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高佣金不堪重負,商家欲哭無淚,但真正的受害者是他們

鑑於新冠病毒的不良影響,不久前,美團啟動了包括武漢地區餐飲商戶減免外賣佣金1個月、啟動3.5億專項扶持資金支持全國商戶恢復經營、提供不少於100億的優惠利率小微貸款等在內的七項商戶幫扶舉措,欲協助商家順利度過危機。

美團高佣金不堪重負,商家欲哭無淚,但真正的受害者是他們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兒,但事態的發展出乎美團方面的意料,就在該公司靜候收穫一輪美譽的時候,不少商家卻公開舉報稱,美團外賣突然提高佣金,憑藉壟斷地位進行不正當競爭,多地行業協會公開呼籲美團等外賣平臺降低佣金。

有人說,美團比竇娥還要冤,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打個巴掌給個甜棗兒

其實,美團遠比你想象的聰明得多。仔細研究一下王興拋出的七項商戶幫扶措施,你就會發現美團明顯存在沽名釣譽的嫌疑,除了一二條聊勝於無的舉措外,大多沒什麼實質性的內容,但是,該公司在雁過拔毛方面卻又準又狠。

美團高佣金不堪重負,商家欲哭無淚,但真正的受害者是他們

據報道,去年底,就有商家接到美團外賣的通知,其外賣佣金將從16%提高到21%。沒有人記得這是美團的第幾次漲傭了。除了佣金調整,晚上9點之後,商家在固定配送費外還要增加一筆額外費用。

疫情期間,外賣被不少餐飲從業商戶當成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殊不知美團同樣把收割商戶當作提升業績的法寶。

從2013年至今,美團外賣連續虧損了五年,直到2019年第二季度,美團外賣才在經營層面扭虧。當時,美團將盈利原因歸結為天氣因素,竭力轉移外界的視線。真相是,美團的盈利完全是建立在商戶佣金提升的基礎之上的,畢竟單純依靠天氣,不可能保證這臺機器連續兩個季度盈利,市值接連創造新高。

美團高佣金不堪重負,商家欲哭無淚,但真正的受害者是他們

一位餐飲業研究者告訴紫財經說,在早期搶市場階段,美團對餐飲外賣商戶只收取8%的佣金,同時還分別對C端客戶、商戶提供了補貼或獎勵,但從上市起,羽翼漸豐的美團已多次提高商戶佣金,直線上升到了18%,僅在2018年,很多商家就從15%的費率漲到20%,有的甚至從20%漲到26%。目前,全國多地佣金平均超過22%。

商戶每多增加一個百分點的佣金,就可以為美團帶來實實在在的一個百分點的收入,這顯然比剋扣騎手收入來得又快又多。南充火鍋協會公開信明確顯示,美團要求商家必須進行獨家合作,否則,佣金將從20%上調至30%。

因此,當美團發佈所謂的“春風行動”時,商家並不領情就在情理之中了:先從自己身上斂財到手軟,然後從中拿出九牛一毛制定高大上的扶持方案,恐怕也只有最精明的王興可以想得出來了。

變著花樣盤剝小老闆

如果美團的盤剝手段僅限於佣金,商戶或許還可以咬緊牙關忍受,畢竟還可以提價、減量等方式找補回來。在傳統佣金等外,今天的美團針對商戶的收費項目多如牛毛。每次提高佣金費率,美團都會遭遇一次商戶的抵制,精明的王興逐漸摸索出了其他一系列收費方式。

去年下半年,美團年度活躍商家數量高達590萬。消費者訂餐時搜索總是有限的,一個普通的商戶在美團外賣要想獲得推薦,就不得不出現在首頁廣告位和排名中,否則很難拿到訂單。購買排名後,單日訂單有時可以增加一倍,一旦減少廣告預算,訂單量立馬縮減。

美團高佣金不堪重負,商家欲哭無淚,但真正的受害者是他們

一個北京的商家透露,從去年底開始,美團在當地推出了所謂“擴商圈”的政策,你想擴大配送範圍,就必須額外付費。而在惡劣天氣,平臺會自動縮小配送範圍,商戶若想恢復到正常營業範圍,就必須增加費用。

此外,配送、營銷、數據等所謂的增值服務被開發成形形色色的收費項目。2018年第一季度,美團的在線營銷服務收入僅15億元,到了2019年第三季度,這一數字已刷新到44億元,幾乎飆升了三倍。

當一個個餐廳小老闆們叫苦不迭時,他們並不是真正的受害者,最終為此買單的是每日熱衷於叫外賣的消費者。羊毛出在豬身上,隨著美團收費項目的增加,外賣商家第一反應是通過提價、減少菜品份量、使用劣質食材等手段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美團高佣金不堪重負,商家欲哭無淚,但真正的受害者是他們

“如果哪一天費用漲到玩不起了,我就不做了。”

一位快餐老闆如是說,這代表著數百萬餐飲店業主們的共同心聲。



【紫財經】是一個鮮活有深度有溫度的科技財經自媒體,關注、轉發是最長情的表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