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一中學生持刀捅傷雙親,致母親當場身亡父親受傷。這是怎麼了?

權向陽1


家庭教育是滋生學生極端行為的一張溫床

最近,類似的新聞不斷見諸報端,杭州的媽媽因為叮囑兒子學習,被兒子推到報警,常熟的警察答應給將要跳樓的學生望著榮耀號,五十顆星……

一、父母自身的素質決定學生的素質。中國有句老話:上樑不正下樑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凡此種種,儘管不是完全正確,但是其中蘊含的習性影響與傳染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我自己與家長交流過程中,接通電話的第一句話,就基本可以判定家長的素質,如果家長自己就不懂禮貌,你想一下,學生與其長期相處,一點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肯定會耳濡目染受到影響。所以家長自身的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當然也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況,這種概率不是很大。


二、父母對學生的管理方式決定學生的行為方式。在家庭教育中,我聽到比較多的就是”我管不住啦“”我拿他沒有辦法“”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他萬一做出傻事怎麼辦?“……在現實中,確實存在比較多的家長對學生是無奈的,不知道怎樣與學生溝通交流,面對家庭中出現矛盾時,不知道該怎樣解決,這也是問題。所以出現問題時無計可施,反而是求著學生,低聲下氣……


三、父母的生活方式決定學生的行為方式。隨著年輕的父母越來越多,就我接觸的家長來看,當然只能是代表部分觀點,他們的生活方式也對學生產生了不良影響。有些家長回到家只顧自己玩遊戲,或者一有空就出去打麻將,對學生的身心發展不聞不問,美其名曰:自由發展。其實這是管理上的懶惰,懈怠。


在現實中,老師對部分學生和家長,尤其是在義務教育階段,你是無計可施的,當然我是不贊同體罰或者變相體罰的,畢竟這是違規違法的事情。

……


鹽蘇話語


這就是父母溺愛的後果,不能打、不能罵、唯命是從,在孩子面前當孫子還得笑臉相迎。我兒子從小做錯事情不知道被我打了多少次,跪過多少次,甚至罰跪的照片也發到班級群裡。當然,很多父母可能會說我做過頭了,但是我不是家暴故意打孩子,我不是醉酒、不是心情不好、不是無緣無故打孩子,孩子有錯就應該受到懲罰,我時常告訴孩子一句話“知其辱,立其志”意思是今天知道在這件事情上收到了懲罰和侮辱,今後必須立志不要再犯。今天這點挫折他都受不了,以後走上社會或未走上社會之前還不知道要收到多少挫折,你讓孩子怎樣去承受?我打孩子教育孩子我心裡肯定會疼,但我都忍著,有時候我會跟孩子一起聊天,也聽聽孩子的心聲,孩子會說爸你打我罵我我都不會怪你,那是因為我犯錯了你才懲罰我,我沒有犯錯的時候你不是對我很好嗎?孩子從小就學會了愛心,知恩圖報,從幼兒園到現在6年級,每個教師節從沒有停止給之前幼兒園的老師送花,都說老師辛苦了!我們的生日或母親節父親節過年爺爺奶奶孩子都會送上禮物或紅包,發現別人有困難他都會主動幫助別人。從4年級開始,每當國歌開始孩子再忙,我也會讓孩子停下來立正敬禮,我告訴孩子有國才有家,不管走到哪裡,有國歌的地方我們都要立正敬禮,我說的都是真的,先培養孩子愛心再培養孩子愛國,孩子有錯必須受到懲罰,小的時候可以來點硬的,等孩子6年級的時候也慢慢懂事了,就可以講道理了,試試看吧!


ainl13141314


3月10日凌晨1時許,湖里區某住宅內發生一起故意傷害案,致一死一傷。接到報警後,110指揮情報中心立即指令湖裡分局刑偵、巡特警大隊,湖裡派出所,120趕赴現場處置。經查,犯罪嫌疑人因家庭矛盾,持刀捅傷其父母,致其母親當場身亡,父親受傷。傷者第一時間被送醫救治,無生命危險。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具體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學習教育問題,我們家長有些手足無措甚至無以應對!除了責罵與加壓,似乎沒有更好的溝通交流。

前段不是媒體也披露出某家長因為監督孩子在家學習被孩子狂慫而去跳河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確實需要耐心、方法和冷靜,否則極易爆發衝突與矛盾!

