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文化常识总结(九)

必备文化常识总结(九)[体娱行业]

1、古时候的风筝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并不一样,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风筝相传是用木头做的,制作它的人是战国时期鼎鼎有名的墨子。那时墨子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做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在古时候被称作“鹞”或者“鸢”。

古代风筝不仅被用于军事方面,它还被广泛用于测量信号、天空风向测查和传递信息等方面。

风筝成为娱乐消遣活动始于隋唐时期。隋唐时期造纸业的发展使得纸张得到普及,民间许多人用纸裱糊风筝。到了宋代,风筝便成为了民间广泛流行的户外活动。

2、女子足球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女子足球和蹴鞠有所不同,蹴鞠设有球门,“树两修竹,络网于上,以门为度球。球又分左右朋,以角胜负”。蹴鞠球门是用两根三丈长的竿子立在地上,中间放一个网,以此判断球有没有进。这种打法把竞争对手置于门两边,看谁进的球多则为胜利的一方。而女子足球不设球门,它以踢高和踢出花样为优势,这种踢法又叫“白打”。

“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

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蹴鞠由原来的对抗性比赛逐步演变为表演性竞技。

3、​西周的时候,“蚩尤戏”被称为“角力”,有角逐和拼力的意思,并且为当时统治者所用,主要用来训练士兵的身体素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角力”统称为“角抵”。到了魏晋时期,“角抵”发展为“相扑”,从此之后,“相扑”不仅流行于官府,在民间也广为传播。到了宋代,“相扑”活动更为活跃了,一度发展到了顶峰。宋朝的摔跤也称为“争跤”,那时不仅皇室里有职业“争跤”手,民间也有许多。到了元代,有戏曲家记载甚至有人不愿过庄农生活,喜欢刺枪弄棒,学拳摔跤。明清时期,“争跤”活动较为成熟了,“争跤”发展为“扑跌”“掼跌”,清朝设有“相扑营”,也称“善扑营”,主要服务于宫廷,人员专从八旗子弟中选拔,平时任其他职位。“相扑营”中营员自练绝活,还有人专门研究相扑技术。至此中国在摔跤技术上,已发展至较成熟的水平。到了现代,摔跤已经演变为一种娱乐、竞技的体育运动。

4、麻将在20世纪之后在全球流行起来。这项起源于中国的牌类游戏,几经发展之后,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广受宠爱的博弈游戏。麻将集娱乐性和社交性于一体。麻将最初只是盛行在有大量闲暇时间的阔太太和小姐之间。而到了近代,麻将已经开始风靡于世界上众多国家,可见其魅力非同一般。

5、收官,原是围棋中的术语,又作官子。在围棋比赛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布局、中盘和官子。官子是围棋比赛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比赛双方经过中盘的战斗,地盘及成败已经初步确立之后,迈入的最后一个临界阶段。这时虽然大局已定,但是比赛双方仍对局部有着一定程度的争夺,以获得浸分目标。

当引入到体育报道中时,收官一词对结果已经弱化了,它只强调其大局已定。比如一场长期的比赛中,最后一场冠亚军的比赛,比赛选手的大局已经敲定了,即无论这场比赛的结果如何,我们都是有名次的,而且这个名次在外界看来都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因此这场比赛就可以称为收官之战。

要值得注意的是,这虽是最后一场比赛,但是并不等同于决赛就可以称为收官之战。因为决赛有可能是最后一场,也有可能是最后几场。所以不能把决赛混同于收官之战。

6、太极拳作为中国的国粹,其核心是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将陶冶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是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拳术。

在技法上,太极拳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这种技击原则,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秧歌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由于节奏欢快,富于形式变化,因此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它有着怎样的由来呢?秧歌作为一种汉族舞蹈,它起源于插秧耕地的劳动生活。与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所唱的颂歌有关。秧歌流行中国北方汉族地区,主要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在广场上表演,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秧歌是我国广泛流传且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在我国西北部地区,除打击乐伴奏外,还配有唢呐、笙、笛等乐器。舞蹈动作不多,步法主要是“三步一隔”,即走三步、踏一步,当秧歌队串街走阵时,主要是以两竖排队相互交叉走“三步一隔”贯穿始终。

秧歌队的服装色彩丰富,多以戏剧服装为主。从装束上即可判断人物角色,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许仙,还有包拯、陈世美、秦香莲等,各种舞蹈中尤以踩高跷、舞龙、舞狮、跑旱船最为著名。

8、射箭运动成为了我国古代运动项目的鼻祖。在我国,射箭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弓箭就已经被发明,常用于狩猎和战争中。

到了汉朝,由于铁制器械的发展,因此弓箭形制发展成了铁箭镞,射箭运动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着较大的发展。后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专业的射箭比赛出现,促进了此运动的发展和普及。

时至隋唐时期,射箭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运动,得到了巨大发展。唐朝武则天时期,出现的武举制度中的九项选拔的标准中,有五项是考核射箭技术,其中有长跺、马射、步射、平射、筒射等考核方式。直到宋朝,射箭更为普及,民间出现了许多群众自发组织的“弓箭社”,共三万余人,大力推动了射箭运动的发展。

后来,在清朝时期,满族将少数民族的射箭活动带入中原,与汉族及各民族的射箭方式融会贯通,提高了整个射箭活动的开展。

9、跳绳运动是中国人发明的。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跳绳这项运动就已经有了,过去的人称跳绳为“跳索”。

跳索最早是孩子们在春节时玩的一种游戏,所谓跳百索,就是因为当绳飞转时,可以幻成千百条,因而取名跳百索。

由于跳百索既有趣,又能与人同乐,所以这种运动一直被延续下来。到了现今,孩子们玩这种游戏,不仅仅局限于春天,随时随地三五人就可以玩得很痛快,跳百索也改口叫跳绳了。

10、大家常常会在古代影视剧中看到斗蛐蛐这样的场景,“斗蛐蛐”也称作“秋兴”“斗促织”,是用蟋蟀相斗取乐的娱乐活动。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每年秋末举行。

斗蟋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盛行于宋代。第一部关于斗蟋蟀的研究专著始于南宋宰相贾似道之手。清代时,这项活动越来越讲究,首先蟋蟀要求无“四病”(仰头、卷须、练牙、踢腿)外观颜色也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体形雄而矫健。蟋蟀在相斗之前,要挑重量与大小差不多的,用蒸熟后特制的日菣草或马尾鬃引斗,让它们互相较量,几经交锋,败的退却,胜的张翅长鸣。在过去的城镇、集市,多有斗蟋蟀的赌场,现在已经被废除,民间仍保留此娱乐活动。这项活动自兴起之后,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又从民国至现今,前后八九百年的漫长岁月。这一活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兴不衰,呈现出一年比一年兴盛的趋势。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蟋蟀真正的产地,以山东齐鲁大平原最闻名,而山东的宁津县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在历史上宁津蟋蟀为历代帝王的御用品种。

11、古人春游踏青赏花,内容丰富多样,无比风趣,比我们过清明更加有意义。他们会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

古人踏青除赏花外,还在郊野中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玩得有滋有味。

在古代,原本男女授受不亲,可在清明期间,可以“奔者不禁”,暂时废除了那些男女之间的条条框框,男女可以自由交往。古代的单身男女自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往往在踏青的时候成就了美妙的爱情。最有名的恐怕要算“人面桃花”了。因此,古代清明节的地位基本上相当于现代的情人节了。

12、踢毽子运动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健身活动,历史非常悠久,宋代集市上就有专卖毽子的店铺,明清时就有正式的踢毽子比赛,男女老少都能踢上几脚。踢毽子时,通过抬腿、跳跃、屈体、转身等运动,使身体各部分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有效地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灵活性,加快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

