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东山再起,而不是西山、南山、北山,其他几个山都是啥

为什么是东山再起,而不是西山、南山、北山,其他几个山都是啥

引言:东山再起,绝对是一句充满壮志的豪言,无论多么失败,只要喊出东山再起,一切都还有重来的机会,可为什么是东山再起,而不是西山、南山、北山呢?我们一起来说说

01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山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公元383年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一直都是由前秦统一。

后来前秦向南方的东晋发起侵略战争,企图吞并南方,一统天下。

当时东晋的兵力只有八万人,而前秦却有八十余大军,实力相差极其悬殊。

不过东晋凭借英勇的抵抗,最终赢了这场入侵的战斗。

缔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军事神话。

为什么是东山再起,而不是西山、南山、北山,其他几个山都是啥

淝水之战以少胜多

那么淝水之战跟东山再起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非常大,因为东山再起说的就是淝水之战的东晋指挥官谢安。

02名士谢安

谢安出身于东晋时期的名门世家。

谢安四岁的时候,就得到名士桓彝的大加赞赏;长大以后又得到宰相王导的器重。

在当时的上层社会名声非常的高,朝廷经常征召谢安上朝为官。

当时谢安励志做一名洒脱的名士,寄情于祖国的大好河山和诗情画意之中。

为什么是东山再起,而不是西山、南山、北山,其他几个山都是啥

东晋名士谢安

对官场一点也不感兴趣,所以几次都被谢安拒绝了。

为了躲避做官谢安就躲到了会稽郡的东山。

他跟王羲之是非常好的朋友,经常结伴出游,吟诗作乐!

后来朝廷直接找到了东山再次邀请谢安为官,被逼无奈只能应召。

但是只做了一个月,谢安就辞官又回到了东山。

为什么是东山再起,而不是西山、南山、北山,其他几个山都是啥

谢安对官场根本不感兴趣

03东山再起

谢安的弟弟谢万,当时是豫州刺史,担负着守护边疆的重任。

公元359年,谢万北伐前燕失败,念在谢家一直在朝为官,所以被贬为平民。

这件事情对谢家在朝廷的势力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为了挽救整个家族,四十多岁的谢安才决定走出东山,在朝为官。

《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所以后人谢安做官为东山再起,从此流传下来!

为什么是东山再起,而不是西山、南山、北山,其他几个山都是啥

东山再起

04日薄西山

和东山相对的就是西山,东山是再起,而西山是日薄。

有关日薄西山的记载出现在李密的《陈情表》。

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陈情表》可算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孝子文书,情真意切。

而且日薄西山的主角李密和东山再起的主角谢安,有相同的境遇,都是因为拒绝做官。

为什么是东山再起,而不是西山、南山、北山,其他几个山都是啥

第一孝子文书《陈情表》

晋武帝一直逼李密出来做官,李密被逼无奈只能把自己的老母亲搬出来,并且进言了一份《陈情表》。

文章写的可谓是情真意切,全文从李密幼年的不幸,和母亲相依为命一直写到母亲即将离世自己不能尽孝的悲痛。

晋武帝大为感动,于是允许李密在家侍奉母亲直到终了。

中国文学史上一致评价:”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

至于南山和北山历史资料中似乎并没有特殊的记载,如果您发现了可以留言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