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野釣的鉤距是多少?

翻滾吧128330597


大家好,我是野河收割者。平時基本上都是野釣,臺釣居多。

對於野釣來說,個人認為鉤距不是個定數

大家平時在野外垂釣時,會有2種情況:有對象魚和沒對象魚。

在有對象魚時,如果正常調釣,且魚口不錯,很少空竿,那麼你的鉤距是不用變化的。

相反沒有對象魚時,就需要釣友們自己去摸索這個釣點什麼魚多,需要釣底還是離底或者拉浮。也就是需要改變釣法,這個時候咱們的鉤距是需要變化的。

鉤距的多少可以根據魚種來定

在確定好對象魚的情況下,可以確定咱們的鉤距。

一般底層小魚(鯽魚,黃辣丁等)都是正常鉤距——2鉤到3鉤的距離。

底層個體稍大的魚(鯉魚青魚等)需要把鉤距調整得大一些——4鉤到7鉤。因為鉤距過小容易搭橋。同時個體大的魚吃餌也更謹慎。

離底和水面的魚(白條馬口草魚等)不管大小,都可以把鉤距放大一些——4到7鉤的樣子。便於小魚的雙飛,同時也不怕大魚的搭橋,誘魚效果也更好。

鉤距也需要根據釣法來定

像上面說的那樣,釣底和釣浮鉤距是不一樣的。野釣中傳統鉛墜躺底和懸墜也不一樣。

鉛墜躺底跑鉛,子線可以用短一些,鉤距稍大些——5鉤左右。因為子線用短(更靈敏),鉤距太小容易被魚“識破”。

懸墜釣法,鉤距就只需要根據你的對象魚(大和小)來定就可以了。

綜上所述,釣魚是個隨機應變的休閒活動,當然有釣友可能覺得釣個魚不用這麼麻煩,有魚咬鉤就行。這當然是正確的,但是萬一沒有魚口呢,或者有魚口釣不上來呢?這時候才是體現我們釣魚人智慧的時候啦!

最後祝大家大鯽大鯉!謝謝大家!有問題和不同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野河收割者


野釣通常的雙鉤的鉤距是兩個到三個魚鉤的大小,根據野釣使用魚鉤的大小不同,雙鉤的鉤距有所不同,但是為了提高上魚的概率,增加雙飛的機會,我們會根據野釣對象魚的大小,野釣水域的水深來改變鉤距的大小,畢竟不同的魚類,鉤距不同釣獲的幾率會增加。

1.野釣對象魚大小

很多釣友野釣多以鯽魚為主,一般都是野釣小個體的魚類,野釣的魚鉤就選擇的比較小,這是雙鉤的鉤距可以在3到5CM左右即可,如果你作釣大個體的魚類,我們鉤距適當增加,通常會大於3個魚鉤長的鉤距,這樣增加誘魚的範圍,而且能提高釣獲的可能。

野釣還有一種特殊魚種,雙鉤的鉤距要求比較大,這就是鰱鱅魚,鰱鱅是濾食性魚類,吃餌主要靠魚鰓的過濾,作釣這樣的魚,通常餌料的霧化要好,這樣鉤距通常會在8CM左右,當然也不是固定,這也跟釣友的作釣習慣有關係。作釣鰱鱅時,鉤距稍大些,上鉤掛餌霧化好,下鉤空鉤釣鰱鱅。

2.野釣水深

野釣的鉤距根據水深,水越深鉤距越大,這樣能抬竿時能減少掛魚,掛魚跑魚之後很容易出現炸窩的情況,窩子的魚受到驚擾,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重回窩點,這樣就會影響釣友野釣的魚獲!釣友可以幫野釣的水深,作為選擇雙鉤的鉤距大小的標準,選擇合適的鉤距,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收穫。

我是農村釣魚人表哥,以上是我個人野釣鉤距大小的經驗看法,希望能幫到你,如果你也喜歡釣魚,可以關注我,有什麼釣魚的問題,我們可以一起相互探討!


