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呼嘯山莊》:三個階段闡述希斯克利夫愛情的轉變

《呼嘯山莊》被稱為是“唯一一部沒有被時間的塵土遮沒了光輝的傑出作品”。這部小說在剛開始出版後,被稱為“荒謬絕倫、毫無意義”的小說,因為書中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瘋狂而又充滿黑暗的復仇,讓一些人覺得存在病態和異教心理。直到半世紀後,人們才承認這部奇書,把它列入世界名著。

這部書中的確充滿著陰暗、恐怖的復仇。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為了復仇,迫害死曾虐待他的亨德利還霸佔了他的財產,並把他的兒子當作僕人使喚。他還故意娶了自己情敵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貝拉,進行迫害。他心愛的女人凱瑟琳難產死後,他又想方設法讓小凱瑟琳嫁給自己快要死掉的兒子。

看到這裡時,我不禁對希思克利夫的殘忍以及他長達多年的復仇計劃感到憤怒和吃驚。為了復仇的他,不擇手段,強行將小凱瑟琳以及管家內莉囚禁在自己的家中。更是對小凱瑟琳拳打腳踢,在當時,他的這些行為已經觸犯到法律的界線。但是,為了復仇,他才不管那麼多。

《呼嘯山莊》是一部愛情復仇的小說,但小說中除了復仇,還有“最宏偉、純真”的愛情,這也是它為什麼能成為奇書的重要原因。希思克利夫從小喜歡凱瑟琳,為了她出走、復仇、最後不吃不喝死去,死後還和凱瑟琳葬在一起,他與凱瑟琳之間的這種愛情是超越了生死的愛戀,愛的無比徹底,愛的無比強烈。

書中前言說他們的愛戀:“和山峰一樣不變,和閃電一樣兇猛”。可想而知,這種愛是多麼的深厚。而他們兩個人之間並沒有容貌的吸引,只有心靈與精神的高度契合與吸引。

文中是這樣說的:

在這個世界上我最大的悲苦就是希斯克利夫的悲苦,……我活著的最大目的就是他,即使別的一切都全部消亡,只要他留下來,我就能繼續活下去。……我對希斯克利夫的愛恰似腳下恆久不變的岩石,我就是希斯克利夫,他並不是作為一種樂趣,而是作為我自身存在我的心中。

正如希思克利夫自己所說:“兩個字可以概括他的未來,死亡和地獄,失去了她,活著也在地獄裡。

他們兩個人在精神上早已是一個人,只有最深沉的愛才可以做到這種高度契合的表現。這種愛的兇猛也恨的徹底,愛恨加錯的愛情,在任何一種小說中都很難找到。愛情雖然宏偉,卻也有很多的因素使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愛發生變化。

而希思克利夫對凱瑟琳的愛情就是從被迫害嫌棄出走、回來後發現凱瑟琳嫁做人婦以及最後看到小凱瑟琳和哈里頓的愛情這三個階段逐步進行轉變的。

下面,本文將從這三個階段來分析希斯克利夫愛情的轉變過程。

一、被亨德利迫害,凱瑟琳嫌棄他,傷心出走,純真的愛戀不復存在

希思克利夫是亨得利的父親撿回來的孤兒,小時候老莊主非常寵愛他。老莊主的凱瑟琳也非常喜歡希思克利夫。但是亨德利卻不同,他恨透了這個奪走了他父愛的希思克利夫。直到老莊主死了,亨德利接管了呼嘯山莊後,他就讓希思克利夫做起了僕人的工作,幹最累最苦的活。他還想方設法讓他跟凱瑟琳的差距越來越明顯,讓希思克利夫自己感到羞愧,從而不再接近凱瑟琳。

文中凱瑟琳從畫眉山莊回來後,對希思克利夫的描寫是這樣的:

1.他看到進屋來的是這麼個漂亮文雅的小姐,而不是像他期望的那樣,是個跟他一樣蓬頭垢面的姑娘,他只好躲到高背長椅後面去了。

看到以前跟自己瘋玩的女孩經過五個禮拜的改造後變得舉止文雅,乾乾淨淨,希思克利夫的內心是失落的。

我們每個人都跟希思克利夫一樣,面對自己喜歡的人,如果發現對方跟自己有了明顯的差距,自己就會感到很羞愧,甚至會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迫不及待的想要躲避對方。那是我們每個人心裡強烈的自尊心。

