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經歷的三個階段,各有怎樣的特點?

星晨現曙光


1、表現手法

在藝術上大量借鑑了歐洲藝術電影的創作經驗,電影創作者們在跳出經典好萊塢戲劇電影模式的同時,又吸納其合理成分,在表現手法上突出電影的影像功能。

2、情節結構

打破追求戲劇性的單向敘事模式,時空轉換更加靈活,不再追求故事情節的完整性而尋求開放的結尾。

3、人物不再定型化

是根據其性格自身的發展展現其自然本性。善與惡不再是劃分人物好壞的涇渭分明的標準。除此之外,新好萊塢電影在人物和情節的關係上,使人物不再隸屬於情節而是從情節突出人物。

擴展資料

好萊塢電影代表作品

1、《卡薩布蘭卡》

美國式主旋律作品最早也是最著名的篇章。在裡克咖啡館中大家高唱《馬賽曲》的片段,在當年曾經鼓舞了無數為反法西斯戰爭奮鬥的人們,即使在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這一段落感受到愛國主義的力量。與此相比,主人公間的俊男倩女式的愛情糾纏,就成了影片的小小佐料。

2、《教父》

科波拉在影片中塑造的堂·克里昂家族史,在背叛、忠誠、愛情、親情、敵人之間輾轉掙扎,將人性的光芒與卑微闡述得如此鮮明生動,《教父》的意義已經超越了普通的黑幫人,它更應該是被視作一部史詩而具備存在的價值。





真真很棒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我來分析一下好萊塢電影的三個時期:

  • 創業期:上世紀10—20年代。好萊塢作為如今商業電影天堂的存在其實源出偶然。自電影在1898年在法國問世之後,電影技術日新月異。美國發明家愛迪生髮明瞭“活動電影視鏡”並將其註冊為專利。商業頭腦發達的愛迪生靠著收取高額的專利費大賺特賺,嚴重擠壓著其他電影製作人的生存空間。在壟斷盛行的特殊時期,愛迪生就是大爺。於是,一幫子有志之士繁華勝地來到洛杉磯一片孤寒之地開始了好萊塢的創業。
  • 發展期:上世紀20年—70年代。這十幾年間,好萊塢形成了影響後世的大製片公司模式、製片人中心制、明星制等等新穎的投資宣發模式。出現了諸如奧黛麗赫本、英格瑪褒曼、克拉克蓋博……等等名垂青史的大明星,使得電影徹底成為一種時尚文化,並開始席捲全世界。至此,好萊塢徹底成為世界電影中心。
  • 黃金期:上世紀70年至今。好萊塢擁有了強大的電影生產能力,並積極探索數字技術,產生了諸如喬治盧卡斯、福特卡波拉……等等一批影響電影製作技術的大導演,拍攝了諸如《星球大戰》系列、《教父》系列等等一大批技術和藝術結合度都很高的影片。後繼者斯皮爾伯格、卡梅隆、諾蘭……等等一大批導演延續著前人的技術探索之路,更將好萊塢電影的商業性做到極致。至今,好萊塢的每一部作品都深深影響技術和藝術導向。

好萊塢電影經歷百年發展,至今也沒有衰退的氣象,不得不說,值得全世界學習!


偷換流年


1853年,好萊塢只有一棟房子。

1870年,這裡已成為一片興旺的農田。

1886年,從房地產生意發財的富商哈維·亨德申·韋爾考克斯在這裡買下了0.6平方公里的土地。好萊塢這個名字來自英語的“holly”(冬青)。韋爾考克斯的夫人一次旅行時,聽到她旁邊的一個人說她來自俄亥俄州的一個叫做好萊塢的地方。她很喜歡這個名字,回到加州後就將她丈夫的農莊改稱為好萊塢了。韋爾考克斯計劃在這裡建造一座小城。

1887年2月1日他在地區政府正式註冊此名。在他夫人的幫助下他鋪設了今天的好萊塢大街做為城市的主街,在這條大街和其它大街的兩旁種了胡椒樹並開始出售產權。他的夫人募資建了兩座教堂、一座學校和一座圖書館。為了使好萊塢名符其實,他們還進口了一些英國冬青,但這些植物在加州的氣候下沒有存活很久。

1900年,好萊塢已經有一間郵局、一家報社、一座旅館和兩個市場,其居民數為500人。10萬人口的洛杉磯位於市東11公里處。在好萊塢和洛杉磯間有一條單軌的有軌電車,但這輛電車的運行不準時,每程時間為兩小時。

