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读书也是一剂良方

非常时期,读书也是一剂良方

时下,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完全得力于政府采取的措施果断有力,个人防范严密有方。个人能有什么良方?我想各人的方法肯定各不相同,我的体会就是呆在家里读书,实践证明,用读书防新型冠状病毒这个方子,不但经济、实惠,而且行之有效。

在新型冠状病毒横行的日子里,能摸索出这个经验,首先得感谢国家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快速传播,在全国范围内采取的措施。这措施的重要一项,就是让大家尽量呆在家里,少外出,减少人与人的接触中造成的相互染,防止一人感染大家感染。

我不知道别人休假干什么,我除了电视新闻看一眼,其它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开始看书的目的是还“债”,因为平时工作忙,看书的时间少,有的书买回来好长时间了,却没有时间去阅读,对这一部分书,我一直有一种愧疚之情,现在天赐良机,不能再冷落它们。

但读过几本书之后我渐渐发现,读书是一剂良方,对眼前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有很好的预防作用。理由有以下六种:

一是读书可以让我忘记身外的世界,这对于增强心理防疫力是很重要的。因为现在正处于病情传播的高峰期,每天都有各地的确诊病例公布出来,感染人数不断增加,各种好的、不好的信息,通过微信、网络等各种途径,满天飞,即使这些都是有依据的信息,也足以让人担忧和心烦的,心在书里,完全不被那些恐惧、惊慌的情绪所干扰,这样不至于免疫力下降。因为心理学家说过,恐惧中的人免疫力是最低的。

二是读书可以避免与人不必要的交往,与人交往就要与人说话,说话就有飞沫喷出,而新型冠状病毒正是通过飞沫传染的。并不是每个人的飞沫里都有这种病毒,但也并不是每个人的飞沫里都没有这种可怕的病毒,因为不知道谁有谁没有,即使你敢肯定自己没有,别人却不那么肯定,你不放心人家,人家也不放心你,所以还是与书中哲人对话,不需要提防别人,也不用担心别人会提防自己。

三是读书可以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新型冠状病毒,之所以说是新型的,是它还没有被人类所认知,它的可怕就在于高度的传染性和神秘性,使人类在完全解读它之前,没有有效的预防药物。在读书中让我对我的生命与别的生命的关系有了全新的思考,把我与社会,社会与我之间的关系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去认识,那就是任何时候生命的尊严不能亵渎,对生命的尊重必须是平等的,否则得到的报应将也是平等和无情的。

据一些科学家的研究,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有可能是来自动物的传染,很有可能是一种叫蝙蝠的飞行动物。这一结果虽然不一定是最终的结果,但我想,不是没有道理,因为现在的有些人,除了自己身上的肉,已经是无所不吃了,什么动物都敢吃。仗着自己是高级动物,比别的动物聪明,就可以把别的生命随意当作美味佳肴。岂不知你在享受它的美味时,你也在享受它所携带的病菌,你在毁灭它的生命时,你也在威胁着你自己的生命。

四是读书可以让我更加珍惜生命,虽然以前也珍惜,但这次不同于以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让人认识到,人的生命是极其脆弱的,脆弱得经不起一种病毒的侵扰,经不起一次对肉体的忽视,甚至经不起一句话语的攻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以说是一场国难,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一个人想只顾自己求得平安是很难的,他必须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只有人人平安了,才能保住自己的平安。所以高度传染的疾病面前,关爱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去关爱别人,就像我们的白衣天使那样,明明知道前方危机四伏,但他们个个都义无反顾,他们这样做并非想当什么英雄,他们也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之所以他们要向前冲,是他们更知道大敌当前时,靠被动的保是保不住生命的,对生命最好的热爱就是英勇出击,将传染源切断,让更多的生命不被感染。

五是读书使我懂得了忧虑,从忧虑感到了使命,从使命中找到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看到了自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应负起的责任,那就是首先不能让自己成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然后为一线的无畏战士讴歌,让抗击新型传染病的全民交响中,有自己的声音在其中。

长城是由千千万万块砖筑成的,如果每个人都起到了一块砖的作用,什么有形无形的病毒,我想我们都能对付。

六是读书让我懂得了有病不能乱投医,乱吃药,因为是在疫情流行期看书,对医药方面的书肯定要涉及,医药治病防病,如同我们平时看待事物是一样的,必须辩证地去看。盲目的、偏面的、随心所欲的、想当然的防治方法不但无益,反而有害,重的还可留下无穷的后患。患不患病不在你吃了多少药,也不在于你吃了多好的药(其实好药孬药是对你的病症而言的,如果你没病,世界上也就不存在什么好药),而在你是否违背了自然的生活规律、生态规律和生命规律。

为远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有了这么多读书的间,并在读书中得到了这几种防治传染病的收获,都是个人的一点读书心得,是否有些牵强附会?我想马上就可以得到验证,因为这种看似不可一世的新型冠状病毒,被科学家攻克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了。


张国领,当代军旅作家、诗人,现居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文学期刊《橄榄绿》主编、《中国武警》主编。出版有散文集《男兵女兵》《和平的守望》《和平的断想》,诗集《绿色的诱惑》《血色和平》《铭记》《千年之后你依然最美》《和平的欢歌》等13部,报告文学集《高地英雄》等2部,《张国领文集》十一卷。作品曾获“冰心散文奖”,“解放军文艺新作品奖”一等奖、“战士文艺奖”一等奖、“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群星奖”银奖、《人民日报》文艺作品二等奖、 “河南十佳诗人”等多个奖项。作品被收入《军事文学年选》《改革开放三十年诗选》《建国六十年诗选》《我最喜爱的散文》《中学生课外精读》《中国散文排行榜》《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9卷》等多种选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