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建築,雕塑藝術,極其珍貴唐代佛教文物,山西省太原龍泉寺

太山寺 又名太山龍泉寺,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區西南23公里處風峪溝北山腰。原名昊天觀,始建於唐景雲元年(710年),初為道教,金元時期被毀,明初重建,改為佛寺。太山龍泉寺以精美的建築、雕塑藝術和極其珍貴的唐代佛教文物,2013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精美建築,雕塑藝術,極其珍貴唐代佛教文物,山西省太原龍泉寺


太山龍泉寺坐北朝南,殿閣樓臺依山勢而建,高低參差,層層鋪開。山門之外是一大片平地,窯洞式的樂樓臺基至今尚存。山門為懸山頂,額曰"山林古剎",門簷之下的椽柱頭上還保留著道家"八卦"痕跡。左右兩翼鍾、鼓樓為磚木結構,鐘樓上的鐵鐘系1745年(清乾隆十年)補鑄,至今完好無損。進入山門便是前院,迎面二層大雄寶殿,面寬五間,進深二間;底層磚砌窯洞,供奉觀世音菩薩;上層磚木結構殿堂,原奉佛祖釋迦牟尼,殿頂的天棚上懸塑彩繪著二龍戲珠,二龍昂首欲飛,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院中遍植牡丹、芍藥、月季等花卉,4隅有4株唐代古槐,逢春夏花開時節,滿院清香沁人心脾。前院東北隅古樹一旁,有一通高5米、寬1米的大石碑,為711年(唐景雲二年)所立,字跡泯滅,已不能辨識,但碑額上雕鐫螭首仍存,尚能看出唐代風格。

精美建築,雕塑藝術,極其珍貴唐代佛教文物,山西省太原龍泉寺


龍泉寺後院的平臺開闊寬敞,周砌十字花牆低欄,中間並列著3座八角攢尖頂建築,分別是觀音、文殊、普賢3殿,為1538年(明嘉靖十七年)所建。正中觀音閣為八角形狀,黃色雕花琉璃脊,五彩斗拱,出簷深邃,建築結構奇巧玲瓏;閣中正面靠牆塑釋迦牟尼三身佛,閣兩側有四大天王護法神像,其餘空處則為立體感極強的人物、殿宇、山水、花草等懸塑;閣中央六角蓮花臺上端坐著觀世音菩薩,兩旁十八羅漢面對菩薩,作朝拜狀。牆壁上懸塑著各路神仙會聚海波之上,其構思獨具匠心。觀音閣兩側為文殊、普賢二殿,分別有文殊騎青獅、普賢乘白象泥塑。

精美建築,雕塑藝術,極其珍貴唐代佛教文物,山西省太原龍泉寺


太山龍泉寺觀音閣之北山坡上有一"蓮花寶洞",俗稱"皇姑洞"、"崔姑姑洞",相傳唐代某丞相之女不願入宮為妃,削青絲入空門住在此洞;另一說是有崔姓女子,隨父親做官居住在晉陽,因婚姻不幸看破紅塵,出家為尼居住在太山蓮花洞中。蓮花洞之北更高處有一巨石,狀若臥虎,巨石中間有天然小洞,傳為寺院高僧靜坐養心之處。龍泉寺東數十步有龍泉洞,洞上建有龍王廟,清洌甘甜的泉水自洞中流出,此即傳說中人們發現的泉眼,每逢天旱,人們便在此處祈禱龍王普降甘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