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這5個症狀,血液已經出現問題,醫生忠告警惕心腦血管病

大家都知道,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還有一個問題叫“血稠”,它對健康的危害,有時甚至不遜於“三高”。

我們總以為血液粘稠只能出現在老年人身上,而事實上,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有這個症狀。飲食不注意,經常食用高脂肪、高糖分的食品,壓力大、喝酒、抽菸,都能引發血管疾病。比如下面張先生的例子。

張先生40歲,生意做得不錯,應酬也多,人自然也就“富態”些,去年十一期間,他衣錦還鄉,東家請,西家宴,連續幾天日程排的滿滿的,可謂是風光體面。誰知樂極生悲,在第8天的早晨醒來,張先生便感到左側肢體麻木,不聽使喚,話也說不清楚了。

身體出現這5個症狀,血液已經出現問題,醫生忠告警惕心腦血管病

家人趕緊將其送往醫院,診斷結果是他患上了缺血性中風,原因是血液過於粘稠,導致血栓形成所致。

血粘度升高時會產生一系列異常症狀,時間久了就會引起心腦血管病。據醫學觀察發現,血粘度升高的病人早期常有以下幾種信號。

晨起頭暈,晚上清醒

血粘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後感到頭腦暈暈乎乎,沒有大腦清醒、思維流暢的感覺。吃過早飯後,大腦才逐漸變得清晰。到了晚飯後,精神狀態最好。

午後犯困

午飯後,會感到十分睏倦,必須睡一會,精神才會好轉,否則整個下午都會無精打采,這是飯後大腦供血不足出現的典型症狀;相反,晚餐之後的精神狀態特別好。

身體出現這5個症狀,血液已經出現問題,醫生忠告警惕心腦血管病

陣發性視力模糊

血液粘稠度增高的中老年,常出現暫時性視力模糊,特別是突然扭動頸部時,更容易出現視物模糊或複視的現象。這是因為血粘度過高,血液流速變慢,缺血缺氧,不能充分營養視神經所致。

氣短胸悶

血液粘稠度增高,會出現氣短胸悶的現象,尤其是蹲著幹活時,感到胸悶、氣短甚至氣喘。這是因為血液粘稠度高,心臟給各個器官供血遲鈍,而下蹲時腹壓增大,回到心臟的血液更少,肺與大腦等器官就會出現供血不足,導致呼吸困難。

那麼如何檢查血液粘稠度呢?

血液流變學檢查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還要進行血壓、血脂、血糖的檢查,因為這些都是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經過這些檢查之後,就可以準確判斷自己是否是血稠了。

不過,血粘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人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而變化。如果長期處於升高狀態,必然會引起身體重要臟器發生不可逆轉的病理改變。因此,及早發現,及時治療,科學生活,才是預防血粘度升高的重要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