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山莊》:如此慘烈的愛情裡居然隱藏著最美的情話


英國文學史上,勃朗特三姐妹是一個奇蹟。尤其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與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皆成為家喻戶曉的世界名著。

同一家庭出生的兩位女性,卻寫出了風格極為迥異的兩本小說。

同樣以愛情為主線,兩者表達愛的方式是那樣的不同。《簡愛》理性而剋制,《呼嘯山莊》則瘋狂而不顧一切。簡愛和羅切斯特先生哪怕一刻不停地愛上八十年也比不上呼嘯山莊的凱瑟琳小姐與希思克利夫一天的愛情。

《呼嘯山莊》:如此慘烈的愛情裡居然隱藏著最美的情話


這應當源於姐妹倆性格的不同。夏咯蒂這樣形容妹妹艾米莉:比男人還要剛強,比小孩還要單純。一直以來,艾米莉被認為是個社交恐懼症患者,她乖張厭世,玻璃心腸,守舊古怪。這種印象大部分來源於她的作品《呼嘯山莊》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給人們的啟發。這認定帶有明顯的偏見,也更符合人們對於艾米莉這類作家的想象。但不可否認,現實中的艾米莉確實有避世傾向,她更願意待在自己的小屋中獨自耕耘文學。

艾米莉一生短暫,只活到30歲,只夠她留下百來首詩歌和一部小說。英國著名詩人馬修.阿諾德曾評論她的詩的“熱情、深沉和大膽,大概是拜倫死後無人可比”的。她的詩作直抒胸臆,感情濃烈,景物描寫荒僻、寂寥,她的小說《呼嘯山莊》則完美延續了她詩歌的寫作風格,小說的成功掩飾了她詩歌的光華。

《呼嘯山莊》講述的是一個堪稱慘烈的愛情故事。山莊的老主人恩肖先生從外面帶回來一個小孩,給他取名希思克利夫,收他為養子。希思克利夫奪走了恩肖先生對兒子亨得利的愛。亨得利恨透了希思克利夫,想盡方法折磨他。恩肖先生死後,他將希思克利夫貶為僕人。

恩肖先生的女兒凱瑟琳小姐與希思克利夫一起長大,成為最好的朋友,彼此相愛。但希思克利夫僕人的低下身份使凱瑟琳小姐放棄他,選擇嫁給畫眉田莊的埃德加先生。

失去愛人的希思克利夫憤而出走。三年後,他成為富人重回呼嘯山莊,開始了報復計劃。

他設計剝奪了亨得利的所有財產,在亨得利死後,將他的兒子哈里森貶成僕人。他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貝拉,囚禁她,對她施以精神折磨,最後伊莎貝拉懷著身孕逃跑。希思克利夫的出走使凱瑟琳大病一場,他的返回又讓她愛恨糾纏,她羸弱的身體經不起這樣強烈的刺激,終於死去。

希鍶克利夫的報復並沒因凱瑟琳的死而停止,她的計劃在下一代身上繼續實施。於是在他的兒子與凱瑟琳的女兒,以及亨得利的兒子身上,又一幕好戲上演。

《呼嘯山莊》:如此慘烈的愛情裡居然隱藏著最美的情話


01最美情話的背後

英國票選出的最感人的、你最喜歡的情話第一名來自於《呼嘯山莊》:“如果我們的靈魂是一模一樣的,那麼就意味著,在宇宙中,孤獨的我有著另外一處依存的地方。無論是天堂還是地獄,都不及你心裡的那個地方,讓我感到溫暖,感到熟悉。”

無論是單憑這句話,還是充斥全書的希思克利夫與凱瑟琳的愛恨交織,都讓我們無法將這兩人之間的情感簡單地稱之為愛情,他與她之間是靈魂的相互依賴,相互依存,不能被分割。這也正是故事的關鍵所在,兩個靈魂一體的人,在俗世間被分開,所以註定這將是一場慘烈的悲劇。

凱瑟琳也愛埃德加,但她對他的愛,只是出於對他的身份,地位,財富,以及他年青英俊外表的淺層的愛。這樣的愛情我們在日常生活裡隨處可見,比如那種只看重門當戶對的愛情,那種計較我和對方結婚能得到什麼的愛,我們暫稱它為世俗之愛。

這種愛不夠深切、執著,如果扒掉這愛的一切外衣,只剩下對方那一個不依附任何物質條件存在的人,這份愛還會繼續嗎?凱瑟琳對埃德加的愛便是這樣一種世俗之愛。

凱瑟琳是這樣形容自己對希思克利夫的愛的:“……我這麼愛他,並不是因為他長得英俊,內莉,而是因為他比我自己更像我自己。不管我們的靈魂是什麼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樣的,……”。凱瑟琳認為,希思克利夫就是另一個她,所以她和他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分開,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一體的。

她不嫁給希思克利夫是因為:希思克利夫只是呼嘯山莊的僕人,她嫁給他,只能和他一起做乞丐,她嫁給埃德加卻可以藉由畫眉田莊的力量讓希思克利夫高升,改變他的地位,使他不再受她哥哥的控制和羞辱。

艾米莉只活到30歲,她孑然一身,從未品嚐過愛情的滋味,卻把希思克利夫與凱瑟琳之間瘋狂、熾熱、激烈、糾纏的愛恨書寫得如此淋漓盡致、震撼人心。在讀此書過程中,這種強烈地愛與恨無時無刻不縈繞在我們心頭,讓我們不能呼吸,匪夷所思。

