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形勢下“借荊州”,孫權的決策失誤喪失了戰略主動

孫權爭天下的心有多大?上天曾給過他一次絕好的機會,錯過之後,無法彌補。

東漢末,天下未定,英雄輩出。孫權繼承了父親孫堅、兄長孫策開創的基業,以江東六郡為根基,人才濟濟,正是大有作為之際。他曾與謀臣魯肅密談,怎麼才能夠成就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功業,也就是諸侯霸業。魯肅心知孫權胸懷壯志,說出了江東版隆中對

"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三國志》

大好形勢下“借荊州”,孫權的決策失誤喪失了戰略主動

歷史給了孫權一次南北爭霸的機會

漢朝沒希望了,曹操一時半會也除不掉。應該奪取劉表的荊州,再溯江而上,進佔益州,就可以建立劉邦那樣的事業了。

奪取荊州、進佔益州,北伐爭天下,這是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謀劃,後果是三國鼎立;魯肅的策劃與其如出一轍,如果實現,局面將會是南北爭雄。

孫權、周瑜、魯肅等,在現實中就是按照這個方向努力的,不過,關鍵時刻,孫權"借荊州"的決策,早早地關上了孫吳統一天下的大門。

一、赤壁戰前的劉備實力

曹操在基本安定了北方後,208年7月出兵南征,試圖完成統一。8月,荊州劉表病逝,9月曹軍到達新野,繼承劉表地位的小兒子劉琮派人請求投降。

此事,劉備還一無所知。投靠劉表後,他被安置在荊州北部的樊城,這裡是抵禦曹軍的第一線。身後的荊州牧劉琮投降,劉備還被矇在鼓裡,當其獲知消息時,曹軍已經不遠,而劉備弱小的兵力不可能擋住曹軍的鐵騎,況且,身後已經變了天,不可能再有後援。

打不過就跑,這一點劉備經驗豐富,但是,畏懼曹軍殘暴的百姓,感念劉備仁德,紛紛攜家帶口,一路跟隨,在前往江陵的途中,加入的人家更是絡繹不絕。軍事行動變成了搬家遊行。

大好形勢下“借荊州”,孫權的決策失誤喪失了戰略主動

長坂坡之戰,劉備保住了骨幹

因為江陵是軍事重地,為截住劉備,曹操派出五千龍虎豹輕騎,晝夜追趕,在長坂坡趕上了搬家的隊伍。

一場大敗,劉備軍所剩無幾,跟隨的百姓更是死傷無數。

劉備兒子劉禪被趙雲所救,兩個女兒陷落曹營,徐庶也因母親被俘被迫離開。

劉備轉往江夏,收拾殘兵,關羽率水軍也前來會合。

此時的劉備已經沒有獨立作戰能力了,其能支配的兵力,關羽水軍約萬人,陸上的兵力算上劉琦所有也不過萬人,大多為不諳戰陣的敗後殘兵

二、孫吳是對抗曹軍的主力

奪取江陵後,曹操開始犯錯。他沒有收割荊州在江南的地盤,而是謀劃江東的孫權,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完成國家的大致統一。至於劉備,曹操已經不放在心上,缺兵少地的劉備就像拔了牙的老虎,不再是可以爭雄的對手。

對付江東,曹操依仗的是兵多將廣。除了從北方帶來的軍隊,還有荊州降兵,其中龐大的水軍配置彌補了曹軍的不足,水陸並進,順江而下,江東江防及水戰的優勢化為烏有。曹操志得意滿,橫槊高歌:"......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但曹操高興得太早了。孫權做出了不屈服的決定,周瑜正率兵逆流而上。

大好形勢下“借荊州”,孫權的決策失誤喪失了戰略主動

周瑜主導了赤壁之戰

劉備的指望只有孫權了。派出諸葛亮遊說江東,每天在江邊望眼欲穿,見周瑜的船隊到了,忙來慰勞,滿懷希望地問:

"今拒曹公,深為得計。戰卒有幾?"瑜曰:"三萬人。"備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三國志》

周瑜的豪情讓劉備感佩,但是以三萬對曹軍二十萬,他對取勝沒有信心。因此,和關羽、張飛帶了兩千軍兵,跟在周瑜軍的後面,並未加入聯軍的指揮序列,已經做好了溜之大吉的準備。

