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美利堅合眾國(英語: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美國"(United States),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其主體部分位於北美洲中部,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國總面積是937.3萬平方公里,人口3.3億 ,通用英語,是一個移民國家。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美國總統(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縮寫POTUS)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與三軍統帥,有時被稱為Mr. President、The Honorable以及Excellency。

根據1787年通過的美國憲法而設立,行使憲法賦予的行政權,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於1789年4月30日就職,之後至1933的歷任總統均為3月4日就職,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卸職。每屆任期4年,連選連任不得多於2次,也不能擔任總統或執行總統職責超過2年後再被選為總統多於1次。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美國總統被稱為"總統先生",妻子被稱為"第一夫人",家庭被稱為"第一家庭"。美國建國兩百多年以來,前43任總統均為白人男性(主要為英格蘭裔、蘇格蘭裔、愛爾蘭裔6人、荷蘭裔3人、德裔2人),第44任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國總統的權力與影響力極大,不僅影響國內,更是影響世界其它國家。美國總統有著很大的實權,以行政權、軍權為權力中心,總統也是國家的權力中心。

美國總統官邸位於哥倫比亞特區的白宮。總統專用客機被稱為"空軍一號",專用直升機被稱為"海軍陸戰隊一號",美國總統乘坐的坐騎,歷來被稱作"美國一號"。官方的進行曲是《向統帥致敬》。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根據美國憲法,總統須年滿35歲,在美國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國公民或者是在憲法通過時為美國公民(參見: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美國公職只有總統、副總統必須出生時為合眾國公民。

現任總統(第45任)唐納德·特朗普於2017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任美國總統。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1、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 )1789年4月30日—1797年3月4日 無黨派

2、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 )1797年3月4日—1801年3月4日 美國聯邦黨

3、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1801年3月4日—1809年3月4日 民主共和黨

4、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 )1809年3月4日—1817年3月4日民主共和黨

5、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 )1817年3月4日—1825年3月4日 民主共和黨

6、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 )1825年3月4日—1829年3月4日國家共和黨

7、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 )1829年3月4日—1837年3月4日 民主黨

8、馬丁·範布倫(Martin van Buren )1837年3月4日—1841年3月4日 民主黨

9、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 )1841年3月4日—1841年4月4日 輝格黨

10、約翰·泰勒(John Tyler )1841年4月4日—1845年3月4日 輝格黨

11、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James Knox Polk )1845年3月4日—1849年3月4日 民主黨

12、扎卡里·泰勒(Zachary Taylor ),1849年3月4日—1850年7月9日 [7] 輝格黨

13、米勒德·菲爾莫爾(Millard Fillmore )1850年3月4日—1853年3月4日 輝格黨

14、福蘭克林·皮爾斯(Franklin Pierce )1853年3月4日—1857年3月4日 民主黨

15、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 )1857年3月4日—1861年3月4日 民主黨

16、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1861年3月4日—1865年4月15日共和黨

17、安德魯·約翰遜(Andrew Johnson )1865年4月15日—1869年3月4日 民主黨

18、尤里西斯·格蘭特(Ulysses Grant )1869年3月4日—1877年3月4日 共和黨

19、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Rutherford B. Hays )1877年3月4日—1881年3月4日 共和黨

20、詹姆斯·加菲爾德(James Garfield )1881年3月4日—1881年9月19日共和黨

21、切斯特·艾倫·阿瑟(Chester A.Arthur )1881年9月19日—1885年3月4日 共和黨

22、格羅佛·克利夫蘭(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1885年3月4日—1889年3月4日民主黨

23、本傑明·哈里森(Benjamin Harrison )1889年3月4日—1893年3月4日 共和黨

24、格羅佛·克利夫蘭(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1893年3月4日—1897年3月4日 民主黨

25、威廉·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 )1897年3月4日—1901年9月14日 共和黨

26、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1901年9月14日—1909年3月4日 共和黨

27、威廉·霍華德·塔夫脫(William Howard Taft )1909年3月4日—1913年3月4日 共和黨

28、伍德羅·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 )1913年3月4日—1921年3月4日 民主黨

29、沃倫·甘梅利爾·哈定(Warren Gamaliel Harding )1921年3月4日—1923年8月2日 共和黨

30、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 )1923年8月2日—1929年3月4日 共和黨

31、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 )1929年3月4日—1933年3月4日 共和黨

32、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 )1933年3月4日—1945年4月12日 民主黨

33、哈里·S·杜魯門(Harry S.Truman )1945年4月12日—1953年1月20日 民主黨

34、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Dwight D.Eisenhower )1953年1月20日—1961年1月20日 共和黨

35、約翰·肯尼迪(John F.Kennedy )1961年1月20日—1963年11月22日 民主黨

36、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 )1963年11月22日—1969年1月20日 民主黨

37、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 )1969年1月20日—1974年8月9日 共和黨

38、傑拉爾德·福特(Gerald Ford )1974年8月9日—1977年1月20日 共和黨

39、吉米·卡特(Jimmy Carter )1977年1月20日—1981年1月20日 民主黨

40、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 )1981年1月20日—1989年1月20日 共和黨

41、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 )1989年1月20日—1993年1月20日 共和黨

42、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 )1993年1月20日—2001年1月20日 民主黨

43、喬治·沃克·布什(George W Bush )2001年1月20日—2009年1月20日 共和黨

44、貝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 )2009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 民主黨

45、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2017年1月20日—今 共和黨

8位美國總統死於任上,其中四人是自然死亡:

1、哈里遜(1841年4月4日,肺炎。)

