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看中国:河北元氏县,这个名字有意思,更有历史

元氏古县历史悠久,追根溯源,周属軧国,春秋属鲜虞国。晋灭鲜虞后,归属晋国。战国初,韩、赵、魏三卿分晋后,归中山国。赵灭中山后归于赵。因赵公子元受封于此,故得名元氏县。

元氏县疆域,西周属軧国,后为昉国地,春秋属鲜虞国,晋更鲜虞后属晋国;战国初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后归赵,封公子元于此,建元氏城(今县城西北10千米故城村),置上原县;秦属钜鹿郡地,后属赵王武臣地。

西汉初,属赵王歇地;高帝三年,置恒山郡,治元氏;文帝元年改为常山郡,属赵国;武帝元鼎三年,复改常山为郡,仍治元氏;建武十三年,并正定置常山国,仍治元氏;兴平十一年除常山国;魏属冀州部,后改常山国,仍治元氏;晋属常山郡;后魏属常山郡;道武元年,移元氏常山郡治于安乐垒;梁元帝永圣三年,齐文宣天保五年废元氏县;开皇16年析元氏置灵山县;县治在今东、西城角两村间;大业元年,灵山县并入元氏县;大业末年,元氏县迁治今城,属赵郡;唐属赵州、赵郡;五代属赵州;后汉改隶镇州;宋庆历8年改镇州为真定府,元氏仍属之;元时属真定路;明、清皆属真(正)定府。

民国2年元氏县属范阳道;民国3年范阳道改保定道,元氏仍属之;民国17年废道,元氏县直属河北省;民国26年划河北省为17个督察区,元氏属第12督察区;1938年9月成立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一专署(简称冀西专署),元氏县归属之;1940年9月划归晋察冀边区冀中区;1941年1月改属晋冀鲁豫太行区一专区;1943年1月获鹿县路南区并入元氏县,改称“元获县”隶属关系不变;解放战争时期,属太行区一专区。

1949年5月划归邢台专区;8月划归石家庄专区;1958年5月元氏、高邑两县合为“高元县”;同年12月赞皇县并入,改称元氏县;1960年5月撤销石家庄专区,元氏县改属石家庄市;1961年5月复设石家庄专区,元氏复属之;1962年3月三县分置,元氏县恢复原建置;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称石家庄地区,辖元氏县;1993年6月30日石家庄市与石家庄地区合并,元氏县隶属石家庄市至今。

地名看中国:河北元氏县,这个名字有意思,更有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