周瑜也沒有計較,他對劉備的這點兵力也沒放在眼裡。

十二月,孫劉聯軍與曹軍在江上相遇,周瑜水軍初戰告捷,曹操引軍江北烏林一帶,周瑜駐軍江南赤壁一側,兩軍隔江對峙。

赤壁之戰,周瑜、黃蓋以火攻計大破曹軍,曹軍傷亡過半,曹操統一全國的勢頭就此打斷。新敗之後,曹操最擔心的是後方不穩,一旦失敗的消息傳回去,許多人難免蠢蠢欲動。

曹操退兵了,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樂進守襄陽,對孫劉聯軍採取了戰略守勢。

赤壁之戰的主要戰鬥是由周瑜指揮,東吳的軍隊完成的,劉備只是在追擊曹操時出了點力。

大好形勢下“借荊州”,孫權的決策失誤喪失了戰略主動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三、桃子被誰摘了

赤壁戰後,荊州的主戰場轉移到了南郡江陵。周瑜在此與曹仁陷入了拉鋸戰,自己還曾中箭負傷,埋下了早夭的種子。此時,曹操佔據了荊州的南陽郡,孫權握有荊州的江夏郡,雙方為南郡的歸屬拼死爭鬥。一年後,周瑜打敗曹仁,佔有南郡。

二虎相爭之際,劉備則心情愉快地南下,摘取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廬江營帥雷緒率部曲數萬口歸順。劉備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管理零陵、桂陽、長沙三郡,收取賦稅、供應軍需,又讓偏將軍趙雲擔任桂陽太守。

雖說在對曹作戰上出力不多,但劉備的收穫卻最大。

孫權、周瑜沒取荊南四郡,其理由有三

1、荊州的人口、財富主要在南陽郡與南郡,荊南四郡未經開發,人口較少,價值不高。

2、南郡在長江沿線,水道控制在曹軍手中,對下游的孫吳政權是個威脅,周瑜極力要消除這個威脅。

3、孫劉是同盟關係,劉備也需要塊立足之地。

這塊地太大了!但運氣來了擋不住。

劉備的好運氣還沒有結束。

大好形勢下“借荊州”,孫權的決策失誤喪失了戰略主動

劉備真乃梟雄

四、桃子太小,劉備還要西瓜

有錢有地之後,劉備率軍回到南郡,參加了對曹仁的戰鬥。曹仁逃離南郡後,周瑜將南郡的江南部分轉給了劉備。為鞏固與劉備的同盟關係,孫權又將妹子嫁給了劉備。

現在,曹、孫、劉三方出現了奇怪的態勢,周瑜控制的南郡大部將曹、劉兩方隔開,等於自己需要獨自面對曹軍的壓力。

劉備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他親自到京口去見孫權。這是要冒風險的,但劉備見過大風大浪。他毅然地向孫權討借荊州南郡,理由是劉表的舊部大多已經歸附,現在沒有地方安置。

備以周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容其眾,乃自詣京見孫權,求都督荊州……。

已經空閒下來的周瑜終於有時間考慮這個"蝕本的聯盟"。他強烈建議孫權,扣留劉備用以遙控關羽、張飛等人。更重要的是,周瑜費心打下來的南郡,控制著入蜀的通道,他建議孫權攻取益州。

這是要爭天下了,孫權很興奮了幾天。可惜周瑜壯志未酬,撒手人寰了。

接掌兵權的魯肅力主"借荊州",孫劉友好,共對曹操。孫權也不知本來就信心不足,還是權衡眼前利益更實在,竟然答應了,將南郡借給了劉備。

大好形勢下“借荊州”,孫權的決策失誤喪失了戰略主動

荊州大部落入劉備之手

五、孫權的現實利益及考慮

1、外來政權與本地氏族的矛盾:孫權從哥哥孫策手裡接過的政權是不穩固的。孫策時奉行的鐵血政策,許多人是被武力壓服的。孫權要取得更大的執政基礎,需要改弦更張,懷柔與武力相結合,平衡江北士族與本地士族的關係,這個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2、山越人問題:當地的原始部落民族,不願意向孫吳政權交納租稅,因此避入山林,自立政權。這牽扯了孫權很大的精力,最後派重兵,才鎮壓下去。之後,讓山越的年輕力壯者加入軍隊,輔導農業生產,基本控制住了局面,但這始終是不能放鬆的一環。