13、在我国古代,的确有跳水运动这项体育项目。那是在宋朝的时候,当时就曾出现了一种跳水运动,只不过和现在的说法不同,当时叫作“水秋千”。具体的表演流程是:表演者站在秋千之上,随着秋千的摆动,使身体凌空而起,在空中做完各种动作之后,直接跳入水中。这种表演的特点在于动作惊险,姿势优美,类似于现代的花样跳水项目。

14、在中国,最早的表演形式就是杂技,这样的表演艺术历史悠久,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汉朝的时候,杂技被称为“百戏”,到了隋唐时期,又被称为“散乐”,而在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歌舞、杂剧,这项表演艺术才最终被命名为“杂技”。到了宋朝之后,杂技表演进一步发展,已经出现了挑一担水能在绳索上行走这样的绝技。

古人其实很早就会变魔术,不过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变戏法。

杨晓歌《中国魔术》考证,中国戏法产生于距今四千年前的夏朝,汉刘向《列女传·孽嬖传》载:“桀既弃礼义……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

这里的“戏”指的就是戏法表演。戏法盛于西汉,直到上世纪初才开始叫魔术。

我们知道,现代魔术往往有专业的道具,比如魔术棍、魔术枪、魔术缸、魔术扑克等。而在古代,戏法的道具大部分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如盆、碗、碟、勺、笼、箱、柜、刀等。戏法的手法讲究“上下翻亮,经外交代”,意思是表演前向观众交代双手时的姿态,必须上、下、反、正都要亮明,把盖布里外让观众看过。

15、我国古代,在士大夫层面,当时流行着一种叫作“投壶”的游戏。所谓投壶,就是以盛酒的壶口做标,在一定的距离间投矢,以投入计筹的多少来决定胜负,负者罚酒,以助酒兴。这种游戏的来源就是射礼,在春秋时期,诸侯宴请客人的礼仪之一就是请客人射箭,当时,成年男子不会射箭被视为耻辱,在主人邀请客人射箭时,客人是不能拒绝的。到后来,有的客人实在不会射箭,就用箭矢投入酒壶代替,久而久之,投壶游戏就代替了射箭,成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在战国时期,投壶游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时的学者都比较倾向于内心的修养,而投壶这种游戏,在形式上讲究礼仪,正适合他们的需求,文人的提倡,以及社会的发展,使得这种游戏变得越来越普遍。在《礼记》中,曾经有这样的记载:“投壶者,主人与客宴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在《左传》中还记载了晋昭公大宴诸国国君,举行投壶之戏的事情。

到了秦汉以后,投壶游戏在士大夫之间盛行不衰,每逢宴饮,必定会有“雅歌投壶”的娱乐节目,而这个游戏在不断流行的过程中,也增添了许多新的名目,难度也得到了增加,比如在壶外设置屏风等等。

16、剑术的历史和剑是分不开的,剑的产生,带动了剑术的发展。作为冷兵器中的一种,剑和刀、枪、棍一起,被称作武术中的四大名器。这是一种防卫性极强的武器。

在春秋后期,史料中开始出现了关于剑术的记载。汉代是剑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钢铁剑以全新的面貌取代了青铜剑,并已然成型。在武术的谚语当中,有“刀如猛虎,剑如飞风”, “刀如下山猛虎,剑如翻海蛟龙”这样的说法。

剑术的特点就在于灵活、敏捷、潇洒、飘逸,并且气势连贯,演练起来变化多端,一气呵成。在比赛中,还规定有“立劈横抹”“腾空跳跃”等动作,作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在社会的发展中,剑术也逐渐成为人们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一种活动项目。

17、从古至今,炎黄子孙一直自称龙的传人,龙在中国文化里代表着吉祥、尊贵、勇猛。更有权力的象征,所以舞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古代龙是用稻草扎成,用一大把稻草扎成有嘴、有角、有眼睛、有胡须的龙头,用一捆稻草索扎成与龙头颈一般粗尺多长的七节龙身,再用一把稻草扎成鱼尾形的龙尾,共九节,再用稻草间隔串起来,每节插一根竹木杆为把。舞草把龙,主要在土家农村山寨举行,每年农历五月至七月,主要是驱瘟、防火。

驱瘟。每年农历五六月间,稻草苗猛长,天气炎热,病虫多发,“稻瘟病”就会时常兴起,无法防治的情况下,土家农民以舞龙来驱逐稻瘟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大家聚集在一起欢快地舞龙。

迁火焰。农历的五月端午节前后或七月间稻谷即将成熟期在村寨举行。舞龙当天,全寨各家各户堂屋中间放一盆水和一筛子五谷杂粮,等候舞龙队伍。舞龙队伍中还有一条将一丈长的竹子从中破成船形,中间装一盆炭火的火焰,二人抬着。有射水、射箭和土老司三人随后。舞龙队在土老司带领下,从村头第一家开始由上而下顺次进各家堂屋。此时,射水人用射水筒枪吸盆中水向东南西北中五方射水,土老司抓筛中五谷向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撇一把,撇到中方为堂屋大门外时,舞龙队出门舞到另一家堂屋。全寨各家都舞完后,把草把龙和火焰抬到溪沟边烧掉,浇水回海。舞龙迁火焰的意义在于,请龙把火焰神迁出村寨,以免火灾保平安。

18、在民间的传说和野史记载中,麻将牌上标识的每一个细节都各有出处。比如说,最早麻将牌面上有“公、侯、将、相、文、武、百”等七个字,为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所忌,具有下谋犯上、玩弄长官的意思,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因此而成为禁忌游戏,道光年间浙江舟山有位叫陈渔门的普通人,私下里将“公、侯、将、相”改为“东、西、南、北”,将“文、武、百”改为“中、发、白”,这种大胆的革新使濒临灭绝的麻将重上桌面,而骰子本来是单独的一个游戏,被吸收加入以后,更强化了麻将牌游戏的公平性,它最初是橄榄形的,玩法上也许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有点不一样。到了三国时期,相传曹植将其改作立方体,并在六个面上分别刻上一到六点的标注。

现在的骰子有两种颜色的点数,就是一点和四点为红色,可是其余的都是黑色,这种颜色的变化相传与唐明皇有关,传说唐明皇和杨贵妃都非常喜欢骰子游戏,有一次该轮到唐明皇掷骰子的时候,唯有两粒骰子均为四点的时候,才能够赢了杨贵妃,唐明皇在转动的时候就不停地喊“双四”,待骰子停下来的时候果然出现了两个四点。唐明皇见此情形以为吉兆,非常高兴,就令太监高力士将所有骰子的四点都涂饰成朱红色,后来又将与四点对应一面的一点也涂成了红色,这种说法引发民间模仿且一直流传至今。

19、作为川剧艺术中的特殊技巧之一,变脸大致可分为抹脸、吹脸和扯脸三种形式。所谓抹脸,就是将油彩涂在脸上,到时候用手往脸上一抹,就能变成需要的妆容,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如果只须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要变的位置即可。看起来简单,其实这需要表演者日积月累的练习。

所谓吹脸,这种表演形式只适用于粉末状的化妆品,表演时,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

而扯脸则是比较复杂的一种表演方式,事前将脸谱画在绸子上剪好,将每张脸谱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将丝线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随着表演的需要,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再一张一张地扯下来。这个表演形式需要演员非常深厚的表演功底。

总之,作为川剧表演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变脸已经被其他剧种借鉴,并逐渐走向了国际,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

20、拔河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水道纵横,曾发明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拔河比赛。

