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時,什麼樣的曝光參數才算是正確的曝光?

好色影


一張照片在拍攝時曝光正確與否至關重要,曝光是照片的靈魂,是學習者首要掌握的。

如何設置參數拍攝曝光正確的照片,我認為要真實還原拍攝現場的一切場景,理論講要有層次感,亮點部位不刺眼,暗的部位不發黑,也就是我們常說高光不溢出,暗部有細節(在直方圖中查看),這時的曝光參數就是正確的。拍攝時的曝光參數(光圈、快門速度、ISO)的設定,與拍攝地點、拍攝時間的不同都有不同的設置,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曝光參數,是相對的一個參數。這需要拍攝者多拍多練,不斷總結,做到心中有數,在設置參數時才能儘量接近所拍效果。

另外我們在設置正確的曝光參數時首先要懂得相機的測光原理。一般說來,物體的反光率平均下來大致在18%左右,所以在製造相機時,把相機測光的反光率設置為18%,也就是說,不管你對著白色的雪地測光,還是對著很黑的東西測光,它都會默認為18%的灰度。當實際拍攝時遇到所拍景色偏白或者偏黑時,相機會自動進行調節,自動測出的光會遇白的偏暗、遇暗的偏亮,此時我們就要應用到補償曝光的這個設置,白加曝光與黑減曝光,以達到還原現場的實景。

再則要根據你想表達照片的主題而設定測光模式,測光模式為:評價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點測光。不同的測光模式所顯示的曝光參數也會不同。

曝光是拍攝時既簡單又難以掌握的技術,有時遇到現場複雜的光線時,如:夜間拍攝、室內拍攝、逆光拍攝時,要憑經驗設置曝光參數,在拍攝時還要不斷進行調整參數,直到滿意為止。





雲夢心想事成


拍照時,什麼樣的曝光參數是正確的?相信每個學攝影的人心裡都曾經有一個結,包括我自己在內。今天就聊聊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粗淺看法:

1、攝影要有主體意識,讓人一眼就能抓住主體,並能明白作者所表現的內容,那這張照片算基本成功了。

2、主體曝光意識,何如一幅攝影作品,畫面都由明,暗,中間調子三個部分組成。主體本身也有明,暗,中間調子之分,曝光的正確與否,主要看主體曝光控制是否準確,譬如,美女外拍,如果把美女的膚色拍得白裡透紅,說明曝光值是準確的,反之,美女的臉色很灰澀,不管你前景、背景曝光多麼準確,都是白搭,所以,應當對準模特的臉部進行測光,鎖定曝光值後,再進行構圖,或先構圖再對準臉部進行測光,這樣,曝光值基本上都有準確的。

3、如何控制曝光值,我的經驗是,用廣角鏡頭拍風光,選擇光圈優先模式,使用11或更小的光圈進行拍攝,以獲取更大的景深,使用距陣方式進行測光;用中長焦鏡頭拍人像照(一般使用180或打85的定焦頭),選擇光圈優先模式,通常是最大光圈收縮一至二檔光圈進行拍攝,對準模特的臉部進行測光,為了使模特的臉色看起來更加白晰,可增加0.3或0.7的曝光補償,總之,你只要能保護你的拍攝對象看起來很美,其餘的,統統是浮雲。

曝光準確與否只是相對,抓住主要矛盾就可以,你不可做到面面俱到,尤其是拍人,只要你能捕捉到精彩的一瞬間,即使曝光值不太準,對於現在PS技術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希望我經過無數次磨練學到的心得,對愛好攝影的網友有所幫助,如果認為我說得對,麻煩您動動手指,點個贊,有對攝影技巧感興趣的朋友,請關注我,我會陸續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攝影作品,謝謝!





