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這麼一句話,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有哪些例子可以說明一下?

易經研究劉老師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吉人自有天相”。

所謂“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並不是什麼古人的名言,而是現代人的發明。

這句話的直面意思是:有福氣的人,不會淪落至沒有福氣的境地。

將這句話翻譯過來,就等同於“吉人自有天相”的意思,即天佑善人。

這種想法在很多資料都有記載。例如,明朝人馮夢龍《醒世恆言》有云:

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 遐叔正在帥府門首嘆氣,傍邊忽轉過一個道士問道:“君子何嘆?”

那麼,這句話有什麼道理嗎?

其實是沒有的。古人希望善良的人,能夠有老天庇佑,才會希望“吉人自有天相”。

但是,很多案例表明——善良的人們沒有好報,好人沒有好報,反倒是惡人一路亨通。

例如,古代宦官專權的時候,多少仁人志士,被宦官屠戮殺害。

總而言之,“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也好、“吉人自有天相”也罷,其實都是美好的心願。


HuiNanHistory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

呵呵呵~這個問題我太有發言權了,因為是我親身經歷的。真實的例子,說我那真是太真實不過了。

話說2019年12月15~16號,我把北京的房子租出去了,本想搬到我哥的地下室去住,但是機緣巧合,老天竟讓我搬到他的別墅裡去住了,真是純粹的靈魂,天賜的享受。把我美的不要不要的[呲牙]。

謝謝🙏我的回答完畢。


純粹的靈魂王鈺潼


人們常用“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無福之人難居有福之鄉。”來解釋一些人大富大貴的原因。

傳說東北王張作霖大帥老爹死後無錢厚葬,於是張作霖就將老爹用草蓆捲起來埋葬在河灘上,結果歪打正著,埋葬張作霖老爹的地方正是龍脈所在,於是才有了後來張作霖的飛黃騰達,稱霸一方。

韓信(約前231-前196),西漢初年異姓諸侯王,追隨劉邦擊敗項羽平定天下,韓國平定之後受封韓王。傳說韓信的母親是一位富人的千金小姐,這位千金小姐是富人獨生女兒,父母十分溺愛,怕女兒孤單寂寞,這家富人豢養一隻寵物猿猴陪伴小姐。這隻猿猴頗通人性,整天陪伴小姐玩耍,不離小姐左右,時間久了,小姐便與猿猴產生了感情,並不把猿猴當成異類。有一天,小姐與猿猴玩耍到深夜,十分睏倦,便與猿猴相擁而眠。後來有一天,家人發現小姐腹部越來越凸起,以為小姐患病,便找來了郎中為小姐診治。郎中為小姐把脈片刻,便向小姐的父母拱手相賀:“恭喜老爺,賀喜老爺,你家小姐有喜了!”小姐老爹聞聽之後,目瞪口呆,無比震驚:小姐尚未嫁人,整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曾與外人往來,這喜從何而來?待送走郎中之後,父母便追問小姐腹中胎兒從何而來?小姐萬般無奈,只得以實相告:胎兒乃是猿猴之子。老爺聞言惱羞成怒,遂命家人打死猿猴,將小姐逐出家門。

後來,小姐在寒窯中產下一子,這個孩子便是後來名震天下的淮陰候韓信。

韓信長大以後,有一天遇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翁,老翁見到韓信後對韓信從頭到腳審視良久,然後對韓信說:老夫看你小子有異人之相,日後定有不凡之舉,成為不凡之人。韓信說:謝老翁吉言,懇請老翁指點一二。老翁說: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無福之人難居有福之鄉,冥冥中,自有定數。公子現在之所以不能得志,皆因為你父親埋在無福之地,如果能落在有福之鄉,公子前途當不可限量。韓信聞言,急忙向老翁叩拜,懇求老翁指點。老翁手指淮陰的東南方向一座高山,告訴韓信說:此座山中藏有兩把神椅,一把金色,一把銀色。如果韓信將其老爹骨灰丟到金椅子上將來必定稱帝,扔到銀椅子上將來必定稱王。

老翁言罷,化作一縷清風,不知所蹤。

韓信急忙回到家中,向母親詢問父親理葬之處,遂挖出猿猴骨骸,用包袱仔細包好背在身上,依照老翁指點的方向,爬山越嶺,歷盡艱辛,找到那座高山。韓信爬到山頂,等候到夜晚子時,韓信跪在山巔,閉上眼睛,向著太陽昇起的方向,唸唸有詞,叩拜不止。忽聽一聲轟隆巨響,只見大山中間緩緩裂開一條巨縫,一道金光一道銀光輝煌耀眼,從裂縫中噴薄而出,直衝霄漢。韓信睜開眼睛,向裂開的山縫底部看去,果見山縫底部出現兩把椅子,一把金色,一把銀色,兩把椅子光芒四射,刺目耀眼。韓信又驚又喜,急忙從身上解下包袱,對著金色椅子扔了過去。不料在扔的時候,沒有扔準,包袱落在了銀椅子上。於是,韓信後來沒有當上皇帝,只當上了王——韓王,後來又被劉邦貶為淮陰侯。



陽光燦爛65612926


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是什麼意思?

