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嘫,西北人的一句口頭禪

胡嘫,西北人的一句口頭禪

秦玉龍/文

胡嘫,西北人的一句口頭禪


這些年,隨著普通話的大面積推廣,方言逐漸式微,許多年輕人從小說普通話,不但不會說方言,更不瞭解方言表達的意思和出處。其實,方言中有很多字詞出自古漢語,乃雅言,而不是什麼土話或鄉諺俚語,如要給大家介紹的“嘫”這個字詞。

漢語詞典解釋,嘫,rán,古同“然”,應答聲,表示肯定,相當於“是的”。在西北的陝、甘、寧、青、新部分地區,說“胡嘫”的人很多,在甘肅平涼方言中,嘫表示話多、說話不清楚、重複囉嗦或表達能力欠缺。這個詞也並非坊間生造出來的,而是有出處和來歷的。南北朝衛元嵩的易學著作《元包經·少陽》:“婦視瞪瞪,妾言嘫嘫。”後人註解:“嘫音髯,多言也。”

在平涼人的日常生活中,“嘫”是一個常用詞語。如“你嘫咧半天還沒嘫清!”“你在嫑胡嘫咧撒!”“那是個嘫慫!”“你把人嘫死咧!”有人把胡嘫解釋為胡說。半瓶子認為,胡說是不講理或強詞奪理,比喻說話的人對事物發展的狀態不加以分析其正確與否,做出一種不負責任的語言表達方式。而胡嘫則指表達混亂、沒有條理。

胡嘫,西北人的一句口頭禪


無論胡說還是胡嘫,以及我們常說的胡說八道、胡整、胡亂來、胡鬧、胡騷輕等等,這些詞語始於東晉之後,史學家稱這一時期為“五胡亂華”。自秦漢時起,中原王朝就把北方邊地和西域各民族稱為“胡人”,後來這種稱呼也擴大到外國人。三國之後的西晉王朝腐朽,胡人乘機竊據中原。如當時在平涼當了四年皇帝的大夏統治者突厥人赫連定,就是胡人。胡人入主中原之前,漢族人說話、辦事完全依照孔孟之道,非禮勿言,非禮勿行。而胡人卻不理這一套,完全按自己的情緒意願行事,他們說話、辦事沒有任何禮法來約束,率性而為,肆意妄為。因而,漢人把亂說和沒有根據的說話,稱之為“胡說”。這樣,把亂鬧、沒有原則的鬧事叫做“胡鬧”,在“亂”字之前加上一個“胡”字,稱為“胡亂”。“胡亂”者,胡人之亂也。“胡說”者,胡人之說也。後來人們用“胡說”來泛指沒有根據的言論。

追根溯源,平涼以及西北方言胡嘫,估計與胡說也是同出一源。

胡嘫,西北人的一句口頭禪


胡嘫,在不同環境、對象、語境下,其表達的意思也不盡相同。如你對朋友開玩笑說“你胡嘫著哩!”這裡的“胡嘫”並沒有指責或不滿之意,只是一句調侃。說者無心,聽者無意。同樣的話,如果面對一個正在給你解釋某件事來龍去脈的人說“你胡嘫撒著哩!?”這裡的“胡嘫”,表示否定、不認同甚至略帶指責、質疑之意。此外,朋友相聚聊天,你侃侃而談,眾人皆擊掌叫好,你會謙虛地說“我胡嘫著哩,大傢伙不要見笑!”這裡的“胡嘫”有自謙自嘲之意。

西北人粗獷豪邁,平涼人秉性耿直,見不得人說話繞彎子,如果某人想表達一種意思,又礙於情面不便明說,便會旁敲側擊加以提醒。急性子的人會說:“你再嫑給我繞五子胡嘫咧,想說撒你奏明說!”這裡所說的“胡嘫”,並非嫌對方語言表達差,而是要對方直言不諱,有啥說啥。

胡嘫,西北人的一句口頭禪


胡嘫的人,不一定都是嘫人,但嘫人一定是比較煩人的那類人。無論工作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嘫人,要麼一件芝麻大的小事兒,他半天嘫不清楚。要麼一句話能說明白的事兒,他嘫來嘫去嘫成了糨糊。最怕那些前來找你訴說委屈的嘫人,他們的“嘫功”堪比七傷拳,明明三分鐘能說明白的一件事情,他能給你嘫上三個鐘頭,而且越說越嘫,嘫到了最後,他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要說啥,會慚慚地說:你嫑嫌我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