在古代,参加拔河的人数比现在要多得多。规则是这样的,在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两边划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比赛时,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一声令下,河界两边选手紧挽绳索,“使相牵引”,围观者“震鼓叫噪,为之鼓劲”。据史料记载,上至高官贵胄,下至百姓黎民,都热衷于这项游戏,尤其在唐代,拔河比赛十分盛行。

发展到现在,虽然拔河比赛有所衰退,但仍然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一个地方举办拔河比赛,即使不去参与,围观的人也必定为场中选手鼓劲加油。

拔河,是一种民间娱乐活动,古代最初称为“牵钩”、“强钩”。

相传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其起源与古时水乡拉纤和水军操练活动有关。春秋时期,楚国准备攻打吴国,曾以“牵钩”来训练士兵。

这种牵钩是用竹皮做成的一种竹索,在水战中,这种工具可以紧紧钩住敌船,使其无法逃脱。拔河就是从楚国这种用牵钩对拉的军事训练中演变而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民间娱乐活动。拔河活动曾在唐代盛极一时,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在早期的奥运会比赛项目当中,拔河比赛也曾经占有一席之地,虽是昙花一现,但仍然说明了它的影响。

21、扑克的由来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周朝初期。到了唐、宋时期,古人发明了一种叫作“叶子戏”的纸牌,它既可游戏,也可用来赌博。

到了明、清时期,将“叶子戏”纸牌统一规划,每副有四十张,分四类。牌上图案,品目甚多,有人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清末至民国后,经过不断发展,纸牌变成长约八厘米,宽约两厘米,人们称之为纸牌。新中国成立之后,潮汕民间还盛行纸牌赌博,玩法也由简单的排列式逐渐变得多种多样。

发展到现在,扑克牌变成了每副52张,再加上大小王两张,共54张,成为了国际标准,其玩法也变得丰富多彩,最普遍的有桥牌、打百分等,由于扑克牌的牌数符合天文学的历法,故有扑克是历法的缩影的说法。

22、我国有一种叫作木偶戏的戏剧种类,它是由演员在幕后操作木偶,夹杂以演唱等形式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而这些木偶,既是人为雕绘而成的角色,也是有人操纵的道具。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木偶产生,它的用途经历了一个由祭祀到喜庆娱乐的转变过程。现在学者普遍认为,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从汉代产生木偶戏开始,到唐代,机关木人已经可以饮酒唱歌吹笙,表演与制作已达完美的统一了。

而到了元、明、清,木偶戏开始由城市走向乡村,其风格也变得越发繁多,同时也形成了不同流派的木偶造型艺术,并且,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还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造型特色,比如福州串头戏、泉州嘉礼戏、漳州布袋戏、广东杖头、潮州铁枝、合阳线戏、吴桥扁担戏、四川大木偶等等,这些木偶的造型,或生、旦、净、丑俱全,或工艺精良,或精雕细琢,或旷达写意,风韵各异,并且随之伴生了许多木偶戏方面的大师,比如江加走、徐子清这样的雕刻大师。

到民国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近几十年来,木偶戏逐渐开始走向专业化,演出场地也从露天走入剧场,木偶的造型也开始逐步现代化,其雕绘工艺达到了相当高度,就整体而言,当今中国木偶造型艺术的水平,是与时代同步的。

23、在光与影交织的世界里,为观众还原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还人们一个心灵的感动,无疑,皮影戏就有着这样浑厚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它是一部立体的电影。

作为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皮影戏发源于战国时期,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真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此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在表演的时候,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用打击乐器和弦乐配乐,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24、踩高跷这种民间的娱乐方式,经常出现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而且扮演的人要身着戏装,浓妆艳抹,边唱边舞,那些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的角色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

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在我国古代,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做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而现在北方地区的一些表演当中,表演者踩着高跷边演边唱,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25、荡秋千这种运动是由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从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之后,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从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

关于秋千的发展历程,春秋时北方的山戎民族发明秋千后,最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到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

随着时间的发展,荡秋千被不断演化,进而分成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荡等多种形式。在一些少数民族比如哈尼族,春节期间还要进行荡秋千比赛,那些荡得最高最美的人很受乡邻的赞扬。而且在荡秋千的这些日子里,也常常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好机会。

26、起源于中国的围棋规则十分简单,却比其他棋类复杂深奥,这就是围棋的魅力所在,现代围棋的开局模式固定为“黑先白后”,如果双方的水平不在一个层次,对局时新手确定拿黑子。

所谓“执黑子为敬”指的就是双方在开始对局时(往往是此前没下过棋的双方、或者双方对棋局胜负不是太在意的情况下),一方主动拿黑子先行,表示“我棋力比较低,应该拿黑棋”。许多学者都认为围棋与《周易》是有紧密关联的。

古人认为自然界是“天圆地方,天动地静”,而围棋的棋盘为方形,象征大地是方的,是静止的;棋子为圆形,象征苍天是圆的,是运动的;棋子下在棋盘上,就象征着天圆地方。而下棋时规定落子之后不能反悔,则是有着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含义。

《棋经》中有围棋“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的记载。这就是说,棋盘上共有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正好符合一年的天数。接下来,再以天元为基点可把棋盘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寓意春夏秋冬四个季度。从棋的形状上讲,有“双飞燕”、“猴子脸”、“金鸡独立”、“龟不出头”等等,在定式之中有“大雪崩型”和“小雪崩型”,在布局种类中有“宇宙流”等,这些无一不与自然相关联。

27、国际象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博弈游戏之一。它的棋盘是个正方形,由横纵各8格、颜色一深一浅交错排列64个小方格组成。深色格称黑格,浅色格称白格,棋子就放在这些格子中移动。

28、奖杯是体育运动中发给优胜者的杯状奖品,一般由金银铜等金属制成。现代的体育奖杯是由一种叫“爱杯”(lovingcup)的大酒杯演变而来。它起源于英伦三岛。

随着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体育竞赛的兴趣日趋浓厚,人们又将“爱杯”作为奖品赠送给体育竞赛中的优胜者,以示祝贺。获得“爱杯”的人受到人们的尊敬。这个方式一直流传至今,而且现代的奖杯仍保留着当年“爱杯”的遗痕——形似大酒杯,多数带有两个长长的耳朵,并且在称呼上都带有一个“杯”字。如乒乓球的斯韦思林杯、考比伦杯,羽毛球的汤姆斯杯等等。

29、现代奥运会之父是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史学家、教育家,并致力于文艺活动,于公元1863年1月1日诞生于巴黎一个贵族家庭里,受过良好的教育。公元1894年在他积极努力和多方筹措下,召开了巴黎国际体育会议,促进了国际奥委会的成立,堪称现代奥运会之父。

顾拜旦原则性强,他坚持奥运会是属于世界的,应该在全世界不同城市举办,而希腊人认为奥运会是希腊的,雅典应是奥运会的永久举办地。由于顾拜旦的坚持原则才使奥运会有今天的辉煌。顾拜旦对和平、友谊、进步宗旨的原则,对反对歧视、坚持平等的原则,对奥运与文化的教育的结合,对人的和谐发展,对逆向代表制等原则的坚持不渝,如今已写入奥林匹克宪章中。

