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圳兩套房,卻不得不去跑滴滴


我在深圳兩套房,卻不得不去跑滴滴

2017年的時候有一篇名為《深圳兩套房,面臨失業,中年財務危機引發的家庭悲劇》的文章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時隔兩年,重新拿出來,仍然有借鑑意義,在這裡分享一些感觸,為了生活都不容易!

主人公手握兩套房,總價值700萬元左右,年薪30萬,最後不得不去開滴滴。
按理說,這已經是個非常富裕的小家庭了,為什麼淪落到開滴滴補貼家用的地步?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主人公在一家知名通訊公司工作近十年,2010年他和妻子辛苦攢錢在深圳買了套二手房,當時大概花了120萬元,每個月房貸6000元。

2011年,夫妻倆生了個兒子。2016年,夫妻倆又生了個女兒。因為他經常出差,孩子沒人照顧,老婆辭職做起了全職太太。

2015年,深圳房價大漲,家中又有幾十萬元閒錢,考慮孩子以後要上學,以及認為房價會漲不會跌,所以又在原特區內買了套五六十平方米的學位房,總價300多萬元。


我在深圳兩套房,卻不得不去跑滴滴


家裡的錢不夠首付,就拿第一套房找人搞了70萬元抵押貸款,湊在一起付了首付,貸款260萬元,月供1.7萬元。70萬元的抵押貸一個月也要還七八千元。

公司要安排他出國,但因為家庭條件去不了,最終無奈選擇離職。出去找工作,機會寥寥可數,到一些小公司面試,基本月薪也是稅前不到兩萬。

他打算把學位房賣掉,但以現在行情,本來350萬元的房子可能僅能賣300萬元,還完貸款也就不剩什麼錢了。

離職後,原來所持十幾萬股票可以換幾十萬元,但只能償還一套房的抵押貸款。

就算把學位房賣掉,再找個稅前兩萬元、稅後1萬多元的工作,但要負擔每月6000元房貸、兩個孩子上學以及養家,完全入不敷出。

人到中年,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二胎,為了孩子的教育,加大家庭負債槓桿,購置學區房,因工作上的變故以及房價的低迷,整個家庭一下子就陷入了財務危機中。

事實上,主人公離職之前收入並不低,每年收入也有50萬以上,這還不算獎金和分紅。

只是在失去穩定的收入來源後,他無法像以前那樣繼續享受慾望帶來的滿足感,由此引發了不安,陷入了一種本可以避免的所謂的對“中年財務危機”的焦慮之中罷了。


我在深圳兩套房,卻不得不去跑滴滴


圖 | 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