如何才能抓好好青春期的孩子學習教育問題?福建夢龍有如下建議:

一是瞭解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在思想和行動上都有了自己非常明顯的個性標籤。他不再是對父母的管教唯唯諾諾的只有一種接受狀態,已經有了自己的反抗和爭辯,如果我們父母依然用壓迫或打罵的老辦法,顯然是無法適應孩子的成長需求了!所以在與孩子的溝通互動姿態上必須“平和、平等”,方式上必須“走進孩子內心”!只有站位孩子的角度去溝通,孩子才會感受到我們父母的關心與關愛,才願意和父母打開心扉,並接受父母的教導。

二是善用家校攜手管道,與老師一起給孩子疏導。孩子的教育既離不開父母的家庭教育,更少不了學校的教育。如何讓家校的對孩子教育“一致且和諧”,就需求我們家長加強家校溝通互動!通過老師瞭解孩子在校表現及狀態,同時將孩子在家的情況及時反饋學校及老師,大家一起為孩子“訂製”科學、合理、高效的教育模式。做到一孩一策,這樣順應孩子成長的教育才是孩子需要與願意接受的!

三是對孩子教育“急不得”,對孩子的鼓勵“越多越好”。我們許多家長在孩子教育上極易患“偃苗助長”的毛病,恨不得自己孩子一日之間就超越其他同學,成為班級第一!一旦發現孩子成績下降或課業完成不好,就大發雷霆斥責打罵。沒有平靜心態幫助孩子分析查找原因,共同尋找提升辦法!久而久之孩子對父母自然就有不滿和反抗!面對孩子的學習教育,我們除了循序漸進平和心態,還必須注意對孩子點滴進步或改善的鼓勵與表揚!這點非常重要。孩子的學習興趣與信心,都是激勵和引導出來的,絕對不是打罵與強制的果實!對點的實時鼓勵褒獎會讓孩子在正確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勁,越走越自信!

孩子教育,伴隨我們父母終身。一個好的父母一定都懂“言傳身教”的道理!我們切莫做出壞的示範與樣板給孩子!這樣孩子才能從你身上汲取力量與自信樂觀!

最後,祝福我們所有父母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多思善想,走進孩子心裡!讓廈門事件不再發生!









悅來悅好福建夢龍


先更正一下問題表述:“廈門一中學生持刀捅傷雙親”表述容易引起誤解,建議更改為為“廈門一初中學生持刀捅傷雙親”。事情因何而起?

從警方通報看,此事是因家庭矛盾持刀捅傷其父母。但具體因何引發家庭矛盾,以致發生故意傷害案,我們尚不得而知。

案發時間為3月10日凌晨1時左右。按常理說,時至凌晨,人們都應該進入夢鄉了。該少年為何深更半夜未睡覺,而與雙親發生衝突?據網絡消息介紹,嫌疑人為初二學生,與雙親是因積怨已久,還是因情緒失控在深夜故意行兇?

有人推斷,估計很可能與玩手機、打遊戲有關。現在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孩子在家線上學習,整天“機不離手”,利用這個檔期佔手機、玩手機。父母看不慣,孩子不服管教,你來我往,矛盾激化。

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我們也不便對事情有過多的猜測和評論。只是這類受教育者傷害事件不時發生在教師、家長身上。在此,我們不要簡單地歸罪於手機、網絡,不要認為又是“停課不停學”惹的禍。作為教育者,家長和老師需要好好反思一下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什麼在孩子眼中變成了“可恨天下父母心”?為什麼教育者的“愛”在孩子心中變成了“害”?作為教育者,教育過程中的主動作為緣何常常讓我們陷入被動?

建議家長、老師在教育過程中要保持冷靜,把握主動,知道進退,在矛盾激化前冷處理,有時緩兵之計不失為上策,雖不能解決教育問題,但至少可以避免或減少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兩敗俱傷。



咬文嚼字的魚


根據警方的這則通報,無疑這又是一起人間慘劇。中學生與家中的父母因為家庭矛盾,持刀捅傷其父母,致其母親當場身亡,父親受傷。

未成年人的家庭犯罪,是什麼樣的仇恨,可以導致十幾歲的少年持刀傷害自己的父母呢?一個小小的家庭之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究竟能有多大的仇恨產生了矛盾,能夠導致一個少年情緒心態失控,居然可以在家中持刀砍父母。此等人倫慘劇讓人瞠目結舌,震驚之餘也讓人感到十分心痛。

在警方調查結果正式公佈之前,我們無法探究真正造成這樣悲劇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只能通過這一則消息,結合目前的形式來進行一些探討與深思。

網課不應該成為替罪羊,根源還是來自於家庭教育

由於疫情的影響,多數的學生無法返校上課,只能在家裡上網課,近期不少新聞媒體也爆出了許多孩子上網課與父母家長產生了矛盾,因此也把這一粒人間悲劇與孩子在家上網課聯繫了起來。估計是由於孩子不認真上網課或者是學習上的態度出現了問題,導致家長屢次批評教育,長時間的批評導致了和家長爆發衝突,進而衍生出如此暴力慘劇。聽起來這樣的理由似乎很有道理,然而把孩子上網課當成孩子與家長產生矛盾的由來,完全屬於以偏概全。