簡單的說就是:有福氣的人,走到哪裡都有福氣。福氣可以理解為運氣,也可以理解為命運,換句話說,有福氣的人可以用自己的福氣主宰自己的命運,不因地理原因而改變。

福氣

福在古代有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壽命,二是富貴,三是健康,四是美德,五是善終。這五個方面全佔了的人,那就有福氣的人,按這個標準來看,有福之人還是有不少人的,比如東漢末年的許靖就是這樣一個人。

許靖這個名字很多人感到很陌生,但是說起對曹操的一個評價一定很熟悉,這個評價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的這個評價就是當時一個著名的評論家許邵評價曹操的話,正因為許邵評價曹操的那句話而名聲大振,而這個許靖就是許邵的堂兄。

月旦評

東漢時期的人才推薦制度主要是察舉制,察舉制推薦人才最關注的就是這個人在當時的評價,這個評價一般是由當時的社會著名評論人士結合此人的生活事蹟所做出的對人能力和道德的綜合評價,這個評價的意義相當於現代大學畢業生寫論文是否通過的意義一樣。

換句話說,東漢時期能夠得到著名評論家的正面評價,就為將來在官場上升職打開了一扇門,所以很多人爭著找著名評論家給自己做一個正面評論,形成一種社會風氣,並且還開辦人才評論活動,這個活動叫月旦評,就是每個月評論一次當時的人才。

許靖

而許靖和許邵就是月旦評的主持人,同時也是當時的名士和著名評論家,這個地位相當於今天的著名專家學者,而且是國家級的,許靖就是一個極有福氣之人,在東漢那樣一個亂世之中,不僅走到哪裡都有人善待他,給他高官厚䘵,而且許靖最終地位尊崇,得以善終。

許靖與許邵都是汝南人,袁紹的老鄉,東漢陷入內亂後不能開月旦評後,許邵先當上汝南功曹,許靖還被許邵排斥,但沒辦法,人家許靖有福氣,沒多久就被汝南太守任命為尚書郎,還掌管官吏選拔,許靖後來還成為董卓手下選拔官吏的官員,許靖提拔任用了一大批名士為地方官,任命韓馥為冀州牧,劉岱為兗州刺史,張諮為南陽太守,孔伷為豫州刺史,張邈為陳留太守,東漢末年這些地方官吏基本上出自許靖之手,有福之人的許靖即使在殘暴的董卓手上也是運氣出奇的好。

劉備攻蜀

關東聯軍反董卓後,許靖擔心被董卓所殺,於是逃到了豫州刺史孔伷那裡,孔伷可能是被李傕殺死的,於是許靖又投靠揚州刺史陳禕,陳禕去世後,許靖又被吳郡太守許貢和會稽太守王朗保護,許貢知道吧,就是他手下的三個門客刺殺了孫策,王朗就更有名了,後來投靠了曹操,最後升到三公之一的司徒,後代就更牛了,王朗的孫女嫁給了司馬昭,是司馬炎和司馬攸的生母。

當時地方上動亂一片,地方官也是相互攻伐,但許靖福人自有福氣,一直有人保護。當時孫策攻打江東,江東亂成一片,許靖在江東沒法待下去,就一路南下逃到了交州,也就是現在的廣東廣西地區,許靖又受到了交趾太守士燮的厚待。

漢中王勸進

許靖在交州待了一段時間,後來又被益州牧劉璋徵召入蜀地,被劉璋先後任命為巴郡、廣漢、蜀地太守等職務,劉備入川與劉璋鬧翻後,劉備開始攻打劉璋,後來打到了成都,把成都包圍起來了,起初劉璋不願意投降,但城中的許靖卻翻出城牆來投降劉備,劉備本來不太喜歡讀書人,又因為許靖沒有骨氣地來投降,因此有些看不起許靖。

但是劉備所信任的法正勸諫劉備重用許靖,因為許靖名氣很大,雖然才能不足,但也是招收天下名士的一面旗幟,於是劉備重用了許靖,任命他為左將軍府長史,因為當時劉備的官職是左將軍,長史就等於是劉備左將軍府的秘書長,諸葛亮當時官職才是個軍師將軍,從名義上看許靖的官職高於諸葛亮,但諸葛亮是負責實際工作的,掌握實權。

