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東先生講故事:從小木匠到大學教授,咸陽南生橋先生人生傳奇

大美西部觀察:立足西部,放眼世界;關注民生,傳遞有價值的資訊,發佈經典文章。

南生橋教授人生傳奇

作者 趙普東

社會往往會把多重艱難,最先賞賜給那些日後一定會優秀的人。因為他們靈魂深處聚集著崇高的火焰。

(一)

恭敬地捧起南生橋教授最新出版的著作《雕蟲寫龍集》,這位待人至誠的長者人生的傳奇,也如一幅多彩變幻的畫卷,徐徐飄曳在關中原野的這岸或那邊……

趙普東先生講故事:從小木匠到大學教授,咸陽南生橋先生人生傳奇

(南生橋最新出版的著作《雕蟲寫龍集》)

南生橋18歲那年,全國正遭遇大饑荒,全家五口人幾乎每天都缺吃的。他忍痛放棄了高中一年級第二學期的學業,回到興平御阡村當了一個小農民。

趙普東先生講故事:從小木匠到大學教授,咸陽南生橋先生人生傳奇

(南生橋最新出版的著作《雕蟲寫龍集》扉頁)

那時,知道南生橋的人,盡都為他這次輟學返鄉深感惋惜。熟悉中國教育事業的人都知道:六十年代的高中門檻,那可是多麼的難進啊!南生橋升高中時,那真是經過了百分之五的嚴格錄取率考量,一躍而進入高中生優秀行列的。可是,他現在卻回來了啊,面對農村生活的艱辛和困頓,他開始學起了小木匠的手藝。

每遇農閒,他常是剛放下斧頭,便掌起墨斗下線,拉鋸解板,鑿卯拉鑽……每逢集日,他把自己已精心做成的門窗或板櫃或衣箱,輕抬輕放上架子車,像陪伴著自己夢裡嫵媚的新娘一樣,莊嚴地走過御阡村的大街小巷。在興平北門的集市上,每一次,他都能從買方人滿意的表情裡,細緻感受到別人對自己木器活兒讚賞時給予的溫暖。但一大家人總缺柴米油鹽的恓惶,也時時揪扯著他心中那個美好的夢。鄉村現實生活的貧困,更給他心靈反覆疊加著迷茫。但唯有書籍,能夠及時引領著他自覺地剝離著迷茫中的虛妄,悄悄構建著自己準備突出人生重圍的清醒。在回鄉務農的漫長日子裡,他最先將高中全部語文課本借來,對​每一篇課文,他都認真研習熟​記,做到融會貫通。

趙普東先生講故事:從小木匠到大學教授,咸陽南生橋先生人生傳奇

(南生橋用過的木工工具)

由通讀四大名著開始,在他足跡所到過的鄉村和農家,他千方百計用借閱或交換的方式,不停地擴展著自己的閱讀範圍。《封神演義》《薛仁貴徵東》《楊家將演義》《說岳全傳》《東周列國志》《紅旗譜》《創業史》,那時,他真是逮住啥書都讀。幸哉,南生橋的三哥那時正讀陝西師大中文專業,由哥哥及時傳遞迴的大量優秀讀物,更使他如獲至寶。《史記》《古代散文選》《魯迅全集》《先秦文學史料參考》《古文辭略讀本》《中國近代思想史參考資料簡編》《古代漢語》《李白詩選》《中國歷史》等等……哦,在這麼多的好書籍匯成的文化山脈面前,南生橋是一個勇敢的攀登人!他在大量的閱讀中明白了:中國文化是人類最具有永恆價值的曠世創造。我們華夏的文字用最本真的漢字記述方式,把我們祖先光輝的智慧結晶,開始傳承給了自己。這一切,使南生橋在鄉村風來雨去的磨礪中,終於找到了能夠培育自己生命意義的文化家園。

趙普東先生講故事:從小木匠到大學教授,咸陽南生橋先生人生傳奇

(南生橋讀過的書。高中《文學》是1956一1958年實行的文學、漢語分家時的課本。)

從此,熱愛讀書是南生橋最好的習慣和專長。他在極為寬暢通達的閱讀中,也把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中的古文,通譯了一遍。對《歸來去兮》等名篇都能熟讀成誦,並做了幾大本古文筆記。他將三大冊函授教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的散文和部分詩歌,不僅通譯了一遍,還能把許多篇章默寫,背誦。

