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楊宜勇被罵到發聲明,但未來引進外來人口恐怕還是難以避免

今天,陷入輿論漩渦的楊宜勇在網上發了一則聲明。

雖然楊宜勇被罵到發聲明,但未來引進外來人口恐怕還是難以避免

特別強調了他從未說過“鼓勵女大學生和留學生聯姻”。

是什麼事兒逼得他要出這樣一則聲明呢?

咱們先要了解一下楊宜勇是什麼來歷,楊宜勇畢業於清華大學,現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有關宏觀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與就業等方面的政策研究。是正兒八經的國家智囊。

他曾經出版過一本專著《中國老齡社會背景下的退休安排》

雖然楊宜勇被罵到發聲明,但未來引進外來人口恐怕還是難以避免

搜索楊宜勇曾經發表的論文,也大多都和人口老齡化有關。

雖然楊宜勇被罵到發聲明,但未來引進外來人口恐怕還是難以避免

按說這樣一位學者,研究的話題也都比較高大上,本來和普通人八竿子也打不著。

但是呢,最近《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正式在網上公示,激發了大量的反對意見。也可以說很多人積累了一肚子的情緒,等著宣洩。

而之前網上流傳楊宜勇曾經建議“引進外來人口彌補中國勞動力不足”。

雖然楊宜勇被罵到發聲明,但未來引進外來人口恐怕還是難以避免

按照楊宜勇研究領域來看,他還真有可能說過這樣的話。其實這種言論,在中國人口問題專家那裡非常常見。因為未來30年,中國的老齡化將會非常嚴重,勞動力將嚴重缺乏。

任何研究中國人口問題的智囊,要是看不到這一點,除非是瞎了。

但是呢,楊宜勇這些正常的發表意見,不知道怎麼滴,就被網上某些不良自媒體,造謠說楊宜勇“建議女大學生要和黑人多聯姻了”。

雖然楊宜勇被罵到發聲明,但未來引進外來人口恐怕還是難以避免

但凡對楊宜勇的身份有所瞭解的人,用腳指頭想想也知道,一個國家高級智囊怎麼可能說出這樣的話?

但是公眾的情緒裹挾之下,真相是什麼已經不重要了。楊宜勇已經成為很多人發洩對《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不滿情緒的替罪羊了。

楊宜勇就這樣上了微博熱搜,網上各種謾罵不堪入目。

雖然楊宜勇被罵到發聲明,但未來引進外來人口恐怕還是難以避免

很多人已經把老先生定義為“漢奸賣國賊”了。

人生有時候真的頗為奇妙,估計楊宜勇自己怎麼也想不通,自己怎麼就這樣出名了呢?這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雖然楊宜勇被罵到發聲明,但未來引進外來人口恐怕還是難以避免


不得已,楊宜勇只好發了這樣一則聲明。

但是我估計沒多大用處。

群眾在《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的問題上有太大意見,有太多不滿,這種情緒必須要找一個出口。楊宜勇這個鍋,該背還得背。

而且不論他怎麼解釋,很多人也不會信。

但是我覺得大家罵楊宜勇罵錯了。楊宜勇考慮的問題很長遠,中國未來人口問題非常嚴峻,老齡化會越來越嚴重,勞動力缺乏會越來越嚴重。

現在的問題就是中國人不願意生娃了,大家說怎麼辦吧?

世界上所有經濟體的發展規律一再證明了,制約人類生育慾望的,不是簡單的貧窮和富裕問題,而是城市化進展的必然。

試想一下,如果大家都住在寬闊的農村地區,每家都有大房子,寬大的生活空間,你自然更有生娃的願望;如果大家都住在城市的盒子裡,生活空間就那麼點大,你自然就會抑制生娃的願望。

中國的城市化進展還在進行,目前中國城鎮化只有65%左右,未來有望達到80%以上。而且國家的政策就是推進城市集群,讓更多的人集中到少數核心城市。

這樣的情況下,生娃的意願會更加抑制。

未來中國的人口問題,特別是人口結構問題,是非常非常嚴重的隱患。

很多人說未來科技會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人口數量將不那麼重要。所以中國人口下降一點,沒有問題。