江川31


曝光參數沒有正確和錯誤之分,只有合不合適,不要去記什麼參數,要相信自己眼睛,風光片明度亮,飽和度高,藍天白雲紅花綠草,前期拍攝時以正常曝光拍攝就行了,加曝光補償白白雲很容易出現死白,缺乏細節後期提高曝光,加飽和度和對比度,當主體本身是白色或黑色時,這種情況下就要用到加黑減,也就是曝光補償,但是照片是用來表達情諸的,所有心情好時想把照片提亮點,心情低落時想把照片拍暗點,也是可以的,所以你曙光不要盯著0EV或直方圖不放,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主觀感受。




五富六合


拍照時,什麼樣的曝光參數才算是正確的曝光?


拍照時,什麼樣的曝光參數才算是正確的曝光,題主的問題有問題,不是什麼樣的曝光參數才算是正確曝光,而是以拍出照片的結果以及直方圖來確定是不是正確曝光。


我用這個曝光參數拍出一張曝光正確的照片,你也用就拍不出來,道理很簡單,場景不一樣,光線不一樣。


記曝光參數才能拍出正確曝光的照片,無疑是刻舟求劍,緣木求魚,簡單一句話,跑偏了。


要記的不是曝光參數,而是單反的測光原理,曝光參數調整原理,學會看直方圖,然後多拍多練就可以了。


一張曝光正確的照片應當是高光不過,暗部不欠,中間調細節豐富,反應到直方圖上就是中間高,兩邊低。


我是紫楓,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的關注!

關注紫楓,免費查看大量後期教程,免費獲取各種插件 素材 資源!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什麼樣的曝光參數才算是正確的曝光?

曝光參數沒有正確和錯誤之分,只有合不合適。不要去記什麼參數,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曝光就是一張照片的明暗程度,不同程度的明暗表達的內容也不一樣。

明色調讓人心情愉悅,暗色調讓人產生壓抑,正常的曝光讓人更親近自然 。

要怎麼設置合適的曝光,就要看你拍攝什麼樣的題材了

1.明色調:


明色調主要是光線亮,色彩亮。題材主要包括風光片、家居日常用品廣告片、兒童、少女等,主要表現一種清新、舒適和陽光的感覺。

如下圖,風光片明度亮,飽和度高,藍天白雲紅花綠草,前期拍攝時以正常曝光拍攝就行了,加曝光補償白白雲很容易出現死白,缺乏細節,後期提亮曝光,加飽和度和對比度

如下圖,明亮的曝光能拍出兒童的天真,拍攝時為了表達陽光可以加一些曝光補償


大多數照片曝光調到OEV還是最合適,但如果本身就是白色的東西在OVE正常曝光下會變成灰白色

比如拍雪景時,正常曝光拍出來都是暗灰色,沒有那種亮麗的通透感,這時要加曝光補償

加幾檔曝光補償後雪就還原了它的亮白色

2.暗色調:

暗色調光線暗,色彩深。陰暗的色調比較深沉,主要用來表現壓抑,穩重和高貴

如下圖,黑的發黃的濃煙,降低了曝光顯得異常的厚重,隔著屏幕都能聞到一股有毒的味道。

如下圖,為了表達負面的情緒,降低曝光補償使室內變得陰暗,降曝光同時燈會顯得更亮,拍攝時也可對燈測光,周圍也會變暗形成明暗強對比,突出人物內心的茅盾。

如下圖,穩定的黑色調,突顯出鬧鐘的質感與高貴

拍攝黑色物體時正常曝光是呈現灰黑色的,所以也要降低曝光補償才能還原它本來的黑。

比如拍黑色的煤炭你不降低曝光補償就是灰黑色,降低後才是正常的黑

3.正常曝光OEV

正常曝光就是沒有大片很黑和很亮的地方,低對比挖低反差,細節豐富,和人眼的寬容度類似,所以看上去覺得很自然放鬆。適當拍日常紀實類題材

如下圖,就是我們用手機拍攝的既視感,自然真實。

總結:

