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寶寶,特別捨不得離開,是去外地發展還是在老家工作陪伴寶寶,該怎麼選?

沐沐Baby


大大飛飛認為: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能不錯過的話,儘量不要錯過,家長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老家工作,這樣即有工作又可以陪伴孩子。

一、去外地發展還是在家工作陪寶寶問題分析

1.離開孩子,去外地打工

孩子只有一次的成長過程,錯過了就也無法彌補,父母必須狠得下心來和孩子說再見,看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也必須頭也不回的拎著行李就走,一走三回頭也是父母的無奈。

為了生活,父母總認為外地的工資會比家裡高,在外地可以沒有牽掛的多加幾個班,多賺點錢留給孩子,給孩子買好的衣服,好的書包,好的玩具。

為了回饋社會,在學校學的東西能夠有一個好的輸出得到認可,事業上能爬得更高。

2.在家陪孩子,在老家工作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必然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

孩子可以不用承受分離的痛苦,能在父母身邊成長是孩子最快樂的事。在家的工資沒有在外地的高,父母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的童年成長。

二、給爺爺奶奶帶孩子

比起保姆我們更放心爺爺奶奶帶孩子,但還有許多是我們擔心的。

1.爺爺奶奶帶孩子

我們會擔心爺爺奶奶溺愛孩子,任由孩子當小霸王;爺爺奶奶帶孩子,我們會擔心孩子不好好吃飯,養成追著喂的習慣;爺爺奶奶帶孩子,我們會擔心孩子的教育問題,作業不完成無法跟進。

2.爺爺奶奶帶需要注意事項:

在經濟能力欠缺時我們也需要爺爺奶奶的幫助,在爺爺奶奶照顧孩子的時候,我們應該提前和他們做好約定。

我們和爺爺奶奶有約定,和孩子也要有約定,這個約定是來約束孩子,父母不在期間和爺爺奶奶的相處,達到條件也是有相應的獎勵。

還記得前幾天湖北在疫情期間,6歲的孩子和71歲爺爺在家,爺爺去世幾天都是隻有孫子陪伴的消息嗎?如果孩子的父母抽點時間給孩子打個電話,爺爺也不至於去世幾天也沒有人發現。

每天給孩子最少打一通電話,有條件的話就視頻。可以聽聽孩子的聲音,瞭解近況,也可以和爺爺奶奶交流一下,讓他們注意安全,有什麼事一定要及時通知,不要捨不得電話費。不要等事大了再說出來,不能常回家看看,也要常聊聊家常。

三、父母陪伴孩子的10年

著名作家龍應臺說:父母和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期的’。

孩子的有效期就是10年,你以為只要賺夠了錢,給孩子好的物質,這就是愛?孩子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和父母在一起,錯過了這10年,再多的金錢都無法彌補這缺失的愛。

1.0到3歲孩子的陪伴

孩子想爸爸媽媽是慣性,爸爸媽媽能給孩子依賴和安全感,這是其他情感無法代替的,從10月懷胎到嗷嗷落地已經和媽媽建立了感情,習慣了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

從呀呀學語到會叫爸爸媽媽;從第一顆到會流利吃飯;從出生的時候只會躺著經歷了爬、座、走的過程是需要爸爸媽媽的陪伴。

2.3到6歲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

3歲看大,7歲看老 。在我們小時候老人就會說:這個孩子長大以後比較大方;這個孩子長大重感情;這個孩子長大以後會讀書能考個好大學。

性格的形成也是和小時候哪個帶有很大的關係,也會受身邊環境人的影響,我們希望孩子成什麼樣的人,就應該在這個時候種下一顆種子,讓孩子在未來的成長日子裡慢慢發芽。

3.6歲以後,不能忽略孩子的情感

6歲以後的孩子會記事了,長大後,長輩稍微提醒一下印象就會加深,或者有喜歡寫日記的孩子,長大後會看小時候的日記都會歷歷在目,爸爸媽媽對孩子的好與不好她都能記得。

給大家講個案例:

我有朋友小麗,8歲前因為工作的原因放她在奶奶家,老年人也不會哄孩子,每次和媽媽分離她都哭,奶奶就用毛竹編抽她,打得一條一條的,奶奶還會說一些刺激她的話,說你媽媽不要你了,你還哭,有本事就跟著她走吖。8歲的時候爸爸媽媽接她到工作的城市至今生活了22年都無法開口叫“爸爸、媽媽“。

小麗說:其實一直都想叫,一直叫不出口,有時候回憶那模糊的記憶總是在被捱打,心裡想著為什麼當初不要她,其實小麗長大後也明白父母當時的身不由己。

6歲的孩子是一個轉折點,什麼樣的事都能記得一部分,也是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最需要父母引導個陪伴的時候。

結語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曆程都是爸爸媽媽不可缺席的課程,你陪他到大,他陪你到老。你有做不完的工作,他將來也會有做不完的工作;你能用金錢打發他的童年,他就能用金錢打發你的老年;你給陪伴他的童年,他就能陪伴你的老年。這都是相對應的,金錢固然重要,陪伴孩子的成長更重要。

我是大大飛飛,職場二寶媽媽,希望我的文章能給你帶來收穫,方便的話也可以關注我,後續還有更多分享。


大飛飛育兒


謝謝樓主提出這個問題!小編我來回答;分享下個人看法!