事情根本沒有這麼簡單。

第一,人工智能目前依然是虛無縹緲的事兒,任何理性決策者都不能把希望寄託在這種賭博上。

人工智能到底能替代目前的多少工作?替代多少勞動力?這是誰也不敢打包票的事情。

我還是要說基建狂魔。我對建築行業比較熟悉,據我所知,目前的建築行業,有太多工序離不開人力,就比如澆築混凝土這個工序,必須要用模板支撐,模板的加工和拼裝,必須是人工操作,涉及到異形模板,就更加複雜,至於其它的鋼筋綁紮等等工序,更是隻有靠人的手,進行這種大量重複性勞動。

雖然楊宜勇被罵到發聲明,但未來引進外來人口恐怕還是難以避免

什麼人工智能,機器都沒轍。就得靠人的手,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也看不到機器能夠發展到人手靈巧程度的可能性。

除非人類的建築工藝發生根本性變革。

至於人類目前的大量工業門類,都是這樣離不開人的手。

第二,人口老齡化的危害到底在哪裡?很多人只知道老年人增加會減少勞動力,增加養老成本和財政負擔。殊不知老齡化最大的危害在於整個社會失去向上的活力。

人這種動物,心態是會發生變化的。你不到一定年齡,就不能理解很多事情。

很多人,在自己40歲、50歲的時候,對什麼保健品嗤之以鼻,覺得什麼養生都是智商稅,等他到了70、80歲的時候,說不定比誰都痴迷這種東西。

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無論之前多麼英明神武,到了一定年紀,該修仙的修仙,該煉丹的煉丹,個個去追求長生不老了。

你以為是怎麼了?都怕死啊。是個人都怕死。

等一個人到了七老八十,整天考慮最多的就是想多活幾天,根本沒有心思去搞創造性的勞動了,老年人群體總體上來說就是消耗社會的資源,但又沒有什麼產出。

但是老年人必須養活,因為誰都有那麼一天。你勞作了一輩子,是不是也想以後晚年活得舒服點?

一個社會有30%以上的老年人就已經夠恐怖了,如果按照正常進程咱們國家2050年65歲以上人口占40%,到時候是什麼樣子誰都不敢想。

而我們這批80後到時候全部都是妥妥的老年人,考慮事情要長遠啊同志們。

所以,必須改變中國的人口結構,必須要有足夠多的適齡勞動人口。

第三,如果我們失去人口的規模效應,會對經濟社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大家知道,中國最近20年的崛起,有很多原因,比如政策對頭,路子對路,全國人民上下齊心,共同努力,中華兒女的勤勞雙手創造了奇蹟。

但是這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咱們國家本身的10億+級別的人口,尤其是大量的消費慾望極其強烈的青壯年人口,本身就意味著巨大的市場,中國很多行業光是靠內需就足以發展壯大。

為什麼中國是世界上,除了美國之外,唯一能夠抓住互聯網信息革命的國家?為什麼淘寶可以在中國成功?

因為咱們有巨量人口。

為什麼中國的高鐵可以造得這麼多而不虧本?為什麼國外就不敢這麼造高鐵?

還是因為咱們有巨量人口。

未來如果中國人口下降到10億以下,並且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比超過30%(目前日本60歲以上人口也只佔26%),想想看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這個勞動人口,如果中國人自己生不出來,就必須引進外來人口。

其它的說啥都沒用。

如果大家不想未來引進外國人,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多生娃,然後讓整個國家想辦法多生娃。

生娃的後顧之憂,無非就是房子和教育,生有所養。

如果國家未來能夠保證所有家庭都在城市有2、3套大房子。

如果國家未來能夠保證一個家庭生了娃,可以不佔有自己更多時間,可以有完整的託兒所,完整的義務教育託底,什麼事情,國家和社會體系都給你照顧得好好的。

你可以更多享受有孩子的天倫之樂,減少自己發撫養負擔,有更多時間去享受人生,呸,劃掉,是追求事業。

誰還不想多幾個後代?

但是這些事兒,容易嗎?容易嗎?容易嗎?每個人都好好問問自己,做得到嗎?

我也希望未來的中國,全部都是中國人的中國,最好一個外國人都不要進來。

可惜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啊。

沒說的,等著引進外來人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