人的眼睛對光線的明暗是最敏感的,所以光線的明顯是直接表達的主題的方式之一

總的來說照片分為明色調、暗色調和正常曝光中間調

光線越亮,畫面感越輕,使人心情變得輕浮和感性,適合拍健康陽光類的照片

光線越暗,畫面感越重,使人心情變得沉重,嚴肅,也常用來表現穩定而高貴,

光線不明不暗,和我們生活中所看到的類似,適合拍日常照片

當主體本身是白色或黑色時,這種情況下就要用到白加黑減,也就是曝光補償

但是照片是用來表達情緒的,所有心情好時想把照片提亮點,心情低落時想把照片拍暗點也是可以的。

所以你曝光不要盯著OEV或直方圖不放,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主觀感受。


我是志勵好攝,希望這些建議讓你對曝光有所理解


志勵好攝


這位同學您的問題問的非常好! 什麼是正確曝光?

這個問題應該是困擾大家很久的問題

那麼到底什麼是正確曝光呢?這裡涉及幾個關鍵點

你想要表達畫面的主體是什麼,針對主體你想表達的影像是一個怎麼樣的效果,那麼你恰到好處的控制了,這個曝光,這個就是你這張照片的正確曝光。

列如:

無論是人像攝影還是風光攝影都是同一個道理

在舉例:

我們以經常見到的雪景作為栗子:

大家看到了嗎?同樣的雪,接受到不同的光的照射,因為拍攝的時候相機的數據是一樣的,所以會出現不同的層次,例圖很好的控制了曝光,或許還有後期很大功勞,這是一張,從高光到暗部層次豐富的圖片。

我們看下層次豐富的圖列:

所以,一張照片的曝光,沒有正確的曝光,二隻有準確的曝光,根據每個攝影師不同的要求,用不同的數據拍攝。


老羅影像匯


一般來說測光在18%中性灰處得到的曝光最準確!

把亮度分為0-255共256個數值,數字越大則代表越亮。其中0表示最暗的純黑色,而255表示最亮的純白色。其次還進一步把這些亮度分為了5個區域,分別是黑色,陰影,中間調,高光和白色。一張理想的曝光合理的圖片應該直方圖堆積在中部,最左側和最右側都沒有被切斷。

1、山峰頂到最左端  曝光過度;2、山峰頂到最右端  曝光不足;3、左右兩端都不頂到頭,又距離兩頭太遠 照片太灰。





於文平TurmaN


快門速度和光圈的組合值能夠產生出18%的灰色影調。

我們所看到的物體,是因為它們發光或反射光。絕大多數都是反射光。反射的光越多,物體就越亮。如果物體是完全黑色的,它就不會有反射光,反射率用數字表示為0。另外一種物體是全白的,它能返射所有的光線,反射率用數字表示為100%。

以上兩種情況是理論上的兩個極限。所有看到的物體其實是處在這兩個極限之間。18%的光線反射出的影調就是18%灰,這也正是用來校準測光表讀取的值。











聚祿銀澤


什麼樣的暴光參數才是正確暴光?

一張照片暴光正確不正確,主要是看你要表現的主體是不是很清晰,主體清晰就是正確暴光,其他的背景、前景就不一定是正確暴光。

什麼是暴光?暴光就是光的強度X時間=投射光的強弱,物體反射光係數的大小,光圈的大小。如8的光圈125分之一秒與11的光圈60分之一秒用哪一組暴光參數都是正確的。

暴光正確不正確主要是對所要表現的主體而言。暴光正確,景物中必須表現的主體部分層次很清晰,而前景和後景不一定是很清晰的。因為一定亮度的物體越遠越亮,主要是空氣分子在陽光的照射下就有一定的亮度,使遠景的物體較亮,反差就越小,飽和度也越小,反而越近的物體空氣分子不明顯,所以顯得越暗,反差也越大,飽和度也越大。

一張好照片,不一定暴光絕對準確,只要能突出主體,也允許有誤差,如拍攝高調照片可以增加一點暴光,顯得白一點,拍攝夜景可以減少一點暴光,更好體現夜景。


樂不可支908


正常情況下,光圈優先或快門優先模式包括自動檔都很容易獲得正確曝光的照片。因為數碼相機都有強大的測光功能。但正確曝光的照片不一定是好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