讀《呼嘯山莊》:三個階段闡述希斯克利夫愛情的轉變

之後儘管希思克利夫在管家內莉的安慰下,鼓足勇氣和凱瑟琳去交往,但是亨德利卻不允許這種行為的出現,而凱瑟琳漸漸和埃德佳的接觸越來越多,他心裡甚至有些嫌棄希思克利夫邋遢的外表。

文中是這樣寫道的:

在一個進來,另一個出去的當兒,凱瑟琳一眼就看出了她這兩個朋友的差別。其鮮明的對比猶如你剛看過一個荒山起伏的採煤區,突然換成了一座美麗肥沃的山谷。


儘管她以前和希思克利夫是多麼的友好,彼此之間多麼的依戀。但是凱瑟琳經過改造後,自身就發生了很多變化,尤其她跟埃德加接觸多了以後,埃德加與希思克利夫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一個是採煤區,一個是肥沃的山谷,這句話無疑是最好的解釋了。

後來的一天晚上,凱瑟琳向管家內莉說出自己答應了埃德加的求婚,並說自己至少喜歡埃德加的年輕和金錢,嫌棄希思克利夫,但是她的心裡卻依舊喜歡希斯克利夫。而希思克利夫正好在房間裡聽到了這些對他來說是傷人的話。那夜之後,希思克利夫就出走了。

對於一個深愛著他人的人來說,受點迫害和欺壓根本不算什麼,只是能待在喜歡的人的身邊就是幸福和快樂。但是當自己喜歡的人討厭自己,那是種心理感受,或許是傷心欲絕,又或者是失望透底。否則,希思克利夫也不會聽到這些話就離家出走。很明顯,希思克利夫在經過這個階段後,他對凱瑟琳的愛變得有些灰心和失望。

二、三年後迴歸,凱瑟琳已成人婦,他開始復仇,愛戀和仇恨並存

有一句話,世間所有的相遇,不過是久別重逢罷了。有時候,重逢是一種美好的新的開始;有時候,重逢卻是一種不幸的悲劇誕生。

出走三年的希思克利夫終於回來了,他不再像以前一樣邋里邋遢,變得英俊瀟灑。可此時,凱瑟琳卻已經成為了埃德加的妻子。

曾經受到亨得德利的迫害和欺辱以及自己心愛的凱瑟琳也嫁給了埃德佳,這讓他變得瘋狂起來,他要對亨德利復仇,要對搶走自己女人的埃德加復仇。他對凱瑟琳的愛情已經轉變為仇恨了,可是愛情並沒有隨之消失,準確的說是愛戀與仇恨並存著。

他一方面愛著凱瑟琳,在凱瑟琳病倒後兩三番的前去探望;一方面又因為這愛戀轉化為的仇恨,大肆報復凱瑟琳身邊的親人(亨德利、埃德加和伊莎貝拉)。這兩者之間,看似矛盾其實並不矛盾。他是愛凱瑟琳的,同時他又恨當初壓破他,阻止他跟凱瑟琳在一起的人。

讀《呼嘯山莊》:三個階段闡述希斯克利夫愛情的轉變

當然了,這與作者的安排也有關係。作者想通過希思克利夫的這種復仇來表現出兩個方面。一方面,希思克利夫復仇越黑暗,他對凱瑟琳的愛也就越深;另一方面,希思克利夫的復仇反應的是他面對貴族、金錢的一種反壓迫的鬥爭精神。因此,復仇中的希思克利夫是愛與恨並存的狀態。

希思克利夫對凱瑟琳的愛並不是凱瑟琳嫁作人婦後,就會消失。我們可以通過文中凱瑟琳死後,作者對希思克利夫的反應描寫就可以看出。

他渾身顫抖,儘管嘴上說著:“願她醒來時痛苦萬分”之類的狠話,但是他卻“拿頭往滿是結巴的樹幹上猛撞,抬起兩眼,乾號著,那模樣根本不像一個人,而像一頭快被刀捅死的野獸。