許靖

劉備升任漢中王時,許靖被任命為太傅,太傅是皇帝的老師,劉備可是把許靖當成表面的老師,名高權輕,並且許靖在漢中王勸表中名列第二,僅次於馬超,高於諸葛亮、關羽、張飛、法正、李嚴等人,許靖這個地位可以說是非常高了,許靖這個人實際才能確實不高,可以說就是福氣非常高,而且地位非常高,就連後來的丞相諸葛亮都要向許靖下拜。

許靖在益州也算過得非常好,最終在當地病逝,一生活了70多歲,從汝南到長安,從長安到豫州,從豫州到江東,從江東到交州,從交州到益州,最終在益州善終,許靖的足跡走遍大半個中國,走到哪裡都有福氣,走到哪裡都有人厚待,無論是地處朝廷中心的長安,還是戰亂不斷的東東,還是地處偏遠的交州,還是偏安一隅的益州,許靖靠著自己的福氣,在壽命、富貴、健康、美德、善終五個方面都享受到了,他就是那個“有福氣的人,走到哪裡都有福氣”的例子。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有福之不落無福之地”這句古語細細琢磨起來是有道理的。

一,從客觀上分析,人出生在什麼家庭,出生在什麼地方,是人不能選擇,那麼生在官宦家庭丶富豪家庭的孩子肯定比貪窮百姓家的孩子有福。還有生在自然條件好的富庶地區的人肯定比窮山僻壤地方的人有福。以上是從客觀上天生註定的角度而言。

二,從主觀因素來說,人的命運是可改變的,居住到有福之地也是可以爭取到的。比如在過去有俗話:"想掙錢落城角”,城市商業發達,買賣好做,所以錢好掙,有些貧窮地方的人千方百計到皇城根謀生,這些人的生活當然比在貧窮的老家要好的多。現在也是一樣,上世紀改革開放後,凡是那些思想開放,早進城謀生的那部分人,差不多都是最早富起來的那個群體。可見,有福之地也是人人可以落腳,就看你去爭取不爭取。


本昌談歷史


元朝末年,有兩個風水師,尋龍找穴。

這天來到一處,走累了,在歇息,其中一個人環顧四周,然後起身又看看剛坐的地方,然後神秘地向另一個人笑笑,問道:老兄,你看出什麼沒有?另一個人也起身左右看看,說道:靈倒是有,氣嘛,就少幾分,非上佳之地。

這人說:非也,有靈有氣,還要配得上天意啊!我自忖一生行善累德,教化鄉里多年,有心忝此貴地,老兄意下如何?如若不然,咱二人可打賭,我在此穴插一干枯柳枝,十日為限,若能發芽返青,則是寶地,百年之後,我則忝之,如若未見青芽,我還隨老兄一起再尋遊,如何?

另一人點頭默許。

隨即尋得一枝幹柳插在一個早就點好畫圈的地方,二人便去尋找住宿人家了。

事有湊巧,巧在有福之人身上,還在給地主做工放牛的朱重八,正巧躺在一旁的河岸下邊,一字不差的聽得一清二楚,隨即爬上來找到那個柳枝,並在一旁做了記號。

回到家,把這事告訴了老爹,老爹也很驚訝,叮囑兒子不要隨便亂說。

朱重八每天都去看幾次,說來也是神奇,到第七天時候,幹柳枝果然返青,到了第八天就開始發芽,朱重八將此事告訴老爹,老爹沉思良久,囑咐兒子:夜半時分,趁機把那柳枝拔掉,再插上一枝相似大小的幹柳枝。

朱重八不解其意,但還是照老爹的意思做了。

待到十天已過,兩位地師又來到這裡,當然,朱重八也早就河岸下邊等著了。

一個說:老弟啊,看來這裡並非你的歸宿,還是隨我繼續雲遊吧,十天都過去了,看來這裡少氣,供不上來。

另一個說:此穴乃是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格局,此穴可保八代貴人,若是有緣人得之,可再續八代安穩富貴。可是為什麼柳枝不發芽?隨後兩人就離開了。

朱重八回去原原本本的告訴了老爹,老爹琢磨著:一點紅,應該就是這個穴,我們老朱家,不就是紅色嘛,八代,再續八代……那不就是“重八”?老頭按耐不住興奮,高興的一天都樂呵呵的。

可是天不湊巧,一天,有一隻金色鳳凰飛來落在了那個柳枝復活的寶地上,停留鳴叫,有人稟告縣太爺,鳳凰落棲之地必有寶玉,於是縣太爺親自去看,這時鳳凰見眾多人來就飛走了,所落之地都變成了紅色,縣太爺就命人使勁往下挖。(至此,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格局才算形成。)

