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病毒》—中年人背鍋的浪潮下,請服下這一劑“良藥”

樊登讀書CEO樊登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公司的市場經理碰到了一個棘手客戶,拿下這個客戶對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經理向樊登求助,希望得到樊登的幫助。樊登為了拿下這個客戶,親自參與了市場計劃書的編寫,親自到客戶公司進行談判。經過緊張激烈的談判,終於拿下了這個客戶,原本應該是大家一起慶祝的時候,市場經理卻突然提出了辭職,樊登非常不理解,於是追問這個經理到底是什麼原因要辭職。

市場經理說:你市場計劃書寫得比我都好,在談判的過程中,我一句話都插不上,要我這個市場經理有什麼用,我還不如辭職。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覺得匪夷所思,難道領導幫你幹活,幫你拿下客戶不應該真誠的感謝領導嗎?直到我讀到了著名管理大師羅傑·馬丁(Roger Martin)的《責任病毒》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責任病毒惹的禍。



什麼是責任病毒?


《責任病毒》—中年人背鍋的浪潮下,請服下這一劑“良藥”


責任病毒是人們在組織中逃避責任或承擔過多責任的表現,當一個組織中出現責任病毒的時候,輕則會影響團隊中的協作,重則會導致團隊誤會加深,甚至互不信任,從公司內外角度來看,在內部必然會影響團隊的合作精神,在外部則必然會導致和供應商、合作商之間的關係崩壞。

責任病毒在我們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幾個表現:

1、 一項需要團隊合作的工作,要麼是一個人大包大攬,要麼是各自為戰,互不負責。


2、 面對存在爭議的工作內容時候,經常會出現:“要麼你管,要麼我管“,“你管,我就不管了”之類的話語。


3、 領導對工作事無鉅細都要插手管理,下屬逐漸喪失主觀能動性,團隊攻堅能力逐漸減弱。

以上的情況是不是或多或少出現在你的工作中,那麼責任病毒到底是為什麼會產生的呢?


杏仁核是原罪

《責任病毒》—中年人背鍋的浪潮下,請服下這一劑“良藥”


杏仁核,又名杏仁體,呈杏仁狀,是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是我們產生情緒,識別情緒和調節情緒,控制學習和記憶的腦部組織。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了壓力時,會難免出現恐懼情緒,而恐懼情緒會決定我們是進攻還是躲避。而這種杏仁核產生的進攻和躲避的情緒,在職場中的表現就是控制局面和推脫責任。

① 控制局面就是去主動承擔全部責任,爭取成功,即使這件事本身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也要努力的抗爭,忽視外界的各種警告和提示,導致自己陷入了麻煩的境地,無法擺脫,最終導致了失敗。

② 推脫責任就是儘可能少承擔或不承擔責任,只關心分配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忽視他人的責任,這會讓人感受到脆弱,從而導致失敗,這也就是我們開頭講的那個故事裡為什麼市場經理會辭職的原因。

我們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就要說到我們大腦潛意識中的主導價值觀。


主導價值觀左右了你的責任

主導價值觀是社會群體價值觀。價值觀從主體角度劃分,可以分為個體價值觀和群體價值觀。而個體價值觀是個人對價值客體的基本看法,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確定價值目標、作出價值判斷和實施價值選擇的依據。主導價值觀受到社會的影響,在我們責任意識裡,主要存在著四種主導價值觀:


1. 只贏不輸的交流觀念

在進行談判的時候,我們只關注討論的結果,是對還是錯,是贏還是輸。舉個例子:當你工作時候做了一件錯事,你的同事友善的給你提了意見和建議,但是你會堅定的說:“不!你不瞭解情況,事情沒有你說的那麼簡單,你說的想法和建議我們已經試過了,根本不可行。”

2. 永遠嘗試控制局面

在進行一項工作的時候,心理永遠抱著一種信念:我要控制好局面。我不能讓局面失控,讓局面失控我會很擔心,很失望。舉個例子:你的領導在佈置工作的時候,會事無鉅細的安排所有工作,哪怕是最最普通的事情都會反覆叮囑,此時,你的老闆就是在嘗試控制局面,避免場面失控。

3. 避免尷尬情景

俗話說:見面三分情。在工作時候為了避免提出一些令人尷尬的問題,你會主動的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這其實和控制局面有同樣的原理,你想控制這個談判場景,讓其顯得生動活潑,但是這樣會直接導致有效溝通的減少,很多說不清的問題由此產生,一個問題長久得不到有效溝通,甚至會成為團隊的癥結。

4. 自始至終紅保持理智

當我們在談判和聊天的時候,我們總會不自覺的要求自己保持理智,不要讓感性佔據主導地位,遇到情緒要爆發的時候,我們盡力的去避免,儘量用理性來溝通。這會導致我們在遇到責任問題分工的時候,即使對當前分工不滿,也要盡力的去保持微笑和贊同,顯然,這不會提高工作效率。


責任階梯——我們該怎麼辦?

四種主導價值觀是我們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我們不可能一時間完全避免這些行為的發生,但是每一次責任劃分的時候,我們可以進行內觀,關注自己的情緒。在《責任病毒》一書中創造性的提出了“責任階梯”概念,用於幫助我們解決責任劃分不清的問題。

什麼是責任階梯?責任階梯是讓我們明白我們什麼時候採取是什麼方式來進行責任的判定。一項工作的完成必然離不開所有人的團結協作,並不是說不是你的責任,就是我的責任。

你可以從責任階梯中明白,面對工作的時候,你是如何進行劃分責任的。責任階梯從下往上一共分為6個層次:

《責任病毒》—中年人背鍋的浪潮下,請服下這一劑“良藥”

通過責任階梯,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個工作的責任劃分時每個人的狀態,那麼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就要做到以下幾點,避免責任病毒的發生:

第一點:

避免第一、六層次的責任判定,這兩次層次都隱含著逃避的情緒,要麼就是我自己來,你們別瞎摻和,要麼就是我做不了,你來吧。這裡要重點強調下,第一層次並不是錯的,如果你可以從第六層次逐漸做到第一層次,那麼你的個人能力會得到不斷增強,當然,多用其他幾個層次的方法也是一種分擔工作壓力的良好方式。

第二點:

努力做到第二、三、四、五層次。這幾個層次的責任劃定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景來進行應用,這幾種層次的責任劃定方式不僅可以讓你對責任有精準的確定,也讓你可以拉近我同事、合作伙伴的關係。


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帶給大家更多的職場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