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陕州,诗歌崤函!

文化陕州,诗歌崤函!

陕州是东西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遥想当年文人雅士走过崤道,在陕州留诗吟唱;唐时皇帝在陕州驻足,然后巡察四方;有宋一代,名相寇准曾治陕州,司马光也是古陕州之民。

文化陕州,诗歌崤函!


襟络两京,山河表里,拱洛卫秦,槽粮盐运。州之所辖,接洛入晋。中州门户,得失攸关。几贯文史,屡扼征伐。

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游历陕州,登城楼俯眺原野,作《春日登陕州》、《还陕述怀》。

文化陕州,诗歌崤函!


唐玄宗也在陕州留下诗作《途次陕州》。

张九龄的《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张说的《奉和圣制途次陕州应制》等都是唐诗名篇。

公元759年,杜甫离开洛阳,赶往华州任所,“三吏三别”,其中的《石壕吏》就是在硖石附近写就。

文化陕州,诗歌崤函!


公元759年—762年,诗人岑参任虢州长史。随军来到陕州,在虢州和陕州创作诗歌40多首,不乏名篇。

文化陕州,诗歌崤函!


公元829年, 诗人王建出任陕州司马,白居易到洛阳任职时路过陕州,与此时在陕州任司马的好友王建告别时作《别陕州王司马》。在他出任陕州司马时,张籍、白居易、刘禹锡、姚合等都作诗相送。

唐人王勃、李白,骆宾王、韩愈、柳公权、李商隐、刘禹锡、杜牧,宋代政治家寇准、司马光、王安石等,以及金、明、清代许多文人志士都先后游于此,并留下佳作。

《 途次陕州》李隆基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

树古棠阴在,耕馀让畔空。鸣笳从此去,行见洛阳宫。

文化陕州,诗歌崤函!


唐 骆宾王

陕西开胜壤 召南分沃畴 列树巢维鹊 平渚下睢鸠

憩棠疑勿剪 曳葛似攀樛 至今王化美 非独在隆周

《陕州醉赠裴四同年》唐 杜牧

凄风洛下同羁思,迟日棠阴得醉歌。

自笑与君三岁别,头衔依旧鬓丝多。

《送王司马之陕州》唐 刘禹锡

暂辍清斋出太常,空携诗卷赴甘棠。府公既有朝中旧,

司马应容酒后狂。案牍来时唯署字,风烟入兴便成章。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

《别陕州王司马》 唐 白居易

笙歌惆怅欲为别,风景阑珊初过春。

争得遣君诗不苦?黄河岸上白头人。

《送陕府王大夫》唐 自居易

金马门前回剑佩, 铁牛城下拥旌旗。

他时万一为交代, 留取甘棠三两枝。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张九龄

驰道当河陕,陈诗问国风。川原三晋别,襟带两京同。

后殿函关尽,前旌阙塞通。行看洛阳陌,光景丽天中。

诗歌众多,不能一一枚举。惟有通过这些诗词来追思先贤留下的足迹,品悟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

文化陕州,诗歌崤函,由此看来,也不为过。读史品诗,重补我们曾经遗失的家园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