一切收穫,都起自於不懈的堅持和熱愛。在寶雞峽水利工程大會戰中,南生橋和家鄉的父老鄉親一起遠赴關中西府參戰時,他給行囊裡沒有忘記裝上《魯迅全集》和《杜甫詩選》,才上路了。兩年後,南生橋重返家鄉,開始給生產隊喂牛當飼養員。每天中午或夜裡,他給牛拌草料時,手裡還捨不得放下《中華活葉文選》的書籍……

(二)

只有不屈服命運,才是每一位奮鬥者最高的目標。

一九七二年,南生橋有幸參加了銅川梅七線鐵路建設。這是社會向他投來的第一縷曙光。那時,人工修築鐵路的原始勞動,真是有說不完的苦累和危險。每天傍晚收工後,工友們剛吃完飯,便摸到沒有燈光照明的工棚裡,倒頭就睡了。南生橋有一天向工地領導主動請求:自己夜裡去施工現場看護材料,白天照常上班。這位領導雖然意外吃驚地同意了,但他還是沒有弄懂這位來自關中農村青年的心思。

趙普東先生講故事:從小木匠到大學教授,咸陽南生橋先生人生傳奇

(本子為南生橋翻譯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中古文的手稿)

梅七線是穿越於富平與耀縣崇山峻嶺中一條亟待修成的運煤鐵路。看護施工材料的一間油氈小房,孤零零地守望在一座大山的涵洞邊。入冬後的夜晚,常會有怒吼的下山風兇猛地撲打著看護房。從涵洞裂石縫裡嘩嘩急瀉下的流水,總帶著入骨的寒氣直朝看護房裡襲來……但南生橋認為:這裡好呀,因為這裡有一盞日夜通明的電燈!他第一夜住進這裡,卻無比高興。因為只有光明,才能給他提供心靈成長的機會啊!他現在終於能在這個小房裡靜心地讀書了。對於《歷代文選》,他格外地衷情。一種久違了知識殿堂的愧然,也使他惶惶於難言。自從高中退學後,自己丟失了學生時代寶貴時光落下的漫長空白,儼然是一位督促自己讀書問學的恩師,每天皆嚴格地審視著一個農村青年對文化接納的決心。

趙普東先生講故事:從小木匠到大學教授,咸陽南生橋先生人生傳奇

(馮其庸主編的《歷代文選》,文革後有重版。馮先生是著名紅學家,前幾年去世。)

又一個冬夜,南生橋圍被而坐在一溜小床上,正醉心於宋玉,賈誼,曹植他們動人心魄的詞章比對閱讀,工地領導郭志榜來了。他驚訝地拿過南生橋正讀的《歷代文選》,仔細看著目錄,問:李斯的《諫逐客書》你以為怎樣?能說出其中的名句嗎?這位領導和善的目光裡,開始活躍著一種他鄉遇知音的喜悅。南生橋肅然立於床邊,望著這位不期而遇的考官,聲音洪亮對答:李斯身為大秦宰相,不只有曠世之幹才,他的學問和辭藻文章,真乃稀世之寶典!南生橋隨聲吟到: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庶人,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南生橋背誦至此,郭志榜便高叫著好好,並鼓起掌,開心大笑著說:我也真沒有想到,今夜,在這原始洪荒的大山中,還能遇上一位手不釋卷的讀書人呀!他卻還是來自關中農村的一位青年農民啊!說實話,這些年來,我見過的人也不算少,但能遇上像你兄弟這樣身處貧寒陋地,而熱愛讀書的人,真也是第一回,第一位呀……

真正的知識分子是很惜才的。這一夜,在這個小小的看護房裡,南生橋與這位知識分子出身的領導,談詩談詞談賦談文的昂揚格調,很快又演化成了一種同道人之間,具有強大共鳴時的沖天豪氣。不覺間,東山上的重疊峰巒,已被曙光耀出了一片壯麗……郭志榜臨走時,鄭重的鼓勵說:生橋兄弟,我相信數年後,我們重逢時,你一定會有一個嶄新的人生舞臺。這位領導出門後,穿行在梅七線窄窄的山路上,因著有一夜的高興吧,他聲調激昂地幾乎踏歌而行地走著,他正朗誦著屈原《離騷》的名句: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兮,願竢時乎吾將刈……