1902年,今日著名的好萊塢酒店的第一部分開業。

1903年,好萊塢成為一個鎮。當年下的兩個命令是:除藥店外其他商店禁酒,以及不準在街上驅趕數量多於200的牛群。

1904年,一條新的被稱為好萊塢大街的有軌電車開業,使好萊塢與洛杉磯間的往返時間大大縮短。

1910年,好萊塢的居民投票決定加入洛杉磯。原因是這樣他們可以通過洛杉磯取得足夠的飲水和獲得排水設施。

1960年,女演員喬安娜·伍德沃德得到了第一顆星的殊榮。

1985年,好萊塢的商業和娛樂區被正式列入美國受保護的歷史性建築名單。

1999年,洛杉磯的地鐵開通到了好萊塢。

2001年,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在Highland大道開業,成為奧斯卡獎頒獎禮新的舉辦場所。

2002年,一些好萊塢居民發動了一個讓好萊塢自主獨立,不再是洛杉磯一部分的運動。好萊塢市政府決定讓所有洛杉磯居民投票表決。獨立運動被以絕大多數否決。 擴展資料:

電影工業——

20世紀初,紐約和新澤西的電影公司開始遷向加州,原因是這裡的天氣好,日照時間長。雖然當時已經有電燈了,但當時的電燈還不夠亮,當時最好的光源是陽光。除此之外,加州視野寬廣,有各種不同的自然風景。此外當時托馬斯·愛迪生持有電影的專利,而加州離新澤西非常遠,因此愛迪生很難在這裡控制他的專利權。

在美國東岸,獨立的電影公司經常被愛迪生和他的代理人訴訟。在遙遠的加州沒有那麼多愛迪生的部下。即使他派人來加州,他的人往往比其消息來的晚,這樣一來這裡的電影製造商就可以及時躲到附近的墨西哥去了。

1911年第一個電影工作室在好萊塢開業,同年已有15個其它的工作室在這裡定居,成千上萬的夢幻製造者緊隨而至。

1923年,今天成為好萊塢象徵之一的白色大字“HOLLYWOOD”被樹立在好萊塢後的山坡上,本來這個字後面還有“LAND”四個字母,是一家建築廠商為了推銷新建好的的住宅社區設置的廣告看板。但它們被樹立起來以後就沒有人去管它們,以致漸漸荒廢。

一直到1949年,好萊塢商會將後面的四個字母去掉,並將其它字母修復。這個招牌今天受到商標保護,沒有經過好萊塢商會的同意,無人有權使用它。

1929年5月16日,奧斯卡金像獎第一次頒發,當時的門票是十美元,共有兩百五十人參加。





分享精彩生活2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好萊塢的發展,從黑白默片到今天的火爆場景,經歷了百年,也引領了整個電影的發展。

第一階段時期。

三四十年代的影片往往具有濃厚的話劇味,平均每場戲都較長,欣賞者的心理節奏若不能從當代動作片的快切快剪中跳脫出來,就會覺得那些影片太悶。一旦適應了那種風格,那稍嫌誇張的表演(按現代標準)、層層鋪展的臺詞、古典話劇的結構,標誌著舞臺劇走向銀幕的重要一步。但若你討厭話劇,《北非諜影》、《亂世佳人》未必能成為你心目中的經典。

第二階段時期

五六十年代,好萊塢受到電視的衝擊,開始向大場面豪華製作發展。美侖美奐的歌舞片、千軍萬馬的史詩片,給現代觀眾帶來正反兩方面的效應。一方面,這些影片的文化和社會積澱較少,40年後的中國觀眾欣賞起來毫不費力;另一方面,歌舞片的黃金歲月已逝去,演變成舞蹈化了的打鬥片,只有一部《音樂之聲》仍擁有全球性觀眾基礎。像《阿拉伯的勞倫斯》那樣的70毫米史詩片,在家庭大屏幕彩電上看,跟影院裡的效果完全不同;在家裡你會嫌它冗長,在影院裡你則會嘖嘖稱奇。

