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以前一噸的普桑十多個油很少抱怨說費,現在噸半的車9個油都嫌費油?

KKzqsong


這同樣是個具有年代感的問題,過去能開普桑的、是普通人麼?現在開這個價位車的是普通的工薪族、可能連存款都沒有的月光人士,所以自然覺得車子費油了;所以時代不同、車主也完全不同,當年的普桑車主的經濟實力,遠比現在a、b級車主要強、強太多,所以當年有車的人、即便油耗20個也養得起!


回想上個世紀、90年代初,那時候私家車剛剛起步,但並不是工薪族敢想的、貌似那個時期平均工資都沒過百元吧?所以那個時期、路面上跑的普桑,要麼是公家的車子、要麼是一些老闆的座駕;如果車子是公家的、那麼油費是可以報銷的,所以不用擔心費油;而如果是私人的,那麼那個時期敢花十幾萬(鄙人記得90年代初普桑16.8萬)買私家車的,身家至少得上百萬、甚至幾百萬,那個時期的人們大都是質樸的、低調的(現在腰裡有個幾百萬、最差也得弄輛卡宴了吧?)。。。

現在的車主與當年完全不同

前文已經提到,當年的普桑、要麼是公家的而不用擔心油耗;要麼是私人的、但車主經濟實力都是極強的,這與當今則完全不同;那個時期敢花16.8萬買普桑的,身家至少在百萬元以上、那個時期不講究提前消費!而如今敢花上小20萬買車的朋友、甚至連五千元的存款都沒有,月月光、一分錢不剩,所以哪怕油耗稍微高一些,就可能受不了了;所以並不是現在的車友怕費油、總說車子油耗高,只是當今大部分車友的經濟實力沒法同那個時代的車友相比較!

上世紀90年代初的普桑16.8萬,那時候16.8萬都相當於現在的幾百萬了,他們在那時花16.8萬買普桑、相當於現在花幾百萬買超跑的一些人士,所以會怕油耗高?現在也同樣如此,開50萬元以上車子的很少有抱怨油耗的、開百萬以上車子的都沒有談油耗的,所以道理就是這麼簡單;過去開普桑、和當今開桑塔納的完全是兩類群體,當年開普桑的(私家)、經濟實力非常強,現在工薪族開桑塔納,所以什麼都沒變,改變的只是車主的經濟實力;當年的普桑、比現在的輝騰都值錢,當今開輝騰的會在乎油耗?

而如今開桑塔納、捷達的,在上世紀90年代初時就是剛有彩電、冰箱、三輛自行車的水平罷了,那個年代的汽車、不是普通人能消費得起的,所以那個時期敢買私家車的、皆非普通人士,因為他們不普通、所以他們自然不在乎油耗;而現在開十幾萬車的都是普通消費者,因為咱們是普通消費者、因為我們經濟實力不夠強、因為我們是月光族,所以我們對油耗更加在意、更為敏感,當一摸兜、只有20元錢的時候,誰不鬧心啊?所以自然希望車子的油耗能更低一些了!


非專業車評


那時?那時油才多少錢?兩塊多,一百塊就滿了。那時不堵車,上下班十五分鐘,現在同樣的路四十分鐘。那時是90號油,現在國五92號摻了各種添加劑的油。同樣的油跑不出那時的里程。那時工資1500,2000加一次油頂多100,一個月加兩次。


大K寶寶


我記得2002年我剛開始工作,那時汽油才2元多,現在一箱油低以前三箱油。

過去私家車少,公車多,在意油耗的人就少。現在私家車多了,對於油耗體驗的人交流的人也多了。

過去信息不像現在發達,現在各種信息極度發達,有點什麼事全天下都知道了,各種問題都被放大了。

過去國家各種環保政策限制政策比較少,現在對於各種車子的環保政策很嚴格,國家定了標準,如果車子在實際使用中達不到國家的標準,車主就會有疑惑。

普桑時代能買得起私家車的人對於油價及用車成本比較不在意。現在工薪階層都能買車了,但是對於用車成本還是很在意的。


鴿子896


老普桑自重1.2噸,1.8L發動機,油耗不會太低的。化油器款油耗還算可以,百公里油耗8L左右。桑塔納2000開始採用電噴發動機,油耗自然高了一些,百公里油耗10-12L都是正常的。而在那個年代大多數轎車油耗都是差不多的,只有一些小型車例如夏利/奧拓之類的三缸機車型油耗比較低。

以前開桑塔納之所以沒有人抱怨油耗高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購買力不一樣/經濟條件不一樣。就像今天開路虎的朋友從來不會關心油耗的問題一樣,反倒是緊湊型轎車/小型轎車車主比較關心油耗。要知道桑塔納在九十年代價格不菲的,我們看一張1996年的汽車報價單:


化油器款普桑
報價13.8w,電噴的桑塔納2000報價19.5w,雖然價格與豪車還有些差距但是這個價格也不是平民百姓能買得起的。我們在看看1996年社平工資:

某省1996年
月平均工資899元,年工資10668元。普通工人不吃不喝買上一臺桑塔納需要13-20年。而今天呢?桑塔納僅售價7萬元左右,一年工資就夠了。所以當年買得起桑塔納的人絕對不是工薪階層,經濟水平絕對比工薪階層高很多。

而當時的汽油價格也不高,90#汽油每升價格在3元錢左右,加滿一箱油不到180塊。一下子能拿出十幾萬買車的人,會在乎180元嗎?