3、交州的歸屬:交州在南中國,轄區七個郡。東漢末期,劉表搶先染指,任命賴恭為交州剌史,又任命吳巨為蒼梧太守。在戰亂頻仍的年代,交州可謂一方淨土。劉備長坂坡戰敗後,若非抓住了孫權這個救命稻草,很可能就是逃往交州,投奔蒼梧郡的吳巨。

這裡,孫權和劉備很可能有個交易:劉備得到了南郡,而將交州讓給孫權。孫權任命步騭為交州刺史,領兵赴任,順利的得到交州。

4、使劉備直面曹操

南郡正好橫亙在南陽郡曹軍與荊南四郡劉備軍之間。如果曹軍有所行動,所有的負擔首先壓在孫吳軍的身上,劉備前面等於有了塊擋箭牌,毫無利用價值。

如果將其借給劉備,就分擔了曹軍的壓力。事實上,曹操聽聞此事,也是大吃一驚,惶惶不安。

大好形勢下“借荊州”,孫權的決策失誤喪失了戰略主動

劉備得願所償,孫權事後多年耿耿於懷

六、後果無法挽回

借出了南郡,孫權得到了更充裕的時間整頓內部,同時減輕了北方的壓力,又得到了交州七郡。

但失去的就不只是南郡了。此後,孫權再想進佔益州,爭雄天下,已經是水中望月了

周瑜曾提出建議:曹操新敗,內部不穩,短期內不會再次向南用兵。希望批准我和奮威將軍孫瑜一道攻取蜀地,然後吞併漢中。留孫瑜駐守、鞏固益州,外聯結馬超,我回軍與將軍一同攻佔襄陽,則可問鼎中原。

這是針對魯肅版隆中對的具體實施計劃。孫權立即批准了這一請求,但計劃實施過程中,周瑜去世。

等料理完一切,計劃再次啟動,入蜀的門戶已經為劉備所有。

此時的劉備已經不是赤壁戰前了,雖然實力仍不如孫權,但已經不可小覷。

孫權派人商量借道打益州或者兩家聯手打益州,劉備斷然拒絕,"劉璋是我們本家,哪能幹這種不義的事情!"他沿江重兵佈防,關羽、張飛都被安排到沿途要點,一副隨時準備翻臉的姿態。

見此,孫權只得取消了計劃——劉備不借路,即便打過去,後勤也無法保障。

但不久後,劉備就自己帶兵入蜀、譜寫新篇去了

以後,圍繞荊州,孫劉間的麻煩不斷。

劉備得蜀後,孫權向其索還荊州,劉備的答覆是:等我攻佔涼州就還。

欺人太甚!孫權派呂蒙武力奪取,劉備從益州趕來,雙方陷入劍拔弩張之境。

恰巧此時,曹操攻取了漢中,蜀地震動。為避免兩線作戰,劉備妥協了,將長沙、桂陽兩郡割讓給了孫權。

孫權更大的勝利是趁關羽北伐之際,一舉吞併了整個荊州。但時過境遷,益州再也無法染指,佔有長江盡頭,從兩個方向謀取中原的戰略成為空想

大好形勢下“借荊州”,孫權的決策失誤喪失了戰略主動

孫權對益州只能望洋興嘆了

總結:

孫權借荊州的決策,導致其只能偏安江東,無法對曹魏政權發起真正的挑戰。當初的正確做法應該是如何呢?最佳的策略是限制、消耗劉備,而不是使其做大

如果赤壁戰後,派一偏師搶佔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劉備就失去了迴旋餘地,只能在南郡配合周瑜作戰。

即便給劉備地盤,可以是江夏郡或者南郡的北岸,使其面對曹軍,無可靠後方,無物資補給,只能依靠孫權。

許多人都是這麼應對劉備的。劉備一生投靠過很多軍閥,包括曹操、袁紹、劉表(不是全部),曹操與袁紹的方法是架空他、不給實權,劉表的方法是限制,只給一塊小地盤,餓不死卻也無法壯大。可惜,孫權沒有從以上的實例中汲取經驗,周瑜曾上疏曰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因此,建議軟禁劉備,分置關羽、張飛以為己用,則可化害為利

。否則,"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孫權沒有聽從周瑜的建議,也沒有限制劉備的發展,"借出荊州",間接幫助對方獲得了蜀地,阻塞了自己的發展道路。雖然獲得了交州的利益,但戰略方向錯了,等於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況且,以孫吳在南方的實力,取交州只是時間問題。

從讓出南郡的那一刻,孫權就喪失了角逐中原的戰略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