2、泰勒(1850年)

3、哈丁(1923年)

4、羅斯福(1945年4月12日,腦溢血。)

另外四位總統遭人謀殺:

1、林肯1865年被南方奴隸主謀殺。

2、加菲爾德在上任半年後的1881年被一個謀官未成者暗殺。

3、麥金1901年。

4、肯尼迪1963年11月22日在達拉斯遇刺身亡。

在美國曆史上共有三位總統受到彈劾,他們分別是:第17位總統安德魯·約翰遜、因為"水門事件"遭國會彈劾的第37位總統尼克松總統以及因為"萊溫斯基性醜聞"而要遭受彈劾的克林頓總統。

下面分別簡單介紹一下:

1、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 )1789年4月30日—1797年3月4日 無黨派;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美國傑出的資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革命家,美國國父、首任總統。

華盛頓出身於弗吉尼亞一富有家庭,早年當過測量員,後曾加入英軍參與法國印第安人戰爭,1759-1774年為弗吉尼亞下議院議員,帶頭反對英國統治。 1775年至1783年在美國獨立戰爭中任大陸軍的總司令。1787年主持制憲會議,制定《美國憲法》以取代《邦聯條例》。1789年,當選美國總統(其同時也成為全世界第一位以"總統"為稱號的國家元首),1793年贏得連任,一直擔任總統直到1797年。他在兩屆的任期中設立了影響深遠的政策和傳統。在兩屆任期結束後,他自願放棄權力不再謀求續任,後在弗農山莊逝世。

在政治思想上,華盛頓主張國家獨立,反對殖民統治;堅持國家統一和團結,反對分裂和傾軋;堅持共和制,反對君主制;認為權力永遠屬於人民,還認為各國人民都有權建立它認為最能幸福地生活下去的那種政體的政府。他沒有致力於在聯邦層面廢除奴隸制,但在遺囑中聲明解放他自己的黑奴。其作品集收入《華盛頓選集》等。

2、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 )1797年3月4日—1801年3月4日 美國聯邦黨

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1735年10月30日-1826年7月4日),美國第一任副總統(1789年-1797年),其後接替喬治·華盛頓成為美國第二任總統(1797年-1801年),同時亞當斯也是第一位由總檢察長帶領宣誓的美國總統。

約翰·亞當斯是《獨立宣言》起草委員會的五個成員之一,被譽為"美國獨立的巨人"。由於他任職期間在內政、外交方面均無明顯成就,1800年競選總統時被托馬斯·傑斐遜擊敗。1826年7月4日去世。

約翰·亞當斯是《獨立宣言》簽署者之一,被美國人視為最重要的開國元勳之一,同華盛頓、傑斐遜和富蘭克林齊名。 他的長子約翰·昆西·亞當斯後當選為美國第6任總統。 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25名。

3、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1801年3月4日—1809年3月4日 民主共和黨

托馬斯·傑斐遜(英語:Thomas 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1801年─1809年),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國開國元勳之一,與華盛頓、本傑明·富蘭克林並稱為美利堅開國三傑。

除了政治事業外,傑斐遜同時也是農業學、園藝學、建築學、詞源學、考古學、數學、密碼學、測量學與古生物學等學科的專家;又身兼作家、律師與小提琴手;也是弗吉尼亞大學的創辦人。許多人認為他是歷任美國總統中智慧最高者。

他在任期間保護農業,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從法國手中購買路易斯安那州,使美國領土近乎增加了一倍。

4、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 )1809年3月4日—1817年3月4日民主共和黨

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1751年3月16日—1836年6月28日),美國第四任總統(1809年—1817年)。他與約翰·傑伊及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共同編寫《聯邦黨人文集》,亦被一些人視為"美國憲法之父"。他也是一名共濟會成員。曾擔任州眾議員(1776年)、州參議員(1784年—1786年)、大陸會議代表(1780年—1783年)、聯邦眾議員(1789年—1797年)和國務卿(1801年—1809年在傑斐遜總統下)。他還是制憲會議的主要人物、北部聯邦黨人文件的起草人之一、民主共和黨的組織者。

5、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 )1817年3月4日—1825年3月4日 民主共和黨

詹姆斯·門羅(James Monroe,1758年4月28日—1831年7月4日),美國第5任總統,出生於美國弗吉尼亞州威斯特摩蘭縣(Westmoreland County,Virginia),出身在蘇格蘭移民的小農場主家庭,家境並不富裕,父親是農場主。詹姆斯·門羅就學於弗吉尼亞州的威廉瑪麗學院,中途輟學參加獨立戰爭。1782年被選入弗吉尼亞議會,1790年選入美國參議院,1794年任駐法公使,1799—1802年任弗吉尼亞州長,1803年任駐英公使。1811年任國務卿,1816年當選總統,1820年連任。

6、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 )1825年3月4日—1829年3月4日國家共和黨

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1767年7月11日-1848年2月23日)是美國第六任總統(1825年-1829年)。他是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及第一夫人愛比蓋爾·亞當斯的長子。

在詹姆斯·門羅時期擔任美國國務卿,並發展"門羅主義"。解決與英國的許多糾紛,從西班牙手中取得佛羅里達,因此,被認為是美國曆史上"最有成就的國務卿之一"。

1825年,來自國家共和黨的亞當斯當選總統。1828年美國總統選舉連任失敗,1829年卸任後被選為國會眾議員,是唯一一位當選美國眾議員的卸任總統,擔任眾議員直至逝世。