第三階段時期

70年代末,好萊塢重新開始做夢,盧卡斯的《星球大戰》便是成年人的童話,斯皮爾伯格更是喚醒了眾多人潛在的兒童心理,你如果抱著挖掘社會內涵的心態去看《印第安納·瓊斯》三部曲或《外星人》,一定會大失所望。正如一個人有童年、少年、青年和成年,一個社會或國家也有這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有其最適合的影片風格,比如童年愛幻想,成年比較理智,等等。當然,這都不是絕對的,50年代好萊塢也出產過現實主義佳作,如《碼頭風雲》,70年代初也有《火燒摩天樓》那樣的優秀娛樂片。至於80年代以來,好萊塢的電影類型越來越雜,頭一年還陶醉於纏綿悱惻的《泰坦尼克號》或《英國病人》,第二年卻迷上了冷眼看世界的《美國麗人》。大致來說,如今幾大電影廠忙著出產以特技或槍炮為號召的商業大片,滿足青少年這個最關鍵的觀眾群,而獨立製作公司生產有深度、有藝術性的作品,卻沒有錢推銷,也找不到願意放映的商業院線。

希望回答能幫助到你。多多瞭解[呲牙]






食光生活紀


從1900年開始,好萊塢電影開始風靡全球,三四十年代的影片往往具有濃厚的話劇味,平均每場戲都較長,欣賞者的心理節奏若不能從當代動作片的快切快剪中跳脫出來,就會覺得那些影片太悶。一旦適應了那種風格,那稍嫌誇張的表演(按現代標準)、層層鋪展的臺詞、古典話劇的結構,標誌著舞臺劇走向銀幕的重要一步。但若你討厭話劇,《北非諜影》、《亂世佳人》未必能成為你心目中的經典。

五六十年代,好萊塢受到電視的衝擊,開始向大場面豪華製作發展。美侖美奐的歌舞片、千軍萬馬的史詩片,給現代觀眾帶來正反兩方面的效應。一方面,這些影片的文化和社會積澱較少,40年後的中國觀眾欣賞起來毫不費力;另一方面,歌舞片的黃金歲月已逝去,演變成舞蹈化了的打鬥片,只有一部《音樂之聲》仍擁有全球性觀眾基礎。像《阿拉伯的勞倫斯》那樣的70毫米史詩片,在家庭大屏幕彩電上看,跟影院裡的效果完全不同;在家裡你會嫌它冗長,在影院裡你則會嘖嘖稱奇。

70年代末,好萊塢重新開始做夢,盧卡斯的《星球大戰》便是成年人的童話,斯皮爾伯格更是喚醒了眾多人潛在的兒童心理,你如果抱著挖掘社會內涵的心態去看《印第安納·瓊斯》三部曲或《外星人》,一定會大失所望。正如一個人有童年、少年、青年和成年,一個社會或國家也有這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有其最適合的影片風格,比如童年愛幻想,成年比較理智,等等。當然,這都不是絕對的,50年代好萊塢也出產過現實主義佳作,如《碼頭風雲》,70年代初也有《火燒摩天樓》那樣的優秀娛樂片。至於80年代以來,好萊塢的電影類型越來越雜,頭一年還陶醉於纏綿悱惻的《泰坦尼克號》或《英國病人》,第二年卻迷上了冷眼看世界的《美國麗人》。大致來說,如今幾大電影廠忙著出產以特技或槍炮為號召的商業大片,滿足青少年這個最關鍵的觀眾群,而獨立製作公司生產有深度、有藝術性的作品,卻沒有錢推銷,也找不到願意放映的商業院線。

如今《阿凡達》《復仇者聯盟》系列等電影作為好萊塢商業大片,已經在全球獲得成功,未來好萊塢電影依然是引領全球電影潮流的中流砥柱,商業與品質結合!











上海胡歌影視文化工作


你還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對於好萊塢的電影經歷的三個階段的特點,我給大家說一些這三點。


1、危機期—戰後到1950年代後期。

三四十年代的影片往往具有濃厚的話劇味,平均每場戲都較長,欣賞者的心理節奏若不能從當代動作片的快切快剪中跳脫出來,就會覺得那些影片太悶。一旦適應了那種風格,那稍嫌誇張的表演(按現代標準)、層層鋪展的臺詞、古典話劇的結構,標誌著舞臺劇走向銀幕的重要一步。但若你討厭話劇,《北非諜影》、《亂世佳人》未必能成為你心目中的經典。


2、1960到1970年代新好萊塢的出現和成熟。


五六十年代,好萊塢受到電視的衝擊,開始向大場面豪華製作發展。美侖美奐的歌舞片、千軍萬馬的史詩片,給現代觀眾帶來正反兩方面的效應。一方面,這些影片的文化和社會積澱較少,40年後的中國觀眾欣賞起來毫不費力;另一方面,歌舞片的黃金歲月已逝去,演變成舞蹈化了的打鬥片,只有一部《音樂之聲》仍擁有全球性觀眾基礎。像《阿拉伯的勞倫斯》那樣的70毫米史詩片,在家庭大屏幕彩電上看,跟影院裡的效果完全不同;在家裡你會嫌它冗長,在影院裡你則會嘖嘖稱奇。


