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富美拋棄窮初戀的故事《呼嘯山莊》

《呼嘯山莊》是一本有血有肉的小說,刻畫的人物非常生動,雖然算不上活潑,甚至聽起來非常陰暗,卻不能不說它活靈活現,每一個人物都有鮮活的個性,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符合各自的性格。

我們先說說主要的人物西斯克利夫,他是本書的關鍵,這本書主要描寫他的愛與恨,以他為骨架,任何故事的描寫都是表現他的愛恨情仇。他本來還算一個可憐的孩子,從他被撿回來開始,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愛與恨。起初,是被大家憎恨,因為他搶走了主人對凱瑟琳和欣得利的愛,主人越是偏愛他,別人就越恨他,這時,除了主人,別人的恨,幾乎不會觸及他的靈魂,他根本不放在心上,就像看不見一樣。

後來,凱瑟琳喜歡他了,主人不在了,即使別人都恨他,欣德利把他貶成僕人,極盡所能的折磨他鄙視他,卻對他來說毫無意義,他在乎的只有凱瑟琳的愛,只要有她在,他什麼都能忍受,什麼苦都可以忍耐,只是心中已經充滿了報復的念頭,卻並不絕望。

可是,凱瑟琳也離開他了,她要和林頓結婚,這是一個極其可怕的消息,一切都沒了意義,一切都不再有盼頭,如果還要活下去,那麼就只有心中的仇恨,是報復讓他堅持了下去,讓他不至於死去。

凱瑟琳希望他活著,卻又不給他希望,他只好捧著仇恨,披荊斬棘,運用各種惡劣的手段,去追逐活下去的理由。難道不是這樣嗎?一切都如願以後,他再也無法活下去了,他時時刻刻看到凱瑟琳在眼前,他覺得死比活著更幸福。

極致的愛,得不到,便轉化為極致的恨,愛越深,恨便越濃,他的這一生,充滿痛苦和悲劇,或許唯一能稱得上美好的,是他的結局,他死的那麼幸福,嘴角甚至還掛著微笑,即使那微笑像惡魔一樣恐怖,至少他自己覺得幸福。

我們可以說是他的性格奠定了這一切,也可以說,是現實逼出的這一切,如果他能和凱瑟琳結婚,或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如果他有機會像哈里頓那樣和心愛的人在一起,至少哈里頓就變好了,即使他原來多麼的粗俗。

悲劇的性格,加上悲劇的環境,西斯克利夫想不有悲劇的一生都不行,這或許就是小說的成功之處,人物自有他的命運,任作者本人也難以撼動。

接著,我們來談談凱瑟琳,至始至終,我對她最大的印象就是衝動和魯莽,雖然她的可愛無處不在,她的美麗和善良也無法忽視。她對西斯克利夫的愛很真,也很深,可是這並沒有給他帶去快樂,反而因為這份愛,傷害了許多無辜的人,比如她的丈夫林頓,丈夫的妹妹伊莎貝拉。

衝動的嫁給林頓,隨口就把伊莎貝拉的秘密當作笑話講出來,她的性格似乎還停留在小女孩的階段,即使她已經十七八歲了,當然,這個年紀並不算大,在沒有合適指導的情況下,很容易做出荒唐的決定,我認為迪恩太太並不是一個好的引導者。

當然,我們也不能太多的責怪凱瑟琳,畢竟,她也沒有多少機會受到溫馨的教導,她的天性善良,即使已經發覺自己真愛的是西斯克利夫,她也沒有衝動的離開林頓,她因為林頓的愛而愛他,不願傷害林頓。在她最後的日子裡,雖然林頓的照顧無微不至,但她渴望的卻是荒原,一顆想放飛的心,卻坦然的接受了溫柔的禁錮,這種煎熬,只有她自己明白,如果孑然一身,她或許早已飛跑著出去了。

她感情專一也表現的淋漓盡致,和林頓一家的接觸讓凱瑟琳變得文雅安靜,她甚至愛上了這樣的生活,可是心裡卻並沒有忘記西斯克利夫,一直到她死亡,她的內心深處都被西斯克利夫佔據。當然,也不得不說,對西斯克利夫的愛,源於她自己內心的需要,只有西斯克利夫最瞭解她,和她最相投,林頓只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愛她,不管如何愛,都不及西斯克利夫用她想要的方式愛她,這就是林頓悲劇的所在之處,如果林頓能給到她西斯克利夫一樣的愛,那悲劇很可能不存在了。