30、公元1914年6月,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20周年,顾拜旦亲自设计了白底五环标志旗。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五环标志被《奥林匹克宪章》确定为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标志由五个大小一致、两两相交的圆环(奥林匹克环)组成,可以是单色或五种不同的颜色,五环从左到右相互套接,上面三环为蓝、黑、红色,下面两环为黄与绿色。整个造型为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五环代表着世界五大洲,五色代表的是世界五大洲不同肤色的人民,亚洲是黄色的,非洲是黑色的,欧洲是蓝色的,美洲是红色的,大洋洲是绿色的。五环连在一起代表着五大洲的人们能够友好相处。每一个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都能在自己的国旗上找到至少一种五环的颜色。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不断发展,五色环被赋予了更深含义。如今,它不仅代表着全世界运动员在奥林匹克旗帜下的团结和友谊,而且强调所有运动员应以公正、坦诚的运动精神在比赛场上相见。

31、蹴鞠又名“蹋鞠”、“蹴球”、“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

它与今天的足球运动类似,紧张激烈。“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淄:“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蹋鞠者。”

中国古代人们踢“足球”的花样比现代足球要多得多,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类:

其一,双球门踢法:这一比赛方法是在球场两端设立球门,队员分成两队,互攻球门,该踢法类似现代足球和橄榄球的比赛方法;其二,单球门踢法:在场地中央设置一个球门,用两根长竿做门柱,再在两柱中部悬空连结一张网,球网上方与两柱呈“U”型,此为得分区,双方队员分别站在球门两侧,按一定的规则将球从得分区踢到对方的场地,最后以得分多者为胜;其三,打球:从一人场到十人场,共有十种踢法。一人场踢法,就是一人独踢,用头、肩、背、臀、胸、腹、膝等身体部位控制球,花样繁多。比赛时,球手们轮流表演,以花样多者为赢。二人场就是二人传接对踢,既讲究花样又需要配合默契。其余几种,分别是三到十人为一组,彼此传踢,互相配合完成一些花样动作。

有趣的是,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时两队的名单与位置:“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副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这恐怕是历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发名单”了。

现代世界各国开展足球运动,始于20世纪,至今已有八十年历史。至于足球什么时候成奥运项目,过去众说纷纭。国际足联几年前正式宣布,应从公元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时算起。该届奥运会只有丹麦希腊两队参加,结果丹麦队以9:0比分战胜希腊队,成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冠军。公元1900年举行第二届奥运会,英国队决赛中以4:0战胜法国队夺魁。可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足球运动优势在欧洲。

不可否认,在此期间,北美洲加拿大、美国有长足进步,异军突起,于1904年举行第三届奥运会足球比赛时分别获得冠亚军。当然,欧洲足球发展较快,以英国、丹麦、荷兰、比利时较发达。同年,成立国际足球联合会。自此,足球成为风靡欧美的群众性运动。不久,一些足球运动发达国家足球俱乐部如雨后春笋,陆续成立。

公元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后,国际足联于公元1929年5月18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足联会议上,通过了震撼世界的决定:设立世界杯足球赛。最初这个足球大赛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每四年举办一次。

1956年国际足联又决定把“世界足球锦标赛”更名为“雷米特杯赛”。这是为了表彰前国际足联主席法国人雷米特。他从公元1921~1954年担任国际足联主席达三十三年之久,他又是世界足球锦标赛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后来又把前后两个名字连起来,叫“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简称“世界杯”。

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于公元1930年7月在南美洲的乌拉圭举行。这届世界杯由于受到一些国家的抵制,只有4支欧洲球队参加了比赛。但此后,世界杯足球赛越来越兴旺,形成了名副其实的规模最大的最高水平的世界足球大赛。

世界杯赛的奖杯是公元1928年国际足联为得胜者特制的奖品,由巴黎着名首饰师拉弗列尔精心铸造的。此杯是以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尼凯作为金杯的模特儿。她身穿古罗马式的束腰紧身衣,伸展右臂捧着一只大杯。这个小雕像用纯金铸成,重1800克,杯高30厘米,加上大理石底座总重4公斤。

金杯为流动杯,由冠军保存至下届比赛前。若哪个国家3次获冠军,这个金杯就永远归他们。1970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9届世界足球锦标赛中,巴西队第3次获得冠军,从此,巴西永远拥有了这个奖杯。

1971年国际足联重新制作了新奖杯。金杯由两个大力士双手高举地球组成,它象征着体育比赛的威力和规模。新杯定名为“国际足联世界杯”,杯高36厘米,重5公斤,当时价值2万美元。新杯为流动杯,不能为某个国家拥有,不论它获得过多少次世界冠军称号。以后,人们便把每4年举行一次的“国际足联世界杯”赛,简称为“世界杯足球赛”。

32、国际足联规定:为了让足球理念深入人心,凡国际A级足球赛事和一些重要的足球比赛,必须携球童入场,男女不限。运动员所领的小孩儿是比赛主办方或主队在当地足球学校或小学挑选的,他们的出场是为了申明此场比赛的纯净与友好。那是因为孩子代表希望,代表纯洁,象征和平,以此来寓意足球比赛要公平、公正、纯洁、友谊、善良与希望,也传承了一个理念: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也提醒了球员和观众,不要让自己的言行玷污了孩子们。暗示球员和观众,足球比赛只不过是孩子般的游戏,人们应从中体验快乐。

第一次足球运动员进场时带着小孩,时间是在1998年世界杯上,后来一直继承了这个入场形式。

33、在篮球比赛中,如果一方犯规,判对方罚球时,若判罚两次,裁判员在第一次罚球前举右手伸出两指,表示罚两次,在第二次罚球前伸出一个指头,表示还要再罚一次。此外,队员三秒违例,裁判员也要伸出三个指头表示。而球队换人或队员犯规时,裁判员也是用手势示意该队员号码。这样,如果队员号码有1、2、3号,就容易引起误会影响比赛。所以,为了避免队员号码与得分混淆,为了使记录台更清楚地记录,为了使比赛顺利进行,规则规定,参加篮球比赛的队员,不得穿用1、2、3号的球衣,也不得穿用数字号码过大的球衣。因为数字号码过大,值场裁判员不易用手势向记录台做出表示。

但是NBA在这方面就宽松得多,它规定的号码范围是1~55。所以才有23号的“飞人”乔丹,50号的“海军上将”罗宾逊。如果球员要使用特别的号码,需要NBA总部批准。比如以前公牛的“老酋长”帕里什就用的是“00”号,而Rodman则用过91号、73号。

34、现在国际性重大比赛获得的金牌有的是金的,从22~18K不等。奥运会的金牌则是用银做成,表面镀金的,按规定,其表面镀金的重量不少于6克。这是因为纯金(金含量99.99%)的金牌太软,指甲划痕就可以破坏金牌,并很容易变形。公元1912年以前的奥运会金牌是纯金的,但从公元1912第5届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以来,奥运会金牌全改为镀金,奥运会的银牌和铜牌则是按其名称用银或铜制成的。国内比赛中,金牌一般是着一层金粉,银牌是铝制品着银粉。

35、高尔夫球起源于古代荷兰民间。高尔夫球是一种比较高雅的球类运动。“高尔夫”一词是荷兰文“kolf”的音译。

高尔夫球比台球稍大,实心而且有弹性。球场形状和大小有统一标准,一般设在草地上,面积约50万平方米,掘有九个或十八个洞穴,之间有首尾衔接的球道,长度为200~500米不等。

每个洞穴的起点至终点之间有开球区、通路、障碍物和平坦的草坪。比赛时,参赛者在开球区依次用球杆把自己的球击飞出去,再走向球的落点,继续击球,直到将球击入洞穴。以将球击入所有洞穴的总杆数多少计算胜负,少者为胜方。所以,有人形象地概括了高尔夫球的特征:英文golf一词的字母拆开——G代表绿色(Green),O代表氧气(Oxgen),L代表阳光(Light),F代表脚力(Foot)。

世界上第一次国际性比赛是公元1922年美国对英国的“沃克杯”高尔夫球对抗赛。高尔夫球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