趙普東先生講故事:從小木匠到大學教授,咸陽南生橋先生人生傳奇

(南生橋的讀書筆記之部分)

南生橋明白,這位領導也是一位高潔的賢人,他是有意用屈原育才惜才的名句,給南生橋的心靈啟示繼續引路啊!他是南生橋人生道路上,第一個給於鼓掌和勉勵的人。奮鬥者也需要鼓勵呀!鼓勵,更是給予奮鬥者最好的一面旗幟。

(三)

南生橋從梅七線歸來後,先後擔任過小隊會計,隊長和大隊會計。他三十五歲那年,御阡村中學急缺一位語文老師。他有幸以民辦教師的身份走上了初一班的講臺。莫忘喲,他是一位17年前因生活困頓退學的高一學生。但他也曾是18年前,在中考時從百名考生中只錄取了五名的佼佼者。這次他重新走進校園,已不再是學生了。而是莊嚴地站在講臺上傳道授業的老師。

這是多麼難得的一次人生機遇啊!這也是上蒼賜予他一次展示自己才學的最好機會!南生橋給初一兩個班代課一學期後,他被破格調往初三級教授語文。家鄉的學校這樣看好他,真也是怕將他屈才了呀!這是三尺講臺第一次給於南生橋的肯定和榮譽。雖然只是他人生長河裡一朵細細的幸福浪花。但這又是多麼地不容易!

趙普東先生講故事:從小木匠到大學教授,咸陽南生橋先生人生傳奇

(南生橋讀過的書)

一年後,全縣對函授學員統一考試,合格者即可轉正。考場設在興平縣南郊一所學校。考試先一天下了一場大雨,天亮後,南市村大街小巷的地面上,到處還有白汪汪的水窪……這天恰是縣城逢集日,南生橋今天既要趕赴考場,又要把自己每天批改完學生作業後,借空兒做成的各樣木器賣掉。因為家裡的開支的確沒有錢了。這一天,他早早起身,拉著一架子車木器,蹚過街巷裡嘩啦四濺的泥水,到了村口的大路上,把架子車前轅拴在自行車後架上,一路飛奔地拖著一個大蓬車似的趕到市場,急忙給一位木匠朋友交待了各類木器應賣的價位,便假說自己有急事,擇身騎車就走。這裡到考場還有六里路程,當他趕到考場時,開考已經十五分鐘了。監考老師瞅著南生橋兩隻褲腿上溼漉漉的泥水,用比同情還好的善良急催:快進去,再遲考卷就答不完了。

這一天,真是南生橋一生最難忘的日子。在考場緊張有限的時間裡,他把考卷提前答完了,並且還另外抄了一份考題,他竟是全場第一個交了卷的人。真意外呀,你南生橋人來得遲,偏卻交卷這麼早,莫不是太慌張了吧?但事實上,這次公佈成績,南生橋的考分名列全縣第一。南生橋正是從這一天開始,將那位好心的監考老師,尊奉在自己感情最聖潔的高處,長久地紀念著……

趙普東先生講故事:從小木匠到大學教授,咸陽南生橋先生人生傳奇

(南生橋讀過的書)

這年秋季開學,南生橋被調往南位高中教授高一級語文。哦,公正的賞賜,竟這樣熱情地給於了一個有17年文化準備的農村青年。三年高中優秀的教學,也使他獲得了民辦教師轉正的資格。此後,陝西省教育學院在全省本科招生考試。這時的南生橋,也如一隻雄鷹鼓起了飛翔的翅翼。他對這次考試充滿著昂揚的自信。17年鄉村艱苦勞動磨礪聚成的韌力,與文化知識較為完整的積累,已融匯成的深厚才學,更是他無畏這次考場高規格的檢閱。這次考試,正是關中農村小麥初黃,油菜收割的農忙時節。土地早已分到戶了,他的女人,一大早便躬身揮鐮在油菜地裡……南生橋已騎上一輛很老舊的自行車,車頭上掛著一頂舊草帽,從興平御阡村出發,向著40裡外的古城咸陽方向奔去。一路上的藍天白雲,一路上田野裡莊稼成熟的芳香,一路上漫空盈動著算黃算割鳥兒的歌唱……都似乎給南生橋人生的這次趕考,壯行!