3、80年代後通過技術更新,又從數字技術中獲得對電影藝術的新的解釋,預示著後電影時代的到來。

70年代末,好萊塢重新開始做夢,盧卡斯的《星球大戰》便是成年人的童話,斯皮爾伯格更是喚醒了眾多人潛在的兒童心理,你如果抱著挖掘社會內涵的心態去看《印第安納·瓊斯》三部曲或《外星人》,一定會大失所望。正如一個人有童年、少年、青年和成年,一個社會或國家也有這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有其最適合的影片風格。

大致來說,如今幾大電影廠忙著出產以特技或槍炮為號召的商業大片,滿足青少年這個最關鍵的觀眾群,而獨立製作公司生產有深度、有藝術性的作品,卻沒有錢推銷,也找不到願意放映的商業院線。



這三點是我個人一下觀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謝謝,歡迎給我留言。


影人小易哥


好萊塢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的西北郊,原來是一片雜草叢生、默默無聞的土地。19世紀末,一位叫哈韋`威爾科柯斯的房地產商以每英畝150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那裡的一片無花果園,並從英國運來了一些冬青樹苗(Holly)載了在果園裡。雖然,那些冬青樹沒有成活,但威爾科柯斯太太仍把這片果園命名為Hollywood(意譯:冬青樹林;音譯:好萊塢)。攝影師們在尋找外景地的時候發現了這片依山旁水、地價便宜的地方,於是常來這裡拍片。1911年,大衛`豪斯雷來到了好萊塢,建立了第一家電影企業。此後,一些規模不大的電影公司和獨立製片商出於多種原因紛紛湧向那安營紮寨,使得好萊塢逐漸變成了美國乃至世紀電影的生產製作中心。至此,好萊塢完成了誕生崛起的第一階段。


無跡作品


“經典好萊塢風格的歷史重要性在於:到20年代後

期,好萊塢風格作為敘事影片創作的獨家風格已為

世間大多數人所接受。其他風格則被好萊塢風格的

陰影所遮沒並且要在好萊塢風格所建立的標準面前

受到評判。對電影史學家來說,好萊塢風格提供了

一種在歷史上可以界定的標準,一種美學參照系。

其他風格將被聯繫於這種參照系來加以評估,參照

系內的影片和影片創作者亦會因之而確定各自的位

置。”

(一)好萊塢戲劇化電影美學觀

·聲音進入電影,引起了電影美學觀念的變化。

·早期對聲音進行的一些試驗取得明顯成功,

第一步受到公眾歡迎的有聲片《爵士歌王》

(1927)發行之後,不到十年,電影創作者已

經基本上找出了今天仍然流行的在藝術上使用

聲音的所有方法。

•聲音進入電影,使得影片中人物對話成為可能,從

而大大豐富了電影的藝術表現力。

·“電影業由於對話的出現而加強了信心,認為電影

現在能夠做到戲劇和小說一直在做的事了:講述關

於人的複雜故事,而且故事中的人物能用語言來表

述自己的問題。聲音出現之後,電影看來不僅能夠

趕上,而且還能超過其他敘事藝術。”—-(美)

斯坦利·梭羅門《電影的觀念》

•電影藝術掌握了聲音之後,便順理成章地

從蒙太奇詩美學轉到戲劇美學。從重視蒙

太奇轉到重視戲劇性,從重視影片的隱喻、

象徵轉到重視電影的情節、表演。

20世紀30、40年代,世界各國的電影都進入戲劇化

電影階段,具有某些共同特徵,其中,尤以美國好

萊塢電影最為典型。

所謂戲劇化電影,主要是指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在世

界各國電影中占主導地位的電影樣式,其特點是以

戲劇衝突律為基礎,採用傳統戲劇式的結構原則。

·一般來講,戲劇化電影並不照搬戲劇作品的結構形

式,而是結合電影藝術自身的特點,將戲劇衝突律

融會其中。

•類型電影種類繁多,劃分方法各不相同,難以

找到絕對統一的分類方式。

•僅故事片範圍來講,大致可以分為以下12類:

