衍的理由就是侯景的身份配不上王謝這樣的家族,因此侯景懷恨在心。

到了現在,一朝大權在握,侯景便將那些名門望族的女性充入軍中為奴 ,甚至許配給那些曾經是奴隸的人,這些女性的悲慘下場可想而知 。

侯景之亂,讓江南的人口大大下降,真可謂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自侯景之亂之後,江南政權再無力抗衡北方政權,之後取而代之的南陳,守著江南一隅之地,只能等待滅亡的宿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