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迷思|一本顛覆你三觀的育兒心理學著作

教養的迷思|一本顛覆你三觀的育兒心理學著作

這是一位被斯蒂芬平克、查理芒格、梁文道等皆推薦過的與眾不同的心理學作家--朱迪斯•哈里斯--曾獲得過喬治米勒獎--美國心理學會頒予的傑出心理學作家獎

這是一本看了會顛覆你三觀的書,比如:

1.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力其實很小;

2.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甚微;

3.家長對孩子的人格不會產生持久的影響,也不會對他們走出家門後的行為方式產生影響。

4.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是因為老師能夠控制群體;

。。。

書的名字叫《教養的迷思》。

全書的核心就是用無數的證據來論證時下最流行的教養假設的錯誤,並提出群體社會化理論。

解釋下什麼是“教養假設”:

教養假設”是指這一樣一類觀點,即除了基因以外,影響孩子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家長的教養方式。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育兒理論和書籍都是基於這一假設形成的。

“教養假設”在我們身邊已經無孔不入,各種專家提倡的基本都是教養假設的理念,以致於家長越來越焦慮,孩子一點點不好的地方好像都是自己的錯,是自己沒有教養好孩子,自己沒有做好榜樣作用…

我承認自己之前從沒懷疑過教養假說,也是亦步亦趨在這個方向上努力前行者。直到看到這本書,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在腦中碰撞,在思考,想在它們之間找到平衡。

正如一開始看到那些顛覆三觀的觀點,內心充滿排斥,因為這是對我之前教養方式、觀念的全盤的否定,我怎麼可以接受:自己那麼努力,但一直在做錯誤的事情呢?

教養的迷思|一本顛覆你三觀的育兒心理學著作

教養的迷思

哈里斯的著作很厚一本,超豐富的案例,不要覺得寫得太囉嗦。當我耐著性子啃完,觀念也慢慢傾斜。我贊同她太多的觀點,以至於現在後悔為什麼當初放棄了那麼好的學區房….

以下是我看完書結合自己思考的點:

1.家庭教育沒有你想的那麼重要,不是說不重要,只是遠沒有你想得那麼重要;

2.基因太強大,大到基本已經決定了後天的成就;

3.我們真的可以從育兒焦慮中解放出來;

4.同輩對孩子的社會化發揮了最大的運用,孩童期為他甄選好群體很重要;

5.孩子在家裡和外面表現不一致是正常現象,因為這不是簡單遷移行為;

6.擇校遠比你想的更重要,因為孩子的人格會在同輩群體化中慢慢完成;

7.說“最好的學區房是家裡的書房”不過是某些營銷手段而已,只有買不起最好的學區房的人才用這個觀點安慰自己,有好學區房的家庭也更可能擁有一個好書房;

8.接受到青少年時期及之後你對孩子影響會越來越小的現實;

9.你給孩子最大的禮物應該在找伴侶的時候完成,就是找優秀的傳承基因;

10.對市面上的教養方法論持保留意見,有自己的看法,才不至於陷入焦慮;

12.不要走入極端,踏出教養的焦慮而陷入學區房的焦慮;

13.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建議每位有孩子的家長都應該靜下心來看看這本著作,別帶任何情緒,初看一些顛覆你現有認知並影響深遠的觀念會讓你容易陷入偏見,因為這些觀念是在挑戰自己育兒價值觀。

這是本每個尤其是焦慮媽媽值得看的心理學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