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吃喝不胖的祕訣(三)

作者丨 胡哲文


更年期吃喝不胖的秘訣(三)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和器官的重要組成成分,也是體內眾多生理性活性物質如酶、激素、抗體等重要合作原料。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退化,體內激素水平降低,一些組織器官功能也隨之衰退,要緩和這種退化維持其功能,就需要保證適量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那麼什麼樣的蛋白質才是優質蛋白質呢?

首先,優質蛋白質應該含有種類齊全的必須氨基酸。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最基本單位,目前我們發現,有8種氨基酸(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是人類只能通過食物獲得無法自身合成的,因此食物中這8種必須氨基酸的比例和含量對於人類的健康十分重要。

其次,優質蛋白質含有各種氨基酸的模式要與人體蛋白質氨基酸模式接近。食物中蛋白質氨基酸模式與人體蛋白質氨基酸模式越接近,必需氨基酸被機體利用的程度就越高,食物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也就越高。


【我要吃雞蛋】

雞蛋作為典型的優質蛋白質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學價值。

首先,每百克雞蛋含有蛋白質14.7克,其中包括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雞蛋蛋白的組成與人體蛋白的組成極為相似,因此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高達98%。

其次,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蛋黃素以及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這些成分有利於增進神經系統的功能,因此雞蛋又是較好的健腦食品。


1、血脂高能吃雞蛋嗎?


近年來科學家研究發現,雞蛋中雖含有較多的 膽固醇 ,但同時也含有豐富的 卵磷脂 。卵磷脂進入血液後,會使膽固醇和脂肪的顆粒變小,並使之保持懸浮狀態,從而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

但雞蛋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吃得太多,不利於胃腸的消化,造成浪費,還會增加肝、腎負擔。

如果血脂正常,建議每人每天以吃1-2個雞蛋為宜;

如果血脂嚴重異常,建議視情況減少蛋黃的攝入量,這樣既有利於消化吸收,又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更年期吃喝不胖的秘訣(三)


2、雞蛋應該怎麼吃?


雞蛋是人類理想的天然食品,在吃法上也應注意科學。

對於更年期女性來說,吃雞蛋應以 煮、臥、蒸、甩 為好,而煎、炒、炸雖然好吃,但較難消化加之油量過高,因此不建議經常採用。

如將雞蛋加工成鹹蛋後,其鈣含量會顯著增加,可由每百克55毫克增加到512毫克,約為鮮蛋的10倍,可以預防更年期骨質疏鬆。

還應該提醒廣大女性朋友的是, 切莫吃生雞蛋 ,有人認為吃生雞蛋營養好,這種看法是不科學的。因為雞蛋很容易被沙門氏菌和其他致病微生物汙染,生食雞蛋易發生消化系統疾病,生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它們妨礙蛋白質和生物素的分解和吸收。

相反,煮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由緻密變為鬆散,易為人體消化吸收。當然,過度加熱後蛋白質凝固,也不利於消化吸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