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為何朱元璋才封他個誠意伯?

十二十頁


首先,諸葛亮生前的爵位也不是那麼高,也是過世後,蜀國後主劉禪進行敕封的,就其貢獻而言和歷史環境,諸葛亮輔助劉備時,劉備時很落魄潦倒的,劉備的身邊的優秀謀臣並不是很多,所以諸葛亮對於劉備是獨一無二的,而且劉備東征吳國失敗後就在白帝城早逝,諸葛亮是託孤大臣,當時的蜀國的局面是很危險的,主少國疑,北方有強大的魏國,東邊的吳國虎視眈眈,所以面對如此危險的局面,作為君王一定要抬高諸葛亮的地位,

其次我們看劉伯溫,是不一樣的的,朱元璋身邊人才濟濟,其中就是朱升,武將徐達等,劉伯溫有謀略,當時明朝崛起於江南,北方的元朝各路軍閥混戰,除了王保保,及南方的陳友諒,基本上沒有什麼強大的敵人,更何況最重要的不同是,明朝是大一統王朝,不同於蜀漢偏安,自然為了鞏固中央集權的需要,朱元璋一定要限制功臣。

綜上,外部環境和君主的個性決定了爵位。


明臻微言


劉伯溫有一本上知500年,下知500年的史書,聽我爸說,我們這有一老太太家,可能還藏有一本。因為,此書當年我爸看過,後文化大革命開始,這本禁書,那老太太惜去就一直沒還。(老太今年約9o歲了〉我爸9O歲了,咋天聽他說,這本劉伯溫史經,一路走來,都看著應驗了。


人在征途


朱元璋封李善長為韓國公,卻只封劉伯溫為誠意伯,足足差了兩個等級。李善長的年俸為4000石,而劉伯溫年俸只有240 石,相差十分懸殊。

為什麼李善長能封韓國公,而神機妙算,戰功赫赫的劉伯溫只是一個小小的誠意伯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他不是淮西集團成員。明朝有兩大集團,一個是淮西集團,還一個是浙東集團。其實這兩個集團根本不是同個級別的,淮西集團實力上遠勝浙東集團。明太祖朱元璋本人也是淮西集團的。他第一次離開濠州郭子興,準備單幹的時候,只帶走了身邊的二十四個人。這二十四人分別為徐達、湯和、\t吳良、吳楨、花雲、陳德、顧時\t、費聚\t、耿再成、耿君用、唐勝宗、陸仲亨、華雲龍、鄭遇春、鄭遇霖、郭興、郭英、胡海、張龍、陳桓、謝成、李新材、張赫、周德興。這些人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被稱為淮西二十四將。李善長也是淮西人,自然是淮西集團的成員,而且還是個首領。朱元璋是一個同鄉觀念很重的人,這幫老鄉從一開始就跟著他南征北戰,拋頭顱灑熱血,你說明朝建立後,朱元璋能不厚厚封賞了這些人嗎?我們知道徐達是公爵,其他人也基本上都是侯爵。李善長是淮西集團的首領,雖然是個文官,這些年沒有南征北戰,但是在幕後確實做了不少工作,而且從不搶風頭,讓朱元璋很放心的,所以封了李善長為韓國公。

第二,劉伯溫資格不如李善長。其實公爵和侯爵除了一個李善長,其他都是出生入死的武將,一刀一槍拼出來的,跟文官沒有什麼關係。朱元璋剛起義的時候,率軍攻打滁州,李善長就自動來投,當時朱元璋手下並沒有其他謀士。後來劉伯溫在朱元璋打浙江的時候,和宋濂等人主動去南京投靠朱元璋的,那個時候朱元璋手下已經有很多謀士了。從時間上來看,劉伯溫晚了許多。若是給劉伯溫封公爵,淮西集團那些出生入死的老資格肯定不肯。可以這樣說,朱老闆剛剛自主創業的時候,你若是個人才,主動投靠的話,朱老闆自然會分一些股份給你。可是朱元璋的企業已經上了規模,各地人才奮勇而至,你再主動投靠的話,朱元璋也不願意分股份了,最多高薪聘請。