7、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 )1829年3月4日—1837年3月4日 民主黨

安德魯·傑克遜(英語:Andrew Jackson,1767年3月15日─1845年6月8日),美國第7任總統(1829—1837年)、首任佛羅里達州州長、新奧爾良之役戰爭英雄、民主黨創建者之一,傑克遜式民主因他而得名。在美國政治史上,1820年代與1830年代的第二黨體系(Second Party System)以他為極端的象徵。

8、馬丁·範布倫(Martin van Buren )1837年3月4日—1841年3月4日 民主黨

馬丁·範布倫(Martin Van Buren,1782年12月5日-1862年7月24日),美國第八任副總統(1833年-1837年)及第八任總統(1837年-1841年),他是《美國獨立宣言》正式簽署後出生的第一位總統。

祖籍荷蘭,是第一位荷蘭裔美國總統。1821年,範布倫當選為美國參議員,後又擔任第十一任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傑克遜總統第一任時,範布倫進入內閣任國務卿。1832年範布倫被提名為傑克遜的副總統(第八任美國副總統),並於1835年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1836年,範布倫擊敗輝格黨(現共和黨前身)的四名對手,當選為總統。四年後競選連任未成。後來又兩度參加競選,皆遭到失敗,從此退出政壇,影息故鄉。1862年7月24日,他於肯德胡克附近自己的莊園中去世。

1962年曆史學家投票排名:馬丁·範布倫在31位總統中排名第17位;在12位"普通總統"中排名第6。他排在門羅之上,塔夫脫之下。

9、 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 )1841年3月4日—1841年4月4日 輝格黨

威廉·亨利·哈里森(英語:William Henry Harrison,1773年2月9日—1841年4月4日),出身於弗吉尼亞種植者貴族家庭。他生於1773年(癸巳年)伯克利,是美國第九任總統(1841年3月4日--1841年4月4日). 哈里森的父親,本傑明·哈里森是一位農場主, 第一屆大陸會議代表, 及《獨立宣言》簽署人之一。威廉·亨利·哈里森在印第安納州打敗肖肖尼印第安人,人稱"提帕卡農英雄"。也是美國曆史上執政時間最短的總統,只有一個月。他不久即患肺炎,在他宣誓就職後1個月即不幸去世。他的孫子是美國第23任總統本傑明·哈里森。

10、 約翰·泰勒(John Tyler )1841年4月4日—1845年3月4日 輝格黨

約翰·泰勒(John Tyler,1790年3月29日-1862年1月18日),第十任美國總統,輝格黨人,是第一個因在任總統逝世而以副總統繼任為總統的人。在他的堅持下,副總統得在繼任總統之後取得和總統一樣的地位。約翰·泰勒1841年就任副總統,一個月後繼任總統,迅速鞏固了手中的權力。在任期間,改組美國海軍;建立美國氣象局;結束了佛羅里達州的第二次塞米諾爾戰爭。1861年初,主持華盛頓和平會議以調解南北方分歧。南北戰爭爆發後,加入美利堅聯盟國的議會,1862年逝世。

11、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James Knox Polk )1845年3月4日—1849年3月4日 民主黨

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1795年11月2日——1849年6月15日),1795年11月2日出生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美國政治家,律師。是美國第11任總統(1845年3月4日——1849年3月4日)。

他是安德魯·傑克遜的忠實門徒,有小山胡桃木之稱,他在1844年大選成僵局時,異軍突起,成為第一個黑馬總統。在短短的四年任期內,完成了對選民的四大承諾:降低關稅;恢復獨立國庫制;解決俄勒岡邊界問題;取得加利福尼亞地區。把美國領土向北擴張到北緯49°線,向西擴張到太平洋,向南幾乎兼併了墨西哥一半領土,今天美國領土的1/4是他取得的,他每天工作18小時以上,而且沒有休閒活動,以至於未老先衰,離開白宮三個月就病逝了,他被歷史學家評為美國最勤奮最有效率的總統。

12、 扎卡里·泰勒(Zachary Taylor ),1849年3月4日—1850年7月9日 [7] 輝格黨

扎卡里·泰勒(Zachary Taylor,1784年11月24日一1850年7月9日),美國政治家,軍事家,第十二任總統。這位戎馬生涯40 載的將軍,曾長期守衛著邊疆陣地,拼殺於墨西哥戰場。他沒有任何政治經歷,是19 世紀40 年代美國統治階級擴張的熱潮把他推到總統候選人的位置,又是以軍功贏得競選勝利而入主白宮。儘管他在戰場上屢屢獲勝,被稱之為"機靈的大老粗"、"最大的英雄",而從政卻不如人意,最後由於派系鬥爭錯綜複雜,使他政務纏身且非常棘手,在任內死於病榻。他是繼威廉·亨利·哈里森之後,第二位死於任內的美國總統。

13、 米勒德·菲爾莫爾(Millard Fillmore )1850年3月4日—1853年3月4日 輝格黨

米勒德·菲爾莫爾(Millard Fillmore,1800年1月7日-1874年3月8日),美國第十三任總統。任內最著名的事蹟是派遣美國東印度艦隊前往日本,並由艦隊司令馬修·培理向幕府送出其親筆國書,促成日本之開國。他對奴隸制一直採取妥協態度,但也為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發揮過重要作用,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他卸任之後,曾再度競選美國總統,但不幸落敗。他是美國曆史上最具爭議的總統之一,對他的評價也曾兩級化。