西部片、喜劇片、犯罪片(驚險片),以及科

幻片、歌舞片、戰爭片、愛情片、倫理片、動

作片、災難片、兒童片、恐怖片(驚悚片)。

·西部片最能反映好萊塢類型電影的特點,也是

最富有美國特色的類型電影。

•西部片大體經歷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30年代的“經典西部片”。

•固定模式:白人移民遭威脅,英雄牛仔解

危難,除暴安良殲歹徒,英雄美女大團圓。

•代表作:約翰·福特的《關山飛渡》

(1939)。·第二階段是40、50年代的“成年西部片“。

·這個時期西部片不單是表現人與自然的關係,

更注意表現在西部這個特定環境里人與人之間

的複雜關係。瀰漫在“經典西部片”中的那種

英雄主義色彩和樂觀主義精神已漸漸消失。

•代表作:威爾曼《黃牛慘案》(1942)、霍克

斯《紅河》(1948)、齊納曼《正午》

(1952)、史蒂文森《原野奇俠》(1953)等。

·第三階段是60年代左右的“心理西部片”。

•“心理西部片”受到60年代現代派文藝思

潮的影響,出現了反英雄化的趨勢,影片

中的主人公不再是昔日的“西部英雄”,

而常常悲觀厭世、空抱遺憾。

·代表作:《山地槍戰》 (1962)、《布

奇·卡西迪和陽舞仔》(1969)•70、80年代,西部片作為一種類型電影幾乎在

美國影壇銷聲匿跡。

•90年代初,在“重新闡釋美國西部歷史”的旗

號下,以《與狼共舞》為標誌的新時代的西部

片,再度捲土重來。

· 從某種意義上說,近百年發展歷程中美國西部

片的幾個階段,正是體現出各個時期美國電影

對自己民族的歷史和現實的深刻反思。

(三)新好萊塢電影

•舊好萊塢電影經歷了20世紀30、40年代的黃金

時期之後,便進入了長期的困頓與低谷,經受

了種種危機與衝擊,經過一個緩慢的漸進演變

過程,終於在20世紀60年代末與70年代初,出

現了一個歷史性轉折點,由舊好萊塢走向新好

萊塢,並且隨之出現了好萊塢電影的第二個輝

煌時期。

•新好萊塢的特點:

第一,新好萊塢電影受到了歐洲電影的深刻影響。

如意大利新現實主義、法國“新浪潮”電影。

·片例:《美國麗人》(2000)

第二,新好萊塢電影完全突破了舊好萊塢戲劇化

電影美學觀的束縛。徹底摒棄了戲劇化電影美學

體系,強調向自然真實靠攏。

·新好萊塢電影仍然繼承了好萊塢善於講故

事的傳統,但力圖為故事開闢廣闊的社會

背景,使其具有社會批判的價值,並將故

事有機地融入紀實性結構之中,體現出紀

實性與意識性、情節性與哲理性的有機綜

合。

第三,新好萊塢電影善於迅速適應社會和時代的

需要。

•新好萊塢湧現出亞瑟·佩恩、斯坦利·庫布里克、

弗朗西斯·科波拉、馬丁·斯科西斯、喬治·盧卡

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伍迪·艾倫等一批優

秀導演,正是他們成功地使新好萊塢電影完成

了商業電影藝術化、藝術電影娛樂化的過程。

·新好萊塢的導演們借鑑歐洲電影的藝術手

法,自由地處理時間和空間,經常運用慢

鏡頭、定格、跳接、主觀鏡頭、景深鏡頭、

意識流、內心獨白、變速攝影、變焦攝影

等多種表現手段,運用新的鏡頭語言來加

強視覺衝擊力,在攝影機運動、聲畫處理、

剪輯技巧等方面也都有新的嘗試。


太陽不能吃哇


好萊塢起源早,基礎好,加上有這麼多巨星和影視都出自於它,聲譽越高,就會有更多人加入,所以成就了

今天編劇和技術的問題 而且還有國際化和體制的問題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科幻片、戰爭片、魔幻片方面,你覺得國內拍出過哪怕一部可看性稍微高一點的片子麼?這說明了什麼呢?一個是編劇的問題 是想象力的問題 一個則是導演的統籌調度問題 另外就是技術了 這一點想必不用多說了。樓主應該看過《指環王》、《駭客帝國》吧 那麼你覺得刨除技術方面的問題 我們的缺陷在哪裡呢?為什麼我們就拍出來呢 那就是因為我們不敢去想 即便是想得出來 也拍不出來 這裡面就有導演的問題了 再如《西遊記》 這是我們自己的東西 是財富 個人認為不比指環王什麼的差 可是這麼多可以利用的東西 我們的編劇把他們變成好的劇本了麼?這樣的題材 我們的技術能夠表現的出來麼?這些都是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