现在高尔夫球可谓是一种高贵优雅的运动。

但是在古代,人们也常玩一种类似高尔夫的运动,但却是一项平民运动,这就是“捶丸”。捶丸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它是由唐代“步打球”发展而来的。

唐代盛行打马球,但由于人多马少,同时还兼顾女子柔弱的体征,于是在打马球基础上又分化出一种运动危险系数相对较低、徒步持杖打球的游戏方法,即为“步打球”。

这种步打球受到不善骑马的宫女们的欢迎。唐代诗人王建在其《宫词》中云:“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

描绘了寒食节唐朝宫女们玩“步打”的情形;而在宋代宫廷礼乐中,“又有步击者,乘驴骡击者,时令供奉者朋戏以为乐云”,可见宋代“步击”是宫廷礼乐中一项热门节目。

到公元1282年,有了关于捶丸(步打)的详尽规则方法的专着《丸经》问世,捶丸自此成为步打的新名称。根据《丸经》记载,捶丸是在空旷地上画一球基,离球基七步至百步做一定数目的球窝,以用棒数少或得穴数多的一方为胜者。

从所记场地、运动、竞赛人数、竞赛方式、裁判规则等方面来看,与现代的高尔夫球很相似。

36、斗百草,也称“斗草”。古俗认为五月是恶月、毒月,人们必须采集百草以渡过难关,因此,斗百草最初和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饮雄黄酒一样,属端午习俗。不过到了六朝后期,斗百草逐渐成了一种大众游戏习俗,人们在端阳这一天到郊外去踏青时,采集各种花草标本,然后进行比赛。

具体说来,斗百草的方式分武斗和文斗两种。武斗的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多为生在路旁、田埂等处的车前草,然后将武斗双方的草打成结,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

“武斗”是以人的拉力和草的受拉力的强弱来决定输赢,而文斗即各人把自己采集的各种草拿来,然后一人报一种草名,另一人接着拿出草并对答草名称,一直“斗”下去,直到最后见分晓。谁采集的品种多、品种奇,谁就获得优胜。

后来,斗百草游戏还演变出妇女尤其喜好的斗花比赛。

37、关于扑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被人接受的就是现代扑克起源于中国的“叶子戏”。叶子戏最早出现在唐代。

唐人苏鹗的《同昌公主传》内有“韦氏诸宗,好为叶子戏”的记载。据考证,唐代着名天文学家张遂(一行和尚),发明“叶子戏”供玄宗与宫娥玩耍。因为纸牌只有树叶那么大,故称叶子戏。以后传入民间,很快流传开来。

到五代时期,纸牌戏的记载已经大量涌现,着名的有《偏金子格》、《小叶子格》、《击蒙叶子格》等等。到了明清时期,叶子戏已经成为社会上非常盛行的一种博戏形式,样式及玩法已基本完善。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桥牌的发明权归于中国人。法国的学者莱麦撒也说:“欧洲人最初玩的纸牌,其形状、图式、大小以及数目,皆与中国人所用的相同,或亦为蒙古输入欧洲。”

美国《纽约时报》桥牌专栏主编艾伦·特拉克斯特甚至有“中国是桥牌的故乡”

一说。叶子戏于元代传到西方,变化成了塔罗牌及现代扑克,而在中国,则逐渐变成麻将及牌九。

38、舞狮子,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之一。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学者认为,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

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但也有学者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宫廷、军旅、民间盛行狮舞已是不争的事实。唐人段安节在其《乐府杂录》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

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也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做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绘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

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与北狮不同的是,南狮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

39、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来进行健身的一种运动。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相传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

“禽”指禽兽,古代泛指动物;“戏”在古代是指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

《后汉书·华佗传》载:“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据此可知,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野生动物。五禽戏就是模仿这五种禽兽的姿势,即熊姿,如熊的沉稳爬行;虎姿,如虎的快速扑动;鹿姿,如鹿的伸展头颈;猿姿,如猿的机敏纵跳;鸟姿,如鸟的展翅飞翔。

目前所能见到的较早载录“五禽戏”练法的文献,是南北朝时陶弘景所编撰的《养性延命录》。五禽戏不仅有助于健身,也利于治病,而且简便易学,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1982年,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高校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40、“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为年代、地区和流派的不同,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也各异。汇总起来,古今有以下十多种不同的说法。

据《五杂俎》和《坚瓠集》两书所载,“十八般兵器”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黄、锏、挝、殳(棍)、叉、耙头、锦绳套索、白打(拳术)。后人称其为“小十八般”。

今天,武术界普遍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则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爪、镗、棍、槊、棒、拐、流星。

从以上各说看,十八般武艺所列兵器大同小异,形式和内容却十分丰富。有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硬器械;有带钩的、带刺的、带尖的、带刃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杀的、击的、射的、挡的。

可见,十八般武艺所列兵器,是古代冷兵器(约有400多种)中,在实战时最常用的一部分。

41、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青铜时代,中国古人已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并制作出了非常尖锐和锋利的青铜剑。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剑”达到了一个顶峰,以吴国、越国铸的剑最为上乘,这就是《周礼·考工记》所谓“吴越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名剑,着名的有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当时社会上也有佩剑、练剑、击剑的风尚。《后汉书·马廖传》云:“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时至唐代,舞剑兴盛起来,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描述公孙大娘舞剑绝技: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剑术精湛,如呈眼前。随着练剑、舞剑技艺的进步,一种对抗性的击剑比赛技艺也发展起来。

虽然我国古代击剑的技艺不断发展,但遗憾的是,其始终没有脱离传统轨迹发展成现代击剑运动。

42、2008年北京奥运会,随着张娟娟的神奇一射,中国队夺得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枚射箭金牌,打破韩国选手24年不败的神话。

据历史记载,中国古代有不少妇女也会射箭,并且技艺相当高超,能将骑马与射箭完美结合,游刃有余。

43、所谓“三百六十行”,即是指各行各业的行当,也就是社会的工种。俗话说得好:“敲锣卖糖,各干一行。”关于行业,自唐代开始就有三十六行的记载。宋代周辉《清波杂志》上便记有肉肆行、海味行、酱料行、花果行、鲜鱼行、宫粉行、成衣行、药肆行、扎作行、棺木行、故旧行、陶土行、仵作行、鼓乐行、杂耍行、皮革行等等。

据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载:“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七十二行;十之则三百六十行。”由此可见,“三百六十行”其实只是一个约数。自古以来,行业的工种绝不止“三百六十行”,三千六百行也不止。不过“三百六十行”只是概括数,民间所流传的“三百六十行”是个统称,多年来习惯成自然,说起来方便,听起来顺耳,所以直到现在,说起行业还是笼统地称“三百六十行”。

这句话发展到现在,成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以此来夸赞那些在各行各业当中的佼佼者。

44、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仙,专门做驱鬼辟邪的事。从古至今,钟馗一直受到敬重的原因就是他能伸张正义、铲除邪恶。

45、​京剧行当的发展演变,总的趋势是由繁而简。京剧行当又称角色,至今为止的上千出的京剧剧目中,有不可胜数的人物形象,他们都可以归入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而每一个大的行当中,还可以再做更加细密的划分。

(1)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在京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老生一般都以唱工为主,也有一种做工老生,专以念白和表情见长。另外,有些唱做之外还注重兵器武打的老生,叫文武老生。小生指青年角色,又细分为巾生、穷生、官生。除红生和勾脸武生以外,生行一般都是素脸,内行术语称为“俊扮”,即扮相都是洁净俊美的。