14、 福蘭克林·皮爾斯(Franklin Pierce )1853年3月4日—1857年3月4日 民主黨

富蘭克林·皮爾斯(Franklin Pierce)(1804年11月23日~ 1869年10月8日),美國總統(1853-1857),這位能力一般、惡習很多的政治神童,在軍內供職時間不長即晉升為將軍。他無大的戰績,但卻有似乎有神庇護。他不僅年輕時有機會青雲直上,而且在總統選舉中爆了冷門,被人們稱為繼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之後的又一黑馬,創造了自詹姆斯·門羅以來從未有的絕對優勢。由於他對南方的同情不能見容於北部各州,促成了國家的分裂,故任滿後便隱退。他是第一位出生於19世紀的美國總統。

15、 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 )1857年3月4日—1861年3月4日 民主黨

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 ,1791年4月23日——1868年6月1日)是美國第15任總統,生於賓夕法尼亞州。布坎南出任總統時,正值美國處於歷史上的一個重大關頭。當時,南北雙方在奴隸制問題上的鬥爭愈演愈烈。他儘管為避免南北分裂作過不少努力,但還是無力扭轉局勢,後來內戰終於爆發。而他的繼任者正是帶領北方贏得戰爭,廢除奴隸制的林肯總統。

16、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1861年3月4日—1865年4月15日共和黨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國政治家、戰略家、第16任總統。林肯是首位共和黨籍總統,在任期間主導廢除了美國黑人奴隸制。

1834年8月,林肯作為輝格黨人當選為伊利諾伊州議員。1856年,林肯退出輝格黨,參加新成立的共和黨。1860年11月,林肯當選美國總統。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後,林肯簽署了《宅地法》、頒佈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為北方獲得南北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1864年11月8日,林肯再次當選為美國總統。1865年4月14日,林肯被約翰·布斯暗殺,次日上午與世長辭,年僅56歲,是第一位遭遇刺殺的美國總統。

在美國爆發南北戰爭期間,林肯堅決反對國家分裂。他廢除了叛亂各州的奴隸制,擊敗了南方分離勢力,維護了美利堅聯邦及其領土上不分人種、人人生而平等的權利。

2006年,亞伯拉罕·林肯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1名。 [1] 2008年,英國《泰晤士報》對43位美國總統分別以不同的標準進行"最偉大總統"排名,亞伯拉罕·林肯列為第一。

17、 安德魯·約翰遜(Andrew Johnson )1865年4月15日—1869年3月4日 民主黨

安德魯·約翰遜(Andrew Johnson,1808年12月29日一1875年7月31日)是美國第17任總統。幼時家境貧寒,當過徒工,後來做過裁縫。1857年當選為國會參議員。在1864年美國總統大選時,他是在南北戰爭時期參議院裡受到北方歡迎和林肯總統信任的唯一的南方人,並被林肯提名為副總統候選人。

隨後,他脫離民主黨而加入共和黨。1864年大選時,當選為副總統。在亞伯拉罕·林肯遇刺身亡後,他繼任為美國第17任總統。由於在南方重建上採取妥協立場(他曾兩次擔任田納西州州長),與國會的共和黨議員意見不合,使他成為美國曆史上首位被提出彈劾議案的總統(1868年)。最終在參議院以一票之微避過罷免的命運。儘管如此,他任期內依然有一定政績,其中包括《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的通過和購買阿拉斯加。

18、 尤里西斯·格蘭特(Ulysses Grant )1869年3月4日—1877年3月4日 共和黨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英文名:Ulysses Simpson Grant,1822年4月27日—1885年7月23日),美國軍事家、陸軍上將、第18任美國總統,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從西點軍校畢業的總統。

格蘭特在美國南北戰爭後期任聯邦軍總司令,屢建奇功。但能征慣戰並不等於善於理政,格蘭特的平平政績與他的赫赫戰功成為明顯對照。特別是在第二次總統任期內,他對南方奴隸主妥協讓步以及對貪汙腐化的屬員採取姑息縱容態度,引起了選民的普遍不滿。格蘭特卸職後曾周遊世界,並想在政治上東山再起,但未能如願。晚年經商失敗,抑鬱病逝。

19、 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Rutherford B. Hays )1877年3月4日—1881年3月4日 共和黨

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Rutherford Birchard Hayes,1822年10月4日——1893年1月17日),美國第 19任總統,出生於俄亥俄州。南北戰爭時期,因軍功屢次晉升,直至志願軍少將。戰後開始政治生涯。兩度當選國會議員,三度出任俄亥俄州州長,以"為人正直和辦事有效率"著稱。1876年大選中,因發生了美國曆史上最大一次選票計算糾紛,海斯直至總統就職日前兩天才被宣佈為合法總統。任內努力改善內戰後國內狀況,取得了一些成就。他是第一個接見中國常駐使節的總統。

20、 詹姆斯·加菲爾德(James Garfield )1881年3月4日—1881年9月19日共和黨

詹姆斯·艾伯拉姆·伽菲爾德(英語:James Abram Garfield,1831年11月19日—1881年9月19日),美國政治家、數學家,生於俄亥俄州。美國共和黨人。南北戰爭期間加入北方軍隊,與南方奴隸制軍隊作戰,擁有少將軍銜。1880年加菲爾德當選為第20任總統,他是美國首位具有神職人員身份的總統。就職僅4個月即遭暗槍,是美國第二位被暗殺的總統。他在數學方面的貢獻主要是在勾股定理的證明方面的新成就,他也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數學家出身的總統。他的第一夫人是盧克麗霞·魯道夫,育有五子二女。