農村釣魚人表哥


野釣的鉤距是多少,看情況需要的鉤距。

1.釣小型魚需要的鉤距,一般是1/2個鉤的長度,比如釣鯽魚可以選擇1個鉤子的長度或者一個半鉤子的長度,最多兩個鉤子的長度,由於釣鯽魚需要使用的餌練比重輕雙鉤的鉤在如果在一起就會檔口,雙鉤拉開一定的距離方便魚吸食餌料,鉤距不可過大鉤距過大會導致浮漂信號不準,上鉤可能不到低的現象。

2.釣大魚鉤距就需要拉的很大,由於餌的比重大出顆粒多,雙鉤鉤距如果離的太近就會擋口。一般情況雙鉤的鉤距最少在兩個鉤距,最大三個鉤子的距離。

3.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釣中上層的草魚扁魚可以選擇雙鉤十釐米到20釐米的鉤距,這樣雙鉤在不同的水層釣到魚的機會較多。

4.釣鰱鱅,雙鉤的鉤距需要距離大,釣浮上鉤的餌料霧化下鉤可以不空鉤,這樣鰱鱅吸食霧化的餌料就會吸到空鉤,這是有效的方法。雙鉤的距離5/15釐米。魚的個體小鉤距裡小點魚的個體大魚鉤的距離加大。

我是釣者老五,每次釣魚以筆記的方式記錄實際做釣中的經驗技巧餌料配方分享給釣魚的朋友們,建議朋友們野釣留大放小合理利用資源,隨手帶走釣魚產生的垃圾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從釣魚人做起,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有用-請關注我-感謝您點贊-評論-轉發


老五釣魚筆記


謝謝分享!

釣魚的樂趣在於不斷地變化調整,釣不同的魚種,選擇不同的線組搭配,對於野釣,可以玩的複雜,也可以玩的極其簡易。那麼對於作釣,子線的使用也是多元化,今天我說說我在野釣不同魚種的子線運用!

底釣魚種的子線選擇!

在釣底過程中,我們所釣的魚種我就相對較多了。鯽魚,鯉魚,黃尾,紅尾,青草鯿等等。但是也不是說釣這些魚種都選擇一種子線運用,通常,在作釣小個體底部魚種時,我儘量會把子線放的儘量短,鉤距一般控制在4公分左右,因為個體越小的魚,它的吃口就相對要小,子線短的好處,能讓魚在入口時及時的反映到浮漂上來。

而作釣大體型底部魚種時,子線適當加長,鉤距放大,這麼做的好處是,通過長子線,拉開鉤和鉛墜的距離。從而降低魚的警覺性,而長鉤距,也是方便在中魚以後,魚的劇烈遊動導致另一把鉤掛在魚身上,從而出現搭橋現象,所以在掉大體型魚種時,我子線通常會做到1米對摺,鉤距放到5到10公分左右!

而浮釣時,子線又另外一種做法了!

釣魚不會存在著一直到底,也會根據魚因為各種原因起浮,那麼在起浮準備作釣截口時,子線的運用又是另一種狀態了。基本上在這樣的作釣習慣下,我會將子線放大到1.5米對摺,根據魚情

將鉤距完全放開,我幾乎會將子線鉤距放大到1米左右,這樣做可以同過鉤距,來做到尋找魚層的狀態!如果在浮釣時,老是出現浮漂大福動作而打不到,那麼就可以重新調整鉤距,將鉤距適當放短,這樣來回操作,直到能頻繁中魚為止!

回答完畢,這就是我對子線的運用,希望能對大家有點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多多關注關注我,你們的關注,是我努力寫下去的動力!


啊峰愛釣魚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鉤距是很多釣魚人特別關心的問題,但是關於鉤距的說法又特別多,有以鉤長為單位的,有以具體長度為單位的,搞得很多釣魚人云裡霧裡,不知道聽哪個好。

兩個鉤子相距1倍的鉤子距離與兩個鉤子相距兩倍的距離落在河底,對於魚吃餌有沒有影響?應該是基本沒有任何區別。差這一點點距離,再瞎的魚也是會發現餌的所在,對不對?

臺釣兩個鉤子設定距離的意義在於:

  • 分開兩餌的可調重量

什麼意思呢,說白了,也就是浮漂的調釣能夠對餌料進行分別控制,如果一點距離都沒有,那等同於只有一個餌,調漂的過程中,要麼兩個餌都浮要麼兩個餌都落底了。所以,基於這一點考慮,鉤距儘量不要小於一倍,不過有例外的特殊情況。

  • 兼顧兩個鉤的靈敏度

魚吃餌釣魚人是通過浮漂去發現的,魚吃餌的動作較好的反映到浮漂上,就需要中間的傳導通路傳導性好。在線組上的要求就是最好能崩直或趨近於崩直,兩個鉤子分系於兩根子線上,浮漂的調釣肯定只能滿足一個鉤子的最佳靈敏度,而且是滿足了其中一個,另一個必然有損失。這種現象會因為鉤距越大越明顯,所以,在靈敏度要求越高的情況下,鉤距就越要小。