生行,简称“生”。明代文学家祝枝山说:“生即男子。”说得简单,却合情合理。如先生、后生、儒生以及张生、李生,等等,都是说的男子。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戴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2)京剧旦行扮演各种不同年龄、性格、身份的女性角色。按年龄分为老旦和小旦,按性格分青衣和花旦,按武功可分为武旦和刀马旦。其中老旦指一般老年妇女,花旦代表性格活泼、天真和泼辣的青年女子,武旦是指会武艺的女性角色。

旦行,简称“旦”。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嗓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旦角全为女性。为什么舞台上的女性要称“旦”?戏剧史家周贻白认为,“旦”字系由“姐”字演变而来。顺序是先有“姐”,由“姐”讹为“妲”(宋杂剧中有《老孤遣妲》等,“妲”皆“姐”之讹),再由“妲”简笔为“旦”(金元院本中有《旦判孤》等)。“姐”历来是对女性的称谓,而“旦”即“姐”之讹也即代表女子。

(3)净,因为脸上涂抹大量颜色,所以又称“花脸”“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类。重唱工的净叫“正净”,侧重表演身段、功架与对白的净叫“副净”。净行的表演动作幅度大,以突出其性格、气度和声势。

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4)末行,简称“末”。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实际末行专司引戏职能,如打头出场者,反其义而称为“末”的。

(5)丑行,指相貌丑陋的人物,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故而以“丑”为名,俗称为“小花脸”。丑主要分武丑、文丑和一般丑三种。武丑是会武艺的丑角,文丑是不会武艺的丑角,常常是滑稽可笑的人物,另外年老诙谐的人物为老丑。丑行扮演的角色既有阴险狡诈的人物,也有正直善良的形象。

丑行,简称“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

46、服装是我国传统戏曲中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用以体现角色的身份、年龄、性格、民族和职业特点,并显示剧中特定的时代、生活习俗和规定情境等。在中国戏曲中习称“行头”。京剧的服装按使用功能分为六类,就是长袍类、短衣类、铠甲类、盔帽类、靴鞋类和辅助性与装饰性的物品。而就样式而言可分为蟒、靠、褶、帔、衣五种。

蟒就是龙袍和蟒袍。京剧里帝王将相和后妃大多数都要穿这种服装。此类服装的样式是圆领、大襟、长袍,腋下开叉,配有异色宽边,这种宽边叫作摆,前后襟下面绣着海水江牙图案,男蟒周身绣团龙或行龙,女蟒绣丹凤朝阳等图案,下配裙子飘带。

靠,一名“甲”,有男靠和女靠两类。男靠前后身分为两片,用素缎绣鱼鳞花纹,靠肚呈虎头形,两肩做成蝴蝶式或虎头形,长袖紧口,颈口配云头领,腿的两侧系靠牌子,背后还系有插靠旗的皮套,名为背虎。靠的扎扮,还分硬靠和软靠两种,背部扎靠旗的为硬靠,又称“大靠”,不扎靠旗的为软靠。这种服装依照古代战士所披的甲胄设计。武将扎上靠,表现出人物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英雄气概。

褶就是便服,穿用场合特别多,任意一个行当或身份的人物都可以穿这种服装。褶子和从前人们穿的长衫类似而特别肥大,和尚领,袖子尤其阔。旦行的褶子为对襟,略短。褶子如绣有飞鸟、蝴蝶、花卉等图案的称为花褶子,没有刺绣的称为素褶子。

帔分很多种,皇帝、后妃、公主穿绣有团龙团凤图案的黄帔,宰相、重臣、绅士、夫人、小姐等人物穿绣有鹤、鹿、牡丹、花卉等图案的帔,状元登科和新婚拜礼时穿大红绣花帔,一般文人学士只穿素帔。

京剧中衣的种类最多。公主、官吏、兵卒、仆役、平民,以及豪杰侠客穿的服装,统称为衣。

47、钱庄起源于银钱兑换,其后逐渐发展为办理存放款项和汇兑。不同区域的名称不同,也根据规模的不同有其他称谓,如银号、钱店。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多元化货币制和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状况,使货币兑换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兑换业务则自西汉开始出现,到唐宋有所发展,始由金银店、柜坊等兼营。元及明初,政府欲专行纸钞,民间仍用银锭和铜钱,银、钱、钞三品并行,多种公私机构商号兼营兑换业务。

明英宗正统年间,大明宝钞贬值,政府放松用银禁令,银钱公开流通。此后几代,由于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变动多,兑换业更为发达。在此情况下,贩卖铜钱和私铸私熔更多,乃出现若干专营铜钱兑换的金融组织,称为钱店,又叫钱铺、钱庄、兑店、钱肆、钱桌或钱摊。明嘉靖八年(1529年),私贩铜钱猖獗,朝廷下令禁止贩卖铜钱。导致经营货币兑换业务的钱桌、钱铺等“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致物价翔踊”。明万历五年(1577年),庞尚鹏奏准设立钱铺,是为钱铺法定之始,以市镇中殷实户充任,随其资金多寡,向官府买进制钱,以通交易。

从钱铺发展到钱庄,开始的时候,许多钱庄并非单纯做银钱兑换,往往兼营其他行业。如上海钱庄的鼻祖为“浙江绍兴人”,传说“乾隆年间他在南市老城厢开设炭栈兼做银钱兑换生意”;宁波钱业鼻祖称“方七”者,原是个鞋匠。又如南京、九江钱庄有“兼做彩票”者;乐平地方有“布店兼营者”;在南昌、上海有些钱庄因兼营米业又称“钱米店”。

明末,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放款,供给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原来在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此外,若干小规模的兑钱铺、钱米铺等,在农村相当活跃。随着钱庄的发展、家数增多,到清朝各地先后出现了钱庄的行会组织。

48、在一些传统戏曲中,把那些扮演兵卒、夫役等群众角色的人叫作龙套,这是京剧当中的术语,它是由于所穿均是各色的龙套衣而得名的。

龙套不同于舞台上的“零碎儿”,而是以整体出现,一般以四人为一堂。在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以表示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的作用。根据各剧不同的需要,龙套有各种不同的排场以及队形变化,并有时伴随各种队形变化齐唱各种曲牌。

在舞台上,龙套总是跟着主帅跑上跑下,而且台上各种集体上下场的队形、各种舞台部位的变换,甚至舞台气氛、环境变化,都要靠龙套“跑”出来,故而也叫“跑龙套”,龙套的表演除了“跑”,则以静为主。即使演武将的随从兵丁,也和武行的翻打不一样,他们着重走阵式、摆队形或站门助威。

有时,整出戏龙套在官员后面一直站着不动,所以也叫“文堂”。龙套扮演的角色流动性很大,一会儿演士兵,一会儿演太监。有时为了烘托殿堂或公堂上的森严气氛,在两旁站脚助威,伫立不动;有时上天、入海或到了平原、战场又须跑出跑进,穿梭起舞。为了表明这一行的角色很杂,流动性很大,所以又叫“流”行,或“杂”行。

龙套在旧戏班里虽是不被人重视的杂行,但在舞台演出中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几乎每出戏里都有龙套。扮演龙套能多方面锻炼演员的表演能力,所以在科班里,学员入科后,启蒙的舞台锻炼,就是跑龙套。无论学什么角色,必须经历这个阶段,慢慢地再演旗、锣、伞、报,进一步再演配角、主角。

