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銷網貸騙局借“疫”擡頭,2月增長29%

註銷網貸騙局借“疫”抬頭,2月增長29%


以影響徵信為由恐嚇大學生註銷網貸賬戶並詐騙錢財的電信詐騙,在疫情期間呈高發趨勢。360金融反詐實驗室發現,2月該騙局增長率達29%。


3月1日,家住安徽的小許接到自稱某網貸平臺客服的電話,稱他在大學時期註冊的網貸賬戶不符合國家規定,會影響個人徵信,建議馬上取消,並準確報出了小許的身份證號和手機號碼。對方稱,現在某銀行專門回收學生網貸賬戶的額度,幫助其註銷賬戶,讓小許把9000元額度提現,並轉賬到指定賬戶。


按要求操作後,對方又稱平臺還劃分了虛擬資金,置之不理也會產生利息,讓小許再次轉賬20000元。剛畢業的小許並無這麼多錢,對方建議他從其他網貸平臺借錢,稱註銷完賬戶資金會原路返還。信以為真的小許按操作借錢、轉賬後,發現已被拉黑,這才意識到被騙。


新金融深度此前報道過類似的網貸騙局,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分期樂、360借條、小米金融等網貸平臺客服”主動來電,針對在校及剛畢業的大學生群體進行詐騙。


騙子的詐騙名義通常有兩類:針對在校期間曾註冊網貸平臺賬號或有貸款記錄的受害者,騙子聲稱“根據國家相關政策需要配合註銷賬號,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而針對在校期間沒有註冊貸款的受害者,騙子會稱當事人的身份信息被盜用註冊了網貸賬號,有貸款記錄,甚至未還清,需要配合註銷否則會影響個人徵信等說辭對受害者進行威脅嚇唬。

社會經驗不足、不明真相的受害者很快便相信了騙子的這套說辭。又因為騙子知道受害者的真實姓名,還能說出他們的身份證號、緊急聯繫人、學校名稱、地址,甚至消費記錄等個人信息,因此很多受害者害怕徵信受影響、想及時還款“上岸”而被騙,甚至背上債務後仍渾然不覺。


360借條安全專家安燃表示,小許遭遇了典型的註銷網貸賬戶詐騙,通常詐騙團伙會假冒網貸客服,謊稱受害人註冊的網貸賬戶不符合國家政策,需配合註銷,否則將影響個人徵信,再以註銷貸款賬戶需要清空貸款額度為由,誘騙受害人提取額度並轉賬。


據360金融反詐實驗室發佈的《註銷網貸賬戶電信詐騙分析報告》,2019年以來,該騙局呈增長趨勢,暑假是高發季,調研人群中30.4%的受害者被詐騙多個賬戶額度,70%以上為已畢業大學生。


對此,安燃提示稱,網貸賬戶註銷和個人徵信無直接關係,凡自稱網貸平臺客服,以“在校期間註冊網貸賬戶影響個人徵信”為由指引配合註銷網貸賬戶的說辭都是詐騙。其次,從網貸平臺提取的資金屬於信用消費貸款,為自己名下的負債,凡自稱網貸平臺客服、要求提現轉賬的都是騙子。再者,正規網貸平臺不會主動要求用戶註銷賬戶,警惕陌生人以任何理由要求轉賬,如發現轉賬賬戶為個人賬戶,一定是騙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