趙普東先生講故事:從小木匠到大學教授,咸陽南生橋先生人生傳奇

(南生橋讀過的書。這本書為公認的經典。這是首版原書,因參閱過多,已經散開。)

八四年全省13個縣區的這場考試,南生橋成績名列咸陽地區第一,全省第二。他進入省教育學院深造時,尤感到中國文化中,最精粹最光輝的領域,應首推古文。因為古文比詩歌更多的閃耀著浩瀚無比的才智和思想。況且,古文比詩歌更多出了無窮的社會指導性和實用性。更何況,古文對南生橋多年形成的卓越魅力,已被他青春時的心靈接納了,並且已融入到自己全身的骨髓……所以,他畢業後,被派往咸陽教育學院中文系教授中文。

勿忘啊!一個人成功的奮鬥史,恰是一場奪人心魄的大戲劇……

(四)

南生橋開始執教於咸陽教育學院時,家庭卻還長期在農村。六畝責任田和撫養孩子們,只靠自己妻子的勞作和操持,那的確是不行的。每到星期天,他都要騎車趕回鄉下,幫妻子給廚房挑水,磨面。夏收時揮鐮收割,拉運,碾曬。秋播日搖耬下種。寒暑假裡,也有忙不完的莊稼活兒……這種一身兼著兩職的苦澀人生,常使他既持守著農業勞動者的坦蕩,也體味著傳道授業人的莊嚴。他恰是在自己這份崎嶇的人生時期,從一個為人師表的較高站位,深度理解了全民教育,對於我們這個還較貧窮的國家,該是多麼的緊迫和重要啊!從此,他向文化知識殿堂不懈進取的雄心,已不再屬於個人的行為。他把自已的心虔誠地交給了講臺,及時傳導給了無數個青春的方陣。

趙普東先生講故事:從小木匠到大學教授,咸陽南生橋先生人生傳奇

(南生橋讀過的書,《中華活葉文選》是1960年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編輯出版的,當時影響很大。主持者金性堯,後出版《唐詩三百首新注》發行頗廣。)

數年後,當南生橋的妻子和孩子們,全都戶口入城後。每臨教學的節假日,那是被別人視為郊遊或出行旅遊的最佳時間。在這些時間裡,南生橋也足可以把自己在家鄉土地上,曾有過32年勞動留下的傷筋動骨疲勞,給於緩釋和清退。但他總是忘記了休息,待時間如生命一樣寶貴。

他的第一部著作《二十五史夢文化麈談》(出版時改名《二十五史夢文化解讀》,編者注。)出版不久,卻被國內一家不良書商侵權盜版發行,從中漁利。第二部著作《雕蟲寫龍集》出版後,被魯迅研究專家程致中教授撰文讚賞說:你探求真知,不囿舊說,挑戰名家,直陳己見的學術勇氣彌足真珍。《想因說正義——兼辨錢中書先生之誤》廣徵博引,正本清源。他評價南生橋寫臺灣李敖一文:論者深入閱讀,梳理文本,運用堅實的文藝學,語言學和修辭學理論,取得含金量較高的文學成果。

趙普東先生講故事:從小木匠到大學教授,咸陽南生橋先生人生傳奇

(南生橋的著作)

回望南生橋教授閃光的人生歷程,沒有依靠,沒有富足,沒有奢望的等待。一切都起自於在貧困和艱難之際,他都緊緊擁抱著我們民族文化最高貴的魂靈,一直勇敢前進的足跡,已給我們留下了催人奮進的傳奇。

2019.4.10日於浙江溫嶺海邊

趙普東先生講故事:從小木匠到大學教授,咸陽南生橋先生人生傳奇

【作者簡介】趙普東,筆名:文達。陝西省禮泉縣昭陵社區人。咸陽作協會員。縣作協副主席,讀書會會長。近年來在省市報刊發表詩歌,散文,評論八十多篇。2016年曾在《中國作家網》發表評論《從薛文化當官看農村目前的現狀》《沉默的年代取得的重要成就》《一部紅色革命的動人畫卷》。

趙普東先生講故事:從小木匠到大學教授,咸陽南生橋先生人生傳奇

作者 趙普東

感謝閱讀欣賞!如果您對本文有什麼看法或感想,歡迎在文末留言批評指正。喜歡這篇文章就關注,轉發評論就是對我們的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