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这5个症状,血液已经出现问题,医生忠告警惕心脑血管病

大家都知道,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还有一个问题叫“血稠”,它对健康的危害,有时甚至不逊于“三高”。

我们总以为血液粘稠只能出现在老年人身上,而事实上,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有这个症状。饮食不注意,经常食用高脂肪、高糖分的食品,压力大、喝酒、抽烟,都能引发血管疾病。比如下面张先生的例子。

张先生40岁,生意做得不错,应酬也多,人自然也就“富态”些,去年十一期间,他衣锦还乡,东家请,西家宴,连续几天日程排的满满的,可谓是风光体面。谁知乐极生悲,在第8天的早晨醒来,张先生便感到左侧肢体麻木,不听使唤,话也说不清楚了。

身体出现这5个症状,血液已经出现问题,医生忠告警惕心脑血管病

家人赶紧将其送往医院,诊断结果是他患上了缺血性中风,原因是血液过于粘稠,导致血栓形成所致。

血粘度升高时会产生一系列异常症状,时间久了就会引起心脑血管病。据医学观察发现,血粘度升高的病人早期常有以下几种信号。

晨起头晕,晚上清醒

血粘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感到头脑晕晕乎乎,没有大脑清醒、思维流畅的感觉。吃过早饭后,大脑才逐渐变得清晰。到了晚饭后,精神状态最好。

午后犯困

午饭后,会感到十分困倦,必须睡一会,精神才会好转,否则整个下午都会无精打采,这是饭后大脑供血不足出现的典型症状;相反,晚餐之后的精神状态特别好。

身体出现这5个症状,血液已经出现问题,医生忠告警惕心脑血管病

阵发性视力模糊

血液粘稠度增高的中老年,常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特别是突然扭动颈部时,更容易出现视物模糊或复视的现象。这是因为血粘度过高,血液流速变慢,缺血缺氧,不能充分营养视神经所致。

气短胸闷

血液粘稠度增高,会出现气短胸闷的现象,尤其是蹲着干活时,感到胸闷、气短甚至气喘。这是因为血液粘稠度高,心脏给各个器官供血迟钝,而下蹲时腹压增大,回到心脏的血液更少,肺与大脑等器官就会出现供血不足,导致呼吸困难。

那么如何检查血液粘稠度呢?

血液流变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要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的检查,因为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经过这些检查之后,就可以准确判断自己是否是血稠了。

不过,血粘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而变化。如果长期处于升高状态,必然会引起身体重要脏器发生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因此,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科学生活,才是预防血粘度升高的重要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