21、 切斯特·艾倫·阿瑟(Chester A.Arthur )1881年9月19日—1885年3月4日 共和黨

切斯特·艾倫·阿瑟(Chester Alan Arthur,1829年10月5日—1886年11月18日),美國第21任總統,是威廉·阿瑟和馬爾維娜·斯通·阿瑟八個孩子中的第五個且阿瑟與埃倫·劉易斯·赫恩登於1857年結婚,生有二子一女。原為詹姆斯·加菲爾德的副總統。1881年7月2日總統詹姆斯·加菲爾德遇刺,於在9月19日死亡後,隨即接任為美國第二十一任總統。任職期間他簽署了《排華法案》和《文官改革法》,前者令他飽受爭議,後者則令他倍受讚譽。

22、 格羅佛·克利夫蘭(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1885年3月4日—1889年3月4日民主黨

格羅弗·克利夫蘭(英語:Stephen Cleveland,1837年3月18日—1908年6月24日),美國政治家,第22和24任美國總統,是唯一分開任兩屆的總統,也是內戰後第一個當選總統的民主黨人。在他任期內,自由女神像在紐約市豎立,任期內面臨著機構改革、關稅紛爭、工人罷工等難題。他推行了文官制度改革,免去了近10萬共和黨人的官職並換上了民主黨人;他勒令鐵路公司退出了近8千英畝非法佔用的土地;他力圖維持和制訂有利於民主黨利益的低關稅政策。在後世看來,他是最好的無名總統。同時,他也是第一位接受當時的中國政府首腦(李鴻章)訪美並與之會晤的美國總統。

23、 本傑明·哈里森(Benjamin Harrison )1889年3月4日—1893年3月4日 共和黨

本傑明·哈里森(英語:Benjamin Harrison,1833年8月20日—1901年3月13日),美國第23任總統。他受到良好的教育,畢業於邁阿密大學,畢業後操律師業。南北戰爭期間參加聯邦軍,獲將軍銜。1881年,他成為參議員。1888年,他被共和黨提名總統候選人並在競選中獲勝。上臺時,美國工業化臻於完成,經濟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哈里森順應潮流,制定了旨在穩定局勢、防止社會動盪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對外,哈里森積極擴大美國影響,組織召開了第一屆泛美會議,成立泛美聯盟。哈里森政府還與許多國家簽訂了貿易互惠協定。

24、 格羅佛·克利夫蘭(Stephen Grover Cleveland )1893年3月4日—1897年3月4日 民主黨

格羅弗·克利夫蘭(英語:Stephen Cleveland,1837年3月18日—1908年6月24日),美國政治家,第22和24任美國總統,是唯一分開任兩屆的總統,也是內戰後第一個當選總統的民主黨人。在他任期內,自由女神像在紐約市豎立,任期內面臨著機構改革、關稅紛爭、工人罷工等難題。他推行了文官制度改革,免去了近10萬共和黨人的官職並換上了民主黨人;他勒令鐵路公司退出了近8千英畝非法佔用的土地;他力圖維持和制訂有利於民主黨利益的低關稅政策。在後世看來,他是最好的無名總統。同時,他也是第一位接受當時的中國政府首腦(李鴻章)訪美並與之會晤的美國總統。

25、 威廉·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 )1897年3月4日—1901年9月14日 共和黨

威廉·麥金萊(英語:William Mckinley,1843年1月29日—-1901年9月14日)是美國第25任(第29屆)總統。他18歲從軍。南北戰爭結束後,22歲的他以少校軍銜退伍,先後當過律師、縣檢察官、眾議員和州長,1897年當選為總統。執政後,他採取提高關稅和穩定貨幣的政策,加上其他措施,美國的經濟有了很大起色,麥金萊從而獲得"繁榮總統"的美名。對外發動美西戰爭。在布法羅被無政府主義者刺殺,享年58歲。麥金萊是美國立國後被刺身亡的第三位總統。

26、 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1901年9月14日—1909年3月4日 共和黨

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858年10月27日—1919年1月6日),又譯狄奧多·羅斯福,人稱老羅斯福,暱稱泰迪(Teddy),美國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第26任美國總統。

曾任美國海軍部副部長,參與美西戰爭,並在古巴的聖地亞哥戰役中戰功卓越,獲得聖胡安山英雄的稱號。1900年當選副總統,1901年總統威廉·麥金萊被無政府主義者刺殺身亡,他繼任成為美國總統,時年42歲,是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在任總統。他的獨特個性和改革主義政策,使他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西奧多·羅斯福在總統任期內,對國內的主要貢獻是建立資源保護政策,保護了森林、礦物、石油等資源;建立公平交易法案,推動勞工與資本家和解。對外奉行門羅主義,實行擴張政策,建設強大軍隊,干涉美洲事務。羅斯福因成功地調停了日俄戰爭,獲得190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是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美國人。1908年卸任後,西奧多·羅斯福與共和黨意見有分歧,於是脫黨,代表進步黨參選總統,試圖東山再起;但敗於美國民主黨的候選人伍德羅·威爾遜,從此退出政壇。1919年1月6日,羅斯福逝世,享年61歲。

西奧多·羅斯福的遠房侄子富蘭克林·羅斯福日後也當選為美國總統 ,故在中文環境裡常稱富蘭克林·羅斯福為"小羅斯福"。2006年6月26日,他再次成為《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西奧多·羅斯福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15名。