第一、小編我是90後,由於結婚晚的關係,28歲才結婚間隔一年媳婦給我生了個兒子,自然是高興的不要不要的。現在才六個月,正是不好帶的時候,把我媳婦累的直喊腰疼!由於疫情的關係到現在還沒上班,一直在家幫媳婦帶孩子。

第二、小編我是一個從事十幾年廚師的90後,沒結婚的時候在外地上班,5000+或者6000一個人也逍遙自在!今年有了兒子後準備在老家鎮上上班,一個月4000雖說工資不高吧,但也湊合每個月做做兼職也能有5000左右吧!還行準備在家發現了,最主要的還是捨不得兒子。

第三、如果在老家發展不行的話又捨不得寶寶,可以和媳婦商量是否帶上寶寶一起去外地,老婆帶孩子你上班也可以解決捨不得寶寶的問題。這樣的話壓力就比較大了,所以說是在老家工作陪寶寶還是去外地發展就看自己了!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豫小磊的日常


根據你個人家裡情況去選擇:1:(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那就帶上寶寶一起去外地,畢竟孩子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會更好,也不至於長年見不到孩子。

2:(如果家庭條件不好)那我就建議不要帶著孩子一起出去了,當然是有人幫你帶的情況下。畢竟帶著孩子在外面開銷太大,而且媽媽還不能上班得帶寶寶,那樣下來爸爸一個人掙不到什麼錢。

說說我的情況:我現在的寶寶1歲4個月,懷孕到現在在老家兩年了,老公是寶寶8個月辭去外地的工作回到老家,在老家沒有合適他的工作,玩的時間多餘幹活的時間,總得下來錢還不夠他打牌的[流淚],我老公家裡有兩兄弟條件不怎麼滴,現在我們準備疫情過去了一起出去外地,雖然我萬分不想和孩子分開,但是顧的了老的(我老公),顧不了小的(我兒子),男人被女人管著好一點不會亂來也不會瞎花錢,而且夫妻還是不要長年分開的好。公婆讓我一心一意出去兩個好好掙錢,攢了錢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大耳朵塗塗92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在老家工作。

我自己就是兩個孩子的寶媽,一個快三歲,一個三個多月,目前全職在家帶娃。打算等到兩個孩子都上幼兒園了再去找一份合適的工作又或者去做點能兼顧孩子的小生意什麼的。

個人覺得,錢永遠是賺不完的,越多越好,而孩子的童年就那麼幾年,不是用錢能衡量的,如果有一份在老家的工作,工作之餘陪伴下孩子,看著孩子慢慢長大挺好的。

如果為了多那麼點錢,忍受著與孩子一次次的分離、忍受著一天天的思念、甚至忍受著孩子並非自己想要教養出來的樣子,真的好嗎?反正我是不忍心看到那些孩子撕心裂肺喊著媽媽不要走,而他們媽媽依然拖著行李箱出門工作的視頻的,真是太讓人淚目了。

孩子哭了、餓了、摔傷了、難過了等等,就算知道了也什麼都給不了他,甚至給他個懷抱擦乾他的眼淚都不可以。

以上僅僅是我自己的觀點而已,如果孩子已經有點知識了,可以問問他是選擇媽媽在身邊,但是沒有零食和玩具;還是選擇媽媽遠走他鄉,給他多多的新衣服新玩具這些物質的東西,我想大部分孩子還是會選擇媽媽的吧。


言言媽


有了孩子就有了牽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陪在孩子身邊!不要錯過孩子成長的任何一個時刻。我是一個二胎媽媽,懷老大的時候辭職回家,為了多陪伴孩子自己開店。開店有時候很忙顧及不到孩子,後來就關門專職帶孩子。我一直對自己說的就是:錢永遠掙不完,也掙不夠,但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就再也彌補不了。等你老了不會因為有多少財富感到幸福但是肯定會因為缺席孩子的成長時刻而感到後悔。