《呼嘯山莊》的主線人物,是講故事的迪恩太太,她講了這個故事,雖然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但是大部分時候,她只是講述故事,讓聽故事的人自己去體會,在她需要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她總是明確的告訴聽故事的人,這樣既滿足了第三人稱的描寫,又增加了一個僕人的親身感受,更表現了故事的真實性,故事最大的價值,就在於讀完以後給人的真實感覺,它在不知不覺中做到了。

對於迪恩太太這個人,我既暗中佩服,又倍感刻板。佩服,在於她經歷了那麼多,仍然向善,而且她是西斯克利夫和凱瑟琳身邊唯一一直向善,又善始善終的人,一時的善很容易,一輩子的善卻很難,她能在任何時候,都有明確的善念,同時又那麼符合僕人的身份,這實在難得,比起約瑟夫和齊內這些僕人來說,她已經算得盡善盡美了。

可是,我心裡還是忍不住有刻板的印象,她對凱瑟琳的說教,就像一個忠誠刻板的教徒,從來都是那麼一套,她心地善良,卻從不去主動理解別人,比如西斯克利夫,她從來不想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她在畫眉田莊對凱瑟琳的勸導,也一直說林頓多麼多麼好,凱瑟琳不該不一心一意的愛他。她不理解,不理解凱瑟琳對西斯克利夫的愛,即使她看著這兩位長大,感同身受,但她不去理解,也從沒有嘗試去理解,反而覺得他們太離經叛道。

當然,作為一個僕人,她是完全夠格的,甚至超越了僕人的職責,擔起了朋友的責任,但是作為一個人,卻顯得刻板和狹隘。

最後,我們再說說哈里頓,開篇不久,他就出現了,但並未作為主要的人物,但他絕不可少,不僅為了表現西斯克利夫的恨,也為了小說結尾的美好轉變。西斯克利夫因為恨欣德利,便決意把欣德利兒子哈里頓變得粗俗愚蠢,於是既不教這個孩子文雅,也不教他知識,從來都以粗俗蠻橫做榜樣,結果也確實如此,可哈里頓生性淳樸,這為後面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哈里頓或許是小說裡除過凱瑟琳以外,唯一不恨西斯克利夫的人,不但不恨,甚至還有一點愛存在,表現在西斯克利夫的葬禮上,哈里頓是唯一一個誠心誠意悲傷的人,即使知道過去的事情,卻仍然不去恨西斯克利夫,不去爭本屬於他的財產,這多麼難得。

或許,作者這樣描寫哈里頓,也是在給他最後得到幸福做伏筆,畢竟他如此的好,值得上那麼美好的幸福,擁有愛情,又擁有財富。試想,如果西斯克利夫也有哈里頓這樣一個機會,那該是多麼美好的場景,或許野獸也能被馴服成紳士吧,誰又說得準呢?或許小說不能這麼寫,但是我們心中,總有這樣的想象,西斯克利夫不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壞人,他只是被逼成了那樣。

看完故事,我只想說,珍惜現在的美好,理解萬歲!

故事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小說為我們敘述一個故事,為我們展現不同的人,不同的愛,不僅僅是為了展現宏大的場面,炫耀華麗的詞藻,吹噓離奇的故事,小說在於俘獲人的心,讓你的心中有書中的人物,除了感情的共鳴和深刻的理解,別的一律無能為力。《呼嘯山莊》就是這麼一本小說,從沒有描寫多麼華麗宏大離奇之類的詞藻,反而,為了烘托故事的情感,它一直在強調壓抑和痛苦,這不是大部分人喜聞樂見的。

看過《紅樓夢》的人,都會覺得自己見少識淺,那些宏大的場面,精細的描寫刻畫,豐富華麗的詞藻,我一輩子都寫不來,心裡大喊完了完了,我是多麼的膚淺,沒有那麼寬廣的見識和心胸,肯定寫不出什麼好東西。可是,看完《呼嘯山莊》我又在悲痛之餘心中竊喜,似乎並不需要多少華麗的描述,即使生活在鄉村,也能寫出好東西,這本書甚至連林頓家的沙發多少舒服都沒有介紹,更別說衣服和飾品,更是毫不提及,但它仍然成功了。於是,我明白了,重要的是故事,是感情。

當然,我也明白《紅樓夢》為何花巨大的篇幅描寫宏大華麗的場面,它就是要襯托故事結尾的悲劇,當然這極度考驗作者的見識,很顯然作者相當合格。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崇尚簡單快捷,巨大的信息和生活壓力,讓人不再有承受悲劇的能力,於是喜劇和玄幻,慢慢成了主宰,多麼喜歡紅顏一笑,又多麼喜歡穿越的美女與把美女捧在手心的陛下,可是深邃的情感和真實的內心衝突,讓誰去體會,又有誰去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