27、 威廉·霍華德·塔夫脫(William Howard Taft )1909年3月4日—1913年3月4日 共和黨

威廉 霍華德 塔夫脫(英語:William Howard Taft,1857年9月15日—1930年3月8日),第34任司法部長阿方索·塔夫脫之子。美國第27任總統(1909—1913),在卸任後又擔任過聯邦首席大法官(1921—1930)。在當選總統之前,塔夫脫是一位共和黨人,1887年當選為辛辛那提市最高法院法官,1890年被任命為美國司法部副部長,1891年被任命為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第六巡迴區法官。1900年塔夫脫被總統威廉 麥金萊任命為菲律賓總督,1904年被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任命為陸軍部部長,1908年在總統大選中獲勝,1909年成為美國第27任總統,1921年被哈定總統任命為美國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

28、 伍德羅·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 )1913年3月4日—1921年3月4日 民主黨

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英語: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出生於美國弗吉尼亞州,在佐治亞和南卡長大,博士、文學家、政治家、美國第28任總統。

少年時代就醉心於政治,四度出任英國首相的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是他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威爾遜16歲進入戴維森學院,29歲獲博士學位,30歲開始在大學任教。1902年發表的《美國人民史》被認為是其學術上的最高成就。同年威爾遜出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1909年當選為新澤西州長。1912年總統大選中,由於西奧多·羅斯福和威廉·塔夫脫的競爭分散了共和黨選票,以民主黨人身份當選總統。1883年,伍德羅·威爾遜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生院,並在3年後獲得歷史與政治科學的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為《議會制政府:對美國政治的研究》(Congressional Government: A Study in American Politics)。畢業後,先後在Bryn Mawr學院(1885-1888)和衛斯理大學(1888-1890)任學術職。

威爾遜是唯一一名擁有哲學博士頭銜的美國總統(法學博士銜除外),也是唯一一名任總統以前曾在新澤西州擔任公職的美國總統 。1919年,威爾遜被授予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1962年曆史學家對31位總統的投票排名,威爾遜高居前4位。

29、 沃倫·甘梅利爾·哈定(Warren Gamaliel Harding )1921年3月4日—1923年8月2日 共和黨

沃倫·甘梅利爾·哈定(英語:Warren Gamaliel Harding,1865年11月2日—1923年8月2日),美國第29任總統( 任期1921年3月4日--1923年8月2日),出生於俄亥俄州,在任期內去世。1865年,父親喬治·哈定在南北戰爭時應徵入伍,後教過書,從過醫。母親菲比是個醫生。哈定在農村長大,先當一個小報記者。他與弗洛倫斯·克林·德沃爾夫於1891年結婚,婚後,弗洛倫斯經營報紙來支持哈定投身政界。

30、 卡爾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 )1923年8月2日—1929年3月4日 共和黨

約翰·卡爾文·柯立芝(英語:John Calvin Coolidge,Jr.,1872年7月4日-1933年1月5日)。柯立芝畢業於美國雪城大學,美國第30任總統,共和黨籍。佛蒙特州律師出身,在馬薩諸塞州政界奮鬥多年後成為州長。1920年大選時作為沃倫·哈定的競選夥伴成功當選第29任美國副總統。1923年,哈定在任內病逝,柯立芝隨即遞補為總統。1924年大選連任成功。政治上主張小政府,以古典自由派保守主義聞名。

31、 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 )1929年3月4日—1933年3月4日 共和黨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1874年8月10日—1964年10月20日),曾給自己取中文名"胡華" [1] ,後大多將其姓譯作胡佛,美國第31任總統。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生於愛荷華州,畢業於斯坦福大學,作為一個採礦工程師。1897年,胡佛與羅·亨利結婚。亨利受過良好的教育,婚後成為胡佛的賢內助。他們有兩個兒子。胡佛為一家公司所僱用去了澳大利亞,後來到中國,在一傢俬人企業公司工作,作為中國主要的工程師。他在1953年被任命為艾森豪威爾總統的委託主席。在1964年10月20日,胡佛逝世於紐約。24歲的胡佛曾作為美國"白領"被派往中國河北唐山的開灤煤礦"打工"。

32、 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 )1933年3月4日—1945年4月12日 民主黨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英語: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簡稱為FDR,華人將其稱為"小羅斯福",是美國第32任總統,美國曆史上首位連任四屆(病逝於第四屆任期中)的總統。

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羅斯福 推行新政以提供失業救濟與復甦經濟,併成立眾多機構來改革經濟和銀行體系,從經濟危機的深淵中挽救了美國,他所發起的一些計劃仍繼續在國家的商貿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在其任內設立的一些制度仍然保留至今。羅斯福曾促成了政黨重組,他與其妻埃莉諾·羅斯福是美國現代自由主義的典範。

羅斯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陣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941年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羅斯福力主對日本宣戰,並引進了價格管制和配給。羅斯福以租借法案使美國轉變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使美國成為同盟國主要的軍火供應商和融資者,也使得美國國內產業大幅擴張,實現充分就業。二戰後期同盟國逐漸扭轉形勢後,羅斯福對塑造戰後世界秩序發揮了關鍵作用,其影響力在雅爾塔會議及聯合國的成立中尤其明顯。後來,在美國協助下,盟軍擊敗德國、意大利和日本。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在佐治亞州的溫泉因突發腦溢血去世。

羅斯福是美國迄今為止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統。羅斯福曾多次被評為美國最佳總統 ,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4名。

33、 哈里·S·杜魯門(Harry S.Truman )1945年4月12日—1953年1月20日 民主黨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哈里·S·杜魯門(英文:Harry S. Truman,1884年5月8日-1972年12月26日),其姓氏早年在中國被譯作"褚盟" ,美國民主黨政治家。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杜魯門在法國帶領一支炮兵部隊 。1922年,當選為密蘇里州傑克遜縣法院的法官 [3] 。1935至1944年任聯邦參議員 。1945年,擔任第34任美國副總統 [4] 。1945年4月至1953年擔任第33任美國總統 。1953年卸任回鄉 [5] 。1972年12月26日,杜魯門在堪薩斯城病故,享年88歲 。