對於孩子的學習來說,無論是在上網課還是在學校上課,自身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習慣都不應該受到這種教育方式的巨大影響而改變。在這次疫情中,有多少貧困家庭,農村山區的孩子為了能夠上網課不得不在天寒地凍的外面“蹭網”學習,不懼嚴寒,不懼辛苦。能讓我們看到一個孩子熱愛學習,珍惜學習的時光,外在的條件是不能夠影響到他們的。更何況這些在家裡學習有著優厚的學習條件的學生,如果非要將網課作為發生如此悲劇的替罪羊,實在是有失公允。

既然網絡學習不應該為這種家庭悲劇擔責的話,問題又出在哪裡呢?顯而易見,這與平時家庭教育的失衡與失策離不開的。我們常常說家庭教育最本質的功能就是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與素質,教會他們如何做人,教會他們如何面對社會,面對自己。孩子良好的個性是在家庭教育中養成的。

教育家卡爾·威特所說:“為人父母,可貴者在於發展孩子天賦的內在力量,使其不怕挫折、勇於挑戰,在社會上人盡其才,達到他應有的地位。這就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出現弒母傷父等逆子行為,肯定是與家庭的教育失敗密切相關的。家庭教育的缺失與偏激,才會造成了孩子價值觀或者說性格的偏執,才會導致一幕幕家庭的悲劇,根源均在於極端和錯誤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中幾大方面的缺失問題,造成了這樣的家庭悲劇

面對這樣的親子傷害案件,近些年來可謂報道不斷。我們常常都說物質生活條件極大改善之後,面對家庭的子女,很多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是溺愛有加,賞識過度。也有很多家長完全忽略了家庭教育對孩子心理成長的重要性。那麼我們的現代家庭教育中,究竟有哪些缺失的問題呢?

1、缺少人文氛圍的只重分數的家庭教育

我們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往往都是以在學校考試的成績,分數的高低來判定孩子優秀與否。現代的家庭教育出現了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很少有父母為孩子買人文方面促進文化知識,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的的課外書,更多的家長只是買教科書、參考書、習題集,就算是課外書閱讀也一定要與學校教材相匹配的功利性的書籍。孩子永遠都只是接受了知識的培養,卻沒有得到人文精神方面的關懷,文化氛圍的缺失往往是導致家庭教育失敗的首因。

2、缺少情感交流的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支撐其實是家庭穩固的基礎,也是幸福美滿生活的源泉,更是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的重要支撐。然而我們現在很多家庭中缺少子女與父母的情感培養,很少有父母家長注重與子女心與心的交流,相互之間表達互相的情感支持。也正是由於這種情感教育的缺失,導致了現在很多家長不能從心裡認同孩子所思所想所為,孩子不理解父母對自己的一言一行。我們在網上甚至能夠看到這樣的新聞,一名上海的母親因為輔導孩子學習起了爭執,居然想不開,選擇了輕生跳河自殺,讓人哭笑不得的事,竟然在救起這位母親的同時,母親依然在生孩子的氣,忿忿不平,不肯上岸。

3、沒有平等尊重的民主家庭教育

我們現在很多的父母還是秉承老一代的教育觀念,作為家長孩子就應該聽從父母的一切,不能質疑父母對於孩子所有的決定。父母就是孩子權威的象徵,不能冒犯。家長壟斷孩子所有的生活權利以及學習權利,為什麼現代社會那麼多家庭悲劇時有發生,其很大一部分的根源就在於現代家庭生活中缺少平等尊重的民主家庭教育。很多家長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學會與孩子共同成長,不能夠接受新的教育觀念,也不願意下功夫花力氣去學習家庭教育的巧妙方法。更多的時候,寧願採取簡單而粗暴的棍棒說教,批評辱罵的教育進而導致了許多孩子習慣性的跟父母鬥嘴鬥氣,甚至發生頂撞動手。

沒有任何人希望看到家庭倫理慘劇的發生,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家長看到這樣的悲劇新聞的時候,能夠深刻的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夠學會接受新的理念,學會與孩子共同成長,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的心智健全身心健康發展。


小學英語點點通


廈門市湖里區發生致一死一傷故意傷人案,本案兇手是一初中生,死者是其母親,傷者是其父親,此案震驚社會,同類型的案件,近幾年全國各地都有報道過,有因學習壓力大、精神失常、思想扭曲的,也有因父母關係不和、憤青厭世、衝動錯失等,本案雖未最終結案,但各種理由也不過以上一種或幾種。