49、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寺院当中,那些僧侣就利用善男信女供奉的香火钱,为人们办起了信贷业务,当时被人们称为“质库”,当人们需要钱时,只要拿着家里的农具或者衣物之类既有价值又容易存放的物品前来抵押,就可以得到相应的金钱,办理之后,到期本息一起归还就可以了。这样,既解了人们的当务之急,又为庙宇增加了收入,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这种“质库”其实就是我国当铺的前身,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信用机构。到了明朝的时候,就正式称当铺了,而且从事典当业的多为山西、陕西商人及安徽人。有的商人专以典质为业,并致富。这些商人经营的范围较前广泛,不仅一般贫民受剥削,有的富有之家也因典当而濒临破产。

当铺发展到现在,国家已开放当铺经营,在通过所有审核后当铺属于合法经营的范围。

50、在古代的各种行当之中,有一种叫作“茶博士”的职业,从业者其实就是煎茶、煮茶、沏茶、泡茶的师傅,但是,我们可不能望文生义认为是茶事专业的博士学位。

在古代,由于茶的普及,因此,人们能够广泛地接触到茶博士。特别是在四川,在茶馆里你只要一坐下,就会有茶博士跟踪而来,他们拎着晶亮的铜开水壶,将捏在手中的白瓷盖碗摆到你面前。更精妙的是,他们提壶从离碗一尺多高的地方往碗里冲茶,并且沸水不滴不溅,那样的功夫,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关于“茶博士”的称呼是有由来的,古代人称陆羽为茶博士,因为陆羽的《茶经》一书传世之后,被唐德宗当面尊称为“茶博士”。到后来,人们就把卖茶的伙计称为茶博士。与之相对应的,将卖酒的称为酒博士,磨工为磨博士。在宋代的茶坊当中,大多实行的是雇工制,人们将那些茶馆老板招雇来的熟悉烹茶技艺的人尊称为“茶博士”。有了这样的称呼,就有人按照他们技能的高低,幽默地将茶馆里的伙计分为“茶博士”和“茶学士”。茶博士的胳膊能摆一摞盖碗,他手提铜壶开水,对准茶碗连冲三次,滴水不漏,称作“凤凰三点头”。那只有“一点头”的茶博士只能屈居“茶学士”了。

在古代,给皇帝备咨询的文官是“博士”,兼掌教育和学术。“茶博士”则套用这一职业称呼,用来称呼茶楼、茶馆内沏茶跑堂的堂倌。“茶博士”一词从唐代开始使用,据史料记载:“茶罢,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茶博士技艺高超,还有许多绝活,再加上他们接触社会各阶层,见多识广,称之为“茶博士”实在是名副其实。

自古以来,茶博士就是茶艺的实践者,在我们的茶馆里,尤其是在茶博会上,仍然可以领略到他们的风采。茶艺表演分为嗅茶、温壶、装茶、润茶、冲泡、浇壶、温杯、运壶、倒茶、敬茶、品茶等程序,在悠扬的古乐背景中,给人以美的享受。现代意义上的茶博士,指的是在高等院校农林系科中,专攻茶叶栽培并取得博士学位的人。

51、在一些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中,经常会看到镖局这样的字眼。走镖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日夜兼程不说,还得风餐露宿,面临各种各样的险境。正因为如此,镖师们在带徒弟时,一定要教会给徒弟“三会一不”的技能。

因为走镖多会在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为了不至于饿肚子,就不得不自力更生,搭炉灶做饭菜,才可饱腹,所以这第一会就是要会搭炉灶。

在镖师的押镖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行走,如果没一双合脚的鞋,将会是件很痛苦的事。虽然可备鞋或沿途买鞋,可是新鞋不一定合脚。因此镖师们第二会的就是要会修鞋,这样就不会影响行走了。

在走镖时,有时候一走就是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且极有可能是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有时走过城镇村屯,也免不了要去拜访地方势力,中国向来注重礼仪,拜访他人一般都会把自己修整干净和体面再去,这样的话,镖师就得学会理发,打扮自己了,这样一来,不仅自己不跌份,而且还可以显示镖局的整体形象,给人以好的印象。

除了“三会”,就是“一不”了。这“一不”就是不洗脸。在走镖的过程中,“洗脸”和“到家”是同义语,用镖师们的行话说“该洗脸了”,也就是该到家了。

不洗脸也是有原因的,其实是为了保护皮肤,有过极限探险运动经验的人士都明白,在户外,冬季寒风凛冽,春秋风沙扑面,夏季骄阳似火,用土碱洗完脸之后,凌厉的风一吹,脸反倒很容易受到伤害,会如同被刀子割了一般生疼。

52、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父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拜师一般礼仪分成三步: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父、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第三,师父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在我国古代,拜师收徒依照古代拜师礼内容:一、弟子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其中六礼指代不同的含义,它们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干瘦肉条,表达弟子心意。二、行跪拜,双手献茶之礼。三、老师回赠礼品。

53、会计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原始记录计量到单式簿记再到复式簿记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沿革过程。

现代会计的基本定义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也是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从不同角度考查,对会计本质得出的认识也就不同,基本可以概括为:一、会计是反映和监督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一种方法,是管理经济的工具;二、会计是一个收集、处理和输送经济信息的信息系统;三、会计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我们进一步比较分析、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以价值活动为对象的管理活动。早期的会计包括审计。习惯上,对担任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简称为会计,有时把会计作为会计学的同义语。

中国古代对会计史籍记载,“司会”是西周时代就设有的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并对财物收支采取了“月计岁会”的方法。在西汉还出现了名为“计簿”或“簿书”的账册,主要用来登记会计事项。各个朝代都专门设有官吏管理钱粮、赋税和财物的收支。宋代官厅中,办理钱粮报销或移交,要编造“四柱清册”。

明末清初,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它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运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进行核算,设总账进行“分类记录”,并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实行双轨计算盈亏,在两表上计算得出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就这样来核对账目是否正确。之后,又产生了“四脚账”(也称“天地合账”),这种方法是:对每一笔账项既登记“来账”,又登记“去账”,以反映同一账项的来龙去脉。“四柱清册”“龙门账”和“四脚账”显示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核算收支方式的发展,体现了传统严谨的中国式会计特色。

54、"三句话不离本行”并不是说他说三句话就能看出这个人所从事的行业,而是指人们在说话时,常常离不开与自己本行业密切相关的事物,离不开自己熟悉的事物,离不开自己喜欢的东西。

55、相声,曲艺形式之一,用诙谐的语言,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大笑捧腹”而娱人的目的。它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在这些笑料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

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在谈及相声的基本概念时指出:“相声就是通过组织一系列特有的‘包袱’来使人发笑的艺术,这里所指的包袱是语言艺术的包袱,这里所指的语言是包袱艺术的语言……语言、包袱儿、笑声,可说是相声艺术的三大要素,并且缺一不可。”

相声起源于京津,流行于全国各地。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张三禄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

相声演员既不是像评书及其他曲艺演员那样主要以叙述者的身份进行表演,也不像戏剧演员那样以剧中角色的身份进行表演,是以对话者的身份进行表演。相声传统的四种基本艺术手段:“说”是叙说笑话和打灯谜、绕口令等;“学”是模仿各种鸟兽叫声、叫卖声、唱腔和各种人物风貌、语言等;“逗”是互相抓哏逗笑;“唱”,相声的本工唱是指太平歌词。由于某些关系,过去电视上表演的相声都把所有的歌唱类归于唱中,这是不对的。只有太平歌词是唱,其他的都为学。

“说、学、逗、唱”是相声中经常提到的术语,以此代指相声演员的四种基本艺术手段。

说:最基本的一种表演技巧,貌似平常,实则繁难。相声里的“说”不等同于生活中的“说”,是经过艺术加工之后的“说”,指叙说笑话和打灯谜、绕口令等,要求吐字清晰,语言流畅,字正腔圆,顿挫迟疾,总之,一切要富于美感。相声中常常提到的“贯口”、“倒口”等等,都属于“说”的范畴。所以“说”是一种基本功,听演员的“说”,既要听台词,也要听声音;既重视形式,也重视内容。