杜魯門執政期間,主要整頓了美國政府機構;完善總統任期與繼任制;提出有關就業、住房、民權等方面的立法;提出"杜魯門主義";向國會提出在經濟方面援助西歐,並被批准。

34、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Dwight D.Eisenhower )1953年1月20日—1961年1月20日 共和黨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國第34任總統、五星上將,政治家,軍事家。

艾森豪威爾1915年畢業於西點軍校。1944年任歐洲盟軍最高司令,晉升為五星上將。1952年競選總統獲勝,成為美國第34任總統,1956年再次競選獲勝,蟬聯總統。1969年3月28日在華盛頓因心臟病去世,享年78歲。

艾森豪威爾任職8年期間,美國社會經歷了戰後最安定、繁榮的時期,上任後半年簽訂《朝鮮停戰協定》,支持所有反對蘇聯及共產黨的政權

35、 約翰·肯尼迪(John F.Kennedy )1961年1月20日—1963年11月22日 民主黨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約翰·肯尼迪(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全名:約翰·菲茨傑爾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也被稱作約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傑克·肯尼迪Jack Kennedy、JFK),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布魯克萊恩,美國政治家、軍人,第35任美國總統 。

1940年肯尼迪從哈佛大學畢業。1940年加入美國陸軍的青年。1948年至1950年擔任眾議員。1957年獲得普利策獎 。1960年當選為第35任美國總統 。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11月25日遺體被安葬在華盛頓國家公墓 。逝世後有很多紀念活動和建築,包括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肯尼迪號航空母艦、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約翰·肯尼迪圖書館等 。

1961年1月20日到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總統任期內,奉行"新邊疆"政策,擴大社會福利,發展教育事業;創建了和平隊;在經濟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

36、 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 )1963年11月22日—1969年1月20日 民主黨

林登·貝恩斯·約翰遜(1908年8月27日—1973年1月22日),美國第36任總統。

約翰遜1930年畢業於德克薩斯州西南師範學院;1935年至1937年任全國青年總署得克薩斯州公署署長;1937年國會補缺選舉中當選為眾議員,並任眾議院海軍委員會委員;1941年至1942年在海軍服役;1953年起任參議院民主黨多數派領袖;1963年11月繼任美國總統。

約翰遜繼任後,他提出有關人權、減稅、反窮困和資源保護的立法,得以批准;他提出了建立"偉大的社會"的計劃,並出臺了一些實際措施,也取得了某些成效;他提請國會通過的立法比20世紀內任何一個總統在任何一屆國會所提出的都要多。

37、 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 )1969年1月20日—1974年8月9日 共和黨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年1月9日-1994年4月22日),其姓氏又譯作尼克森,美國第34任副總統及第37任總統。

生於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附近的約巴林達鎮,愛爾蘭人後裔。父親是汽車加油站和百貨店老闆。尼克松畢業於惠蒂爾學院和杜克大學,先當律師,後入海軍,復員後曾兩次選入參議院。1952年參加副總統競選成功,任副總統4年。1960年、1964年兩度競選總統失敗。1968年參加總統競選獲勝。1972年謀求連任成功。執政後,尼克松對內的目標是抑制通貨膨脹,重振美國經濟。對外,提出尼克松主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直接接觸,於1972年實現訪華,打開了兩國關係的大門。1973年,結束了越南戰爭。同年,蘇聯領導人回訪美國,雙方宣告冷戰結束。

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主動辭職的總統。尼克松下臺後,回到故里開始寫回憶錄。81歲時,尼克松因中風去世。

38、 傑拉爾德·福特(Gerald Ford )1974年8月9日—1977年1月20日 共和黨

傑拉爾德·魯道夫·福特(英語:Gerald Rudolph Ford;1913年7月14日—2006年12月26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美國政治家,美國第37任副總統和第38任總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於美國海軍。

1941年福特從耶魯大學法學院畢業;1942年4月參加美國海軍預備隊,獲少尉軍銜;1963年他被選為眾議院少數黨領導人,他任眾議員直到1973年;1974年8月9日理查德·尼克松辭職後福特繼任美國總統。2006年12月27日,美國前總統傑拉爾德·福特病逝,享年93歲。

福特執政期間,美國從越南撤軍,《赫爾辛基協定》生效,但也面對美國國內通貸膨脹、經濟蕭條、能源短缺等諸多的難題。

39、 吉米·卡特(Jimmy Carter )1977年1月20日—1981年1月20日 民主黨

吉米·卡特(英語:Jimmy Carter),原名詹姆斯·厄爾·卡特(James Earl Carter),1924年10月1日生於佐治亞州普蘭斯,美國第39任總統(1977年-1981年),美國政治家與社會活動家。

1946年卡特獲得美國海軍學院學士學位。1962年任佐治亞州參議員,1971年1月12日成為佐治亞州第76屆州長。1974年12月12日,參加民主黨總統提名競選,1976年贏得民主黨提名,同年11月2日當選為總統。1977 年1月20日,卡特宣誓就任美國第39任總統。

在卡特總統任期期間,其政府重要的外交政策成就包括巴拿馬運河條約,戴維營協議,埃及—以色列和平條約,與蘇聯的雙邊限制戰略武器條約,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等,並積極在世界各地倡導人權。2002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40、 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 )1981年1月20日—1989年1月20日 共和黨