我想這應當源於艾米莉描寫的是靈魂之愛,是一個孤獨的靈魂對愛最原始的渴望,她描摹的是她心中愛的樣貌,是她孤獨的內心對愛本身及生命本身的一種表達。

《呼嘯山莊》:如此慘烈的愛情裡居然隱藏著最美的情話


每一個人的靈魂都是孤獨的,因為它處在我們身體的內部,是封閉的,是旁人所無法瞭解的。

我們或多或少地都體會過孤獨的感覺,只是有些人逃避它,有些人感受它,從這個意義上說,靈魂之愛是源於孤獨的內裡,是一個孤獨的靈魂對另一個孤獨靈魂的期盼與渴望,它們彼此契合,成為一體,共振共顫

深刻的靈魂之愛更多地生存於小說中,居於俗世,我們大多並不追求深刻的心靈相連,只要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人就夠了,所以書中男女主角這種瘋狂而深刻的靈魂相吸,難以為我們所理解,反倒是那一個溫文爾雅的埃德加,更容易被我們接受,這一個對待愛情如同瘋魔似了的希思克利夫則讓我們覺得恐懼。

倘若不能理解希思克利夫與凱瑟琳之間極端愛情最深層次的原因,終是不能理解希思克利夫的所作所為,對他就不會有憐憫與同情,怕是隻有憎惡與痛恨。

《呼嘯山莊》:如此慘烈的愛情裡居然隱藏著最美的情話


02社會需求與原始需求的對立

書中幾乎沒有外部世界的描寫,所有的筆墨都停留在呼嘯山莊和畫眉田莊這兩個地方。

這兩個地名,有一種隱喻和暗示在內。呼嘯山莊給人的感覺,骨子裡就充滿著憤怒和狂躁,陰森和寒冷的氣息,畫眉田莊則是風和日麗,春暖花開,安寧美好的感覺,事實上也果然如此。

這兩個地方分明就是兩個極端,兩個截然不同的家庭,兩種截然不同的氛圍。甚至是兩個不同階層的隱喻。

畫眉田莊代表的是端莊典雅的上流社會,呼嘯山莊則是原始熱烈的,以一種掠奪者姿態存在的、令傳統上流階層惴惴不安的另一階層。

於是這兩個地方就成了整個社會的縮影。每一個人都代表著不同的社會形象。凱瑟琳的性格具有雙重性和分裂性。她的內心十分狂野,甚至有其歇斯底里的一面,她第一次踏足畫眉田莊之後,呼嘯山莊賦予她的原始的,熱烈的本性開始分裂,要求她具備社會性。

社會的價值觀使凱瑟琳改變,她背離她的本性想變成上流社會的淑女,變成畫眉山莊裡優雅的、懂禮貌的、迷人的小姐,而不是光著腳丫拉著希思克利夫的手,在荒原上像兩隻奔跑的野獸。

《呼嘯山莊》:如此慘烈的愛情裡居然隱藏著最美的情話


她更不可能降低自己的身份,嫁給僕人身份的希思克利夫,隨他去做乞丐。於是她的社會需求與她的原始需求發生了根本對立,她的人格呈現出雙重性。她既嚮往畫眉田莊,又放不下希思克利夫,最終,她背離了自己的原始需求,也是她的本性,嫁給畫眉田莊的埃德加。

她企圖用丈夫的錢幫助自己的愛人,使他高升,成為一個有地位的人,唯有這種方式能夠使她的社會需求和原始需求統一,但這種古怪的統一法卻是她身邊的兩個男人都無法接受的。先是希思克利夫的出走,二是他變成富人後的返回。三是埃德加對於希思克利夫得反應,四則是希思克利夫的報復。

所有的一切都超出她的預料,也完全突破她的能力控制範圍,當她的丈夫與她的愛人一次次爆發衝突,當內心的愛與恨一次次讓她不堪忍受。她終因瘋狂而死,因羸弱而死。

凱瑟琳的死可以看作是自己選擇的結果,她背棄自己的本性造成了一切悲劇的起源,只有通過死,她才能擺脫塵世的束縛和靈魂的困境與希思克利夫的靈魂統一。

這裡也暗含著19世紀的女性對於自由的渴望與嚮往,表達了她們生存的壓力,內心的糾結,分裂與絕望。她們被社會價值觀與生存的壓力驅使著去背叛自己的本性,儘管掙扎,但最終歸於絕望。而艾米莉創造的這一個封閉的小社會的縮影,則把這種無助、掙扎、絕望無限放大。

《呼嘯山莊》:如此慘烈的愛情裡居然隱藏著最美的情話


03呼嘯的象徵

《呼嘯山莊》中的“呼嘯”二字,從表面上看,可以是荒原上呼嘯的風,可以是小說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的愛情,如狂風一般在他的胸腔中怒吼,甚至讓人聯想到他暴戾的性格和瘋狂的報復行為,荒原上呼嘯的風對希刺克厲夫來說,是凱瑟琳的靈魂,風兒呼嘯而過的聲音,則是愷瑟琳對他的呼喚。

深層次裡,這呼嘯的意象既象徵著男女主人公的靈魂,又吸收和同化著他們,是他們靈魂的模樣,也像徵著他們的不平和抗爭。

凱瑟琳心中的社會價值感與她的本性之間的對抗,希思克利夫不得不離開呼嘯山莊是對現實不公的對抗,他狠毒殘忍的報復行為是他同不公平的命運的對抗,甚至凱瑟琳的死,也是一各對抗。

誠然,希思克利夫的報復堪稱獸性,為了自己得不到的愛,生生毀滅了兩個地方,然而,如果不將這本書僅看成是一部描寫愛情的小說,而用更廣闊的視野去看,希思克利夫真正報復的是對他的靈魂進行壓廹的規則,是讓他的靈魂無法生存的規則,他的一切瘋狂的報復行為只是為了求得一個合理的存在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