学:仿学其他艺术形式,丰富自身的表演。“学”既要学得像,更要学得俏,也就是说讨巧最重要。比如摹仿各地方言,学唱各种地方戏、曲艺、流行歌曲,仿学各种买卖的吆喝,以及摹仿各种鸟兽叫声等口技技巧等。

逗:指表演,抖包袱儿,它是四种技巧的核心,有提纲挈领之功效。相声中的捧逗双方互相抓哏逗笑,充分体现相声的功能。

唱:原指唱太平歌词。因为太平歌词是相声演员必须掌握的一种表演形式,它是传统相声艺术的一部分。后来也指演员编唱滑稽可笑的台词,用各种曲调演唱,或将某些戏曲唱词、曲调夸张演唱并引人发笑。

很多相声都偏重运用其中一两种手段,比如《八大改行》和《戏剧与方言》偏重于“学”和“唱”,《八扇屏》和《打灯谜》以“说”、“逗”为主。演员也往往以其善于运用某些手段而形成不同的风格。

56、在民间俗语当中,素来有“山东文圣人,山西武圣人”的说法,武圣人之称不言而喻,指的就是关羽,以他自己的一身本事,这个称呼实在是名副其实。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在做生意寻求合作伙伴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寻找到一个可靠的伙伴,毕竟商场如战场,有一个信得过的战友是非常重要的。而关羽呢?他一身义气,是诚信的代表,他平时又疾恶如仇,仗义相助。因此,人们塑造关公神像,不仅是为了财源滚滚,更是希望遇到诚实的合作伙伴,同时保护他们的财产安全。

57、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是我国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娱乐方式,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全国老少都喜欢的一种曲艺形式。虽然二人转表演手段有三种,但是目前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其中两人化装成一丑一旦两个角色,边说边唱,边唱边舞。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所谓“四功”,就是唱、说、做、舞;“一绝”指的就是用手绢、扇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

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从唱腔上来讲,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它的主乐器是唢呐、板胡,除用竹板外,还用玉子板。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

虽然二人转表演有时会夹杂低俗乐趣,但是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它也是一种人们生活的调味剂。

58、吹糖人作为旧北京的一种行当,是中国民间的手工艺品,而大明朝的军师刘伯温则是运筹帷幄的军事家,他这样一个万人之上的人却是糖人艺术的祖师爷。

在很早的时候,吹糖人的手艺人都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集市庙会更是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吹糖人的流程相对复杂,小贩用小铲取一点热糖稀,放在沾满滑石粉的手上揉搓,然后用嘴衔一端,待吹起泡后,迅速放在涂有滑石粉的木模内,用力一吹,稍过一会儿,打开木模,所要的糖人就吹好了。再用苇秆一头沾点糖稀贴在糖人上,就大功告成了。很多走街串巷的手艺人,他们都是既吹糖人又画糖人的。不过,与吹糖人相比,画糖人要简单一些,先用油毡子在大理石板上轻轻蹭一下,一把很精致的小铜勺舀上少许糖稀,微微倾斜着糖稀就缓缓流出,紧接着手往上一提就成了一条糖线,随着手腕的上下左右地翻飞,一个个或人物或动物或花卉就出现在大理石板上,待得凉了定型,用糖稀在糖人身上点两个点,把竹签朝上一贴就拿起来了,再往草把子上一插,这糖画就算完成了。

59、下海一词,最初是指一种到大海里去的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提到下海,一般指的是它的引申义,就是“做生意、经商”的意思。当然,也包含着“做带有一定风险的事情”这样的含义。

下海一词就被指代有风险的事情,比如经商、从政等。尤其是改革初期,政府机关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放弃在传统体制内的位置,转而到这新的空间里创业经商、谋求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下海一词更多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可观的回报,带有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意味。

60、小偷还有另一个称呼叫“三只手”。“三只手”给自己的门徒规定了“三不偷”:一不偷忠臣义士;二不偷贫寒人家;三不偷良家妇女。偶尔偷钱,必定加倍奉还。门徒必遵“三不偷”的“祖训”,否则被视为不肖子孙,逐出“山门”。

61、在中国古代,若说是地位最低下的行业,可能就是娼妓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深刻描述了风尘女子的凄凉晚景。如名妓李香君、董小宛之流,虽然生得沉鱼落雁,色艺双绝,但是卖笑生涯却非常悲惨,如同风雨中的浮萍,永远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时候,精神上需要一个寄托,娼妓神就产生了,而且很奇怪的是,这个保护神竟然是春秋时期著名宰相管仲。

作为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管仲在辅佐齐桓公期间,不但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还设置了娼妓制度“女闾”,就是妓院。换一种说法讲,管仲是中国第一个设置官方妓院的人。因此,也有人说管仲是“世界官妓之父”。

“女闾”制开了国家经营娼妓业的先河。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管仲实行“女闾”制,有四个目的:一是为了增加国家收入。据史料记载:“管子治齐,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此即教坊花粉钱之始也。”二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保护良家妇女。三是招揽游士,网罗人才。当时诸侯争雄,齐桓公为了能够称霸天下,借助美女来招引人才。四是将美女送给敌人,可以收到兵不血刃的效果。但管仲设立妓院,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从中收税以作军费。

在管仲的影响下,春秋各国纷纷效仿,后世的封建统治者也从此让娼妓制度获得合法地位。当时官府开设经营的娼妓业一是为了收税,二是为了缓和社会上男女比例失调造成的社会现象。因为皇宫贵族、士大夫以及富豪乡绅均蓄养大量美女,因而造成了社会上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发展到汉武帝时,又分立出一种营妓制度,“以待军士之无妻者”。

62、胡旋舞,即踏球游戏,是唐代一种女子游戏。唐代女子踏球游戏,球循着事先铺设的道进退,不是任意滚动的。进行踏球表演的宫女们“下则雷风之宛转”、“上则神仙之结束”,大球滚动如风行雷鸣,可见其踏球技艺颇高。

踏球又被称为“胡旋舞”。踏球在当时是一种娱乐性很强的游戏,不过到后来逐渐杂技化了,杂技“踩大球”大概就来源于古代这种踏球游戏。

63、“东海黄公”,为汉代“百戏”节目之一。“东海黄公”,是汉时典型的角抵奇戏,但它在表现人虎搏斗时,不像一般的角抵戏那样,由两个演员上场竞技,以强弱决定输赢,而是以表演故事的姿态出现。

在表演上既有吞刀、吐火及立兴云雾等幻术,又有人与虎斗的角力,使各种艺术熔于一炉,并塑造了黄公这个有戏剧性的人物,这就说明当时的“百戏”技艺,已借故事的情节,由单纯趋向复杂,使形式服从于内容,所以有学者认为:“后世戏剧,是于此发端,确有直接渊源。”

64、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根据命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输的人就要被罚饮酒,由于饮酒有着这样的讲究,所以又把它称为“行令饮酒”。

酒令在刚开始时,可能就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到了汉代的时候,出现了“觞政”,就是说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能把杯中酒喝光的人实行某种处罚。在远古时代的射礼游戏中,为宴饮而设的被称为“燕射”。也就是说通过射箭来决定胜负,输的人要饮酒。

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这是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具体的游戏规则是:在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在现代社会当中,最通行的行酒令就是“猜拳”了,输的人要饮酒,以表示惩罚。

参考书籍:

《​每天学点文化常识(图文典藏版)》——诸葛文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辛伟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