那人民不禁要問,這社會是怎麼了?連最起碼的人倫綱常、仁義孝悌都到哪去了?我想,根本原因還是這個相似社會,物慾橫流,誘惑太大;對一個成年人而言,金錢、美女、權力是最有誘惑力的,尤其當你長期得不到,同時受到一點刺激時,你的慾望和心魔自然就作祟,進而導致悲劇,成人如此,心智不健全的未成年人更是無法阻擋大千世界的誘惑,而常年累月的積累,加之日常學習、家庭教育、社會不良現象的刺激,容易導致其失去理智,產生仇恨或衝動心理,進而演變成提問中的傷人、殺人行為。

所以,要解決如此現象,即要治標,也要治本。首先,從國家層面,這已經是社會的一個需要研究和破局的事情,需從立法、制度上加以規範和宣傳,比如未成人健康教育、心理干預、法制宣傳等,完善監督機制;其次,要從教育系統下狠功夫,建立完善的教育體系、課程體系,注重基礎教育的同時,拓展人際交流、社會關係建立及行業協會的指導幫助,同時,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動、互補性,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勞逸結合,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及假期時間;最後,借鑑國外部分地區良好的經驗,加強國際交流,共同進步。


一舉一動


雖然調查結果還沒有向社會公佈,我猜想肯定跟最近開不了學有關。

可能性一:孩子不按學校要求上網課或學習不太認真,望子成龍的家長和他發生了爭執。遂釀成悲劇。

可能性二:孩子宅在家裡,和家長接觸的時間多了,生活、價值觀等各方面都容易發生摩擦,釀成悲劇。

以上兩個可能性都是家長和孩子溝通不暢造成的。

這讓我想起了另外3個例子:

A市某高中生因為討厭家裡給他加的學習壓力,僱傭2個無業人員闖進自己家,假裝是入戶搶劫,把他爸、他姐姐都殺了。

B市小學生平時是留守兒童,親媽沒有參與過他的成長。小學快畢業時他老媽回來陪讀,因為管他玩手機的事情,兩人起了爭執,他把他媽殺了。

最後一個是李玫瑾老師講的案例,C市某30多歲的男人,小時候也不生活在家長身邊,後家裡因為拆遷暴富,房子有5、6套。他媳婦開美容院,比較強勢。這男人從小爺爺奶奶溺愛長大,與父母溝通不暢,嫌老婆管得嚴,最後把自己全家滅口了,包括自己的兩個小孩子。這還不算,拿家裡的錢出去瀟灑了,被抓的時候在海南旅遊。

從這三個案例看出,從小和自己的小孩溝通,好好說話,多麼重要。要我說,這些孩子和家長的互動模式尚且是這樣的,和別人的溝通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出事是遲早的事情。孩子12歲前的關鍵期,家長千萬不能缺席,要耐心地建立孩子平和地和這個世界對話的能力。


機智又美麗


個人感覺,整個社會教育體系全歪了!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教育偏差的更厲害。主要問題是沒有信仰,自私,不知感恩,沒有敬畏心!社會風氣需要整頓,傳統教育要加強,民族國家意識要加強,老師隊伍師德師風要糾正。以前跟長輩頂嘴就算不孝了,現在都敢殺父母了!放古代要凌遲處死的[捂臉]雖然傳統文化裡是有些糟粕,有些有點不合時宜,但現在步子太大了,幾乎完全拋棄傳統!



萌次次2017


“作業”是導火索或者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

事件的詳情無法得知,但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劇。

什麼樣的土壤,養育什麼樣的花。

孩子之所以做出如此激烈的,不顧後果的舉動,跟往日父母的養育方式息息相關。

從小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接納和尊重,在他心裡種下愛、希望、慈悲、寬容、光明的種子,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挫折、壓力時,被滋養的內心依然會給他免於崩潰的力量。他會熱愛生活,敬畏生命,滿懷希望,擁抱未來。



蘆姐姐是靈麻麻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對於事件的起因我們不應該妄自猜測。我們也都不願看到這樣的家庭悲劇發生,但是一死一傷,這起家庭悲劇已經無法挽回,更應當引起我們的關注和反思。這世上有一種最親密的關係叫做“親子關係”,這種關係無論你身在何處一直羈絆著我們。沒有不愛子女的父母,也沒有單純不孝順父母的孩子,所以,父母與子女的問題應該是雙方的問題。

事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只是一名初二的中學生,正處在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在生理上,孩子在長高、增重正處於生理上發育的關鍵時期;在心理上,孩子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自己的想法越來越多,好奇心越來越重,開始有了自我意識與自尊心。據悉,孩子是因為作業問題被其母親責罵後,心生厭恨,持水果刀捅死其母親。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叛逆,這時候的孩子因作業問題熬夜到凌晨一點,各種困、累和各種學習壓力正在爆發,母親的責罵也許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很多家庭裡面,父母與子女之間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觀念、父母的教育方式,思想上的差異等等。面對這些矛盾,如果沒有很好的溝通方式和解決方式就很容易使矛盾激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我是小魚兒愛廈門,喜歡的話記得點贊👍和關注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