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送給青春期女兒的5本書

媽媽送給青春期女兒的5本書

從女兒學會趴著開始,便開始陪她閱讀了。時至今日,也有十幾年的時光。

不同時期為女兒選書,除了借鑑“過來人”的書單,再就是流連各個書店,觀察女兒對哪一類書感興趣,“對症下藥”,優中選優,買回來放在家裡顯眼的地方,等候小主人慢慢發現。

小學高年級階段,逐漸發現我和女兒的關係有了微妙的變化。那個對什麼都認真的小姑娘學會了調侃。偶爾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和閨蜜煲電話粥,有時無意中闖進去,門那頭一定是,哎呀,我媽來了……

我從她熱切期盼的暖媽,變成了“闖入者”。箇中滋味,也只有經歷過孩子青春期的家長才能懂得。

更有趣的,是身邊總有“過來人”訴說自己不容易——孩子從天使變成惡魔,還拒絕與父母交流。

帶著好奇和疑問,我在女兒小學三四年級,已經進入了青春期教育的閱讀儲備。那時想的,是武裝自己的頭腦,至少到了各種狀況百出的時候,別“大驚小怪”。

有一本書給了我提示,它認為孩子的青春期是被“命名”的。孩子心智的轉變,並不是洪水猛獸。只要父母有耐心、愛心,觀察孩子的變化,並給予足夠的關注和愛,保持親子順暢的溝通,孩子的青春期也可以“無痕”劃過。

再之後,女兒學校的王老師未雨綢繆,提醒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心智水平,挑選適合的書。此階段的孩子有一個共性特點,不願意被“管教”,更希望自己發現點什麼。

起先,我以為女孩青春期書籍應該如幼兒繪本一樣比比皆是,但我大錯特錯。網上搜了一圈,適合有點浪漫、不切實際、青春懵懂女孩的書籍少之又少。

後來,我們成立了女孩家長群,舉體的力量推薦書籍,有了一批可選的書目。結合豆瓣評分和大家反饋,我挑選了其中的五本逐一讀過。

我的感受是,感謝女兒!感謝她讓我重溫了少女時光,讓我那些已經被遺忘的或者珍藏的小情緒、小遺憾,得以被文字撫慰和成全。

原來,每個少女的世界都是熱鬧而孤獨的。熱鬧是她們的天真爛漫,每天嘰嘰喳喳,有說不完的話語。孤獨是即便外面喧鬧無比,但懂得自己的人少之又少,甚至,連她們自己都未必理解自己。

當她們“決心”長大,離開父母的“懷抱”,外面黑洞一樣的世界又讓她們心生恐懼。硬著頭皮走吧,未來的不確定性,美好幻影的破滅,朋友之間社會性的顯現,無一不是她們需要闖過的關,吃過的苦。

好在,有了這些溫暖和煦的文字,會讓她們懂得,自己並不是“怪物”,那些被無限放大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那些陡然升起又悵然若失的小偏愛每個人都會經歷,甚至,那些早晚要到來的每個月的不舒服和身體的奇怪現象是通往成熟的必經之路。

這些讓她們不自在的事就是成長。姐妹經歷過,媽媽經歷過,阿姨經歷過,身邊的同學經歷過……沒什麼可擔憂的。

在我閱讀這幾本書的過程中,我刻意選了輕鬆愜意的時候,“大驚小怪”地舉著書向女兒“吐槽”我小時候的囧事。比如,我曾為了不讓自己每個月紅事“敗露”,做了一系列愚蠢搞笑的事情,我窘迫的心情至今難忘。

我希望女兒明白,媽媽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也曾經是小女孩。如此一來,我和女兒越發親近,我希望,陪女兒走的路遠些,再遠些。即便現在的話語有些嘮叨,她未必全懂,但也許未來某一天她能懂得,知道媽媽的良苦用心。

如果說送給青春期女兒什麼禮物,能成為她們心靈長久的慰藉,書籍一定是最佳選擇。那些因書籍引發的共鳴,母女間的交談,舉重若輕的一笑而過,都將是溫暖的註腳,烙印在書本的內頁上,迴盪在記憶的至深處。

即便有一天我們無法相互依偎,也會在某個重讀的夜晚,念起往日溫情,在心中泛起愛的漣漪。




01 、致未來的你


媽媽送給青春期女兒的5本書

致未來的你——給女孩的十五封信

出版社: 青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07


感受:這本書不但適合青春期的女孩,同樣適合走過青春期的媽媽。被溫暖寬慰的話關照,曾被遺忘角落的憤懣、不解和遲疑重新浮現在腦海中,似曾相識的情緒,得到了理解和共情。

