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考研:選擇跨考,你考慮好這幾大問題了嗎?

跨考絕不是盲目決定、隨大流的結果。對考生而言,跨考必須是慎重考慮、全面分析而得出的結論。

其實,在結合個人情況綜合分析跨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時,考生應該大致地瞭解跨考的難度和特殊性。所以,在做出最終決定前,一定要慎之又慎,非常嚴肅地對待跨考這件事情。

1、為什麼要跨考

(1)對原專業不滿意。

這類考生有可能是高考選擇時對專業不瞭解或者接受了專業調劑,結果在大學階段發現對本專業沒興趣或者感覺不對路;還有可能是因為本專業就業市場形勢不好,希望通過轉換專業進入到更為理想的行業中去。

(2)專業多元化,通過不同專業的研究生學習打造複合型人才。

如今企業對具有兩個及以上專業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人才有越來越多的需求。所以有考生希望在自己本科專業基礎上再另外學不同於本科的研究生專業,以便增加求職時的競爭優勢。

儘管有不少同學在本科階段會通過輔修、第二專業或者雙學位等形式擴大自己的專業素養,但相比較而言,本科+研究生分階段的學習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最為紮實。

此外,還有不跨專業而跨學校、跨地區的考生,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從一所level較低的學校進入都更高level的學校,或者從偏遠地區和小城市遷移到發達地區和中心城市。

2、哪些考生可以選擇跨考

有鑑於跨考的特殊性,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歸納了跨考考研的適用人群和專業分類。

1.從人的性格來看,符合跨考的考生一般具有以下特徵:

(1)堅持不懈、不屈不撓。

一旦確定跨考的目標和行動計劃,接下來就是一場持久戰、攻堅戰、心理戰。跨考通常意味著專業零基礎,尤其是不同專業大類和專業類之間的跨度特別大。

即便是不同院校同一專業,實際上對於考生來說也等同於重新準備,因為不同學校的教材、授課內容和考查方式差異非常大,考研的專業課試卷又都是學校命題,所以考生必須按照報考院校的教學思路和應試方法去準備考試。

對於跨考考生來說,他們複習準備的時間比一般考研考生的更長,專業課應試難度也更大。這就特別考驗考生的毅力和堅持。另外,考研往往有反覆,也就是說不能保證一次成功。

這對考生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只有心理素質強大的考生才能從失敗中站起來,歷經二戰甚至三戰直至最終的勝利。

(2)心志堅定、自律性高。

考研和高考不一樣。高三大家都在拼,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相當濃烈。而考研往往是一個人在戰鬥,其過程是單調的、無趣的、寂寞的。再看周圍的同學,求職的求職、出國的出國、玩樂的玩樂,這對考研同學來說無疑是額外的考驗。

(3)要做到心無旁騖、不受外界的干擾真的很不容易。

相信不少考研同學都有過為糟糕的複習環境而苦惱的經歷吧。所以在一個相對不佳的複習環境下更加要求考生必須做到高度的自覺和自律。一個人的solo確實很無趣,但是面對擊敗boss後的喜悅和收穫你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4)保持樂觀精神、善於苦中作樂。包括跨考在內的各種考研黨,從最初一個龐大的隊伍到最終能夠堅持走進考場的,期間經歷了人數上大幅度的下降。

許多人消失了,有些是想法改變了,有些是意志不堅定者,還有些則是扛不住壓力而潰退了。有種誇張的說法,說漫長的複習迎考(其中跨考考研的複習時間最長)比的是心態,心態好能活下來,能活得正常,命硬是硬道理。

這話頗有幾分道理。考生必須在學習的同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當然還有身體。要學會苦中作樂,保持昂揚的鬥志,力爭發揮自己最佳的考試水平。

(5)有強大的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

目前看來考研還沒有做到真正的系統化和集成化,公共課領域山頭林立,專業課更是五花八門。加上許多跨考考生身處異地,要獲取有效信息有很大難度。高考的時候有家長有老師幫你搜尋和分析信息,如今都要靠自己。

因此,在考研準備階段,具有強大的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非常重要。考生要找到報考院校和專業的基本信息、歷年報錄比、分數和招生名額、往年的真題和答案等等。

