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锦衣卫、东厂、刑部、大理寺,提刑按察使司是管什么的

明朝终其二百多年,对于刑狱,掌控的非常严格,光是与其相关的机构就有好几个,最典型的就是明朝的三法司: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在地位上没有高下之分。

在后来,明朝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在其基础上增加了锦衣卫、东厂、西厂等机构,同样拥有部分刑狱的职权。

明朝有锦衣卫、东厂、刑部、大理寺,提刑按察使司是管什么的

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在明朝,刑部是必不可少的司法机构,更是六部之一,掌管着天下刑狱,当然作为封建统治者,不可能让一个刑部完全掌握着完全的司法职权,大理寺和都察院就部分削弱了其职权,但他还是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最高法院、检察院和公安部,而刑部的监狱更是关押着地方重大案犯的场所,地方上的砍头必须上报刑部和大理寺。

而大理寺,是最大的刑狱机构,在分化刑部职权的基础上,对地方上的司法职权进行削弱,目的是为了分化地方的司法权,防止权力过大,要知道如果地方上拥有的司法权利过大,可以自行处决死刑犯人,很容易产生大量的错判、冤判,其主要是审核天下刑名,维持司法公正,防止产生冤假错案,并对其进行复审。

明朝有锦衣卫、东厂、刑部、大理寺,提刑按察使司是管什么的

而都察院主要是监察、弹劾和建议,如果碰到重大的案件,刑部和大理寺都难以单独审理时,会同两个机构,三司会审,但其主要作用还是监察作用。

锦衣卫

然后这都是针对地方上的机构,明朝皇帝需要一支只需要听从自己命令,监察百官的机构怎么办,于是锦衣卫就这样出现了。

作为皇帝侍卫的机构,锦衣卫“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不需要得到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流程,就可以参与侦查,逮捕、审问一系列的刑狱手段。”因为它是皇帝委派的,也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当时朱元璋想知道自己的大臣在家里做什么,于是让锦衣卫去看看,到了第二天那个大臣来上朝,朱元璋把这个大臣在家里说了什么话,吃的什么菜都说的清清楚楚,把那个大臣吓得一头汗。

如果那个大臣当时真的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锦衣卫其实也可以在禀告皇上之后,对其进行抓捕,并关进其独有的诏狱之中。

明朝有锦衣卫、东厂、刑部、大理寺,提刑按察使司是管什么的

这个诏狱到了明熹宗年间,已经是臭名昭著了,人人闻之色变,关押着大量的忠臣义士和无辜之人,在当时进了诏狱,基本上就不可能完整的出来。

其实一开始朱元璋也发现锦衣卫的权利,所以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六年就强调过“锦衣卫不能审判案件,大小案件都要由刑部处理。”然而到了朱元璋死了以后,锦衣卫的权利节节攀升。

锦衣卫设南北镇抚司,南镇府司掌管锦衣卫的军纪和法纪,而北镇抚司掌管刑狱,巡察缉捕之权,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且不经司法部门。

东西厂

而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在明朝时出了名的特务机构和秘密警察机构,相当于民国时期的军统,也是只对皇帝负责,一般都是太监作为首领,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到了后期也是后期也是臭名昭著,跟锦衣卫并称厂卫。

明朝有锦衣卫、东厂、刑部、大理寺,提刑按察使司是管什么的

西厂其实跟东厂性质差不多,但是存在时间很短,也是由太监主管,最兴盛的时候,便是成化年间,虽然存在的时候,但危害却不小,百年过去,臣民闻之也是胆战心惊。

提刑按察使

提刑按察使是我无意中看到的,也是明清时独有的官职,职权并没有三法司和东西厂,锦衣卫职权那么大,只是主管一省的司法官职,掌管提刑按察使司,正三品。

其主要职权就是勘察刑名,掌管案卷文书,检查监狱事务。所以很多人分不清三法司和提刑按察使司的关系,一个是掌管全国的刑名,一个是掌管一省的刑名,在地位上肯定是比不上的,只是三法司中的都察院分支下属部门,但是在地方上属于最高长官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