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過後談高報——免費醫學生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免費醫學生。那麼什麼是免費醫學生呢,它分為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有的地方也會叫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醫學生)和國家訂單醫學生。

免費醫學生是國家發改委、教育部、衛計委等決定,從2010年起,在高等醫學院校開展免費醫學生培養工作,重點為鄉鎮衛生院及以下的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衛生人才。陸續每個省份都相應的啟動了農村訂單醫學生的免費培養工作。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下為什麼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計劃

主要是為了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對改善城鄉居民健康水平和降低醫療費用起到重要作用。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是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基礎工程,是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基礎環節,是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基本途徑。

當前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問題有:

一是執業醫師尤其是全科醫師數量嚴重不足。據中國衛生統計年鑑,我國約有6萬名執業範圍為全科醫學的執業(助理)醫師,僅佔執業(助理)醫師總數的3.5%,遠低於國際上30-60%的平均水平,其中,中醫類別全科醫師數量更為不足。我國農村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基層,合格的醫療衛生人才更為短缺,仍有部分鄉鎮衛生院無執業醫師,24%的鄉鎮衛生院沒有中醫類別執業醫師。

二是基層醫療衛生隊伍素質不高。我國鄉村醫生大多學歷不高,56.7%的鄉村醫生不具備報考國家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資格。鄉鎮衛生院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衛生技術人員不足23%。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技術人員高級職稱人員不足4%。基層醫生難以取得城鄉居民的信任。

三是基層醫療衛生隊伍不穩定。由於社會認同度低,職業發展路徑不清晰,缺乏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和科學的績效考評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難以吸引和穩定人才,條件較為艱苦的山區、民族地區和貧困邊遠地區尤為突出。有研究報告表明2003-2007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流失的正高、副高和中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分別佔在崗相應職稱人員總數的35.7%、10.1%、9.5%,嚴重削弱了基層醫療衛生隊伍的力量,制約了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四是缺乏機制制度保證和配套政策。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培養培訓尚未建立科學規範的體系和制度,低水平重複培訓多,政府投入效果有待提高。同時,尚未建立人員准入、評價與退出制度,人才使用和管理政策不配套。一方面培養的人才“下不去”,也“留不住”;另一方面現有在崗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學習慾望低,水平難以讓老百姓信任,導致業務量少,形成惡性循環。

為了解決上述的這些問題所以國家實行了農村定向醫學生的優惠政策。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農村定向醫學生:

農村訂單醫學生培養計劃一般是在本省內展開的,考生填報本省內的免費醫學生的培養院校,然後根據協議去本省的各個鄉鎮去履行義務,院校有本科、專科不同的層次。報考前要仔細瞭解本省份的招生情況。例如在遼寧省招收免費醫的院校就有遼東學院一所,遼東學院她是一所本科院校,招收的免費醫的專業是臨床醫學3年制的專業,填報志願時填報在專科提前批批次,學生畢業後就是發專科的畢業證。在吉林省招收免費醫學生的院校就有兩所分別是北華大學和吉林醫藥,她們招收的就是5年制的臨床專業,畢業後發的就是本科畢業證。也有的省份本科和專科都有,比如河北省就有7所高校,本科3所,專科4所;上海市就有一所本科院校。每個省份都不同,再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下面講一下免費醫具體的實施辦法:

省級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部門根據本地農村衛生隊伍建設發展規劃和需求,於上年11月份前確定下一年度定向單位和崗位數,提出各類免費醫學生需求數量計劃;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協商衛生、發展改革部門確定開展免費醫學生培養的學校,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聯合與學校簽署免費醫學生培養協議。

免費醫學生分5年制本科和3年制專科兩種,以5年制本科為主,3年制專科主要面向鄉鎮衛生院以下的醫療衛生崗位。培養專業主要是臨床醫學、中醫學專業,培養工作主要由舉辦醫學教育的地方高等學校承擔,可舉辦農村班,也可將免費醫學生納入普通班。免費醫學生經過5年或3年的學習按規定獲得相應的學歷、學位。不能正常畢業的免費醫學生,要按規定退還已享受的減免教育費用。

訂單定向培養計劃作為定向就業招生計劃,納入普通高等學校年度招生規模。免費醫學生主要招收農村生源,優先錄取定崗單位所在縣生源。

免費醫學生在獲取入學通知書前,須與培養學校和當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簽署定向就業協議,承諾畢業後到有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6年。免費醫學生在學期間戶籍仍保留在原戶籍所在地。