當然,現在網上、微信、QQ、淘寶都有不少這方面的資源,但其中魚龍混雜,大部分信息質量很差。考生往往無法有效甄別,錢財被騙還是小事,耽誤了考研大業才是最糟糕的。

2.從考生的學校和專業背景來看,跨考通常發生在以下幾種場景:

(1)985學校之間的跨考,目標是熱門專業和一線城市。

比如說西安交大機械工程專業本科,考研復旦金融碩士。

一是西安交大到復旦在學校層次上有了新的提升。儘管西安交大和復旦都是C9聯盟成員都屬於國內最頂尖的學校,但是他們之間還是有差異的。

二是專業從機械工程到金融,職業前景方面上了好幾個臺階,雖然機械工程也是西安交大的王牌專業,但比不上金融熱啊。當前金融行業的平均薪酬遠高於其他行業。

三是從西部城市西安到國際大都市上海,後者的地區優勢顯著。在城市綜合實力、國際化程度、就業形勢以及職業發展空間等方面上海均顯著優於西安。考生通過跨考遷移到上海從而獲得該區位優勢。

(2)211學校跨考985,目標是好學校、好專業和中心城市。

比如本科蘇州大學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考研東南大學土木工程。

雖然蘇州大學在江蘇高校的排名僅次於南大和東南位居第三,但這就是211和985的區別,因此從蘇大到東南是紮紮實實地上了一個臺階。東南的土木專業在全國都是排得上號的,儘管比起前些年來基建和房地產有所降溫,但是土木工程專業的職業前景還是非常看好的。另外南京作為省會城市的地區優勢和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

(3)一般院校跨考211、985,目標是好學校。

考生從普通一本甚至二本、三本跨考211和985學校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因為它是211或者985。至於專業,當然能好是最理想的,專業不好問題也不大。

現在許多單位招人時都會有個潛規則,應聘者的畢業院校起碼得是211吧。

試想全國2000多所高等院校中才有112所211院校(其中還包括了39所985院校),所以211絕對是TOP5的概念。因此要想獲得211或985的背書,跨考誠然是一個不錯的渠道。

從實際數據來看,211院校的就業率和繼續深造情況確實比普通院校要好很多。所以本科不是211的同學,通過考研進入名校體系,再加上自身好好努力,最終是能有效提升競爭力的。

3.從當前的職業規劃來看,跨考一般發生在從就業形勢不太樂觀的專業報考熱門而且就業比較理想的專業

統計報告顯示,有些專業長期偏冷或者市場日趨飽和、就業比較困難,如建築工程、機械儀器儀表、生物工程、電氣工程、交通運輸、電力能源等。

當大學生畢業人數不斷攀升、就業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上述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和薪酬水平令人捉急。

就業出路不理想,所以選擇讀研而且是跨專業讀研也就理所當然了。跨專業指向必須是那些熱門而且容易就業、薪酬較高、前景看好的專業。

有些專業如財務管理、中文、會計,雖然就業率高,但是想要獲得高薪卻不容易,典型的後勁不足型。而計算機、軟件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電子信息等則屬於既好找工作而且後勁十足的專業。所以,金融、計算機、經濟管理等專業當仁不讓地成為眾多跨考研究生專業的首選。

當然這是基於職業導向的跨考專業分析。如果是科研導向的那就另當別論了。不過話又說回來,走學術道路的一般也不會採用跨考方式,畢竟科班功底對於未來的學術發展是極為重要的。

3、跨考你可能會面臨的問題

近些年,一些重點大學特別是名校取消了參考書目,初衷是不限制考生思路,提高考生的創新意識、拓寬考生的知識面,但實際上是為跨考生設置了障礙。

許多本專業的考生由於熟悉導師、教材、教學模式,在備考過程中佔盡優勢,而跨專業的考生卻如同大海撈針,沒有目標、沒有策略,像無頭的蒼蠅,備考全當碰運氣。

2.考上之後學習的困難

不管是面對基本功紮實的同學們,還是面對有一定標準和要求的導師,還是面對也許讓自己一時找不到座標點的新求學生涯——如何給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對新專業的“新感情”,如何規劃以後的職業和人生,這都是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心力去克服的問題。