禁不住感嘆,當年遇到這樣一本書多好啊!那些黑暗的夜晚便不再孤單,便不用在瓊瑤的小說中尋找本不屬於自己的人格屬性。多年後回頭,看曾經的迷惑,仍無法一笑了之,思維的慣性還在,好在已然確信“決定自己人生的,只有自己。”

適合群體:這本書適合所有女孩和“曾經的”女孩。建議家長根據孩子心智水平選擇閱讀進度。


02 、我的小紅書


媽媽送給青春期女兒的5本書

我的小紅書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06


感受:沒想到令女孩們羞羞的月經初潮經歷編成了一本書,為這本書提供真實經歷的女性來自世界各地。

家人們對待月經初潮的態度不一,母親通常是大喜大悲的,有興沖沖回家給女兒一個嘴巴子再給一個擁抱的(文化差異),有當成重大喜事公開的,有緊張到十幾分鍾問詢一下是否需要幫助的,也有面無表情遞上衛生用品的。

父親們更“奇葩”些,有告訴女兒來月經不能澆花的,有尷尬到絕口不提的,有直接帶到藥店買“尿不溼”的,有嚇得“躲”到車庫不出來的,也有溫存地說“幸好我在”的(極少數)。

女孩本身通常是慌張的,極端的例子是怕自己流血而死,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把衣物都燒燬了。也有性教育到位的,希望自己和大家一樣,期待成為“大女孩”。

有了“討論”初潮的勇氣,曾經的身心不適已經“笑納”。如果可以,希望我們的孩子坦然接受成長,因為有更多懂她們的家人朋友在,會助她們一臂之力。

適合群體

:需要月經初潮啟蒙的女孩們。


03 、女生,我悄悄對你說


媽媽送給青春期女兒的5本書

女生,我悄悄對你說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01


感受:這是畢淑敏寫給女孩相關的文章,包括心理諮詢記錄、人生感悟等。喜歡看畢淑敏寫故事,她會有意無意搭建一個舞臺,讓你“看清”,而不是“講清”——這是敘述的魅力。

其中一篇《性別按鈕》,她假設了從出生起性別可以自選,她一定選男性,為了出生嘹亮的宣告,少年時期選男性,為了避開女孩每月一次殷紅朋友的到訪,婚後選男性,去做追逐事業的男子漢,在最後一次爭論誰先離開人間時,她選擇了女性,送別了男人,她無怨無悔,她用一生的時間,活出了兩生的味道。

適合群體:這本書設計裝幀適合小女孩,但內容時間跨度、人生感悟連大女孩也未必全都理解。不同年齡的女性可以讀出不同的味道。


04、怦然心動


媽媽送給青春期女兒的5本書

怦然心動(附書評)

作者: [美] 文德琳·範·德拉安南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12


感受

:故事由鄰家女孩對男孩的直白表達開始,男孩被成人的價值觀綁架,對女孩的付出,以及自己的“心動”嗤之以鼻。兩個家庭的底色逐漸浮出水面,女孩看到了男孩外表下的懦弱和虛偽,男孩看到了女孩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彩虹光芒。

當女孩決定放棄男孩後,男孩幡然醒悟,全力以赴表達卻被拒之門外。最終男孩在女孩家花園種下了一棵代表希望的無花果樹,文字戛然而止。故事未完待續,那個結局由讀者來填寫,會有不同的結局,每一種都是用來安放自己的心靈。

適合群體:這本書適合情竇初開的女孩們,教會她們如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異性,如何保持一份單純的美好。


05 、傅雷家書


媽媽送給青春期女兒的5本書

傅雷家書(附書評)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01


感受:讀完《傅雷家書》,心情沉重。為人子女,極少站在父母角度察觀成年後的自己。此次閱讀,發現自己有如傅聰一般,對父母有很多粗心不妥之處。

傅雷家書感動我之處甚多,記憶深刻的是傅雷作為父親對兒子毫無保留的愛,事無鉅細的指導,不厭其煩的提醒,還有如朋友般的直白坦率。他對兒子傾其所有,財、力、物盡力提供,反過來年邁時取用兒子的接濟反而輾轉難安,這就是父親的尊嚴和矜持啊。

最讓我感動的是最後幾封信,時值他們遭受迫害最盛,又是孫兒異國他鄉出生之際,他們又喜又憂。喜是家族添丁,孩子茁壯成長,憂是鞭長莫及,不知此生能否得見。為了不讓兒子擔心,傅雷夫婦幾次對自己的境遇欲言又止,流露出對自己生命的看輕。

最後一封信發出三週後,二老相伴而去。遺書交代清楚,連喪葬費也準備好了。書中許多做人道理值得思考,恕不一一羅列了。強烈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尤其是為人父母或即將為人父母的朋友。

適合群體:這本書適合心智成熟的大女孩和家長共讀,從“父母”和“孩子”兩方角度審視愛的表達和給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