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圃鎮五成脆肉羅非魚壓塘致“春播”難“中山魚”亟待打通塘頭到餐桌“最後一公里”

受疫情影響,廣東省中山市黃圃鎮綠笙源農業公司養殖的羅非魚銷量大減,春節後銷量不足平時的兩成。本報記者 繆曉劍 攝

3月12日上午,廣東中山黃圃鎮兆豐村近300畝脆肉羅非魚養殖基地上,保溫棚依然遮得嚴嚴實實。養殖大戶李廣洪看著擠滿成魚的魚塘發愁。原本每畝容納2000公斤成魚的魚塘裡,如今已經達到了2500公斤的極限。不久,這些魚就會因為擁擠而受傷甚至死亡。

歷時4年才於去年游上餐桌的脆肉羅非,原本在春節期間能日銷1萬公斤,如今每天才賣出500公斤,整個基地共約100萬公斤成魚滯銷。除了李廣洪的綠笙源公司600畝成魚賣不出外,中山約還有1400畝的脆肉羅非魚的養殖戶同樣面臨滯銷困境。魚塘裡的成魚上不了岸,養殖戶無法投放新的魚苗,“春播”也就無從談起,養殖戶們亟待打通塘頭到餐桌的“最後一公里”。

●成魚遭遇“上岸難” 養殖戶“春播”遇困境

李廣洪早年從事水產流通多年,後回到中山從事水產養殖,2015年開始摸索脆肉羅非魚養殖。和一般的羅非魚不同的是,脆肉羅非魚肉質彈牙,味道鮮美,久煮不碎。2019年,李廣洪經營的中山市綠笙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出飼料配方,實現了從飼料生產、養殖、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養殖,成為全國第一家實現規模化養殖脆肉羅非魚的企業,也是最大的脆肉羅非魚養殖基地。

月產量15萬公斤的脆肉羅非魚,其中60%銷往珠三角地區的吊水場,40%則賣往珠三角大型水產批發市場,主要的終端客戶是餐飲行業。然而,不斷攀升的銷量數字都在這個春節戛然而止。綠笙源公司原本密密麻麻的出貨單如今只有寥寥幾頁。3月12日上午只有3家批發商來提貨,共銷售了750公斤。李廣洪說,一條出塘的脆肉羅非魚約2公斤重,去年的批發價是每公斤22.4元。今年,每公斤20元的批發價,依然賣不出去。

從茂名開車過來的批發商陳福,和李廣洪有著相似的顧慮。2019年,陳福從綠笙源公司約批發了1萬公斤脆肉羅非魚,隔三差五,他就從茂名來到綠笙源公司的養殖基地,每次批發500公斤。3月12日是陳福今年首次過來批發,他只拿了300公斤。“我們的銷售對象是飯堂和餐廳,今年的批發價格雖然比去年低些,但在堂食沒有完全放開的情況下,我們也不好賣。”

李廣洪說,脆化一條羅非魚的養殖成本每公斤約20元,飼料成本佔了其中的14元。如今1個月就得虧損200萬元。“以前專心搞生產,銷售環節從來沒有擔心過。如今批發商一卡,我們就跟著卡住了,但消費者還是有需求的,希望能通過你們找到銷售渠道。”李廣洪說。

綠笙源公司還開展“公司+農戶”合作模式,將飼料和技術提供給當地其他養殖戶,脆化成功後再回收。春節過後,除了綠笙源公司600畝成魚賣不出外,中山約還有1400畝的脆肉羅非魚的養殖戶同樣面臨滯銷困境。魚塘裡共有200萬公斤魚,其中一半是成魚。受制於魚塘裡的成魚上不了岸,就無法投放新的魚苗,養殖戶的“春播”也就無從談起。

●養殖戶謀劃自救 電商平臺出手相助

和東昇鎮的脆肉鯇滯銷困境相同,即使普通消費者有意向,要養殖戶到2000公斤的魚塘裡撈10公斤出來,顯然是杯水車薪,難以根除滯銷問題。為了解決滯銷問題,李廣洪想了不少自救的辦法。

2019年,綠笙源公司和中山市大成冷凍食品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將脆肉羅非魚切片後冷藏銷售。李廣洪說,綠笙源的脆桂妃魚片的保質期為一年,如果打通了生魚片的銷售環節,眼前的成魚就能接著加工成脆桂妃魚片後銷售,以此緩解脆肉羅非魚因滯銷而在魚塘裡擁擠死亡的困境。

然而,受到疫情影響,這些原本為春節銷售旺季備貨的10萬公斤生魚片也同樣滯銷。為解決養殖戶的難題,黃圃鎮農業部門也在積極聯繫銷售渠道。3月12日,經本報聯繫,中國移動中山分公司和中山市威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電商平臺相關負責人一起來到兆豐村,探討通過電商零售脆桂妃魚片的途徑。

中國移動中山分公司“和WeGo”產品經理王昊介紹,“和WeGo”微信公眾平臺目前有30萬粉絲,還有100萬的移動終端用戶。中山市威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盧桂朝也表示,該公司的“FB優選”微信平臺也有47萬粉絲。接下來,他們將和綠笙源公司就脆桂妃魚片的銷售進行進一步探討。打通物流環節後,消費者們就可以在上述微信小程序上購買到肉質鮮嫩的脆肉羅非魚片了。

●“中山魚”亟待打通塘頭到餐桌的“最後一公里”

東昇脆肉鯇和黃圃的脆肉羅非魚面臨的困境,是中山水產養殖目前遇到的困難的縮影。目前,中山市最大的新光明市場(中山農產品交易中心)還只是一個二級批發市場,水產品主要貨源來自周邊城市幾個一級批發市場,如佛山市南海鹽步環球水產交易市場、東莞市虎門富民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這三個市場被稱為廣東淡水魚批發的三套馬車。

中山市民眾鎮漁業協會會長劉穎說,“中山魚”佔據香港市場4成、澳門市場8成份額,是中國水產養殖業重地,但長期無法打通水產品“最後一公里”,“中山魚”多要通過兩三百個魚中(備註:批發商),借道市外一級批發市場,轉到本地二級批發市場,經由商超和集貿市場等渠道走上市民餐桌。也就是說,中山人要就近吃一口“中山魚”並不容易。

劉穎說:“中山水產業缺乏中批以上環節,特別尷尬的是,中山作為魚米之鄉,是擁有30萬畝水產養殖面積的大產區,家門口卻沒有本地水產品長期固定的中轉和批發門戶。”劉穎希望,以民眾鎮漁業協會打造的民眾鎮漁業水產品中轉批發中心能彌補這個歷史遺留的水產業短板。

而今,養殖業希望流通界出手,整合產業鏈條,減少中間環節,將“中山魚”直接送上中山餐桌,實現養殖戶與消費端直接對接,打通從塘頭到餐桌的“最後一公里”,讓“中山魚”成為中山餐桌上的一道風景。(出處:中山日報 記者 張房耿 程明盛 黃廉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