免費醫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並補助生活費。學費、住宿費標準按照當地物價部門制定的收費標準執行,生活費補助標準由各省結合實際確定,原則上不低於國家助學金補助標準,所需經費由省級財政在醫療衛生支出中統籌落實。

免費醫學生按全科發展方向培養,承擔培養任務的學校要根據農村衛生工作需要,制訂教學計劃,加強全科醫學教育,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突出臨床能力培養,適當增加中醫學(民族醫學)教學時數和計劃生育技術相關內容。

免費醫學生畢業後,應按照入學前簽署的定向就業協議,到生源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到,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有關規定與之簽訂聘用合同,辦理相關手續,實行合同管理。免費醫學生在協議規定的服務期內,可在本省(區、市)農村基層衛生機構之間流動。“免費醫學生”畢業後應履行定向就業協議,在鄉鎮衛生院最低服務年限應滿6年。聘期滿後,可按規定續聘,鼓勵其繼續留在鄉鎮衛生院工作。“免費醫學生”畢業報到就業後,須按規定參加2年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取得《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合格證書》者,2年助理全科醫生培訓時間計入6年服務期內。

免費醫學生畢業後未按協議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要按規定退還已享受的減免教育費用並繳納違約金,同時將違約事實記入個人誠信檔案,具體辦法由省級衛生、教育、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制定。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履約管理,並建立免費生的誠信檔案。

免費醫學生畢業後,按有關規定參加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等培訓,並完成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國家免費醫學生是在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的基礎上開展的一種跨省培養模式,國家免費醫學生和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待遇一樣,在校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並補助生活費。但它是由中央財政支持的,主要為中西部貧困地區培養免費醫學生。每年國家教育部的官方網站都會公佈總計劃和省份計劃名額。

下面舉個例子

在2018年的時候,甘肅省衛生和計劃委員會要招收800名國家免費醫學生,其中,省內高校包括蘭州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甘肅醫學院、河西學院、西北民族大學共培養740人,省外高校委託佳木斯大學、齊齊哈爾醫學院培養60人。計劃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培養訂單定向免費五年制本科醫學生,專業包括臨床醫學、中醫學、蒙醫學、藏醫學和傣醫學。2019年國家將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招收6700名五年制本科免費醫學生,培養院校在原來的基礎上也相應的有所增加。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免費醫學生整體報名流程

1.考生須同時符合以下報名條件:

(1)符合當年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報名條件;也就是已經高考報名的學生。

(2)行政區域戶籍要求為:本省指定地區縣(含縣級市)的範圍內;農村定向醫學生每個省份的招生範圍是不同的,根據每年的計劃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具體的招生範圍在報考前每年都會公佈遴選的範圍或者戶籍要求。國家的免費醫招生範圍就是農村戶籍學生。

(3)高考成績(投檔成績)達到免費醫學生招生院校批次控制分數線及以上。

2.錄取程序:

一般流程如下:

考生報考---確定戶籍審核考生範圍---戶籍審核---戶籍審核合格考生同報考的定向就業縣的衛生計生和人社部門簽訂定向就業協議書---按本省有關規定程序錄取。

大多數的省份填報志願時,如果是本科層次的免費醫學生招生院校考生就填報在普通批的本科提前批次,專科層次的免費醫學生招生院校考生就填報在專科提前批,有特殊要求的或單設批次的就按所在省份的相關要求填報。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被錄取後不能退檔,不能調整專業。考生如未按時報到入學的,視為自願放棄入學資格。

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與國家免費醫學生有幾點不同:

1. 國家免費醫學生只招收農村學生;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就沒有隻招農村學生的要求,只要考生是所在省內指定地區縣或縣級市的戶籍和學籍就可以。

2. 招生的專業和層次不同。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招生的專業有臨床醫學、中醫學,國家免費醫學生招生的專業除了上述的兩個以外,還增加了蒙醫學、哈醫學、藏醫學和傣醫學。辦學層次不同,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有本科和專科兩個層次的院校;國家免費醫學生只有5年制,都是本科層次的院校。

以上這些就是關於免費醫學生的講解,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冠疫情”過後談高報——免費醫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