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預防體系如何提早建立,一場被忽視的模擬推演

如今,本來在中國率先引發傳播的新冠狀病毒肺炎,現在正在全球擴散。根據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最新數據,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37371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徵。

其實,早在去年,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對病毒肆虐全球進行了模擬。這次模擬演練是很有意義的,它召集專家們探討美國和世界應對重大疫情的應對方法,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有價值的啟示。

需要注意的是,那次模擬在當時是內部進行的,直到2020年3月9日才在CSIS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官網上公開。項目的負責人是風險與未來預測主管、國際安全項目高級研究員塞繆爾•布蘭南(Samuel Brannen)。2019年初,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智庫熱點新聞追蹤·045期》就發佈過布蘭南的“2019年世界需要關注的五大風險”。


疫情預防體系如何提早建立,一場被忽視的模擬推演

2020年3月9日,CSIS官網首次公開的模擬演練信息

這次模擬進行分析的方法,叫做“情景推演”。類似於一場成人的模擬遊戲,假想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景。在推演過程中,邀請各個領域的專家、政府部門高官,進行長達4~7個小時的大討論。

這次推演中,CSIS邀請了20名不同領域的專家,包括生物科學、國家安全、經濟學、社會學等領域,還有美國政府的現任高官。


疫情預防體系如何提早建立,一場被忽視的模擬推演

模擬的未來情景是一種新型的高傳染性冠狀病毒,在各種情景的壓力下,比如資源短缺、國際關係惡化、經濟下跌等等,這些各個領域的專家們共同討論應對策略,面對各種情況進行抉擇。

推演開始後,主持人不斷給虛擬場景中的資源、國家體制和國際關係施壓,比如縮減醫療資源,惡化國家之間的關係,讓這些專家們陷入困境,一次又一次面臨艱難的決策。在推演結束後,最終得出這次模擬場景的全球死亡人數、倖存人數、防治成效。根據這次推演的經驗和結論,專家們會針對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問題,做一些經驗總結,來幫助人們避免或者應對未來的流行病風險。

丨情景推演,不斷施壓

在CSIS的推演中,病毒的源頭是來自德國的生物實驗室。模擬的病毒致死率跟這次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很接近。CSIS假設的病毒致死率是3.125%。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這次真實世界的冠狀病毒致死率約為3.4%。

在傳染性上,模擬的病毒跟真實的病毒也十分相似,爆發之後在全世界迅速傳播。在假設情景中,1號病人在德國的柏林泰格爾機場逗留,然後前往紐約的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途徑幾個目的地後,病毒開始迅速傳播。三個月後,病毒在歐洲,北美,東北亞和中東蔓延。

跟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一樣,在國家正式採取措施的時候,病毒已經開始蔓延了。在假設情境中,政府首先採取短期措施來試圖減緩病毒的擴散,比如旅行禁令和邊境禁運。但是這些措施並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在大規模採取措施之前,病毒已經非常難以控制了。


疫情預防體系如何提早建立,一場被忽視的模擬推演

推演情景中的經濟活動大大放緩。政府的旅行禁令還導致了意想不到的後果,比如國際關係惡化,貿易往來中斷。推演情景中,還假設美國用財政刺激,希望能夠穩定市場,刺激經濟增長。這個當初的假設在今天已經成為了現實:3月3日,美聯儲宣佈降息0.5個百分點。在未來特朗普還有可能給美聯儲繼續施壓。

就跟今天正在發生的一樣,推演情景中,各國政府、生物研究所和藥物製造商都在競相開發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療法和疫苗。但是,由於研究和臨床試驗的時間很長,需要花費一年多的時間來開發真正有效的療法或疫苗。這一點跟美國衛生官員預測的冠狀病毒疫苗開發時間相符合。

關於這次推演的最終結果,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能從中看出,虛擬的情景推演的確是暴露了不少現實問題。

就拿美國政府來說,專家們認為,美國的國家領導人沒有將健康作為美國的國家安全問題來重視。國會很少舉行有關該主題的聽證會,尤其值得批評的是國防委員會。特朗普上任後,一直在削減衛生部門的預算和人員佈置,2018年白宮取消了國家安全委員會在流行病應對方面的專門職位,共減少了約150億美元的衛生支出。

回顧那次已經成為了現實的“推演”,CSIS的專家們進行了總結,並給出了建議:

- 早期的預防措施至關重要,尤其是全球衛生醫療的投入。這方面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進展,比如在2014-2016年埃博拉危機之後,美國各部門、世界衛生組織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包括撥款給CDC“傳染病快速反應儲備基金”5000萬美元。但是專家們認為這不過只是個開始,未來需要做的還遠遠不夠。

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由於預防工作不足暴露出了不少問題。據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估計,僅口罩缺口就高達2.7億個。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史蒂夫·哈恩警告稱,美國醫療物資或將“嚴重短缺”,有約20種藥物或其原材料只能從中國獲得。

- 信息透明化,讓民眾瞭解可信賴的可靠消息源。現在有很多偽科學、假科學的傳播,給疫情的控制帶來了不良影響。對虛假信息的源頭控制,對於建立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是極其重要的。

除此之外政府的信息也應該透明。就拿這次新冠病毒來說,美國媒體披露,研究人員檢查華盛頓州兩個感染病例的基因組後發現,病毒可能在該州已傳播了數週,至少感染1500人。但全美負責防疫事務的美國副總統彭斯卻要求“口徑一致”,理由是“防止白宮和專家傳遞混淆矛盾信息”,甚至連曾經為六位美國總統提供過保衛生安全方面建議的頂尖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西博士也被“禁言”。

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最高助手內德·普萊斯公開批評說,“我們非常需要福西博士,因為沒有人比他更有權威或經驗。讓福西沉默就是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讓事實和科學沉默。”