第三,朱元璋不喜歡別人比自己聰明。朱元璋是個軍事天才,劉伯溫也是,而且很有可能還略勝朱元璋一籌。無論是先打陳友諒再打張士誠的戰略部署上,還是在龍灣戰役上,兩人都表現出了出色的軍事才能。更可怕的是,在安豐被圍,朱元璋接到小明王的求救信,準備率軍救援的時候,劉伯溫力勸朱元璋不能救援。因為一旦救援,那麼張士誠必然會趁虛而入,到時候腹背受敵,十分被動。可是,朱元璋沒有聽從劉伯溫的勸住,執意出兵安豐,後面局勢的變化可以說是跟劉伯溫預料的一模一樣。

如果你是皇帝的話,身邊有個大臣能力高過你,試問你能安心入眠嗎?難道真的不擔心有一天這人不把聰明才智用在治國安邦上,而是用在陰謀政變上嗎?再說了劉伯溫勸阻朱元璋不要出兵安豐的一個理由就是讓他借張士誠的手,除掉小明王。你說朱元璋夜晚想起此事的話,還會睡的著嗎?


道中道道史道文


三分天下諸葛亮,名副其實。劉伯溫一統江山,言過其實。但劉伯溫輔佐朱元璋,成就朱明王朝帝業,作為文臣,與早期加入朱元璋團隊且居功至偉的宋濂相比,雖然略遜一籌,但功勞還是大大的。由於是外姓,又不是淮西勳貴,因此封王那是痴心妄想。按功勞分個侯爵還是當之無愧。但最終老朱只封他個誠意伯,原因有三:

1、劉伯溫才華橫溢,通曉天文地理,堪輿術數、更懂軍事戰略,是朱元璋不可或缺的得力股肱之臣。但正由於他才能出眾,便遭多人人嫉妒,宋濂就是其中之一,他經常在老朱面前有意無意之間說劉的壞話。三人言虎,久而久之,老朱心中對劉多少有點疑慮也就不以為怪了。

2、劉為人清高自傲,不善於奉承老朱,老朱有故意打擊之嫌;

3、最主要的是,劉伯溫不屬於淮西勳貴集團,而劉雖然明知派系問題敏感,但平時言行並不避嫌,老朱是極為護短的,看重只是他老家的一幫父老兄弟,對外人、外姓有用的時候重用,但並不信用。

個人一孔之見,歡迎指正。


日日高


前言:在歷代王朝能做到賞罰分明的純客觀君主是鳳毛麟角,有的是怕功高震主,有的是薄情寡恩,有的則是黑白不分。

被劉備父子當做“國之柱石”的諸葛亮生前身後都只是得到侯爵的封賞,而且這個封賞還只是一個割據王朝給的,含金量並不高。同樣的,被民間譽為神仙一樣的劉伯溫在輔佐朱元璋一統天下後也只得到一個“誠意伯”的中等封賞,連三分天下的諸葛亮都不如,讓我們今天的後人為之鳴不平。朱元璋為何會如此“吝嗇”,甚至說薄情寡恩呢?

資歷和貢獻稍有不足

雖然朱元璋多次在公開場合稱劉伯溫為:“吾之子房也。”但客觀上來說,他對於明朝立國之功,遠遠比不上早期跟隨朱元璋的李善長、徐達、湯和等文臣武將。他投奔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已經有了自己一套成熟的領導班子。他只是朱元璋麾下後來較為優秀的一位,而不是諸葛亮那種相對於劉備、劉禪父子不可替代的唯一。劉伯溫之於大明的貢獻,更多的是提現在立國之後的建設上。而洪武三年的大封賞更多的是表彰的那些在立國之前的大功之人。所以從資歷和貢獻上來講,封伯也是情理之中。

出身隊伍的侷限

明朝在立國之初,有兩大集團。分別是“淮西集團”和“浙東集團”。而“淮西集團”正是朱元璋嫡系中的嫡系。他問鼎天下所依賴武將方面的也正是赫赫有名的“淮西二十四將”。文臣方面,能謀善斷並且資歷老的李善長也是淮西人。而劉伯溫是浙江青田人,隸屬於“浙東集團”。雖然其也號稱“集團”,但在明初,比之“淮西集團”,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別。朱元璋大封功臣可以,但不能像後世的洪秀全一樣濫封濫賞。而只要是人就不能做到絕對的客觀,從古人的鄉土情節來說,他更偏重於淮西人,因而從這方面來講,他也只能靠後站了。