羅納德·威爾遜·里根(英文:Ronald Wilson Reagan,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演員時期的藝名為羅納德·里根 ,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坦皮科城,美國政治家、演員。

1928年,里根考入尤雷卡學院攻讀經濟和社會學 。1932年,里根先後在艾奧瓦州的WOC廣播電臺、WHO廣播電臺擔任運動播報員 。之後里根參與了多部影視作品的拍攝 。1967年至1975年擔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 。1981年至1989年擔任第40任美國總統 。2004年6月5日,里根於家中辭世 。

在里根的總統任期內,主張實行自由企業制度,削減政府開支,平衡預算,同時增加了軍事開支,並提出了一些文件和法令來改善美國國內教育。

41、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 )1989年1月20日—1993年1月20日 共和黨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1924年6月12日—2018年11月30日),美國第51屆第41任總統,常被稱為老布什。

老布什1948年畢業於耶魯大學;1974年至1975年任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1989年至1993年出任美國第41任總統;2018年11月30日與世長辭,享年94歲。

老布什執政期間,內政平平,但外交活躍;他提出"超越遏制"戰略;1991年美軍在伊拉克發起"沙漠風暴"的軍事進攻得勝,老布什以此為契機,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張。

42、 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 )1993年1月20日—2001年1月20日 民主黨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威廉·傑斐遜·克林頓(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通常被稱作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1946年8月19日出生於美國阿肯色州霍普,美國民主黨政治家。

1976年,克林頓出任阿肯色州司法部長。1978年至1980年任阿肯色州州長,1982年至1992年又連續5次擔任州長。克林頓任州長期間,在推動州教育改革和實施經濟發展計劃方面取得成就,被選為美國南部經濟發展政策委員會主席,兼任全美州長聯席會議主席,並曾協助總統主持國家最高教育當局的工作。1990年,克林頓被選為民主黨最高委員會主席。1992年成功當選為美國總統,1996年,成功連任。2013年11月20日,榮獲總統自由勳章。

克林頓在擔任總統期間,提出新的經濟政策,對美國國內的教育進行改革。

43、 喬治·沃克·布什(George W Bush )2001年1月20日—2009年1月20日 共和黨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喬治·沃克·布什(George Walker Bush),1946年7月6日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政治家,第43任(第54—55屆)美國總統,常被稱為小布什。

1967年喬治·沃克·布什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加入了國民警衛隊的空軍,並從少尉升至中尉。1975年獲得了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後開始從事得克薩斯州的石油產業。1989年至1994年擔任得德州遊騎兵棒球隊總經理。1995年至2000年間擔任第46任得克薩斯州州長。2001年至2009年擔任第43任(第54—55屆)美國總統。2009年總統任期滿卸任。

喬治·沃克·布什在總統任期內,推行了1.3萬億美元的減稅計劃、以及對於醫療保險和社會福利體制的改革和社會保守主義的政策。任內遭遇了2001年9月11日發生在美國紐約的9·11事件,因此他於2001年10月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以推翻塔利班政權並剷除基地組織勢力,接著在2003年3月發動了伊拉克戰爭以推翻了薩達姆政權。

44、 貝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 )2009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 民主黨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美國民主黨籍政治家,第44任美國總統,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國人總統。

1991年奧巴馬以優等生身份從哈佛法學院畢業,而後在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教授憲法長達12年(1992-2004年)。2007年2月10日宣佈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2008年11月4日當選為美國總統。2009年10月9日獲諾貝爾和平獎。2012年擊敗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成功連任美國總統。2017年1月20日正式卸任美國總統 。2019年8月21日,奧巴馬伕婦擔任製片人的首部紀錄片《美國工廠》上映,講述中國企業福耀玻璃在美國創建工廠的故事 。

奧巴馬執政八年,美國經濟從衰退到復甦,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美國家庭年收入在2016年創下美國曆史上最大增幅;進行了醫療改革;外交上,他是首位就任一年內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 。成功推動與古巴關係正常化,並與伊朗達成核協議;美國還與近200個國家一道簽署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協議

45、 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 )2017年1月20日—今 共和黨

趣歷史|美國曆任總統簡介(1789-2019)

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1946年6月14日- ),生於紐約,美國共和黨籍政治家、企業家、商人,第45任美國總統。

1968年從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畢業後,進入其父的房地產公司工作,並在1971年開始掌管公司運營,正式進軍商界。在隨後幾十年間,特朗普開始建立自己的房地產王國,人稱"地產之王"。除房地產外,特朗普將投資範圍延伸到其他行業,包括開設賭場、高爾夫球場等。他還涉足娛樂界,是美國真人秀《名人學徒》等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並擔任"環球小姐"選美大賽主席。美國雜誌《福布斯》曾評估特朗普資產淨值約為45億美元,特朗普則稱超過100億美元。

特朗普在過去20年間分別支持過共和黨和民主黨各主要總統競選者。2015年6月,特朗普以共和黨競選者身份正式參加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此前,特朗普沒有擔任過公共職務。特朗普結過3次婚,育有5個子女。 2016年11月9日,唐納德·特朗普獲得276張選舉人票,超過270張選舉人票的獲勝標準,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

2018年8月7日,西好萊塢市市議會投票通過"特朗普之星"將永久移除。 2019年2月,唐納德·特朗普飾演自己《亡命國度》&《華氏11/9》獲得2019金酸莓獎最差男主角。 2019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排名715位。 2019年10月31日,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