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胡红梅被撤职、调离岗位,警示我们必须理性看待"名师"

近日,深圳网红“名师”“名校长”胡红梅因学术造假被撤职、调离教师岗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夜之间,昔日光彩照人、众人追捧的青年翘楚、行业领军人物,年度考核被直接定为“不合格”,“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等等荣誉皆一笔勾销。

是啊,一个为了名利,几乎整本整本抄袭他人著作,然后恬不知耻地重新包装,署上自己的大名并公开售卖的人,如何能为人师表?站在三尺讲台,如何能以德服人?

近些年,各地各校,为了提升自身的形象与知名度,打造、包装出的名师如雨后春笋,让人目不暇接。“名师”多,自然是孩子、教育的幸事,但假名师一旦被揭下面具,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会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影响极其恶劣。

胡红梅事件给制造“名师”的机构和机制,敲响了警钟。同时,它也提醒全社会关心教育的人们,要理性看待“名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家长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孩子入学的时候,很多家长首先考虑的是要为孩子选择一所“名校”。学校选好了,还要想方设法进“名师”的班级。我想,家长朋友这样做并没有过错,因为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必定有其优势;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必定有其长处。而且,“名校”、“名师”有“光环效应”,很容易赢得学生的信赖。这些,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非常有利。可问题是,即使你的孩子进了“名校”,也不见得就一定能进“名师”的班级就读;即使你进了“名师”的班级,也不可能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是“名师”。所以,如果你过分追求“名校”“名师”,结果肯定会感到遗憾、失望。

在这里,我想就“名师”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家长朋友参考。

我要说,“名师”其实是评出来的。就像胡红梅,她被评为“名师”,评她的机构也可以一下子将她的光环拿掉。

我的意思是,这和竞技体育不一样。比如跑步比赛,跑在在前面的是体育明星,那是毫无争议的。而在学校里,实际情况往往是,很多老师的实际水平非常接近,最终决定谁成为“骨干”“新秀”“名师”的,往往不是一个业务水平问题。

在一些学校,领导喜欢分快慢班,然后请自己喜欢或信任的老师去教生源相对好的“快班”,而另外的老师则只能教生源相对差的“慢班”。这样,期末评比的时候,当然是教“快班”的老师成绩突出、硕果累累、出类拔萃。于是,各种荣誉桂冠都往他们头上戴。而那些教“慢板”的老师自然只有默默无闻的份了。

生活中,我认识不少教师,在一个学校里,在他们所在的学科,学识水平堪称一流,但这样的人往往不懂得讨别人的欢心,他们自己也不太在意“名师”的头衔,所以他们也许永远只能做“一般的老师”。

我这样说,丝毫没有要贬低名师的意思,名师们大多八面玲珑、气象不凡,他们大多数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老师,像前边提到的胡红梅这样的“名师”应该是少数,这无可争辩。我的意思是,在广大的普通老师中间,确实还有很多“卧虎”、很多“藏龙”,我们的家长朋友千万要善于发现。

我们有的家长特别害怕大学刚毕业的新教师来教自己的孩子,其实也大可不必。大学刚毕业的新教师,他们带着满脑子的大学新鲜知识来到中小学,单从知识储备的角度看,他们肯定要比一般的老教师更加富有。而且,他们年轻,精力充沛,如果我们的孩子认真、虚心地跟他们学,一定能学得非常好。 当然,新教师缺乏经验和自信,他们特别需要家长朋友的信任和鼓励。

如果我们的家长朋友对自己孩子的年轻教师采取消极抵触甚至当面抱怨的态度,最终受伤害的肯定不会仅仅是新教师个人而已。

我曾经有一个同事,那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充满朝气、富有才华的小伙子,他一来学校,领导就安排他做新初一的班主任。可是在他主持的自己教师生涯的第一次家长会上,一个家长尽然当众对他说:“我的女儿在你班里,晦气!”说得我们的青年教师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那个家长的言行,无疑是十分粗鲁和不明智的。

一方面,他那样做必然会严重刺伤我们的新教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要让一个没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好课,那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这位家长对老师严重不满的情绪肯定会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有意无意地流露。这样,她的孩子也会觉得自己在这样的老师班里很“晦气”。试想,一个抱着自己很“晦气”的心态去读书的学生,能读好吗?

事实正是这样,后来,那个老师改行永远地离开了教师队伍,而他留下的班也成了“乱班”。

最后,我想说,既然“名师”是评出来的,我们的家长朋友何不和孩子一起,多去发现发现自己孩子的老师身上的优点、长处,亲自为孩子多评几个“名师”呢?反正这样的“名师”既不需要校长的同意,也不需要教育局的承认——只要我们自己认可就足够了。这样,我们的孩子不就可以享受更多的“名师”的培育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