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司马懿夺权,才知道他的厉害:一味隐忍,可成不了大事

司马懿这个人,从《三国演义》中看,他阴险、狡诈、多疑。在网络普及前,我们大多也是通过《三国演义》,来了解司马懿,小说总比正史好看。罗贯中这么写司马懿,不过是为了反衬诸葛亮,一个光正伟岸的主角,得有一个配得上的反派,马懿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历史上的司马懿,也是诸葛亮最大的对手,没了司马懿,武侯能否进入关中,我们不知道,但没了诸葛亮,司马懿一定没机会篡取曹魏,毕竟他无法在关中地区,获取一些心腹武将的支持。现在网络上,有些人用司马乌龟,来形容司马懿,对他进行无情的嘲弄,可司马懿真的如此不堪?倒不是为司马懿正名,因为历史不仅仅是故事,而是一场场智慧交锋。

司马氏家族靠军功起家,到司马懿祖父辈,司马家已转换成儒家文臣,不过祖宗带兵的本事,多少有些传承下来,或口传,或兵书,耳濡目染下,司马懿懂得些行军打仗的事。

看懂司马懿夺权,才知道他的厉害:一味隐忍,可成不了大事

司马懿在曹丕一朝,类似荀彧对曹操的作用,曹丕东征孙吴,司马懿留守洛阳,负责镇守都城,以及大军后秦补给的问题。这也是曹魏一贯政策:士族掌文政,诸曹夏侯(远房)掌兵权。曹操、曹丕父子将这文武互相掣肘的手段,玩得很好,保证曹魏局势的稳定。士族手里拥有绝大部分资源,能更好打理朝政,诸曹手里有兵,使得大权不会旁落。若没有意外,司马懿会成为程昱一类的人物,但历史总是有意外。曹睿登基后,曹魏大将凋零,缺少独当一面的人,司马懿一介文臣,却被君主信任的外人,开始执掌兵权。

看懂司马懿夺权,才知道他的厉害:一味隐忍,可成不了大事

曹睿一方面用司马懿,一方面又得防备他权重。公元226年,孙权趁曹丕刚死,发兵攻打魏国。大将军曹真坐镇关中,防备蜀国,阻挡孙吴的重任,就落到司马懿的头上。这一战,也是司马懿第一次指挥大军团作战,结果自是大获全胜。司马懿赢了,曹魏危机暂消,曹睿就夺了他的兵权,将其召回洛阳,拜骠骑将军。骠骑将军手里没兵,不过是恩宠手段。功臣有了大权,君主就会明升暗降,想法夺去其权柄,这是君主惯用伎俩,若曹魏有新人接替司马懿,司马懿的权臣之路,大概会到此为止。哪知道,小小的蜀国出个诸葛亮,自此曹魏西方一刻不曾安宁。一饮一啄,莫非天定?

看懂司马懿夺权,才知道他的厉害:一味隐忍,可成不了大事

曹睿在位期间,司马懿大权在握,南灭孟达,西挡诸葛亮,东灭公孙度,可谓风光十几年。权柄越来越重的背后,是司马懿增长的年纪。司马懿攻打辽东,那是公元238年,出生于公元179年的司马懿,已是60岁高龄。若是打个荆州、淮南、关中还好,可是辽东,环境极其恶劣,哪怕对一个正值壮年的大将,也不是什么好地方。

司马懿出征的时候是正月,正月的东北有多冷,真是谁去谁知道。出征前,司马懿甚至产生“一去不回”的念头。远征辽东的司马懿,能被指责为司马乌龟吗?戎马半生的司马懿,也算对得住魏国了。正始年间,曹爽一步步控制大权,将司马懿排挤出去权力中枢,也就有了司马懿装病的一幕。

看懂司马懿夺权,才知道他的厉害:一味隐忍,可成不了大事

司马懿被称为“阴谋家”,多源于“装病”表演,装病的时候,也真是司马懿谋取反击的阶段。我认为司马懿是为了权力,甘愿冒险的野心家,非专心“蛰伏”的阴谋家。人在不同时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司马懿若是早想着篡取曹魏大权,最佳时机是在曹睿刚死,曹爽根基不稳的时候。结果呢?司马懿选择十年后,并且是自己淡出中枢朝廷的两年后,司马懿分不清哪个时期的曹爽好对付吗?

一开始,司马懿不过想继续享有现有权力,至于更近一步,有没有想法不能肯定,却一定没有实施,否则也不会靠着司马师的3000死士来翻盘。司马懿的厉害之处,在于敢拼!正始十年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年过70,70岁的高龄没有让司马懿变得软弱,依然是驰骋疆场的那个人,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是有原因的。

看懂司马懿夺权,才知道他的厉害:一味隐忍,可成不了大事

司马懿仅有3000人,至少得分兵两路,一路控制皇宫,一路与曹爽对峙。3000人看似很多,可洛阳中军禁卫至少3-5万人,更别说禁卫的战斗力,远超司马懿等人。换作其他人,真的敢做吗?司马懿不仅带着俩儿子“反了”,最后还赢了,以弱势击败强势的曹爽。走出这一步,司马懿就没了回头路,他是为了获取权力,靠命换来的东西,最后还能还给皇帝么?

君君臣臣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关键,这有助于天下局势稳定,毕竟按照“君臣”身份,天下自会少了纷争。可人的欲望,从来没有尽头,自然也就不存在满足,没有任何东西能控制人心。司马懿大半生忠于曹魏,立下赫赫战功,临了也过不去“权力”二字。司马懿消灭曹爽,不是暴露了野心,而是对权力的眷恋——这杯毒酒一旦饮下,便上瘾了。

看懂司马懿夺权,才知道他的厉害:一味隐忍,可成不了大事

70岁的司马懿,将全家的希望,寄托于一场“高平陵之变”,赢了风光无限,败了自是身死道消,整个家族恐怕多少也会受到波及。司马懿赢了,有运气,也有实力,关键却是司马懿这个人,用一生的名声、功名赌一赌,那更进一步的机会,又有几人有这魄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