3.導師信息獲取困難

導師的科研方向、近期研究成果無形中影響著出題的思路、評閱的標準。考生如果不研究導師重要科研著作、研究方向,那麼極有可能事倍功半。

在複習時即使自身有著勤學苦練的決心、紮實的基本功,但如果沒有足夠的信息,對目標院校、目標專業、導師沒有足夠的瞭解,仍難以提高考研的成功率。

4.容易動搖

由於跨考考生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很大,難免會產生急躁、不自信、孤獨、甚至動搖心理,不少考生不能堅持到最後。

比如有的同學在看到報考同一專業的同學複習很有效率,但自己狀態不佳時往往心情抑鬱、焦慮,進而懷疑自己,萌生退意。

4、跨考還是選擇本專業

@網友一:

考研是選本專業還是跨專業,這對於很多考研學子來說是一個千古難題,幾乎每位考生都會有過疑惑或是糾結。我是一名跨專業考生,說一下我的看法。

很多考生一聽跨專業就從心裡打怵,其實跨專業沒那麼可怕。只要你能保持好的心態,有正確的學習方法,端正的態度,跨考問題都不大。

每年都會有很多很多跨考成功的例子。尤其是在金融,會計,法律,行政管理這幾大熱門跨考專業中。關鍵是,如果你對現在所學專業不感興趣或是想要開拓新的領域,考研跨考是一次再好不過的機會了。可以讓你脫離現專業的苦海,也可以讓你對嚮往專業的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

除此之外,如果覺得現在專業的就業前景不是很好,也可以趁考研的機會選擇一個滿意的。

@網友二:

有些同學在進入大學時對自己的未來並沒有太多的規劃,對於考本專業還是跨專業猶豫不定,那麼建議優先選擇自己的專業。

你可以在平時的學習中用心去發現本專業的優勢、值得你喜歡的地方、你的專業未來在社會上的地位、能給社會創造的價值,或許你慢慢的就會習喜歡上你的專業。

如果你實在不喜歡你的專業,或者你的專業未來就業實在不好,那該咋辦呢?有些同學當初選專業選錯了,或者自以為選了一個好專業最後發現上當了。我想在大學裡,相當一部分的同學對自己的專業是不滿意的。於是很多同學就想通過考研來獲得第二次選專業的權利。

如果選擇了跨專業,你就要想清楚其中的利弊。好處就是你終於拋開原來的討厭的專業,可以為自己喜歡的專業全身心的奮鬥了。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人更加願意為此付出精力。

@網友三:

興趣,憑自己的興趣和以後喜歡的工作選擇。

考研是一個二次選擇的機會,如果你喜歡原來的專業,你可以往更深層次發展,如果你不喜歡本專業,這又是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不過對於考研難度,考本專業一般都是要比跨專業簡單。不僅僅是由於你熟悉本專業,在初試複習的時候更為簡單,而且在複試的時候,導師可能更傾向於本專業學生。但是,我認為不能因為考試難度去選擇一個自己不喜歡的行業。

現在高考改革中,很多學生由於覺得難所以放棄選擇物理,那是由於高中生比較小,不會太在意未來到底需要什麼,而只希望能有個高的分數。但是對於考研的學生就不同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更應該從自己的實際需求出發。

@網友四:

對不同的人來說答案是不一樣的。這個問題需要結合主體來分析。這裡的主題就是人,那麼這個人事喜歡本專業還是不喜歡呢。

如果不喜歡,那麼跨考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了。如果喜歡,那考本專業肯定是最好的。

@網友五:

如果不是自己非常的不喜歡自己本專業的話。建議不要跨專業。

如果真的是非常不想從事自己本專業,那跨什麼專業也很重要的,不能跟風選。建議你去專業的考研機構諮詢一下老師。


21考研:選擇跨考,你考慮好這幾大問題了嗎?

綜上,21考研的你是否跨考,需要問問自己,你對未來的定位和期待是什麼,問問你的初心,如果決定了要跨考,就要做足付出比一般考研er多一倍的努力去拼搏、去奮鬥,付出雙倍的努力,也將收穫到雙倍的回報!有任何考研問題可以給糖寶留言哦!問題+聯繫方式,糖寶會安排專業的諮詢老師幫小可愛解答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