- 國際之間的合作需要加強。在模擬的推演中,貿易局勢緊張,國家之間的摩擦加劇,導致世界衛生組織無法正常開展工作,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儘管有世界衛生組織這樣協調全球資源的機構,然而在這樣的危機時期,各國之間的協作和配合並沒有充分調動。尤其是在歐盟國家,各國在應對疫情時都是獨自決定相應措施,與藥品有關的出口限制導致的摩擦也不在少數。

因此專家呼籲,疫情的下一階段的防治措施,需要世界各國全面公開信息,建立聯合開放的機制,一起應對全球疫情的變化。畢竟全球化是我們不可逆轉的時代主流。

- 私營企業對疫情控制所能發揮的巨大作用。在療法和疫苗的研發中,掌握大多數創新技術的是私營企業。比如現在疫苗研發進展中,“政府-企業”模式的合作機構“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s)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CSIS在Politico網站的一篇文章認為,這次在現實世界中爆發的新冠病毒,某種意義上來看有可能是幸運的: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先進的科學基礎和成熟的治理體系,從而有效控制了這次疫情。但是,未來下一次疫情的爆發,很可能發生在另一個貧窮、治理體系薄弱且公共衛生基礎設施薄弱的國家。如果這樣的事件再次發生,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丨新型病毒:Clade X

CSIS提到,他們並不是第一個用“情景推演”來探討應對未來的機構。在2018年6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就進行了一場名為“Clade X”的情景推演。研究人員請來了現任和前任美國政府高官,模擬了一場全球性傳染病爆發,同時在網上直播。他們希望利用這次模擬來展示美國高層部署指揮能力,並探討美國和世界需要怎樣做才能防止傳染病大爆發對人類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疫情預防體系如何提早建立,一場被忽視的模擬推演

這場長達一天的測試虛擬了一個新型病毒:Clade X。病毒主要通過飛沫進行傳播,沒有已知的抗病毒藥物或疫苗對其有效。因為沒有人對這種新型病毒有免疫力,病毒在大城市裡肆虐。當全球死亡人數上升到一億時,醫療系統癱瘓,恐慌蔓延,股票市場崩潰,美國總統及多名國會議員病情危重。

在模擬中,政府官員們面臨著艱難地抉擇:

- 是否應該禁止所有來自德國和委內瑞拉的旅客入境?

- 怎樣面對民眾的壓力?

- 美國在增援人員已經大量派往中東的時候,是否應該像約旦增援?

- 如果我們開發出了疫苗,誰應該拿到第一批產品?政府官員,孩子,或是懷孕的女性?或是一個隨機的搖號系統?

要回答這些問題格外艱難。雖然這些政府官員自身都有數十年在健康安全、國家政策和法規方面的經驗,他們仍然感覺力不從心。當一天的模擬結束,因為沒有在模擬的20個月中研發出新的疫苗,全球死亡人數高達一億五千萬人。

情景推演所帶來的價值是很有啟發意義的。它能夠展示美國高層部署指揮能力,社會面對突發大規模傳染病的應變能力,並探討美國和世界未來應該怎樣做,才能防止傳染病大爆發對人類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推演結束後的分析報告會提供給美國政府、國會議員、企業高層和其它關鍵部門,給出如何在危機發生之前進行應對的建議。

在這次推演結束後,約翰·霍普金斯健康安全中心總結了幾點關鍵對策。

1. 疫苗和藥物的研發和生產週期應當從幾年縮短至幾個月。現在我們還不具備這種能力,但是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些創新科技帶來的曙光。自我擴增型(self-amplifying) mRNA疫苗和重組桿狀病毒(baculovirus recombinant) 疫苗可能可以幫助縮短研發週期。合成生物學和3D打印也有望加快製造速度。

2.建立可靠的全球健康安全系統。現有的全球健康安全系統是圍繞2005年WHO的國際衛生條例展開的。但是,條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當前並沒有被充分意識到,國際間的合作也還沒有逐步成型。

3. 國家公共衛生系統需要足夠強大,來面對大爆發造成的挑戰。公共衛生系統不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更需要一筆特定的資金用來為傳染病爆發作準備,用於建立監測和疾病檢測系統、快速建模、有效的風險傳播、以及強大的實驗室系統。

4. 需要建立全國性的危機應對計劃。一場傳染病大爆發並不僅僅是某個部門的責任。合作至關重要,從公共衛生系統,到醫療機構,到緊急救助,再到非政府組織、政府官員、執法部門、以及全國民眾。在疫情爆發的複雜情況下,往往無法通過臨時的死板命令作出最有利的決策;在疫情發生前就聯繫各部門做好詳細的部署,以便在疫情爆發時各司其職才是最重要的。

5. 監管可能帶來疫情風險的科研項目。新的傳染病可能來自於原始森林深處,也可能來自於實驗室裡人們的雙手。對於實驗室中的危機,只有做到早預防、早審查,才能防止它們洩漏後造成大量傷害。

6. 對傳染病突發事件的預防、檢測和反應應該上升到國家安全級別。也應當把健康、醫學、生命科學的專家帶到政策制定和危機應對的過程中來。

除了用“情景推演”來模擬病毒,CSIS還模擬了另外兩個未來情景:第一個是中國採用人工智能來強化軍事力量;第二個是針對美國的大型國家網絡攻擊和大規模虛假信息宣傳活動。

由於這兩次情景模擬並未對外公開,所以我們尚不清楚這兩次推演的結果是什麼。但不能否認,面對未來可能的情況,及時作出預測並且採取行動,是應對未來突發情況的強大工具。我們要掌握正確的預測未來方法,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為未來做好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