喜歡和愛一個人,就是把對方視為自己的一半。一旦聽到對方有什麼不好的消息,自己就像丟失了那一半一樣,變得魂不守舍,茶飯不思,甚至每天以淚洗面。甚至也會出現和希斯克利夫一樣的表現形式。這都是因為都已將對方視為自己。

三、復仇結束,小凱瑟琳和哈里頓的愛情,讓他再次將恨轉變為愛

無論是小說著作還是影視作品,大部分所有極惡的人物或者主角,最後都會迷途知返。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是惡的。他們的惡是在後天的環境和事物中形成了,所有都會有醒悟的那一刻。《呼嘯山莊》中的希斯克利夫自然也不例外。

到了小說最後,希思克利夫迫害死了曾虐待他的亨德利,自己的心愛的女人凱瑟琳死了,自己的情敵和妻子也死了。他得到亨德利以及埃德加的所有財產,亨德利的兒子也被他當作僕人一樣使喚,不讓他讀書學習。那嫁給嫁給自己兒子的小凱瑟琳也成了寡婦。

他的復仇計劃算是如願以償,他不僅成了當地最有錢的紳士還報了所有的仇。按理來說,希思克利夫應該是高興的,滿足的,沉浸並享受著這一成功帶給他的快樂中。然而,他並不快樂。

當他看到小凱瑟琳和哈里頓經過接觸,他們之間慢慢有了友情和愛情後,他將這兩個人看作了小時候的他和凱瑟琳,彷彿看到了那時候他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因為凱瑟琳長得太像他心愛的女人了,而哈里頓堅韌的樣子以及率直、剛強奔放的性子都像極了年輕的他。

五分鐘以前,哈里頓彷彿是我青春的化身,而不是一個人。

希思克利夫只要一看到他們,就會想起了年輕時候的他跟凱瑟琳。他愛凱瑟琳愛的那麼深,思念就會像魔鬼一樣席捲他的全身,每時每刻都承受著獨自一人活在世上的痛苦。這就是為什麼最後,希思克利夫不願意面對小凱瑟琳和哈里頓兩個人,經常不跟他們一起吃飯,不願意搭理他們。

讀《呼嘯山莊》:三個階段闡述希斯克利夫愛情的轉變

希思克利夫不是一個極惡的人,也更不是一個魔鬼,他只是一個因為愛生恨的可憐人,一個孤獨的活在世上承受著思念帶給他痛苦的可憐者。

也正是小凱瑟琳和哈里頓美好純真的愛將他心裡的善意喚醒,他徹底沒有了恨意,隨之而來的只有無窮無盡的思念。他想念凱瑟琳,無比想念。這種痛苦讓他茶飯不思,他並不是故意絕食,而是他總感覺凱瑟琳在自己的身邊,他吃不進去。

最後,希思克利夫苦戀而死了,他讓哈里頓和內莉將自己和凱瑟琳安葬在一起。終於,他跟凱瑟琳在一起了。

一個人心中不會一輩子都充滿仇恨,真情和善意往往是這個世間最有力量也是最純真美好的東西,只要心裡留存一點美好,仇恨終會煙消雲散,隨之而來的只有滿滿的愛。每個人為人相處時,都應該心懷善意,處處寬容。寬容給別人帶來善意的同時,自己也會被寬容。

結語:

希思克利夫從喜歡愛上到由愛生恨再到由恨再生愛的愛情經歷,讓我看到了一種精神與心靈上的偉大愛情。以前總覺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東西是永恆不變的,直到看完希思克利夫對凱瑟琳的愛後,我才發現,原來偉大的愛真的可以持久不變。

希斯克利夫從小時候對凱瑟琳產生了喜愛,這份愛情一直跟著他,死後他還讓管家內莉將他和凱瑟琳葬在一起。足以證明這是一份曠日持久的愛。

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在當下浮躁的時代下,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異性,也包括自己的另一半。當愛情來臨時,我們至少應該認真對待,小說中希斯克利夫對凱瑟琳的曠日持久的愛更是值得每個人學習的。雖說愛情不等同於婚姻,但是愛情需要我們用認真負責的態度來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