立國之初,文弱武強

一般情況下,為了壓制手握重兵的武將,文官的地位是高於武將的,甚至同品階的武將見了文官還得下跪行禮。後來的戚繼光將軍立下不世之功,被封為“少保”,但見了張居正仍然需要規規矩矩的行禮。但現在是立國之初,即使朱元璋作為皇帝看不慣這算居功自傲的武將,也不好立刻“鳥盡弓藏”。相對於武將們在現場上的浴血奮戰,出生入死。居於幕後的劉伯溫並不顯得至關重要。畢竟武將們的軍功章都是在戰場上真刀真槍拼出來的,如果幾個文人在幕後三言兩語的功夫就比他們得到的封賞還高,朱元璋的這群老哥們還不拿刀跟他拼命。所以說無論是出於感恩還是忌憚,劉伯溫這個文臣中都算不上一號的人物也只能心甘情願得到伯爵的封賞。

口不言功,頭腦清醒

自古皇帝就有鳥盡弓藏、大殺功臣的傳統。而劉伯溫作為一個足智多謀的人物,肯定知道這些前車之鑑。面對心狠腹黑、奸詐多疑的朱元璋,他為了不重蹈覆轍,也只能像朱元璋說的那樣學學漢朝的張良。因而他在大明立國後,不像藍玉、胡惟庸之類的居功自傲,沒有在權力的慾望之中變得瘋狂,他時時刻刻在朱元璋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表現自己的淡泊名利。因而在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時候,竭力不肯接受過高的封賞。也正是因為如此,後來朱元璋大殺功臣的時候,他也得以全身而退。

後語:在伴君如伴虎的封建王朝,為人臣子必須有足夠清醒的頭腦綜合分析自己,不然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劉伯溫雖然其位不能充分彰其功,但能在朱元璋的手下得以善終,也算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


好史不死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以後,對跟隨他打天下的文臣武將進行了加官進爵,大肆封賞。這也不奇怪,畢竟刀槍火海,一群人跟著你老朱,整天把腦袋別到褲腰帶上拼命,也就是為了這一天。明朝開國後,朱元璋封了六個公爵,這六個人,分別是徐達、常遇春、李善長等,而對於在建功立業過程中,功勞較大的劉基劉伯溫,確實是封了一個伯爵而已。這其中的原因,則是朱元璋對於文官的態度以及對劉伯溫微妙且又矛盾的心理。

對以劉伯溫為代表的的文人文官的態度

朱元璋出身於草莽,這一點眾所周知,他的家境,已經不能用貧寒來形容,可以用悲慘來概括了。在朱元璋早期的生涯中,接觸的更多的就是起義軍,這些起義軍兵士大多來自於三教九流之輩,其中文人基本屬於珍惜動物,可能數支起義軍都不會有一個所謂的軍師。所以,對於文人,從心理上就沒有對武將們的感情來的深。

在打天下的過程中,朱元璋逐漸意識到文人的作用,每攻下一座城市,就會主動拜訪當地的名人雅士,或請或迫,將其拉攏到軍中為之效力。而做這些動作,並不是朱元璋對文人的感情和態度有轉變,而是朱元璋發現文人對於軍隊裡思想的管束會起到很好地作用,同時,對於每個地方的文人士子,均在當地有一定的名氣,老百姓也怕這些人和服這些人。把這些人招致麾下,老百姓也就乖乖的跟著來了。因此,朱元璋在創業期間,都會把各地的讀書人,採取軟硬兼施的額方法拉攏到自己手中。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朱元璋深知這些讀書人的厲害,明白文人們能講道理,能出主意。但是前提是,誰對他們客氣,給面子,養得好吃得飽,他們就給誰效力。而且,如果你不養,這些人就會跑到你對手那裡,幫助你的對手出謀劃策來打擊你,與其這樣,倒不如自己來養。

為了這個,朱元璋在招募這些文人後,曾下過命令,嚴禁將士和這些儒生交結,為的就是防止軍營裡的將士被這些讀書人所誘導。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於文人的態度,在本質上是持有牴觸心理的,而這一點,在開國後的封賞上就能略知一二,封為公爵的,除了李善長不是武將之外,剩下五個公爵均為武將,包括其他的封賞,也都是以武將為主。所以,作為劉伯溫,本身又非“淮西派系”,也就談不上能得到更高的封賞了。

對劉伯溫微妙而又錨段的心理

劉伯溫是在朱元璋平定浙東時,加入組織的。而加入的過程,卻不是賓主盡歡。劉伯溫的家族是浙東當地的名門望族,而他本人,之前是在元朝將軍石抹宜孫府上當幕僚,也就是說,是鎮壓如朱元璋這些紅巾軍的幕後推手。在朱元璋平定浙東後,以劉伯溫為首的文人名士,對這些野蠻的起義軍相當不感冒。於是就躲在山中不肯出來。朱元璋先是禮賢下士般的去請,三番五次後,人家根本不鳥朱元璋,最後實在武力威逼下,這些人才勉強出來,進入了朱元璋的麾下。