而現在緊湊型轎車油耗普遍降低,百公里油耗8-9L是常態。理論上工資已經漲了幾倍,而油價只漲了一倍而已,養車不應該有壓力。但是物價上漲的不僅僅是汽油,生活中很多物品價格要比90年代高很多,而且必要的開支也增加很多。工資看著很多,但是支出同樣很多,甚至月光。這種情況下生活中的每一項支出都需要計算一下,油耗也是一項必要的開支。
在經濟沒有自由的情況下,各項支出尤其是養車費用自然是越低越好。而購買中級車的朋友反而不在乎油耗了,主要是經濟條件好一些,更重視的是舒適性、空間、動力等。


水墨丹青一世情


因該說以前油也便宜,吃穿住行都便宜,生活壓力小啊,而現在呢?我記得當時汽油二塊多一點,我師傅那時工資三千九房價才五六百還是好地段的,現在他工資六千多房價已經七千多了,油價六塊多了。忘說了我們這早餐米粉以前一塊錢可吃飽,現在同樣的早餐五塊一碗還只有一口


遊遊愛旅遊


以前絕大部分普桑都是公家的,私人開的少,

公家報銷管他幾個油,2002年我擁有了一輛二手普桑私家車,當時就牛叉的很了,當時我記得一升90號汽油才兩元錢,不算貴,後來才逐步漲到現在這麼貴的,可我也是開夠了,平常寧可騎摩托也不想摸方向盤了


夜晚漫步


1995年,那個時候油價多少錢,一塊九1升嗯,平時一塊六一塊七,漲價的時候漲到一塊九或者一塊九毛五,那時候我工資多少錢一個月1500?

後來到了2003年左右,那個價格就漲到了兩塊多,三塊多一升了,然後後來就漲到四塊多,到2004年05年的時候就長了四塊多五塊了。

然後現在又加了多少錢?現在又要比從前翻了三倍,最少也得六塊錢,沒有低於六塊過,六塊多七塊了,所以說以前怎麼會油價就沒有那麼高啊。


明星圈


時代不同,消費環境不同,人的感受也會有差異。比如今天早晨做早飯,我看著二十多年前買的微波爐用玻璃器皿,當時花了100多,現在都不可思議當時為什麼買這麼貴的東西。三十年前買的電視松下2185花了3750,論收入比相當於現在買輛好點的車了。


西山老李


確實有這種現象,以前的老車放到今天來看幾乎個個都是油老虎,但是當年也沒見多少人對油耗這麼敏感。個人認為有這幾個原因。

1、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聽老一輩的人們說早些年很多人吃不飽,過年能吃個白麵饅頭都覺得非常幸福。而如今別說白麵饅頭了,就是精加工的麵包也早已吃膩。這並不是說白麵饃就不香了,只是有了更香甜可口的東西,對比之下白麵饃就不那麼好吃了。

汽車也是如此,那些年發動機技術遠沒有今天這麼先進,油耗就在那個水平,在當時看來那就是正常的。如今我們覺得百公里6個油是油耗低,沒準過個幾十年燃油車油耗能低至百公里1升,估計那時候人們就會討論:“以前的車百公里6個油人們為什麼不覺得油耗高呢?”

2、那些年開車的人很多不在意油耗


很早之前我國只有機關單位才能有購買汽車的指標,根本就沒有私家車的說法。即便是後期個人也可以購買了,但是在那個一分錢都還能拿來買東西的年代幾萬幾十萬的汽車是普通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能買得起汽車的也就公家單位或者大款了,這些用戶都不缺錢,自然不會在意油耗了。

3、油價低

記得初中時我家的摩托車去加油,10塊錢能加到油箱喉嚨口,再多加一塊錢都要溢出來。到了2010年50塊還加不滿。人們之所以嫌車油耗高主要還是油價貴,如果汽油打個5折你看人們還關心油價不。所以由於當年油價低,所以汽車的油耗也就不會是司機主要的焦慮點了。


愛車大家說


以前桑普時代汽油1.9元/升,現在6.8/升,油價翻4倍有餘,原油價格差不多,貴在哪知道不?[捂臉][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