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向我国下单300门加农炮,我方:货不够!对方:价钱加倍

国产武器以性价比高而行销市场。其中,咱们的炮兵武器很受外国的欢迎。国产59-1式130毫米加农炮还因为销量太好而断货,对方加钱都想买到。这回咱就说说这重型加农炮的故事。大口径加农炮射程比普通普通榴弹炮远,在战场上可以对敌人更加纵深的目标进行打击,或者靠后部署增强自己的生存能力。其还担负着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利用射程优势执行反炮兵任务,是一种“打火炮的火炮”。伴随着技术发展,加农炮的身管技术更加优秀,各种增程弹药也层出不穷,进一步增强了其打击能力。在特殊情况下,加农炮还可以利用其初速高的特点,平射执行反坦克任务。

一次向我国下单300门加农炮,我方:货不够!对方:价钱加倍

二战中,苏军的122毫米加农炮表现出色,甚至成为敌人重坦克的克星。二战结束后,苏军研发出新一代威力更大的130毫米加农炮——即M46式。这种火炮的射程、精度在当时都是十分优秀的,但有一个毛病,就是重量太大,机动和展开都很不方便。

一次向我国下单300门加农炮,我方:货不够!对方:价钱加倍

我国引进这种武器后进行了仿制,并在苏专家的帮助下掌握了大口径加农炮的制作和生产技术。20世纪60年代,我们对加农炮进行了改进,换用了由66式152毫米榴弹炮炮架发展而来的轻型炮架,并改进了炮管生产技术。这就是59-1式加农炮。比起俄国原品,59-1轻了近2吨,从运输到发射状态的转换也简单得多。火炮射程得到提升,身管寿命也得到加强。这种重炮在20世纪70年代服役。

一次向我国下单300门加农炮,我方:货不够!对方:价钱加倍

20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中,双方的炮战打得十分激烈。为了取得火炮优势,伊拉克急于引进一种远射程重炮。在多国参观和权衡后,伊方对59-1喜爱有加,一次就下单了300门!这个数字对于直属重炮而言是十分庞大的,当时我们手头的库存都没那么多——这种武器在炮兵部队也是受到很大欢迎的。但伊拉克表示,战争局势紧急,这款火炮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希望我们能在他们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火炮的交付。为此,伊方称价钱可以加倍给!

一次向我国下单300门加农炮,我方:货不够!对方:价钱加倍

59-1火炮的名头在军贸市场上越叫越响,许多国家都慕名而来。这种火炮在北约军队中没有对应的型号存在,而苏军的加农炮则存在重量太大的问题,而且价钱比咱们的还要贵。对于许多国家来说,空中支援的能力是很有限的,战场上的主要火力投掷还是要靠大炮。远程火炮在使用和前线观测上对于初步接触的国家存在困难,我们还提供教学服务,帮助购买方掌握其使用方法,甚至是炮兵战术。

因为卖得太好,工厂的产能跟不上了。80年代中期,为了满足几个国家的订货,一方面先从全国的库存仓库里调货,火炮工厂还加班完成订单。因为中方的产品质量和服务都很好,中东客户还出现过再次加订100门和大量炮弹的订单。

一次向我国下单300门加农炮,我方:货不够!对方:价钱加倍

这款加农炮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已经是一款老武器了。但老武器同样可以焕发新生。我国一方面改进130炮管的制作工艺,另一方面研制各种改进型炮弹。新弹的种类更多、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甚至有火箭助推的专门增程炮弹,其射程比早期传统炮弹几乎扩展了一倍。新炮弹和改造部件同样受到了客户们的欢迎,用来继续升级手头的加农炮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