對於這些人,朱元璋千方百計的逼迫他們出來,不僅僅是要禮賢下士,更重要的就是不讓這些人為其他人所用,同時也是讓這些地方上的代表人物加入自己的隊伍,這樣地方上基本可以保證平安無事。

而對於劉伯恩本人,朱元璋也是相當的矛盾,一方面,劉伯溫確實是在創立明朝的過程中,立下不少功勞。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劉伯溫計謀過人,在他的幫助下,朱元璋一步一步取得了江山,所以,朱元璋難免會對劉伯溫有所忌憚。如若之後他被別人所用,是不是也會如同幫助朱元璋一樣,再建立一個王朝。

所以,封劉伯恩為伯爵,也是從側面對他進行敲打,讓劉伯溫安分守己,不要有非分之想。

作為劉伯溫來講,也算是相當有自知之明,在明朝建立後沒多久,就向朱元璋提出告老還鄉,因為他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更知道朱元璋內心對他的猜忌和不放心。雖然朱元璋批准了他的辭職,但是劉伯溫還沒在家鄉待多久,就被人以“佔王氣”為由,召至南京,最後,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宰相胡惟庸的手中。雖然沒有證據表明胡惟庸是奉朱元璋之命,但是說到底,朱元璋拿對於劉伯溫,還是相當的不放心。


史曉生


諸葛亮確實有才,是一位戰略家政治家外交家,但是:稱不上是軍事家。諸葛亮是被後世人所神化,在當時,初入劉備陣營,並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只是軍隊後勤一個小官。諸葛亮上位是劉備死時託孤,及以後,把李嚴等人拉下,才上位的。他被封武鄉侯是劉禪所賜。

而朱元璋個性,才能,殺閥決斷可以說比劉備強了很多,同時因朱元璋出身卑微而坐天下,有極度自負和自卑的雙重心理,時刻防範功勳竊取他的皇位,對任何功勳雄才,只要他看不上的,可以隨意隨時打壓,甚至殺戮!劉基作為他長期跟班,以劉基智慧是能看透朱元璋的,朱皇帝是不能讓屬下得意忘形或坐大,於是他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殺功臣最多的皇帝,由此劉基一再而三地推辭朱皇帝的封賞,才能延續自己的壽命,事實劉基最終成功的迴歸家鄉青田,做一個員外郎!




狐羊樹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劉伯溫和諸葛亮一樣都是以謀略見長,諸葛亮一番“隆中對”指出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大勢,劉伯溫神機妙算促成了朱元璋一統江山的大業。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共封公、侯、伯三等爵位,其中公爵6人,侯爵28人,伯爵2人。劉伯溫被封為第三等-誠意伯,相當於排在了開國功臣的最後位置。那麼,被朱元璋稱為“吾之子房”的劉伯溫為何在功臣中排名如此靠後呢?

劉伯溫追隨朱元璋較晚

為清楚的說明問題,我將36功臣追隨朱元璋的情況加以整理。如下圖:

朱元璋論功行賞,主要的根據就是追隨的先後及功勞的大小。在所封的36位功臣中有28位都是1356年攻佔南京前就跟隨他的。劉伯溫是於1360年在朱元璋的再三邀請下才出山輔佐的,這時候的朱元璋已是羽翼漸豐、實力大增。

《明史·胡美傳》:太祖榜列勳臣,謂持兵兩雄間,可觀望而不觀望來歸者七人。七人者,韓政、曹良臣、楊璟、陸聚、梅思祖、黃彬及美,皆封侯。

晚於劉伯溫加入的僅有傅友德、胡美、黃彬、梅思祖和陸聚五人。為何此五人晚於劉伯溫,卻封侯?在《明史》的胡美傳中有說明,這些人都是因為在群雄爭霸的關鍵時刻主動歸附朱元璋,所以在論功行賞之時多有照顧。

朱元璋對劉伯溫既愛又怕

朱元璋出身於貧苦的農村,文化知識水平有限。隨著隊伍的不斷壯大,他開始不斷招攬文人儒士參與謀劃管理。朱元璋不但樂意接受儒士們的建言,而且還擅於向他們學習,每逢閒暇就向李善長等請教求學治國之道。