老大上幼兒園我又重新開始上班,後來意外懷孕,現在辭職在家專職照顧兩個孩子。孩子在媽媽身邊才最有安全感。



o小艾麻麻o


我就是兩個孩子的寶媽,我不想去外地。第一我就是小的時候爸媽為了掙錢把我放在外婆家一去就是十多年,那個沒有父母陪的孩子的內心有多孤獨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想我的孩子也經歷我也樣的童年。第二我想參與孩子成長的過程。雖然家裡工資低,但是陪著孩子長大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是梓晨媽媽


我寶寶四個月的時候,我產假就到期了,考慮到以後要在北京買房給孩子上學。還是毅然決然的回北京上班了,真的是想慘了,半個月坐火車回家一次,每次要走的時候都忍不住偷偷的哭。現在房子買好了,但是要等明年才能收房,也算有個盼頭了。生活總要取捨,放棄了這段時間的相伴,是為了更長時間的團聚。加油!


愛吃的小茉莉


您好,我是一名育兒師也是一名寶媽,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關於您這個問題 也是我一直在困擾的問題,我相信,您可能也是因為生活被逼無奈,不得不離開寶寶,到外地去工作,但是實際上心裡面又非常捨不得根本不想離開。只想陪在寶寶身邊。畢竟孩子還那麼小,有幾萬種理由不想離開。

那麼作為一名全職媽媽的我,我個人給您的建議是,您可以到家裡附近找一份工作,可以離孩子近一點的地方,不要去太遠了,這樣可以隨時陪伴孩子。沒錯,生活可能給你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你也可能覺得出去機會就更多,可以賺更多的錢,但是現在孩子還小其實都離不開媽媽,有媽媽的陪伴勝過千千萬萬的玩具,重點還是孩子在自己身邊,自己更放心。比如說孩子著急找媽媽呀,或者小生病啊什麼的,你在外面肯定也是不放心的。那有可能你覺得在附近就沒有工作可以找的,那我建議您可以跟你老公商量一下,兩人弄個攤子或者什麼小店,在家裡看店,還可以陪伴孩子,這樣都會更好一點呢?

因為我也是親身經歷這樣的選擇,我知道你能有多糾結,但是不管怎麼樣還是要考慮到孩子,做父母都不容易!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叫我瘋果果


你好!我是一個兩歲多孩子的媽媽,我從孩子出生一直在家全職帶娃,從我家孩子出生到現在我家孩子每晚都是由媽媽陪著入睡的,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你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對孩子的捨不得和現實生活給出的挑戰。當這兩個問題落在一個媽媽身上的時候,確實是很糾結、很難。但是,我又不能瞭解你的真實情況,因為真實情況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甚至遠比你看到的更難。所以接下來,我將結合自己和多位身邊朋友的經驗來幫助你分析一下帶娃和不帶娃的情況,希望能夠幫到你。

去外地發展

1.你收穫的是:更好的工作機會、人際關係,能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

去外地發展,可以看到更廣闊的天地,無論是從薪資、工作內容、甚至是吃喝玩樂都會比老家優越。當然,因為你的成功發展,你帶給孩子得物質條件可能回越來越好。你家孩子的吃喝玩樂都會比老家的小朋友要好很多。鄰居朋友們都會認為你是一個好媽媽,為了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辛苦在外面打拼。

2.你失去的是:孩子成長階段的陪伴、淚水和笑容

孩子的成長速度是非常的驚人的,也許在你不經意的眨眼間都過去了。孩子的成長過程充滿著歡歌笑語、眼淚鼻涕,只有在他身邊你才能真切感受。

在老家工作陪伴孩子

1.你收穫的是:有媽媽陪伴的孩子

《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是我在當了媽媽後才把歌詞弄明白的,有媽就是寶,沒媽就是草。有媽媽陪伴的孩子,內心是富足的,心情是愉快的(儘管有時候媽媽要打人),語言是自信的。你們平時可以多觀察觀察身邊的孩子是不是有這樣的情況。

2.你失去的是:短暫的高薪、暫時的發展機會

孩子的關鍵成長期只有幾年時間,過了孩子的關鍵成長期你再去努力奮鬥都還來得及。

最後,我想說,去外地還是留在老家,這是個家庭議題。不管你最終是去還是留都必須得到大部分家人的支持。


滿媽蘇小慧


2013年大學畢業到佛山工作,女朋友從桂林過來。2015年女朋友意外懷孕了,考慮到小孩出生以後會遇到各種問題,父輩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不放心給長輩帶,覺得隔代教育會不好。我更不希望小孩成為留守兒童,果斷辭職回老家發展,現在的老婆也非常贊同我的做法。自己的小孩還是自己帶好,現在女兒四歲了,很乖巧,二娃也半歲了。看著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工資少點,自己少吃點,少用點。用老婆的話就是,不用大富大貴,錢夠花就行,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再苦再累也是幸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