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成都(1)

​進入2020年,伴隨著成都地鐵多條線路已開通,大眾越來越多的聽到TOD這個詞彙。而在多年前1號線開始,"TOD"就已經出現在政府城市規劃中。

TOD-成都(1)

"TOD模式: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規劃一個居民或者商業區時,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種非汽車化的規劃設計方式。"

也就是說,"TOD"是一個立體式的交通樞紐中心。區別於傳統的公交站,它的優勢在於貫通地下、地面及地面建築,築建的多層次結構。同時,"TOD"還滿足了步行、單車、地鐵、公交、私車停車場的換乘需求,兼具了商業購物中心、商務辦公中心的功能。可以說,"TOD"就是城市中的城市,具象成城市公園、購物中心、商務中心,是未來的人群聚集地。

TOD-成都(1)

我們傳統的土地開發模式,規劃向南向東直線延伸,在"買地-建樓-賣樓"中不斷循環。

為了彰顯新區地位,政府單位新辦公區往往首當其衝,率先遷移。同時,通過在新區行政範圍減稅降費、定向土地招拍掛等措施,進一步吸引各類企業總部入駐。企業當然是趨利而行,哪裡便宜就去哪裡,長此以往,已逐步損害了四川整體經濟實力。企業正常需繳納25%所得稅,而新區只需要15%。設想所有企業都入駐新區,那麼四川全省稅收將會減少近40%。稅收是各級政府的重要收入,那政府為什麼還要做這種得力不討好的事情呢?因為政府官員需要換屆,每一屆班子都想要政績,沒有新區就沒有開發,沒有稅收,最後沒有政績。

TOD-成都(1)

TOD模式,尤其適合於北京、成都這類環形輻射狀城市。在二環、三環、四環等環形的城市圈中,定點"買地-建樓-經營"。

良性的開發模式,是有投入有經營有產出的螺旋式上升循環。TOD的立體結構和多重功能區,不僅解決了交通擁擠問題,還節約了公眾交通時間。普通白領上班,從公交站到辦公樓位置,最優耗費5-10分鐘路程。從能量消耗角度來看,可以把節約的時間和能量用在更多創造和消費上。同時一方的消費享受,也為提供服務的對方人員創造了機會,所以消費本身也是一種相對的創造。

TOD-成都(1)

傳統城市開發,遵循"先修路,再致富"的建設模式,這是交通引導開發。 TOD城市開發,實際上是在成熟區或半開發性質區域的進一步升級,包含交通、服務同步建設。

TOD-成都(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