朱元璋重視儒士,不代表他就信任儒士,特別是那些比自己還聰明的文臣最讓他不安,劉伯溫就是一個讓朱元璋既愛又怕的人。劉伯溫的文韜武略在平定陳友諒、張士誠等群雄的戰略謀劃上就讓朱元璋佩服不已,很多時候朱元璋與劉伯溫的心思都是不謀而合。劉伯溫太聰明瞭,聰明的超越了皇帝朱元璋,讓朱元璋感到恐怖和不安。

對朱元璋來說,簡單粗暴的將士更容易駕馭,也更讓他心安。所以,在開國的36功臣中僅有李善長、劉伯溫和汪廣洋三人是文官出身。朱元璋出身低微,多年的鬥爭生涯養成了他小心謹慎,警惕多疑的性格。像劉伯溫這樣的大儒,他雖用卻不重用,且要時刻掌控在自己手裡。

劉伯溫淡薄名利

劉伯溫本身就是一個淡泊名利、不計得失的君子。他之所以出山輔佐朱元璋,不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更是為了救濟天下的蒼生。朱元璋曾想讓劉伯溫擔任丞相一職,被他拒絕;多次想給劉伯溫進封爵位,也被他辭掉。

劉伯溫深知“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且看透了朱元璋的為人。所以,在他受封為誠意伯的第二年就辭官歸鄉。後來,朱元璋又找了個理由讓劉伯溫回到京城歸養,意在方便監視,直至病危劉伯溫才被准許歸鄉。


功名利祿如浮雲,劉伯溫不在乎這些。朱元璋封其為誠意伯,是恩威並重,既是對他功勞的肯定,也是對他的威懾。


時光山人


因為朱元璋害怕劉伯溫會造反,劉怕溫的才能超過朱元璋的想象,朱元璋完全不知道劉伯溫在想什麼,要幹什麼?一個讓自己琢磨不定的人,怎麼可能讓他當大官?所有的皇帝疑心最強的就是朱元璋,所有的開國功臣都被殺光了,面對才高八斗的劉伯溫,他只能這樣做了連劉伯溫沒做官的時候,他還不放心,在他的身邊還參差了錦衣衛,由此可見,朱元璋非常害怕劉伯溫造反,捨不得除掉他,只有一步一步的把劉伯溫玩弄致死。



鐠通美食記


劉伯溫勞苦功高,被朱元璋稱為有張良之才為何最後卻在最後的論功封賞中只分得一個誠意伯,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朱元璋一直沒有辦劉伯溫當做嫡系看待

從分封名單上來看,位列榜單的38位人士只有3位是文臣,另外35全部都是武將出生,跟著朱元璋戎馬半生換來的爵位。而這38位人中基本上都是淮西人士,要麼就是從很早就跟隨朱元璋打天下,要麼是在征戰中立下赫赫戰功。而劉伯溫作為文臣又非淮西人士,農民出生的朱元璋骨子裡是防範他的,能給個伯爵也是老朱為了堵住悠悠眾口。朱元璋是個家土觀念比較重的人,身邊大部分也都是家鄉人,大家說一樣的話吃一樣的話,無形中就親切了很多,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下,有好處肯定優先想著家鄉人。何況這些人都跟自己大半輩子了,過著刀頭舔血的日子,而劉伯溫僅僅跟隨自己十年大明就建立了,無論是從情感還是從忠誠度上來說劉伯溫在其心目中的分量沒有家鄉人高。

二、劉伯溫的才能太過出眾,朱元璋怕尾大不掉

劉伯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許多重要決策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什麼朱元璋不封其為公?同為謀士的李善長都被封為公,劉伯溫的貢獻並不比李善長高多少。登基後的朱元璋猜忌之心加重,總是擔心自己手下的功臣們會不會謀反,自己的文臣會不會欺騙自己,天天在想著如何管理這些文臣武將們。而朱元璋的每個想法劉伯溫都能提前得知,並有意的在朱元璋之前做好防範,這讓朱元璋很是受傷。按說自己雄才偉略,有什麼想法總被臣子猜出可不好,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大禍。還有在一些問題的處理和預見上,劉伯溫也總能先與朱元璋看出問題的利弊和解決的方案來,這讓朱元璋很是害怕,戰時需要這樣的人才,可天下太平後這樣的人才對於帝王來說就是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