  • 水層的兼顧

很多時候我們釣浮,期望通過兩個鉤子上下距離較大來兼顧較大的水層範圍。比方說釣鰱鱅、釣鯿魚及釣翹嘴魚的時候,一方面會增加魚發現餌料的機率,另一方面可以同時搜索較大範圍內的魚。

  • 底層增加魚發現餌的機率

這個主要是針對守大魚而言,一長一短的子線,在沒有纏繞的情況下,在底部應該是呈人字形,較大的鉤距可以讓兩個餌分得較開,這樣被在底部揀食的大物發現的概率更大。

總結

鉤距的設定主要參考這四項,另外鉤距大利於分鉤,減少子線纏繞以及魚情快慢的要求,有一定的講究,但不是很重要。也就是說,野釣尤其是鯽魚的時候,如果魚口正常,鉤距只要控制在一個範圍內即可,大於一倍小於兩倍半或三倍,基本都沒有問題,也沒有什麼區別。但是以上所列的有特殊要求時,就要因魚情而調整,比方說魚口輕時,兩倍半的鉤距就肯定嫌大。


江釣人狂龍,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寫內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覺得回答對你有用可以關注一下狂龍,以後會有更多精彩內容。當然,有不同意見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探討交流。


江釣人狂龍


一般來說,正常鉤距應該是鉤子長度的1.5倍。

鉤距低於鉤長一倍,會發生兩個鉤子互相纏繞的問題,不利於子線分開。

過長的鉤距,會造成底鉤子線彎曲過大,兩個鉤子信號不夠統一的問題,對於新手看漂,會是種考驗。在上鉤有力下頓有魚時,往往會忽略掉下鉤緩緩上送、斜拉入水等有效信號。

鉤距的大小,取決於所釣魚種和魚體大小。

底鉤落底後,上鉤會繼續向一邊滑行,然後落底,兩個餌團之間會產生間距。鉤距小,兩個餌團間距就會很近。對於搶食性、小型魚類來說,有利於聚攏、有利於窩點集中。鉤距大,則兩個餌團間距就大,更有利於行動緩慢、生性多疑的大型魚類放鬆警惕。

鉤距大小,更多的是指到底後兩個餌團分開的距離,而不是所謂的“覆蓋泳層”更多、可以兼顧不同泳層的魚類。除用拉餌、釣浮以外,絕大多數時候,野釣是用大比重餌料底釣,雙餌都是到底的。鉤距,實際就是雙鉤到底後,在水底形成的距離。鉤距越大、子線越長,這種距離就越大。


煙波客11546399


一般兩個手指的距離就行,最簡單的量發。



漁者靈魂


野釣不同於黑坑,野釣比較粗獷,隨意性也很大。不信現在自問一下拴鉤子的時候認真去量了嗎?我覺得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目標魚是小個體的魚,鉤距就是兩個魚鉤的長度左右。至於為什麼?不知道,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呢?

二,目標魚是鯉魚等大體型魚,鉤距就要加大到5倍鉤距左右。可能是為了減少假信號,也可能是出於減小搭橋的幾率,更好的拉魚上岸。

不過野釣時,調目都比較鈍,鉤距很多都是理論性的東東,鉛都躺底了,子線都分開在水底,怎麼擋口?怎麼出現假信號?如果是入坑就要認真對待了,什麼都要求最優化高效,不然又要割肉上不了岸了!





漁躍龍門趙哥


個人認為2-3個鉤距為正常情況下的最佳距離,子線30釐米以上對摺,鉤到底後又增加了一點距離,魚吃雙鉤的幾率很小,除非遇到大嘴兇猛類的,比如鯰魚,很大的翹嘴,黃辣丁。要釣這種魚可以增大鉤距並用大鉤,無刺。

走水厲害釣跑鉛也要適當增大鉤距。

浮釣,就是釣半水,也要增大鉤距,3-5個即可。浮釣鰱鱅只需上鉤掛餌,鰱鱅在餌鉤下吸食霧化的散落餌料,鉤距根據散落餌料下沉速度調整,這個比較難講準確。

其它情況一時想不到。


霸王別鯽


野釣的鉤距通常是按照上鉤底部距離下鉤的頂部三個鉤距的距離,要是釣大魚可以適當將鉤距拉大一點。

子線的長度需要根據你所做釣的目標魚而定,如果釣的魚不是很大,一般30㎝左右對摺。要是釣大魚就要根據做釣水域最大的魚的長度而決定子線的長度,如果子線短於魚的距離,大魚咬鉤中魚,在溜魚過程中容易造成搭橋切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