可是,地是地主老財家的,地主老財也想要,怎奈官大一級壓死人,況且縣太爺也許諾得到寶物平分,地主老財這才答應。

朱重八老爹知道縣太爺在挖那個地方,心裡甚是疼痛,可也不可奈何,只怪自己沒有那命。

縣太爺命人挖了很久,什麼也沒有,還全是癩石頭,壓根不像是有玉石的地,挖了一天也沒有個結果,眾人累的誰也不想動,也沒有了剛開始的那股子勁,也不想什麼寶貝玉石了。於是就這樣不了了之。

挖了那麼多一個深坑,沒挖到一件寶貝,還毀了地方,地主老財心裡那叫痛啊。

沒多久,朱重八老爹久病難醫,去世了。留下朱重八一個人,也沒有錢買棺材,又沒有地方安葬,於是去求地主老財賜一個地方安葬。

天意就是天意,天意難測!該是你的怎麼著都跑不了,不該是你的,爭破了頭也是白費力。這個地主老財平時都是扒人家的皮,喝別人的血,哪有從他身上佔到便宜的事。

但是巧就巧在老天已經把寶地穴位都挖好了,現成的。無福之人得之而不要,有福之人失之復得,好像老天爺在替你管著。在地主老財眼裡,那個被挖了大深坑的地方也沒用了,於是就答應給朱重八安葬老爹。不知不覺,不費心機,就自然而然的佔了寶穴,還是挖好的。鄉親們都說:朱重八老爹好福氣,老天爺給找到,縣太爺給挖穴。只有朱重八內心隱隱約約的感到機遇來了,老天爺已經伸出了援助之手。

後來,朱重八登天子位,傳十六代,正應了重八的數,至崇禎登位是第十七代,國家已經亂套了,可惜沒能守住一個完整的家國。



善行萬世


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強調主觀如何選擇客觀、從而使主觀與客觀相適應的問題。我有一個朋友,在國內體制內有一份比較體面、收入也比較穩定的工作,在當地也有比較厚的人脈。應該說也可以稱為“有福之人”了。有一年,在出國潮的影響和別人的忽悠下,辭職出國了。幾年後,狼敗而歸,問其原委,他淚眼婆娑地說,那不是我們中國人應該去的地方,訴說了半天那個國家如何如何不好、不適應等。實際上,所謂有福之人和無福之地,都是主觀相對客觀而言的。主觀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客觀,使主觀與客觀相適應,這是一種正確的選擇。鳥尚且懂得擇良木而棲,人更應該學會選擇,掌握選擇規律,做到科學選擇,合理選擇。


思之遠方


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這是一句名言,並非天命之論,但它也含天命論的一部分。因為它有兩種解釋:一是指有權,有勢,有錢,弄啥不作難,又受苦,不受罪,自在之意。一是指福,有福,享福,幸福之意。

前者含先天之象,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裡會打洞之意。啥人生啥家。有福人不落無福之地。落即為生。地即為家。是說有福人生到了福窩裡。你要想有福,你就要生到那有權有錢,不幹活,不下勁,不受罪的人家裡。否則你就是無福之人。你就要下勁幹活而受罪。按命理說,這就叫該,這叫理,這叫命。你沒福?誰叫你生到那不是家哩?這就是天命之論。

後者的解釋則又不同。也就是說,對福的理解不同了。

什麼叫福,福者,不一定家中有權有勢,也不一定要有很多錢財。也不是說不下勁不幹活就是享福。它也說明,一個人有福,是在不遭罪,不遭難,家無病痛折磨的前提下,全家人和睦,父母視子如命,兒女孝敬老人。一家和和氣氣,恩恩愛愛,齊心協力,風雨同再,患難與共。不離不棄,喝口水香甜,單薄衣覺暖,少吃一口不飢。少花一毛不氣。父母無力不嫌,兒女不勝不氣。父母有差不爭,兄弟有貪不急等。只要處在這樣的家庭之中,那你也就算是一個有福之人了。雖然沒落富貴家,平安和氣便是福啊!


福自福地來wjf


所謂有福之人也必是懂得惜福的人。

有福的人不僅僅是指銜著金鑰匙出生的人,即便是這樣的孩子也是生在了積善之家,因為古語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有福的人亦是有創造幸福能力的人,既能給自己幸福,也能讓家人幸福,只有一家人都開心幸福,老少平安融洽,才會稱作是有福,有幸福能力的人,到哪兒都是幸福的,也是福地


今兒冬至


有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是有道理的,出生在城市窮條件差還比山區農村強,曾看報道怒江地區的小孩每天過河是溜索,那點小孩多危險,我看著那個畫面都膽戰心驚。不知現在建橋沒有。城市小孩就沒有這種危難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